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快乐蝴蝶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七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2

帖子

12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4-11-3 15: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女其姝 于 2024-11-7 03:21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七讲作业
白驹23-静女

一、 问答题
1.写诗评有哪两种方法?具体步骤有哪些?
答:  诗评就是运用分步简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相结合而写成的文字!
具体步骤如下:
1、主题。
2、用韵。
3、格律。
4、章法。
5、句意。
6、炼字。
7、整体意境。
8、相关诗法,用典。

2.点评诗词有几种思路?
答:1、从分析作品意境入手。
     2、从结构思路上入手
     3、从分析作品技巧入手。
     4、从分析炼字入手

二、 创作题
1、从文档中选自己喜欢的一首点评徐丙秋(霜叶)河北
七绝•红叶
霜飞十月到云巅,万壑千峰似火燃。
应是当年鏖战急,殷殷碧血染山川。

白驹23-静女点评:首句以“霜飞十月”,描绘一幅深秋时节,为全诗奠定了清冷而高远的基调。承句笔锋一转,用“似火燃”形容红叶之盛,将满山红叶比作熊熊火焰,极言其色之艳,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生命力的勃发。

转句“应是当年鏖战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情感相结合,以红叶之红联想到往昔战场的烽火连天,赋予红叶以厚重的历史感,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沧桑与悲壮。末句“殷殷碧血染山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用“殷殷碧血”比喻战争中的牺牲与奉献,将红叶的红色与英雄的血色融为一体,既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和平的珍视。

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红叶这一自然景象,巧妙地勾连起对历史的回忆与现实的感慨,展现出诗人的家国情怀。不足之处是首句对深秋的描写夸大造作,虽说诗需要想象夸张,但必须在合理范围,此处可进一步修改提升!

2、以陪伴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

五律•与闺蜜逛街
文/白驹23-静女

相约同闺蜜,巡街探宝来。
试衣端小坐,品茗送馀杯。
爱玛狂三折,华伦减半裁。
谁言余额尽,花呗即时开。
自评:首联“相约同闺蜜,巡街探宝来”,开门见山点明主题,充满了轻松愉悦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欢乐明快的基调。

颔联“试衣端小坐,品茗送馀杯”,进一步描绘了逛街的细节。试衣间里试穿新衣,店家热情服务,搬来座椅。茶水间里,品茗聊天,店家殷勤来续杯。这一联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逛街时的惬意与店家热情周到的服务。

颈联“爱玛狂三折,华伦减半裁”,巧妙地将现代时尚品牌融入诗中。在这里用“狂三折”和“减半裁”来形容打折的幅度之大,生动体现商场如战场,竞争之激烈。

尾联“谁言余额尽,花呗即时开”,则体现了现代支付方式对人们消费方式的影响,先用后付的超前消费让生活更美好。

本诗能巧妙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和支付方式,具传统诗歌的韵味,又不失时代感。情景交融,格调明快,较好的体现了诗的形象思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

帖子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2
发表于 2024-11-3 17: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酒 于 2024-11-5 22:22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七讲作业
白驹21-凤鸣岐山

一、 问答题
1.写诗评有哪两种方法?具体步骤有哪些?
答:撰写诗评时,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是分步简析法,二是综合分析法。
具体步骤是首先审题,看主题,然后看用韵,格律,再依次章法,句意,炼字,以及整体意境,等等,综合分析法是依据物像和意像进行考量,并按照技术条件作分析,写出诗评文章。

2.点评有那几种思路?
答:据所知有以下几种思路:
一是从分析作品意境入手;
二是从结构思路入手;
三是从分析作品技巧入手;
四是从分析语言特色入手;
五是从分析炼字上入手。

二、 创作题
以陪伴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

叹秋
白驹21-凤鸣岐山
叹秋
白驹21-凤鸣岐山
庭前又见叶焜黄,摇落那堪逢落霜。
何事西风花木老,无言顾念赏春芳。

三,自评:
韵字合规,格律无误。全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5
发表于 2024-11-3 19: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七讲作业
一、 问答题
1.写诗评有哪两种方法?具体步骤有哪些?
一、分步简析法,就是按照诗词的创作步骤,来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是看主题。
2)看用韵。
3)格律。
4)章法。
5)句意。
6)炼字。
7)整体意境。
8)相关诗法,用典。
二、综合分析法,就是通读全诗,然后根据诗词的物像和意像来考量,要按照以下要点,综合分析,逐一点评。具体步骤如下:
1)先审题,看诗词整体是否完全涵盖题目,题不入诗。
2)格式标点是否规范齐全。
3)诗词格律是否正确,忌孤平,三仄尾,三平尾,要用正格,尽量不要拗救。
4)注意韵脚要使用同一韵部,少用孤雁格。韵字不入诗,忌窄韵等,韵字要求阴阳平衡。
5)首字平仄比例要合适。
6)注意入声字的运用。
7)注意音节,尾三字最好不要出现词组。
8)起承转合章法是否清楚,脉络是否清晰。
9)看诗运用的是景加情,还是情加景,还是情景交融。
10)要求起兴比合,意不尽。
11)注意开头是否破题,交代时间、地点等,体会感情基调。
12)起句景物不能超过4个,注意物像的画面感。
13)承句是否承接起句,是否为转句做了铺垫,转句是否给合句埋下伏笔。
14)第七句收了吗,第八句含蓄了吗。
15)偶句工稳吗,忌合掌,忌四平头。
16)避免中二联句式相同,句式要灵活,动名词要错开,结构要错落有致。
17)景色和感情要符合。
18)用典要恰当,尽可能化典于无形。
19)观技法如何,是否做到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20)注意诗的类别。
21)寻找诗眼,注意炼字。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凝练,体味妙处。
22)诗词的时间和空间布局是否合理,脉络是否顺畅。
23)立意是否新颖,结尾是否含蓄蕴藉,意达言外。
24)诗词的季节要保持一致,不能出现违背自然规律的物像混搭。
25)诗词的感情色彩要和谐统一,避免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冲突。
2.点评诗词有几种思路?
一,从分析作品意境入手。
第1步:描绘作品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我们要抓住诗中的主要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原作品,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2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看作者是否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3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指出具体。仅仅指出“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指出为什么而“感伤”。
二,从结构思路上入手
看一首作品句与句之间,是否存在密切联系。分析作品的构思,必须把握诗句间的关。可以先景后情,也可以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及起承转合。
这种方式的分析步骤是:
第一步:概述作品的内容。
第二步: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第三步: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三,从分析作品技巧入手。
第一步用提问方式:这首作品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第二步用提问变体: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作者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第三步解答分析:表达技巧是作者,用以抒发情感的手段,要求做到准确无误,当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第四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其手法有效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从分析语言特色入手
五,从分析练字入手
二、 创作题
一)试从所给的文档中选一首做点评(具体参照文档)。
  杜牧的《泊秦淮》
烟花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的语言风格,就是委婉含蓄。商女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后庭花》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么不使作者产生,历史将复演的隐忧呢? 表现出作者对封建贵族,辛辣的讽刺、深深地悲痛、无限的感慨。
二)以陪伴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格律诗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 要求。
七绝·陪伴
白驹10-江海
诗词作友流年伴,古韵今声入梦回。
墨里乾坤心逸韵,吟哦岁月种庭梅。
自评
首字平仄2/2,用韵格律无无误。
- 意境营造:首句“诗词作友流年伴”直接点明诗词如朋友般陪伴流年的主题,给人一种温馨、长久的感觉。“古韵今声几梦回”描绘出诗词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风格,都能如梦般萦绕心头,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富有诗意的氛围。
- 意象融合:“墨里乾坤心逸韵”将书法(墨)与诗词的韵味相结合,展现出诗词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高雅情致,使读者能感受到诗词世界的广阔与美妙。“吟哦岁月种庭梅”是个很有画面感的句子,把吟哦诗词的岁月与种植庭梅这一富有诗意的行为相联系,象征着在诗词陪伴下的生活如同庭梅般高雅、清幽,富有情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3
发表于 2024-11-3 19: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评阅第七讲作业:
白驹19-山茶花哈
一、 问答题
1.写诗评有哪两种方法?具体步骤有哪些?
答:简单地说,写诗评有分步简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相结合而写成的文字。
    具体步骤有如下八步:
1,首先是看主题。
2,然后看用韵。
3,格律。
4,章法。
5,句意。
6,炼字。
7,整体意境。
8,相关诗法,用典。

2.点评诗词有几种思路?
答:点评诗词有四种思路:
(1)从分析作品意境入手。
第1步:描绘作品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我们要抓住诗中的主要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原作品,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2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看作者是否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3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指出具体。仅仅指出“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指出为什么而“感伤”。
(2)从结构思路上入手
看一首作品句与句之间,是否存在密切联系。分析作品的构思,必须把握诗句间的关。可以先景后情,也可以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及起承转合。
这种方式的分析步骤是:
第一步:概述作品的内容。
第二步: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第三步: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3)从分析作品技巧入手。
文字是音符,情感是旋律,所有的物像,都可以是素材。那么诗词就是一曲自己谱写的歌。
第一步用提问方式:这首作品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第二步用提问变体: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作者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第三步解答分析:表达技巧是作者,用以抒发情感的手段,要求做到准确无误,当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第四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其手法有效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4)从分析炼字入手。
第一步: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
第二步:结合作品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阐述作品的用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4.二、 创作题

以陪伴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
七绝·带外孙
白驹19-山茶花哈
双手拼图铁路连,闲来笑语闹翻天。
银丝不独家温暧,但盼禾苗分外妍。
自评:
本诗用韵、格律符合绝句要求。起句,写外孙在家里干什么事,双手拼图动作描写;承句,小孩子除了玩玩具,还经常讲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话或顽皮的话,让整个屋子一下热闹了起来,感觉到家的温馨;转句,由陪小孩子玩想到已是白发满头的自已不孤独而且很快乐;结句,只希望小孩子快乐开心地成长,而且能独挡一面。转结,写自已的心理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2

帖子

2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3 23: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七讲作业:
白驹05-紫微子
一、问答题
1.写诗评有哪两种方法?具体步骤有哪些?
答:分步简析法、综合分析法。
分步简析法具体步骤如下:①,首先是看主题。②,然后看用韵。③,格律。④,章法。⑤,句意。⑥,炼字。⑦,整体意境。⑧,相关诗法,用典。
综合分析法具体步骤:①,先审题,看诗词整体是否完全涵盖题目,题不入诗。②,格式标点是否规范齐全。③,诗词格律是否正确,忌孤平,三仄尾,三平尾,要用正格,尽量不要拗救。④,注意韵脚要使用同一韵部,少用孤雁格。韵字不入诗,忌窄韵等,韵字要求阴阳平衡。⑤,首字平仄比例要合适。⑥,注意入声字的运用。⑦,注意音节,尾三字最好不要出现词组。⑧,起承转合章法是否清楚,脉络是否清晰。〈9〉,看诗运用的是景加情,还是情加景,还是情景交融。〈10〉,要求起兴比合,意不尽。〈11〉,注意开头是否破题,交代时间、地点等,体会感情基调。〈12〉,起句景物不能超过4个,注意物像的画面感。〈13〉,承句是否承接起句,是否为转句做了铺垫,转句是否给合句埋下伏笔。〈14〉,第七句收了吗,第八句含蓄了吗。〈15〉,偶句工稳吗,忌合掌,忌四平头。〈16〉,避免中二联句式相同,句式要灵活,动名词要错开,结构要错落有致。〈17〉,景色和感情要符合〈18〉,用典要恰当,尽可能化典于无形。〈19〉,观技法如何,是否做到虚实结合,动静结合。〈20〉,注意诗的类别。〈21〉,寻找诗眼,注意炼字。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凝练,体味妙处。〈22〉,诗词的时间和空间布局是否合理,脉络是否顺畅。〈23〉,立意是否新颖,结尾是否含蓄蕴藉,意达言外。〈24〉,诗词的季节要保持一致,不能出现违背自然规律的物像混搭。
〈25〉,诗词的感情色彩要和谐统一,避免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冲突。
2.点评诗词有几种思路?
答:一,从分析作品意境入手。第1步:描绘作品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2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3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从结构思路上入手:第一步:概述作品的内容。第二步: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第三步: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三,从分析作品技巧入手。第一步用提问方式:这首作品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第二步用提问变体: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作者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第三步解答分析:表达技巧是作者,用以抒发情感的手段,要求做到准确无误,当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第四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其手法有效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创作题

以陪伴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自评自己的本次格律诗作业。
《小树陪读》
文/紫微
窗前小树照书堂,翠影摇风送暗香。
春至新芽添雅趣,冬临瘦骨傲寒霜。
朝陪诵读莺惊啭,暮伴沉思夜泛凉。
岁月无声情自厚,唯君静守好时光。

自评:用韵注意了阴阳、首字平仄比5:3合要求、格律无误。本诗以书房窗外小树伴读抒情成诗,歌颂了对岁月静好的满足。首联点题,颔联以春、冬小树不同的姿态抒情写意,颈联写主人读书小树陪伴,惊、泛二字给读书和沉思注入动感,尾联转入抒情,抒发对小树陪伴的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352

帖子

35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4 00: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七讲作业

白驹02-日出东南
一、 问答题
1.写诗评有哪两种方法?具体步骤有哪些?
答:简单地说就是,分步简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相结合而写成的文字!

分步简析法,就是按照诗词的创作步骤,来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是看主题。2,然后看用韵。3,格律。4,章法。5,句意。6,炼字。7,整体意境。8,相关诗法,用典。

综合分析法,就是通读全诗,然后根据诗词的物像和意像来考量,要按照以下要点,综合分析,逐一点评。具体步骤如下:
1,先审题,看诗词整体是否完全涵盖题目,题不入诗。
2,格式标点是否规范齐全。
3,诗词格律是否正确,忌孤平,三仄尾,三平尾,要用正格,尽量不要拗救。
4,注意韵脚要使用同一韵部,少用孤雁格。韵字不入诗,忌窄韵等,韵字要求阴阳平衡。
5,首字平仄比例要合适。
6,注意入声字的运用。
7,注意音节,尾三字最好不要出现词组。
8,起承转合章法是否清楚,脉络是否清晰。
9,看诗运用的是景加情,还是情加景,还是情景交融。
10,要求起兴比合,意不尽。
11,注意开头是否破题,交代时间、地点等,体会感情基调。
12,起句景物不能超过4个,注意物像的画面感。
13,承句是否承接起句,是否为转句做了铺垫,转句是否给合句埋下伏笔。
14,第七句收了吗,第八句含蓄了吗。
15,偶句工稳吗,忌合掌,忌四平头。
16,避免中二联句式相同,句式要灵活,动名词要错开,结构要错落有致。
17,景色和感情要符合。
18,用典要恰当,尽可能化典于无形。
19,观技法如何,是否做到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20,注意诗的类别。
21,寻找诗眼,注意炼字。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凝练,体味妙处。
22,诗词的时间和空间布局是否合理,脉络是否顺畅。
23,立意是否新颖,结尾是否含蓄蕴藉,意达言外。
24,诗词的季节要保持一致,不能出现违背自然规律的物像混搭。
25,诗词的感情色彩要和谐统一,避免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冲突。

2.点评诗词有几种思路?
答:一)、从分析作品意境入手。
二)、从结构思路上入手。
三)、从分析作品技巧入手。
四),从分析语言特色入手。
五)、从分析诗眼入手。
六)、从分析炼字入手。
二、 创作题
一)试从所给的文档中选一首做点评(具体参照文档)。


5、王玉芳(如水) 黑龙江
七律•秋游
半是轻阴半是阳,菊花尤散旧时香。
秋深无碍金风暖,路远何妨逸兴长。
驰目频看枫似火,开怀已忘发成霜。
笑声惊乱林中鸟,振翅冲天作一行。

简评:1,格律正确。
2、首字平仄比例合适。
3、韵字阴阳平衡。
4、起承转合章法清楚,脉8络清晰。
5、诗运用的是景加情。
6、起句交代了时间。有菊花开时,破题,就是秋天。
7、承句承接了起句,为转句铺垫。“逸兴长”承接下文:游览中驰目看火枫,开怀忘记发已白。
8、第七句:收了。因为开怀大笑,所以惊动了林中鸟。
9、第八句含蓄的指出:虽然自己老了,但是如振翅冲天的鸟儿一样自由和开心。
整体来说是一首不错啊律诗。学习了。


二)以陪伴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格律诗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 首字平仄要符合4/4 或5/3 要求。

七绝·姑姑看孙孙
文/白驹02-日出东南
怀里孙孙喜气盈,银铃一笑比黄莺。
世间音乐无其数,最入心田是此声。

简评:题目是:根据陪伴写作业。这里我选择了“姑姑看孙孙”本身就是最温暖的最开心的陪伴。
首先贴题目。其次起承转合都有。自觉不错的一首七绝。
诗眼就是最后一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4

帖子

3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34
发表于 2024-11-4 20: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七讲作业
白驹15-洗尘

一、 问答题
1.写诗评有哪两种方法?具体步骤有哪些?
答:写诗评的两种方法是分步简析法和综合分析法。
(1)分步简析法,就是按照诗词的创作步骤,来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是看主题;2)然后看用韵;3)格律;4)章法;5)句意;6)炼字;7)整体意境;8)相关诗法,用典。
(2)综合分析法,就是通读全诗,然后根据诗词的物像和意像来考量,要按照以下要点,综合分析,逐一点评。具体步骤如下:
1)先审题,看诗词整体是否完全涵盖题目,题不入诗;
2)格式标点是否规范齐全;
3)诗词格律是否正确,忌孤平,三仄尾,三平尾,要用正格,尽量不要拗救;
4)注意韵脚要使用同一韵部,少用孤雁格。韵字不入诗,忌窄韵等,韵字要求阴阳平衡;
5)首字平仄比例要合适;
6)注意入声字的运用;
7)注意音节,尾三字最好不要出现词组;
8)起承转合章法是否清楚,脉络是否清晰;
9)看诗运用的是景加情,还是情加景,还是情景交融;
10)要求起兴比合,意不尽;
11)注意开头是否破题,交代时间、地点等,体会感情基调;
12)起句景物不能超过4个,注意物像的画面感;
13)承句是否承接起句,是否为转句做了铺垫,转句是否给合句埋下伏笔;
14)第七句收了吗?第八句含蓄了吗?
15)偶句工稳吗?忌合掌,忌四平头;
16)避免中二联句式相同,句式要灵活,动名词要错开,结构要错落有致;
17)景色和感情要符合;
18)用典要恰当,尽可能化典于无形;
19)观技法如何,是否做到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20)注意诗的类别;
21)寻找诗眼,注意炼字。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凝练,体味妙处;
22)诗词的时间和空间布局是否合理,脉络是否顺畅;
23)立意是否新颖,结尾是否含蓄蕴藉,意达言外;
24)诗词的季节要保持一致,不能出现违背自然规律的物像混搭;
25)诗词的感情色彩要和谐统一,避免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冲突。

2.点评诗词有几种思路?
答:点评诗词有以下几种思路:
(一)从分析作品意境入手。
第1步:描绘作品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我们要抓住诗中的主要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原作品,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2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看作者是否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3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指出具体。仅仅指出“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指出为什么而“感伤”。

(二)从结构思路上入手,看一首作品句与句之间,是否存在密切联系。分析作品的构思,必须把握诗句间的关联。可以先景后情,也可以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及起承转合。步骤是:

第一步:概述作品的内容。
第二步: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第三步: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三)从分析作品技巧入手。
第一步用提问方式:这首作品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第二步用提问变体: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作者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第三步解答分析:表达技巧是作者用以抒发情感的手段,要求做到准确无误,当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第四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其手法有效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从分析语言特色入手。
第一步: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
第二步:结合作品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阐述作品的用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从分析炼字入手。
第一步:肯定作品中“好”或肯定哪个更好。
第二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
第三步: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成句中所描摹景象。
第四步:点出该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二、 创作题
一)试从所给的文档中选一首做点评(具体参照文档)。
答:以牛骍七律《秋山红叶》为例,试做点评——
雁叫长空霞染天,层林似火秀峰燃。
和霜飘落枫还寂,浥露凋残栌欲眠。
幸有黄花能伴酒,岂无红叶可题笺。
西风萧瑟秋已暮,一片清凉迷晚烟。

简评:这首七律格律有误,七分句的已字句内失替,联内失对。押先韵,韵字无误,阴阳比例为3/2,完美。首字平仄比例为3/5,合适。诗题为“秋山红叶”,给人的感觉是咏物诗。首联景起点题,首句点秋,以听觉视觉铺陈,次句总写秋山红叶特征——似火欲燃,画面感强,情绪饱满热烈,很有冲击力。颔联景承,没有延续首联的热烈激昂,飘落,凋残,盛极而衰,转言摇落之悲,情感断裂。颈联意转,幸有黄花伴酒、红叶题诗,情绪提振。尾联欲景结,七分句没来由的转为肃杀,尾句的清凉迷晚烟不明所以,虽然含蓄,但不蕴藉,因为清凉与全诗物象情绪不合,无法收束,导致迷晚烟的情绪走向扑朔迷离。全诗起承转合布局,围绕秋山红叶以抒怀,单看每句都不错,但组合起来情绪大起大落,意脉断裂,所抒之怀模糊不清,因为没有明确的情感主题。

二)以陪伴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
五绝•回乡祝寿陪老父下棋
文/白驹15-洗尘
家山空望久,归燕寿庄椿。
扶醉开棋局,残阳敲月轮。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格律诗作业。
洗尘自评:这首五绝格律押韵无误,韵字阴阳平衡,无挤韵、撞韵、连韵现象。题目交代两件事:回乡祝寿、陪老父下棋,符合“以陪伴为意”的作业要求。首联写回乡祝寿,首句赋起,以分别日久做情感铺垫,烘托团聚陪伴的弥足珍贵。次句点题,叙事融情,以归燕指代归乡游子,寿名词动用,庄椿用典,代指寿星老父,庄椿,典出《庄子集释》卷一上〈内篇·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后遂以“椿岁”等指大椿的年岁。用“庄椿”等做祝人长寿之词。尾联写下棋,三分句事转,空间、场景、氛围、情绪都发生了转换,扶醉扣寿庄椿之酒宴,酒不醉人人自醉,父子久别欢聚痛饮,不能尽兴,于是转战棋局,可见父子情深,雅好相赏,精神层面共鸣,这种陪伴,尤其难得。结句以拈连手法做景结,从酒醉黄昏,到月满中天,棋盘内的相爱相杀一直在延续,父子情深在每一个落子敲击声中悄然碰触心弦,在岁月长河中荡起涟漪,连绵作响,陪伴的意义不言而喻。全诗起承转合布局,语言平淡,感情真挚,叙事简洁,表达含蓄,选取酒后下棋的生活细节提升陪伴的内涵,以时间推移敲棋兴致不减表现父子情深,意达言外,含蓄蕴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3
发表于 2024-11-6 22: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创作题
白驹19-山茶花哈
按照上次在布置的从优秀作品中选一首进行学点评:

8、徐丙伙(霜叶)河北
七绝•红叶
霜飞十月到云巅,万壑千峰似火燃。
应是当年鏖战急,殷殷碧血染山川。
起句:霜飞点明时间是秋天,十月与霜飞,有一点点意重了,十月、霜飞择其一即可。云巅,说明山势之高,枫树有高耸入云的气势。仰视,纵向。描写当下的景物。
承句:万壑千峰,指山之多,横向。似火燃,象燃烧的火一样,颜色非常鲜艳、鲜红,用了比喻的手法。也为转结埋下了伏笔。描写当下的景物。
起承的气势 都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转句:宕开一笔,不再写枫叶了,而是由枫叶联想到了当年无数共产党人、革命战士为人民翻身得解放而献出了自已宝贵的生命,回忆。放。议论。
结句:殷殷,这里是众多的意思,碧血,烈士们的鲜血,烈士们一心为国家为人民的丹心。山川,山和河,染山川,此处用了比喻的手法。抒情。收。

该绝句抓住了枫叶(景物)的主要特征(霜飞才有火红色),展开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让读者无意中走到了作者所在的位置。作者由画面把镜头穿越到过云,展开联想,表达出自已爱国的思想情感。语言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层层递进、入木三分(很有深度)、炼字精巧,是一首很好的绝句。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

帖子

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5
发表于 2024-11-7 19: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七讲白驹组作业
白驹26—霜叶


一、 问答题
1.写诗评有哪两种方法?具体
步骤有哪些?


答:分步简析法和综合分析法。
分步简析法的具体步骤:
(1)首先是看主题。
(2)然后看用韵。
(3)格律。
(4)章法。
(5)句意。
(6)练字。
(7)整体意境。
(8)相关诗法,用典。
综合分析法的具体步骤:
(1)先审题,看诗词整体是否完全涵盖题目,题不入诗。
(2)格式标点是否规范齐全。
(3)诗词格律是否正确。忌孤平,三仄尾,三平尾。要用正格,尽量不要拗救。
(4)注意韵脚要使用同一韵部,少用孤雁格。韵字不入诗,忌窄韵等,韵字要求阴阳平衡。
(5)首字平仄比例要合适。
(6)注意入声字的运用。
(7)注意音节。尾三字最好不要出现词组。
(8)起承转合章法是否清晰。
(9)看诗运用的是景加情,还是情加景,还是情景交融。
(10)要求起兴比合,意不尽。
(11)注意开头是否破题,交代时间地点等,体会感情基调。
(12)起句景物不能超过四个,注意物象的画面感。
(13)承句是否承接起句,是否为转句做了铺垫,转句是否为合句埋下了伏笔。
(14)第七句收了吗?第八句含蓄了吗?
(15)偶句工稳吗?忌合掌,忌四平头。
(16)避免中二联句式相同,句式要灵活,动词要错开,结构要错落有致。
(17)景色和感情要符合。
(18)用典要恰当,尽可能化典于无形。
(19)观技法如何,是否做到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20)注意诗的类别。
(21)寻找诗眼,注意练字。尤其动词形容词的凝炼,体味妙处。
(22)诗词的时间和空间布局是否合理,脉络是否顺畅。
(23)立意是否新颖,结尾是否含蓄蕴藉,意达言外。
(24)诗词的季节要保持一致,不能出现违背自然规律的物象混搭。
(25)诗词的感情色彩要和谐统一,避免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冲突。




2.点评诗词有几种思路?


答:基本上有三种。
(1)从作品意境入手;
(2)从分析作品技巧入手;
(3)从分析练字入手。


二、 创作题


七律•鸳鸯
霜叶
红翎翠羽漾波光,如影随形戏柳塘。
比翼寒江冬凛冽,徜徉汀岸夏芬芳。
西湖多有忠贞女,北浦应无薄幸郎。
一任秋风芦荻老,双双交颈浴斜阳。


自评:
首联赞文禽之美丽及爱情之缠绵。颔联承首联之如影随形,描述鸳鸯寒风凛冽的冬季比翼双飞于寒江之上;繁花盛开的夏日漫步徜徉于湖泽之滨,道出了鸳鸯不离不弃,同甘共苦的可贵性格。颈联进一步将鸳鸯比做人类,说是无论江河湖泽,只要有鸳鸯生活的地方,则女无负心之妇,男无薄幸之郎,相比之下,在这种圣洁的贞操面前,我们人类将自愧弗如!尾联言鸳鸯随缘的生活态度:任它韶光流逝,任它芦荻老去,它们仍然交颈相伴,尽情享受着夕阳的余辉。让人不禁发出“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感慨!鸳鸯不正是如此吗?


一,颔联用倒装句做了改变词序的变形处理,属于诗家语的反常手法。
二,诗的空间设计是从小到大,抽象可见化是将理论转化成画面的技法。
三,自评要求
(1)起承转合符合章法。
(2)用韵格律无误。
(3)无挤韵撞韵连韵。
(4)韵字2/3平衡。
(5)首字平仄4/4,合乎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904

帖子

29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3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3 17: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白驹第七讲点评
二、 创作题

以陪伴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格律诗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 首字平仄要符合4/4 或5/3 要求。
1、七绝•陪伴
白驹07-始俑
曲折蜿蜒四十秋,几多欢笑几多愁;
儿孙皆已功名就,回首不枉双白头。
老晕子简评
问好始俑同学:
小诗起句建议再推敲一下,尾句“枉”仄、出律了,个见。

2、初晴接母小住
文/白驹06飘雪千山
晓趁初晴接至亲,韶光不老更精神。
裁云铺榻堪闲卧,拥被栖霞亦笑嗔。
泉水沸汤香味远,玉盘堆雪乐声频。
儿孙绕膝满堂彩,鹤发慈颜一样春。
老晕子简评
问好飘雪千山同学:
小诗格律无误,首联、尾联的后半部分最好再推敲一下,“沸”字再酌,个见。

3、七律  陪伴
白驹01一点春
护理公婆近十年,殷勤细语结深缘。
冬来瘦雨梭衰柳,老去腥风凝冻泉。
万事愁吟双鬓雪,一心梦想半帆烟。
莫言退位无人采,只管康宁在眼前。
老晕子简评
问好一点春同学:
小诗格律无误,章法符合要求,“深、瘦、腥”字建议再酌一下,个见。

4.七绝•诗书伴韵
文/白驹13江南渔夫
诗书作伴度时光,淡淡清香绕画堂。
心境空明似秋水,才情灼灼韵悠扬。
老晕子简评
问好江苏渔夫同学;
小诗格无误,“似秋水”易引起歧义、再酌,“灼灼”最好再推敲一下,个见。

5.五绝•回乡祝寿陪老父下棋
白驹15-洗尘
家山空望久,归燕寿庄椿。
扶醉开棋局,残阳敲月轮。
老晕子简评
问好洗尘同学:
小诗格律无误,章法符合作业要求,继续努力。

6.七律~相伴游平遥古城
白驹17二顷田
天光向暮上城楼,高处闲清览尽幽。
(起承:起句,点出时间傍晚、地点,城楼。扣题中的“古城”。承句写城头闲清,前四后三,此处就断了。中二联,前四后三的问题如是。)
画栋昌庭新亮色,雕梁闺阁旧含羞。
(承句:承“览”字展开,新亮色,怎么新没写?旧含羞,怎么个含羞,没写?没有突出对古城的描写,也没有突出的特点。就是没有对细节进行刻画。)                          
厚交随伴多情醉,知契扶搀快意求。
(转句:多情醉,怎么个多情没写,怎么个醉,没写;快意求,怎么个快意法没写,怎么去求的没写。)
百岁沧桑遗伟迹,夕阳古道尚风流。
(合句:遗伟迹,遗什么的伟迹,怎样的伟迹,没写。尚风流,怎样的风流没写。是为霞尚满天的风流么?)
浅评:通读全诗,看似写得面面俱到,实则蜻蜓点水,没有进行细致的刻画。大多以下结论的句子入诗,未见作者真性情。虽有点到“多情醉”“快意求”“尚风流”,但都是前无铺垫,后无延展。每一联之间都是各说各的,之间没有诗脉相联。导致立意不明。
建议:
一,怎样布局?围绕登楼展开。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水到陆,由古到今,全篇写景,最后归结到己身,发表自己的感想。寓情于景。
二,怎样布局?扣住诗题“游”来展开,游的起因,游的经过,游的感想。
三,总结一下。诗既是写自己,亦是写读者的。诗的读者都是会切换成诗的作者,以作者的身份去读的。希望从字里行间与作者共鸣,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愁,情绪的低落、高昂、积极、消极。写得时候,就得从读者角度来思考,是否会引起读者的歧义,读者是否通过文字看到了你所看到的景,听到你所听到的声音,感受到你的情绪。可以简单理解为诗就是你在自我介绍,读者通过你的自我介绍,去感知你这个人。一切景语皆情语。

7.父母爱情
白驹09-不可思议
每念双亲暖意萦,人间最美晚来情。
(首联:由我念起,引出双亲,进而顺带说起他们的爱情。为何是最美的?中二联进行了细节交待。“晚来“,作“傍晚”“入夜”解,在此处觉得不妥。)
盛年共历诸多事,苍鬓同携更几程。
(颔联:承情来写,具体时间来写,共历事、同携程,来体现最美的爱情)
不必华裳心自诩,凭将淡饭爱相倾。
(颈联:再承。不必华裳,凭将粗饭。从另一面来写最美的爱情。自诩,不妥,是自夸、自耀。)
斜阳漫道晖方好,宜可趋之缓缓行。
(尾联:思绪切回眼前,斜阳二老缓缓行,留下空间留给读者,语尽意无穷。“晖”和“阳”意思太近。)
浅评:见此诗令我思绪万千,能够拿捏至亲的爱情故事,足见作者有颗感恩之心,亦有相当强的笔墨功力,是真情的流露,否则此类主题不好写。我亦不能为也,千言万语,终究沉默无语。诗须发于真情,读之方感人。此诗亦是写成。为作者点赞。以下是我觉得存在的几点瑕疵和一些交流。
瑕疵一:首联的“晚来”建议用“百龄”,数词在汉语中一般都是虚指。百岁情、百年情、尧龄情,一起白头偕老、百年好合,是最美的。
瑕疵二:颈联的“自诩”建议用“早许”、“共许”。不必华裳,心却早许。前四后三,转折关系。
交流一:盛年/共历/诸/多事,苍鬓/同携/更/几程。不是不可,只是交流。诸多事、更几程。是否可以具象化。诸多什么事?更怎样的程?“盛年共历沧桑事,衰鬓还携风雨程”。我凝练至此,发现“共历沧桑事,还携风雨程”,是个万能句。例,前面各加“百年”“千里”。作者可试着玩味下。一乐呵。
交流二:颈联中“不必”,应是副词;凭将,是动词。“相倾”也值得商榷。释义是“谓互相对立而存在”“相互竞争,彼此排挤”。故建议修改如下:“不慕华裳心早许,且将淡饭爱同倾”,当然只是建议,作者借鉴。
交流三:尾联,建议修改如下“斜阳院外气方好,竹杖芒鞋缓缓行。”斜阳院外之景可扣首句每念双亲的场景,是虚写;亦可是实写,饭罢散步。“竹杖芒鞋”扣“不慕华裳”,这里我用得是借代手法,既写朴实无华的生活,亦可指二老。这只是与作者的交流,仅供作者借鉴。
最后说一下:我特意将诗意三重置于诗首,是希望能引起注意。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无止境,创作不止。期待你的佳作。谢谢。

8、七绝•相伴
白驹22-闲坐听风
月老相牵识得君,油盐酱醋度秋春。
(起承倒也顺溜。用白话文就是缘来认识你,每天油盐酱醋。给人以不够凝练的感觉,缺乏诗家语,近乎口语。文喜看山不喜平。)
只因愚钝犹怜惜,视作山妻掌上人。
(转合句:“只因”“视作”这两个词的运用不够精准。“愚钝”、“掌上人”前文无铺垫。下句正常语序是,山妻视作掌上人)
浅评:一二句,感情基调平淡,生活若能平平淡淡也是好事。庸庸碌碌无所为,也是一种生活好状态。夫妻相处如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能不说就是一种幸福。也是很多家庭的写照。就按这个基调写下去也行,合句就是那句歌词: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三四句,并没有按这个基调写,来了个自谦---愚钝,来了个赞美词---掌上人。
何为不够精准。转合句至少三种理解。
第一种,只因为(由于)我的愚钝,山妻把我当成掌上人。因为是我为掌上人,所以不因我的愚钝,依然很怜惜我。(字面上只有这样才能通)
第二种,猜测作者的表达意思。妻子不嫌弃我的愚钝,将我视作掌上人而爱惜。
第三种,猜测作者的本意。妻子不因为我愚钝,却扔爱惜我(上句)。我将山妻视作掌上人(下句)。通过二人表现来体现夫妻恩爱吧。那该怎么组织语言啊?
为何会有以上几种,主语不明,字句不够凝练,导致
那我改一改,给出第四种吧。“不因愚钝犹怜惜,仍作山妻掌上人”让妻子对作者百般宠溺吧。
“掌上人”,用典,因身轻,能为掌上舞。如果是用“掌上明珠”的典,那又将如何组织语言。
总结一下:诗句逻辑缜密、自圆其说。

9.七律•守菊
白驹16-旧言
西风不睬夏花愁,任菊欣欣枝满头。
(首联:由西风起,引出菊。但细品,谁不睬夏花?谁放任菊花?西风。这两句不是写菊,而是写西风,没有扣题。)
遍沐暖阳独霜露,偶施水润两春秋。
(颔联:上句正面写菊,暖阳霜露,一会儿温暖一会儿寒冷,冰火两重天。还是说其它花沐浴暖阳,它独披寒霜。那么下句就得对这个意思完成对仗,把立意表达完整。下句:“两春秋”,是说偶尔里浇水。表现了菊花耐旱的品质?句中主语不明,谁浇水?作者吧。对仗句,上下两句表达同一主题。结构相称、内容相关。上句主语写菊,下句主语写人。)
未曾相采东篱下,却拾芬扬廊角幽。
(颈联:先点一下对仗:“芬扬”、“相采”“下”“幽”对得上么?写得是菊与我之间的联系。不曾采、却拾芬;作者通过这两件事,想表达菊花的什么特点,表达作者怎样的情绪?以前怎样,现在如何,通过比较想突出什么?)
绝后群芳寻不得,一丝香淡在吾楼。
(尾联:上句应该想表达的是“此花开后更无花”的立意吧。“吾楼”,因颈联中有提到“廊角”,故不觉得突兀。)
问题一:诗题“守菊”,“守”作动词解,有守护、守候的意思。就诗题怎么立意。怎样守的?为何要守菊(而不是其它花卉)?因为爱菊,为何爱菊,因为爱菊的特点、菊的品质;菊有哪些特点、品质?菊开前如何,开中如何,开后又如何?花谢了又如何??这是我提供的一种构思思路。
问题二:不论是菊花,还是写守菊。菊和作者是完全统一,写菊的品质就是作者的品质,写如何守护来体现自己对自己守护。而此诗是将菊和作者完全割裂开来。“独霜露”、“欣欣”“香淡”
体现了菊的特点,其它与菊几乎无关。一般咏物诗,特是托物言志、拖物抒情的,物就是作者本人。
总结一下吧。诗的句与句,词与词,字与字之间,都是有关联的。逻辑缜密,自圆其说。作者立意我修改下尾联:“待到百花调尽后,犹留清气满乾坤/吾楼。”有这个立意,全诗就得围绕这个立意,逆推回去写。
建议:写之前,可以多阅读前人的佳作。

10七律•陪伴
烟波散人
岁月悠悠笃爱真,相濡结发伴清贫。
(首联:先发感叹,笃爱,承句,点明身份。引出“清贫”。)
齐迎晓日勤家业,共送馀晖掸露尘。
(颔联:承笃爱,清贫。勤家业、掸露尘。这既是当下,亦是期许。)
困苦经年常对勉,温馨片刻可忘辛。
(颈联:再承,生活里,互帮互助。“久”改“可”,相当棒。辛苦是常态,温馨是短暂的、暂时的忘却疲劳。用“可”很精准。)
人间至味深情在,自慰平生未负春。
(尾联:人间至味深情在。倒装句。人间至味在情深。合上,经过拼搏,未负春。)
浅评:后六句,通俗易懂,对仗句,对得工整。读来亦无难懂生僻处。整首诗立意明确,感情真挚。为作者点赞。相当不错的一首。
此诗读来便知作者,男。幸得愿伴己清贫的佳妻,通过努力奋斗,终究未负青春、时光、流年。一篇励志奋斗史。通读还是可以感觉出作者的小自豪(终有所成、佳妻常伴)。实践行动重于花言巧语。全篇未有深情告白,但字字都是爱。诗中没有鲜花、没有蛋糕、更没有化蝶的浪漫,就是扎扎实实地努力拼搏下去。爱,不就是一起经历生活的点点滴滴,共艰辛、同悲欢。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就此诗发点牢骚,还望作者见谅。
交流:
一、首联,略觉得有些模棱两可处。这个“真”字。起句,前四后三,不好连在一起解读。“相濡以沫”应是倒装句是“以沫相濡”,用口水互相湿润。“结发”,是为夫妻。下句的模棱处在相濡以沫的夫妻就隐含有清贫之意。那么“伴”该怎么解。我建议改为“度”,这样句意可顺。“岁月悠悠笃爱真,相濡结发度清贫”。如果“结发”是单指妻子。在清贫的悠悠岁月里,有以沫相濡的妻子陪伴,是真的厚爱啊。这样亦可通,故有模棱之感。相信作者的写作功底,将首联的字面义凝练精准。我的思路应该会是,能在清贫时娶到知心人,是多么幸运啊。此处只是与作者交流。
二、人间至味深情在,自慰平生未负春。这里呢。我提出一丢丢小发现。“至味”“自慰”,音趋同。“深”“生”也音趋同。试着多读几遍。当然对整首诗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总结一下,非常棒的一首诗,诗人功底很强。此处无点评,仅是交流。

11.七绝•村聚
文/白驹组-紫雨花汀
远树含烟逗晚光,相依鸥鸟戏陂塘。
宾朋满桌犹添座,小犬迎回度假郎。
寻觅点评交流学习:
承句:在塘见过鸥?
整首诗脉散,转的突兀。
【逗】字可斟。
起句为转铺垫用合句提升意境。进而突出题目。  



12、五律•与闺蜜逛街
文/白驹23-静女
相约同闺蜜,巡街探宝来。
试衣端小坐,品茗送馀杯。
爱玛狂三折,华伦减半裁。
谁言余额尽,花呗即时开。
寻觅点评交流学习:
虽然说诗言志有夸大感,但也应有笔者的情怀。加油   

13.秋晨
白驹21-凤鸣岐山
开帘又见叶焜黄,许是西风凋碧芳。
欲问老妻春事了,无言独念少年郎。
交流学习:
寻觅点评:起承语境上有断感。
转句:【春】许是笔者的另种情怀吧?不得而知。起承为秋景。
如果是另种情怀,何不用【可惜】作转?   

14.七绝•带外孙
白驹19-山茶花哈
玩具拼图铁路连,闲来笑语闹翻天。
银丝不独家温暧,但盼禾苗分外妍。

交流学习:

寻觅点评:起承有断感。转合亦是,
流水式的语言,加油  


15、七绝•陪伴
白驹10-江海
诗词作友流年伴,古韵今声入梦回。
墨里乾坤心逸韵,吟哦岁月种庭梅。
一帆风顺浅评:格律正确,用韵正确。首句“诗词作友流年伴”点明诗词如友般陪伴流年,充满温情。“古韵今声入梦回”写出诗词的韵味能入梦,增添了浪漫色彩。“墨里乾坤心逸韵”描绘出诗词中蕴含广阔天地与高雅情韵,展现其魅力。末句“吟哦岁月种庭梅”则有一种悠然自得之感,在岁月中吟诗如同种下庭梅般雅致,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的生活气息和对诗词的热爱之情。

16 陪伴
白驹组09一云飞
风雨路途手共牵,温柔双目爱绵绵。
纵然两鬓皆飞雪,依旧深耕幸福田。
一帆风顺浅评:首句孤平。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风雨路途手共牵,温柔双目爱绵绵”生动地描绘出夫妻或伴侣在艰难岁月里相互扶持、爱意浓浓的画面。“纵然两鬓皆飞雪,依旧深耕幸福田”则体现出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二人都坚守对幸福的追求,展现出爱情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美好。整首诗简洁有力地歌颂了长久陪伴的爱情。如果再含蓄点更好。

17、七绝•姑姑看孙孙
文/白驹02-日出东南
怀里孙孙喜气盈,银铃一笑比黄莺。
世间音乐无其数,最入心田是此声。
一帆风顺浅评:格律正确,用韵正确。首句“怀里孙孙喜气盈”直白地描绘出抱着孙子时满心欢喜的状态。“银铃一笑比黄莺”将孙子的笑声比作黄莺啼鸣,突出笑声的清脆悦耳。后两句“世间音乐无其数,最入心田是此声”进一步强调,在世间众多音乐中,孙子的笑声最能打动人心,饱含着对孙辈深深的疼爱。
画面感强,语言流畅,转结自然,感情真挚。
题目过实,可更换“乐趣”等含蓄一点的。

18、七律•小树陪读
文/白驹05-紫微
窗前小树照书堂,翠影摇风送暗香。
春至新芽添雅趣,冬临瘦骨傲寒霜。
朝陪诵读莺惊啭,暮伴沉思夜泛凉。
岁月无声情自厚,唯君静守好时光。
一帆风顺浅评:格律正确,用韵正确。起句点题,“照”改“映”更好。中二联对仗工稳,颔联扣小树,颈联扣陪读,转接自然,结句扣题,不错的一首七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6:55 , Processed in 0.0651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