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快乐蝴蝶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六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462

帖子

4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28 23: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翰林瑞居一 于 2024-10-28 23:04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六讲作业
子矜组09-翰林瑞居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一是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成画面。如李商隐《北齐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在这首诗中“一笑倾国”是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以此进行说理,第三句“小怜玉体横陈夜”是对第一句的注解。
二是动静结合。不仅写抽象的东西,还需有一些具体的事件、或者说画面。如苏轼的《江城子》:“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这是静态的描写,但是后一句加入动态,“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则别有风味。
三是感官冲击。一首好诗其表现力是很强的,读后会让你仿佛看到画面,并触动你各个功能的感官,包括嗅觉、听觉、触觉等。例如李商隐的《和张秀才落花有感》中的“落时犹自舞,扫后更闻香。”不仅有视觉冲击,还有嗅觉冲击,画面感很强。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
七律•夏夜纳凉观星月
子衿09-翰林瑞居
夏夜微风拂面凉,繁星璀璨映苍茫。
银河彩练腾高宇,北斗明珠嵌朔方。
静坐观穹心自远,闲行赏月意悠扬。
逍遥伴得陶然景,利碌功名尽弃忘。
【自评】用韵、格律无误,首字平仄要符合4/4,无撞韵、挤韵、连韵现象。意脉上以首联直接说明夏夜纳凉与天空繁星璀璨,颔联进一步描写观星,颈联写观赏的心情,尾联则写感受,总体看起承转合思路清晰。缺点是含蓄方面做得不够,内涵还不够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3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1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29 12: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六讲
子衿05-白雪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所谓抽象,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通常化无形于有型,抽象的事物用形象的事物来表达,让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有迹可寻,更能打动人心。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
(1)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动静结合。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载不动许多愁"为静态描写,后一句“只恐双溪舴艋舟”为动态描写。
(3)感官冲击。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的是感官冲击。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

七律·打陀螺
子衿05-白雪
回忆儿时乐事多,岁逢霜降打陀螺。
放开意态如抽茧,旋转声音似唱歌。
玩物岂知秋欲尽,醉心难觉昼将过。
欢欣易逝人垂老,感昔伤今竟奈何。

自评:格律无误。首字平仄3/5,韵字阴阳3/2,没有撞韵、挤韵、连韵。 前三联回忆儿时打陀螺“乐事”,尾联回到现在,“伤今”,今昔对比。布局起承转合。颔联采用动态描写,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描写了玩陀螺的场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0

帖子

27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29 20:27: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六讲作业
子衿07墨缘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就是把心中的情绪,和所想的抽象的东西用画面表示出来。
2、吴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今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①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成画面。
如:没有人关心我,可以给人这样一面画面: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
②动静结合
如: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③感官冲击
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创作题
七绝  小村家事
子衿07墨缘
邻家一女两儿郎,掌上成人未受伤。
前日衰翁昏卧病,白头妻子独陪床。
自评:前两句说一事,老两口生了一女二男,爱如掌上明珠,从小到大未受到任何伤害。
转句写父亲衰老了,才得病没几夭就只有老伴独自陪床
转合句把"子女不孝“这个抽象的概念,利用画面可见化了。
韵字阳阳比例1:2,用韵格律无误,没有撞韵、挤韵、连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7

帖子

3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4-10-30 10: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六讲作业
子衿21-月冷千山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就是把心里的情绪或想表达的内容实体化。因为心中的想法或情绪是不可见的,需要通过物象的表达,让它犹如画面甚至镜头一般可见、甚至可闻。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意象的使用技巧大致可分为:
(1)、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成画面。例:道潜和尚为表达自己禅心不动,用了“禅心已作沾泥絮”来表达。
(2)、动静结合 。例:苏轼的江城子,“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这是静态的描写,但是后一句加入动态,“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3)、感官冲击。例:李商隐有诗“落时犹自舞,扫后更闻香。”其“扫后更闻香”既有感官上嗅觉的延伸,又有余味。画面上从有花飘落,到花被扫去,看似已经结束,但是画外还有余香。

二、创作题
七律· 游赏呼伦贝尔大草原
文/子衿21-月冷千山
一水中分百草鲜,无边碧
色衬蓝天。
花开平野羊添锦,鹰击长
空云做笺。
歌者琴音悠梦远,健儿马
背斜身翩。
从来塞外干戈地,不见狼
烟见灶烟。
自评:首联从远处落笔,写出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碧草蓝天,一条小河从草原中蜿蜒曲折穿过的美景。颔联承写美景,从下而上,写点缀原野中的小花和空中飞翔的雄鹰。颈联转而写人,写歌者和健儿,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尾联抒情,点名诗歌的主旨,眼前的这块土地,曾经是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现在却是草原人民幸福的家园!整首诗起承转合自然流转,一气呵成,写景抒情也可圈可点,是一首比较成功的习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6

帖子

15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30 12:56: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六讲子衿组作业点评汇总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化,使用的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100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 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1、五律·伊人
子衿11-云儿
余念卿无限,君陪吾一程。
慰心终泞淖,数墨过桥横。
手未牵几载,梦来吟八觥。
迹痕殊异迥,遥祝仕途平。
六月清荷浅评:
格律基本无误!几载再酌一下,几在这里应该是仄声字,首字平仄5/3,符合作业要求。整体看诗脉不是很流畅,首联还行,直奔主题。颔联就有些生涩了,结构词性也不大合理。颈联有些夸张,不切实际,尾联上分句很明白的话非要写那么晦涩难懂,不就是前程各别,分道扬镳吗?下分句还可以,但是太直白了,没有诗意,此处还有提升空间!文从语顺就可以,不必太生涩。继续努力!

2、五律·懵懂寄情深
子衿26-依依绰约
岁月悄然去,心湖旧影浮。
庭前鞍马待,屋后纸鸢收。
常忆欢颜醉,难忘笑语柔。
何时重聚首,携手泛兰舟。
六月清荷浅评:
格律无误!首字平仄6/2,不符合作业要求!下次注意!整体主题分明,诗脉流畅。有几处细节再酌一下,中二联结构相同,都是2/2/1结构,没有错开。颈联欢颜笑语意同!尾联不错!回扣主题,总揽全篇!几处细节再酌一下,还是可圈可点的!继续努力!

3、五律·忆少年时冬考逢雪
子衿03-紫色的云
雪紧贯长空,车瘫路尽穷。
黉堂吹号角,学子赴蟾宫。
裤肿履难辨,眉粗脸亦红。
相观皆哄笑,俱是白头翁。
六月清荷浅评:
格律无误!平仄比例4/4,合乎作业要求。截取少年求学路上一个片断,加以描述,非常生动形象!主题分明,层层紧扣,中二联对仗基本工整,结构合理!尾联回扣主题,总揽全篇,文笔自然,整体看来,除有些句子比较直白外,其它都挺好!继续努力!

4·七律·黄昏念君
子衿15-傲雪寒梅
残霞一抹映西厢,并蒂荷花镜上妆。
睹物心惊秋两鬓,翻笺意恐泪千行。
还思昔日同窗赋,却恨今朝孤影长。
欲问天公何此绝,阴阳两隔断肝肠。
六月清荷浅评:
格律无误!首字平仄比例4/4完美。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主题分明!布局合理,感情充沛,文字细腻!层层入扣。中二联对仗工整,结构合理,尾联上分句设问,下分句做答,意尤未尽!将怀念之情推向高朝。非常不错!继续努力!

5、七律·晚自习归家有感
子衿21-月冷千山
喧嚣散尽校园空,你向城西我向东。
寂寂单车孤月影,清清子夜满襟风。
星辰寥落天高远,灯火阑珊路畅通。
暂敞心胸怜皓色,一怀悠缅接苍穹。
六月清荷浅评:
格律无误!首字平仄比例4/4,合乎作业要求!描述校园生活的一个场景,取材新颖。首联切题,颔联跟进。子夜有点过了,一般放晚自习没有那么晚,此处再酌一下。感觉颈联有点过于平淡,没有融情于景,景多情少。不能让读者引起共鸣。尾联来的莫名其妙,好像学习是很郁闷的事情,悠缅自造词,接苍穹更是无稽之谈。建议尾联重新立意,构思完成!继续努力!

6、七律•夏夜纳凉观星月
子衿09-翰林瑞居
夏夜微风拂面凉,繁星璀璨映苍茫。
银河彩练腾高宇,北斗明珠嵌朔方。
静坐观穹心自远,闲行赏月意悠扬。
逍遥伴得陶然景,利碌功名尽弃忘。
一帆风顺浅评:
首字平仄4/4完美,五个韵字都是阳平需注意。中二联对仗工稳,颈联有合掌嫌疑。脉络贯通,转句较好,结句运用成语过于直白。

7、五律•岁未感怀
子衿06-梦寒秋
北风敲冻牖,寒枕忆慈亲。
岁杪倚门寂,天涯为客辛。
孤灯红似豆,两鬓白如银。
辗转无眠夜,空看月一轮。
一帆风顺浅评:
首字平仄4/4完美,韵字2/2完美。中二联对仗工稳。用词讲究,结构安排合理,词脉贯通。结句喜欢。不错。

8、七绝·小村家事
子衿07-墨缘
邻家一女两儿郎,掌上成人未受伤。
前日衰翁昏卧病,白头妻子独陪床。
一帆风顺浅评:
感情真挚,语言质朴,画面感强,流露出对邻家的关切与对生活艰辛的感慨。未第二句可以再提升一下。

9、五律·回乡偶书
子衿16-青衣
异乡寻梦久,归至兴犹颠
霜染江枫艳,寒侵野菊鲜。
邻翁烘柿饼,慈母煮汤圆。
满屋扬欢笑,三更未肯眠。
一帆风顺浅评:
首字平仄6/2稍微失衡。中二联对仗工稳。
整首诗围绕游子归乡展开。先是诉说在异乡寻梦许久后归乡时的兴奋之情,接着描绘霜寒中江枫艳丽、野菊鲜美的秋景。随后展现邻翁烘柿饼、慈母煮汤圆的温馨画面,充满乡土与亲情气息。结尾以满屋欢笑、三更不眠体现家庭团聚的欢乐,语言简洁生动,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温暖。

10、(一)七绝·白马寺
子衿副组长-威尼斯
古木森森绕阁楼,红墙尖顶貌欧洲。
千年香火传中外,多少官民福禄求。
顺眼阳光浅评:
题目是白马寺,起句用阁楼来指代白马寺,显得牵强。承句进一步描写白马寺建筑风格,合理。转句香火对应起承的寺庙描写,关联准确。
转合衔接合理,结尾一股老干味,没有写出新意,未免落入俗套。

(二)七绝·题乡音未改兄长老师
子衿副组长-威尼斯
慈眉俊相脸圆圆,最赏文才善对联。
同爱诗词常探讨,何当谋面定欣然。
顺眼阳光浅评:
题目规定写人,起句直接外貌描写,能够抓住人物外貌特点,写的准确,合情合理。承句进一步描写人的多才,符合人物设定。转句诗词对应文采,关联准确。转合衔接合理,结尾含蓄蕴藉,符合绝句要求。
何当:1. 犹何尝。
2. 犹合当;应当。
3. 犹何日;何时。
4. 犹何妨;何如。
5. 犹何况。
6. 犹安得;怎能。
这里对照解释,感觉何当不妥,可以换一个更恰当的词汇。继续加油!

11、七律·思乡
子衿组组长-边缘人类
家乡远隔几重山,辗转江湖不得闲。
欲弃营营羁绊事,依然碌碌稻梁间。
今逢皎月楼头起,常共浮云梦里还。
树掩低墙鸡犬闹,烟村记忆未曾删。
顺眼阳光浅评:
韵脚阴阳比例为3:2,比例合适。
首字平仄比例为5:3,比例合适。
题目思乡,起句破题准确,总括的精准合理。中二联对仗工整,词语结构错落有致。动词形容词:辗转,弃,共,掩,用得不错。欲弃——依然用得生硬,减弱了句子之间的联系。建议更换一组更好的关联词,让这两句行成明显的层次感。转合以回忆里的家乡来结束,同时对应思乡,关联准确,颇有新意。结尾含蓄蕴藉,符合绝句要求。继续加油!

12、七律·往事
子衿15-天香
那日离家正是秋,他乡远去使人愁。
可怜孤雁飞南海,惟在深宵念北州。
月下尤思娘旧影,梦中还是我闺楼。
谁知岁月催人老,何解沧桑已白头。
顺眼阳光浅评:
韵脚阴阳比例为2:3,比例合适。
首字平仄比例为3:5,比例合适。
题目是往事,起句那日离家,引领往事回忆,破题准确。但是句子不够紧凑。既然说了离家,后面无需再提他乡远去。中二联对仗工整,词语结构错落有致。第一联中,可怜不如改为:身如,把自己比作孤雁,效果会更好。
第二联一句写想娘,另一句写想家,雕琢痕迹很重,也有雷同合掌之嫌。还是二字可以再斟酌一下。转句谁知,语气用得浅薄了,也无法抒发思乡之情。转合衔接合理,结尾含蓄蕴藉,符合绝句要求。
整体看副词关联词的运用,显得生疏苦涩,缺乏灵性。建议继续加强练习。尤其是加强练习语句之间的关联。比如用递进来增加感情的积累。比如用因果,用转折,等等。加油!

13、七绝·母亲旧照
子衿12-水儿
风拂莲花格外娇,佳人落落过扶桥。
时光如梦随风去,清韵于今未肯消。
顺眼阳光浅评:
题目是母亲旧照,起句直接人物描写,显得细致入微,人物形象饱满,生动。但是最好带上证明是照片或者回忆里的词语,这样才可以和转合行成对比关系。转句写得不够紧凑,显得冗长累赘。结尾含蓄蕴藉,符合绝句要求。结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4
发表于 2024-10-30 15: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六讲作业
子衿01-岱玉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是指将诗词中原本抽象、难以直接感知或描述的概念、情感或意境,通过具象化的语言、形象或场景表现出来,使读者能够更直观、更生动地理解和感受这些抽象元素。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1)将理论或抽象情感通过文字具象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动静结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3)感官冲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
七律·教育实习
文/子衿01-岱玉
堂前课案积年长,几缕书香绕画梁。
笔砚初临知识海,师生共进慧心房。
晨兴诵读声盈耳,暮返批修意满囊。
莫负韶华寻妙处,求贤问道韵悠扬。
自评:
1.首字平仄4:4,符合要求。
2.韵脚,3/5,符合要求。
3.押七阳,用阴3阳1,符合要求。
4.首、尾联流水,中间对仗。
5.没有撞韵、挤韵、连韵。
7.布局:这首《教育实习》是我尝试以诗歌形式表达对教育实习经历的感悟与体会。在创作过程中,我力求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这段宝贵经历中的点点滴滴呈现出来。
首先,在构思上,我试图将教育实习的点滴融入诗中,通过“堂前课案”、“书香绕画梁”等意象,勾勒出教育实习的日常场景。这些意象不仅富有画面感,更蕴含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
在表达技巧上,我尝试运用抽象可见化的手法,将抽象的教育理念、师生情感等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例如,“笔砚初临知识海,师生共进慧心房”一句,通过“笔砚”与“知识海”、“师生”与“慧心房”的巧妙结合,将教育实习中的学习成长与情感交流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教育的魅力。
然而,我深知自己的诗歌创作仍有诸多不足,无论是在语言的精炼度、意象的选择与运用,还是在情感的表达与传递上,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4

帖子

4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30 17: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六讲作业
子衿20-竹苑清幽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意象浮现,就是把你心里的情绪或者你想表达的内容实体化
因为心中的想法或者情绪是不可见的,需要通过物象的表达,让它犹如画面甚至镜头一般可见、甚至可闻。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1)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成画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便是
(2)动静结合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3)感官冲击。
无言独上高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六讲作业: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

读《订购敲门声》有寄
老病苍苍孑影单,从来儿问报平安。
敲门声外层层雪,多少空巢未解寒。
自评:开篇从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着笔,首二句在对比中已带苍凉之感,验证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转合处做了延伸,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是空巢这个群体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从而令主题有升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408

帖子

88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4-10-30 1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六讲
子衿12–水儿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所谓抽象,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通常化无形于有型,抽象的事物用形象的事物来表达,让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有迹可寻,更能打动人心。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
(1)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动静结合。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载不动许多愁"为静态描写,后一句“只恐双溪舴艋舟”为动态描写。
(3)感官冲击。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得是感官冲击。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

七绝  母亲旧照
子衿12-水儿
风拂莲花格外娇,佳人落落过扶桥。
时光如梦随风去,清韵于今未肯消。

自评:整首诗中未点明照片,转句落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01 , Processed in 0.05939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