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002|回复: 18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柔荑组第七讲作业

[复制链接]

977

主题

2132

帖子

25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4-10-30 21: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七讲作业
一、 问答题
1.写诗评有哪两种方法?具体步骤有哪些?
2.点评诗词有几种思路?
二、 创作题
一)试从所给的文档中选一首做点评(具体参照文档)。
二)以陪伴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格律诗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 要求。



0

主题

96

帖子

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6
发表于 2024-10-30 23: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水~ 于 2024-11-7 18:44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加强班第七讲作业
柔荑19-中秋之月
一、 问答题
1.写诗评有哪两种方法?具体
步骤有哪些?
答:分步简析法和综合分析法。
分步简析法,就是按照诗词的创作步骤,来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拿到一首作品,首先要多读几遍,然后从立意,谋篇,炼字,押韵,对仗,引典,造句,修辞,平仄四声……等方面来看,按照平时写诗词的过程审视。你拿到的作品,怎么构思怎么写,就怎么评点
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是看主题。
2,然后看用韵。
3,格律。
4,章法。
5,句意。
6,炼字。
7,整体意境。
8,相关诗法,用典。
综合分析法,就是通读全诗,然后根据诗词的物像和意像来考量,要按照以下要点,综合分析,逐一点评。具体步骤如下:
1,先审题,看诗词整体是否完全涵盖题目,题不入诗。
2,格式标点是否规范齐全。
3,诗词格律是否正确,忌孤平,三仄尾,三平尾,要用正格,尽量不要拗救。
4,注意韵脚要使用同一韵部,少用孤雁格。韵字不入诗,忌窄韵等,韵字要求阴阳平衡。
5,首字平仄比例要合适。
6,注意入声字的运用。
7,注意音节,尾三字最好不要出现词组。 8,起承转合章法是否清楚,脉络是否清晰。
9,看诗运用的是景加情,还是情加景,还是情景交融。
10,要求起兴比合,意不尽。
11,注意开头是否破题,交代时间、地点等,体会感情基调。
12,起句景物不能超过4个,注意物像的画面感。
13,承句是否承接起句,是否为转句做了铺垫,转句是否给合句埋下伏笔。
14,第七句收了吗,第八句含蓄了吗。 15,偶句工稳吗,忌合掌,忌四平头。
16,避免中二联句式相同,句式要灵活,动名词要错开,结构要错落有致。
17,景色和感情要符合。
18,用典要恰当,尽可能化典于无形。 19,观技法如何,是否做到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20,注意诗的类别。
21,寻找诗眼,注意炼字。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凝练,体味妙处。
22,诗词的时间和空间布局是否合理,脉络是否顺畅。
23,立意是否新颖,结尾是否含蓄蕴藉,意达言外。
24,诗词的季节要保持一致,不能出现违背自然规律的物像混搭。 25,诗词的感情色彩要和谐统一,避免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冲突。

2.点评诗词有几种思路?
答:1)从分析作品意境入手
第1步:描绘作品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2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第3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二,从结构思路上入手:
看一首作品句与句之间,是否存在密切联系。分析作品的构思,必须把握诗句间的关。 可以先景后情,也可以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及起承转合。
这种方式的分析步骤是: 第一步:概述作品的内容。 第二步: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第三步: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二、创作题
一、从文档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评阅袁海英 河南
红叶情
枝头惜别意干重,一片丹心落草丛。
伸手拾来长作伴,不教游子恨秋风。
立意明确,红叶有情人有情。
重字是二冬韵,其他格律无误,起句兴起承句有足够说服力。转句写人,合句紧接着承句,怜惜落叶,画面生动鲜明,充满情趣和诗意,短短二十八个字,意境高远。

以陪伴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三)自评自己的本次格律诗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 首字平仄要符合4/4 或5/3 要求。


七律·陪伴
柔荑19-中秋之月
冬去春来物候移,东村家室又分离。
壮男碧女他乡走,白叟黄童故里思。
漂泊灵魂无置处,蹒跚老幼盼归时。
团圆一桌天天满,此番景象梦中期。

自评:
陪伴是相随作伴或同行。 舍去题目能看出来是陪伴吗?离题败笔!壮男碧女这词并不妥当!整体看写的就是相思。当然这首也有优点,就是顺从时间轴,从离别到思乡、盼聚。以后记得先审题。有时间再重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0
发表于 2024-10-31 15: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松。 于 2024-10-31 22:59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七讲作业
柔荑01-小松

一、 问答题
1.写诗评有哪两种方法?具体步骤有哪些?

答:

  【一】   如何写诗评?

     简单地说就是,分步简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相结合而写成的文字!

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是看主题。

2,然后看用韵。

3,格律。

4,章法。

5,句意。

6,炼字。

7,整体意境。

8,相关诗法,用典。

2.点评诗词有几种思路?

二、 创作题
一)试从所给的文档中选一首做点评(具体参照文档)。



如:

          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首句交代清楚了时间(夜晚)地点(秦淮),次句交代事件(泊船),
首句采用了漂亮的互文句式,烟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滩,月色笼罩着沙滩也笼罩着寒水。
次句小倒装,我在入夜把船停泊在靠近酒家的地方。
三句陡转,由于进了酒家又是在秦淮这个地方,酒家里有歌女在演唱,不由得想起了前朝事而发出了感慨,说商业界的女子呀就是不知道亡国之恨呐。
尾句自然接上,那时的前朝朝廷隔着江都能听到《后庭花》这种靡靡之音,直到亡国还在玩乐。

二)以陪伴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格律诗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 首字平仄要符合4/4 或5/3 要求。

创作题
七绝•陪伴
作者/小松

翠柳依依伴水旁,彩云片片映斜阳。
扁舟一叶常归梦,明月清风是故乡。

韵律无误,起首两句以景映衬陪伴的珍贵与美好,春天翠柳伴着碧水相依相偎,傍晚的斜阳有彩云相伴。首两句构成一副画面感。清新美好。第三句转梦里常常有一叶扁舟伴随着我驶向我魂牵梦绕的故乡,欣赏故乡的明月,吹拂故乡的那缕清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4

帖子

10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21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4-11-1 21: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781452743 于 2024-11-4 13:20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柔荑组第七讲作业:
柔荑12-起风了
一、 问答题
1.写诗评有哪两种方法?具体步骤有哪些?
答:写诗评有分步简析法和综合分析法两种方法。
分步简析法的步骤是:
1,首先是看主题。
2,然后看用韵。
3,格律。
4,章法。
5,句意。
6,炼字。
7,整体意境。
8,相关诗法,用典。
综合分析法的步骤是:
1,先审题,看诗词整体是否完全涵盖题目,题不入诗。
2,格式标点是否规范齐全。
3,诗词格律是否正确,忌孤平,三仄尾,三平尾,要用正格,尽量不要拗救。
4,注意韵脚要使用同一韵部,少用孤雁格。韵字不入诗,忌窄韵等,韵字要求阴阳平衡。
5,首字平仄比例要合适。
6,注意入声字的运用。
7,注意音节,尾三字最好不要出现词组。
8,起承转合章法是否清楚,脉络是否清晰。
9,看诗运用的是景加情,还是情加景,还是情景交融。
10,要求起兴比合,意不尽。
11,注意开头是否破题,交代时间、地点等,体会感情基调。
12,起句景物不能超过4个,注意物像的画面感。
13,承句是否承接起句,是否为转句做了铺垫,转句是否给合句埋下伏笔。
14,第七句收了吗,第八句含蓄了吗。
15,偶句工稳吗,忌合掌,忌四平头。
16,避免中二联句式相同,句式要灵活,动名词要错开,结构要错落有致。
17,景色和感情要符合。
18,用典要恰当,尽可能化典于无形。
19,观技法如何,是否做到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20,注意诗的类别。
21,寻找诗眼,注意炼字。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凝练,体味妙处。
22,诗词的时间和空间布局是否合理,脉络是否顺畅。
23,立意是否新颖,结尾是否含蓄蕴藉,意达言外。
24,诗词的季节要保持一致,不能出现违背自然规律的物像混搭。
25,诗词的感情色彩要和谐统一,避免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冲突。
2.点评诗词有几种思路?
答:一、从分析作品意境入手。
二、从结构思路上入手
三、从分析作品技巧入手。
四、从分析语言特色入手。
五、从抓住诗眼入手。
六、从分析炼字入手。

二、 创作题
一)试从所给的文档中选一首做点评(具体参照文档)
如:七律•秋意
沈剑斌(庄楚)浙江
爱此湖山秋正红,蓼汀荻浦韵无穷。
蒹葭飞雪洇寒露,枫叶酡颜醉晚风。
破栅黄花新竹外,唳江雁影水波中。
欲凭笔墨舒胸次,浩荡诗情上碧空。
试评:首联开篇破题,先点出此行的目地—秋游,并且点明时间、地点、江山如画以及作者沉醉其中的愉悦心情。颔联则从细处着笔,具体的写了蒹葭苍苍、枫叶沉醉。颈联则从黄花、归雁一静一动两方面细写秋景。尾联则从作者游兴大好,预借诗笔把此时、此地、此景、此情都抒发出来,结句尽显豪情万丈。意脉没有断裂现象。此诗用韵、格律无误。诗作起承转合符合章法。韵字阴阳1/4失了平衡,望多多改善。没有撞韵、挤韵、连韵现象。首字平仄2/6 ,不符合4/4或3/5的要求,望多多加强

二)以陪伴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
五律•母亲
柔荑12-起风了
恬淡七旬秋,平生多顾忧。
褐衣仍在目,白雪早盈头。
羔自跪回赠,鸦犹哺作投。
恩深情似海,我辈以吾酬。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格律诗作业。
自评:首联总结的描写了母亲的年纪、性格,娓娓道来,一概而论。颔联则从细处着重突写了这两方面特征,母亲虽然满头白发但却质朴无华,仍旧不顾年迈眼花,还在为孙子尽心竭力的做衣服。颈联则从羊羔跪乳和乌鸦反哺反思做人要知恩图报,动物尚能如此,作为我们人类呢?尾联则暗含主题,人老了,别无所求,作为儿女,我们要尽可能挤出时间,多多关照陪伴老人,以尽孝道。
另:用韵、格律无误。诗作起承转合符合章法。韵字阴阳平衡。没有撞韵、挤韵、连韵现象。首字平仄符合5/3 要求,意脉没有断裂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44

帖子

5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 21: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寥词客 于 2024-11-2 08:12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加强班第七讲作业
柔荑26-寥词客
一、 问答题
(一)写诗评有哪两种方法?具体步骤有哪些?
答:有分步简析法和综合分析法两种方法具体步骤分述如下:
1、分步简析法:
(1)首先是看主题;(2)然后看用韵;(3)格律;(4)章法;(5)句意;(6)炼字(7)整体意境;(8)相关诗法;(9)用典。
2、综合分析法:
(1)先审题,看诗词整体是否完全涵盖题目,题不入诗。(2)格式标点是否规范齐全。
(3)诗词格律是否正确,忌孤平,三仄尾,三平尾,要用正格,尽量不要拗救。(4)注意韵脚要使用同一韵部,少用孤雁格。韵字不入诗,忌窄韵等,韵字要求阴阳平衡。(5)首字平仄比例要合适。(6)注意入声字的运用。(7)注意音节,尾三字最好不要出现词组。
(8)起承转合章法是否清楚,脉络是否清晰。(9)看诗运用的是景加情,还是情加景,还是情景交融。(10)要求起兴比合,意不尽。(11)注意开头是否破题,交代时间、地点等,体会感情基调。(12)起句景物不能超过4个,注意物像的画面感。(13)承句是否承接起句,是否为转句做了铺垫,转句是否给合句埋下伏笔。(14)第七句收了吗,第八句含蓄了吗。(15)偶句工稳吗,忌合掌,忌四平头。(16)避免中二联句式相同,句式要灵活,动名词要错开,结构要错落有致。(17)景色和感情要符合。(18)用典要恰当,尽可能化典于无形。(19)观技法如何,是否做到虚实结合,动静结合。(20)注意诗的类别。(21)寻找诗眼,注意炼字。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凝练,体味妙处。(22)诗词的时间和空间布局是否合理,脉络是否顺畅。(23)立意是否新颖,结尾是否含蓄蕴藉,意达言外。(24)诗词的季节要保持一致,不能出现违背自然规律的物像混搭。(25)诗词的感情色彩要和谐统一,避免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冲突。

(二)点评诗词有几种思路?
答:点评诗词有如下六种思路:一是从分析作品意境入手。二是从结构思路上入手。三是从分析作品技巧入手。四是从分析语言特色入手。五是五、抓住诗眼入手。六是从分析炼字入手。

二、 创作题
(一)试从所给的文档中选一首做点评。
例诗:五律•枫
边缘人类
万木萧萧落,深秋我独红。
于坡燃烈火,向野艳晴空。
有韵何凭雨,多情不借风。
作笺常寄字,片片系由衷。
简评:此诗旨在借枫表达相思的情感。物象选择没问题,因为红枫是思念之种,象征着美好、热烈、真挚的爱情,问题是此诗起承的景物描写没有为转合作必要的铺垫,起句“万木萧萧落,深秋我独红”乃凌寒之意,有脱题之嫌,颈联的“有韵”用在红枫上欠妥,说枫的“多情”也显得空洞。总体感觉诗的谋篇不力,脉络不清晰,前后内容‌‌与主题不相统一。
(二)以陪伴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
五律•陪伴
柔荑26-寥词客
夜静斋深坐,灯残苦读书。
知交尘虑息,久伴市嚣除。
寡语真吾友,无声落草庐。
清诗犹在案,月下五更初。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格律诗作业。
诗的用韵、格律无误,没有出现撞韵、挤韵、连韵。韵字阴阳平衡4/4,首字平仄安排合理5/3。本诗写书的陪伴生活与感受。首联揭题写夜读书。颌联写书对生活带来的影响,颈联写读书的感受,尾联照应首联写夜读。诗中将书的陪伴比喻为慈母的关爱,清静书斋喻为草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3

帖子

4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2 20: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加强班第七讲作业
柔荑18—爱国者
一、 问答题
(一)写诗评有哪两种方法?具体步骤有哪些?
答:有分步简析法和综合分析法两种方法具体步骤分述如下:
1、分步简析法:
(1)首先是看主题;(2)然后看用韵;(3)格律;(4)章法;(5)句意;(6)炼字(7)整体意境;(8)相关诗法;(9)用典。
2、综合分析法:
(1)先审题,看诗词整体是否完全涵盖题目,题不入诗。(2)格式标点是否规范齐全。
(3)诗词格律是否正确,忌孤平,三仄尾,三平尾,要用正格,尽量不要拗救。(4)注意韵脚要使用同一韵部,少用孤雁格。韵字不入诗,忌窄韵等,韵字要求阴阳平衡。(5)首字平仄比例要合适。(6)注意入声字的运用。(7)注意音节,尾三字最好不要出现词组。
(8)起承转合章法是否清楚,脉络是否清晰。(9)看诗运用的是景加情,还是情加景,还是情景交融。(10)要求起兴比合,意不尽。(11)注意开头是否破题,交代时间、地点等,体会感情基调。(12)起句景物不能超过4个,注意物像的画面感。(13)承句是否承接起句,是否为转句做了铺垫,转句是否给合句埋下伏笔。(14)第七句收了吗,第八句含蓄了吗。(15)偶句工稳吗,忌合掌,忌四平头。(16)避免中二联句式相同,句式要灵活,动名词要错开,结构要错落有致。(17)景色和感情要符合。(18)用典要恰当,尽可能化典于无形。(19)观技法如何,是否做到虚实结合,动静结合。(20)注意诗的类别。(21)寻找诗眼,注意炼字。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凝练,体味妙处。(22)诗词的时间和空间布局是否合理,脉络是否顺畅。(23)立意是否新颖,结尾是否含蓄蕴藉,意达言外。(24)诗词的季节要保持一致,不能出现违背自然规律的物像混搭。(25)诗词的感情色彩要和谐统一,避免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冲突。

(二)点评诗词有几种思路?
答:点评诗词有如下六种思路:一是从分析作品意境入手。二是从结构思路上入手。三是从分析作品技巧入手。四是从分析语言特色入手。五是五、抓住诗眼入手。六是从分析炼字入手。

二、 创作题
(一)试从所给的文档中选一首做点评
赵敏(铁马秋风)江西
红叶诗行
漫步枫林岸,丹红接暮天。
云飞遥嶂里,雁过断霞边。
波浪粼粼影,蒹葭淡淡烟。
踏秋心自醉,诗韵满山川。

简评:格律正确,脉络清晰,句子之间关联紧密。漫步在山清水秀的秋日里,枫叶与晚霞相互辉映。暮云匆匆飞过群山,归雁在断霞里,借用孤鹜与落霞起飞之意,很美。江水经风粼粼波影,芦花扶摇如淡淡的烟雾。在这金秋之际不由得诗兴大发。很美的一首五律,赏学了。只是个人感觉题目需斟酌,除了第一联写了枫叶,后三联与红叶无关了。韵字阴阳比例4:0,不平衡。首字平仄5:3,合适。

二)以陪伴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

五律•故乡老树  
常忆门前柳,当年亲手栽。
临窗春色赏,弄影好风来。
叶密围邻里,荫浓把酒杯。
匆匆相伴老,莫比栋梁才。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格律诗作业。
自评:格律正确,主题明确,脉络清晰。韵字阴阳2:2,平衡,首字平仄5:3,合适。首句破题,故乡老树的来历。颔联承接,写春天来临,绿树成荫,微风刮过清爽怡人。颈联转人事。尾联扣题,老柳虽然不是栋梁之材,但却陪伴作者到老,给了作者美好的回忆。不足之处是诗家语掌握的不好,原因是水平有限,希望老师不吝赐教,衷心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6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3 11: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七讲作业
柔荑17-铁马秋风

一、 问答题
(一)写诗评有哪两种方法?具体步骤有哪些?
答:有分步简析法和综合分析法两种方法具体步骤分述如下:
1、分步简析法:(1)首先是看主题;(2)然后看用韵;(3)格律;(4)章法;(5)句意;(6)炼字(7)整体意境;(8)相关诗法;(9)用典。
2、综合分析法:(1)先审题,看诗词整体是否完全涵盖题目,题不入诗。(2)格式标点是否规范齐全。(3)诗词格律是否正确,忌孤平,三仄尾,三平尾,要用正格,尽量不要拗救。(4)注意韵脚要使用同一韵部,少用孤雁格。韵字不入诗,忌窄韵等,韵字要求阴阳平衡。(5)首字平仄比例要合适。(6)注意入声字的运用。(7)注意音节,尾三字最好不要出现词组。
(8)起承转合章法是否清楚,脉络是否清晰。(9)看诗运用的是景加情,还是情加景,还是情景交融。(10)要求起兴比合,意不尽。(11)注意开头是否破题,交代时间、地点等,体会感情基调。(12)起句景物不能超过4个,注意物像的画面感(13)承句是否承接起句,是否为转句做了铺垫,转句是否给合句埋下伏笔。(14)第七句收了吗,第八句含蓄了吗。(15)偶句工稳吗,忌合掌,忌四平头。(16)避免中二联句式相同,句式要灵活,动名词要错开,结构要错落有致。(17)景色和感情要符合。(18)用典要恰当,尽可能化典于无形。(19)观技法如何,是否做到虚实结合,动静结合。(20)注意诗的类别。(21)寻找诗眼,注意炼字。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凝练,体味妙处。(22)诗词的时间和空间布局是否合理,脉络是否顺畅。(23)立意是否新颖,结尾是否含蓄蕴藉,意达言外。(24)诗词的季节要保持一致,不能出现违背自然规律的物像混搭。(25)诗词的感情色彩要和谐统一,避免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冲突。
(二)点评诗词有几种思路?
答:点评诗词有六种思路:一是从分析作品意境入手。二是从结构思路上入手。三是从分析作品技巧入手。四是从分析语言特色入手。五是从抓住诗眼入手。六是从分析炼字入手。
二、创作题
(一)试从所给的文档中选一首作点评。
选择下面这首诗进行点评

五律•秋望晚题
马玉会(北京)

怅望秋山老,徘徊草径深。
天涯浮雁影,岁晚乱乡心。
露湿东篱菊,烟凝落日金。
伤怀杯夜月,泪目共朋簪。
     
     点评如下:
     诗中展现了秋山老、草径深、雁影浮、东篱菊、落日金、夜月等景象。诗人怅望秋山,徘徊草径,看到天涯雁影,心中涌起思乡之情。露湿东篱菊,烟凝落日,夜晚对着明月,伤怀落泪。
     诗人通过秋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现出内心的惆怅与忧伤。
     这首诗表达了思乡怀友之情。秋山老、雁影浮等景象引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而“泪目共朋簪”则体现了对友人的怀念。

(二)以陪伴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

五律·陪伴
柔荑17-铁马秋风

幸得妻相伴,同行路漫长。
朝迎霞日灿,暮对月星光。
意笃心何暖,情深梦也香。
欣怡坚守诺,风雨雪无妨。

诗家语变形之处:“风雨雪无妨”运用了改变次序的方法,宾语“风雨雪”前置。

这首诗运用了抽象可见化之处:
“朝迎霞日灿,暮对月星光”这两句运用了“抽象可见化”的中的将理论通过文字转化为画面的技巧。“意笃”“情深”是比较抽象的情感概念,这首诗通过“朝迎霞日”“暮对月星”这种具体的生活场景来体现夫妻相伴的状态。夫妻二人从早晨一起迎接灿烂的霞光,到夜晚一起面对月亮星辰,这种具体的日常相伴的画面,把抽象的夫妻深情具象化了。
      另外,“欣怡坚守诺,风雨雪无妨”也有将理论通过文字转化为画面的体现。“坚守诺”是比较抽象的行为,而“风雨雪无妨”则是通过具体的自然环境(风雨雪)来体现夫妻坚守承诺、不离不弃的坚定态度,将抽象的承诺通过面对恶劣自然环境的形象展现出来。

这首诗的自评: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点评:
一、用韵与格律:
这首诗用韵格律较为严谨。从用韵来看,押平水韵“七阳”韵,韵脚和谐,朗朗上口。在格律方面,诗句的平仄安排也较为规范,符合五律的格律要求,没有出律之处。
二、起承转合:
起句“幸得妻相伴,同行路漫长”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妻子陪伴的感恩之情,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承句“朝迎霞日灿,暮对月星光”通过具体的朝夕景象,进一步描绘夫妻相伴的生活场景,承接自然。转句“意笃心何暖,情深梦也香”从外在的景象转入内心的感受,使情感得到升华。合句“欣怡坚守诺,风雨雪无妨”则强调了夫妻坚守承诺,不畏风雨的坚定,收束有力。
三、韵字阴阳平衡:
诗中的韵字在阴阳平衡方面表现较为合适。整体上较为平衡。
四、音韵问题:
这首诗中没有撞韵、挤韵和连韵现象。
五、首字平仄:
首字平仄分布为5/3,符合要求。
总体而言,这首《五律·陪伴》情感真挚,格律严谨,起承转合较为自然,是一首不错的五律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379

积分

渔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9
发表于 2024-11-3 15: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七讲作业
柔荑06-戏墨花开
问答题
1.写诗评有哪两种方法?具体
步骤有哪些?
答:分步简析法和综合分析法。
分步简析法,就是按照诗词的创作步骤,来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拿到一首作品,首先要多读几遍,然后从立意,谋篇,炼字,押韵,对仗,引典,造句,修辞,平仄四声……等方面来看,按照平时写诗词的过程审视。你拿到的作品,怎么构思怎么写,就怎么评点
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是看主题。
2,然后看用韵。
3,格律。
4,章法。
5,句意。
6,炼字。
7,整体意境。
8,相关诗法,用典。
综合分析法,就是通读全诗,然后根据诗词的物像和意像来考量,要按照以下要点,综合分析,逐一点评。具体步骤如下:
1,先审题,看诗词整体是否完全涵盖题目,题不入诗。
2,格式标点是否规范齐全。
3,诗词格律是否正确,忌孤平,三仄尾,三平尾,要用正格,尽量不要拗救。
4,注意韵脚要使用同一韵部,少用孤雁格。韵字不入诗,忌窄韵等,韵字要求阴阳平衡。
5,首字平仄比例要合适。
6,注意入声字的运用。
7,注意音节,尾三字最好不要出现词组。 8,起承转合章法是否清楚,脉络是否清晰。
9,看诗运用的是景加情,还是情加景,还是情景交融。
10,要求起兴比合,意不尽。
11,注意开头是否破题,交代时间、地点等,体会感情基调。
12,起句景物不能超过4个,注意物像的画面感。
13,承句是否承接起句,是否为转句做了铺垫,转句是否给合句埋下伏笔。
14,第七句收了吗,第八句含蓄了吗。 15,偶句工稳吗,忌合掌,忌四平头。
16,避免中二联句式相同,句式要灵活,动名词要错开,结构要错落有致。
17,景色和感情要符合。
18,用典要恰当,尽可能化典于无形。 19,观技法如何,是否做到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20,注意诗的类别。
21,寻找诗眼,注意炼字。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凝练,体味妙处。
22,诗词的时间和空间布局是否合理,脉络是否顺畅。
23,立意是否新颖,结尾是否含蓄蕴藉,意达言外。
24,诗词的季节要保持一致,不能出现违背自然规律的物像混搭。 25,诗词的感情色彩要和谐统一,避免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冲突。

2.点评诗词有几种思路?
从分析作品意境入手
第1步:描绘作品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2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第3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从结构思路上入手:
看一首作品句与句之间,是否存在密切联系。分析作品的构思,必须把握诗句间的关。 可以先景后情,也可以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及起承转合。
这种方式的分析步骤是:
第一步:概述作品的内容。
第二步: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第三步: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二、以陪伴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
七律·陪伴
柔荑06-戏墨花开
喜获娇憨一雪姑,体轻毛素尾如狐。
闲时独爱花间憩,兴至偏贪架上娱。
朝暮茶书依左右,行停步履共踟蟵。
此般情味长凝驻,岁月温馨入画图。
注:雪姑是猫的雅称。
三、必须采用诗家语自评自己的本次格律诗作业。
首联以赋笔起兴,以“雪姑”喻猫,形象且新奇,既绘出其毛色如雪之纯净,又赋予其如女子般娇憨之态,“体轻毛素尾如狐”则进一步细摹其体态轻盈、毛色素净、尾似狐尾之特征,使灵猫形象跃然纸上,此乃诗家善用之[比兴手法],通过比喻使所描之物更为生动可感。
“独爱”与“偏贪”二词,巧用[炼字之法],将灵猫在闲时与兴时不同喜好表现得淋漓尽致,用词精准且生动,使灵猫之性情更为鲜明。“朝暮”一词,涵盖整日,点明相伴之时长,“茶书”“行停”等语,皆为日常生活之写照,以平常事入诗,却能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闲适之氛围,此乃诗家之[以景衬情]手法,借日常之景烘托出人与猫之间那份亲密无间之陪伴情味。“长凝驻”三字,表意深刻,将这份情味的持久与稳固形象化,似其能在时光长河中凝结停留,永不消散,此乃[用词表意]之妙处。综观全诗,起承转合自然流畅,诗家语运用娴熟,情景交融恰到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3

帖子

1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3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3 17: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的旋律 于 2024-11-7 22:57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加强班第七讲作业
柔荑11-雨的旋律
一、 问答题
(一)写诗评有哪两种方法?具体步骤有哪些?
答:有分步简析法和综合分析法两种方法具体步骤分述如下:
1、分步简析法:
(1)首先是看主题;(2)然后看用韵;(3)格律;(4)章法;(5)句意;(6)炼字(7)整体意境;(8)相关诗法;(9)用典。
2、综合分析法:
(1)先审题,看诗词整体是否完全涵盖题目,题不入诗。(2)格式标点是否规范齐全。
(3)诗词格律是否正确,忌孤平,三仄尾,三平尾,要用正格,尽量不要拗救。(4)注意韵脚要使用同一韵部,少用孤雁格。韵字不入诗,忌窄韵等,韵字要求阴阳平衡。(5)首字平仄比例要合适。(6)注意入声字的运用。(7)注意音节,尾三字最好不要出现词组。
(8)起承转合章法是否清楚,脉络是否清晰。(9)看诗运用的是景加情,还是情加景,还是情景交融。(10)要求起兴比合,意不尽。(11)注意开头是否破题,交代时间、地点等,体会感情基调。(12)起句景物不能超过4个,注意物像的画面感。(13)承句是否承接起句,是否为转句做了铺垫,转句是否给合句埋下伏笔。(14)第七句收了吗,第八句含蓄了吗。(15)偶句工稳吗,忌合掌,忌四平头。(16)避免中二联句式相同,句式要灵活,动名词要错开,结构要错落有致。(17)景色和感情要符合。(18)用典要恰当,尽可能化典于无形。(19)观技法如何,是否做到虚实结合,动静结合。(20)注意诗的类别。(21)寻找诗眼,注意炼字。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凝练,体味妙处。(22)诗词的时间和空间布局是否合理,脉络是否顺畅。(23)立意是否新颖,结尾是否含蓄蕴藉,意达言外。(24)诗词的季节要保持一致,不能出现违背自然规律的物像混搭。(25)诗词的感情色彩要和谐统一,避免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冲突。

(二)点评诗词有几种思路?
答:点评诗词有如下六种思路:一是从分析作品意境入手。二是从结构思路上入手。三是从分析作品技巧入手。四是从分析语言特色入手。五是五、抓住诗眼入手。六是从分析炼字入手。

二、 创作题
(一)试从所给的文档中选一首做点评。
李占举(墨缘)天津
七绝·咏枫
莫看身姿与众同,团团烈火在胸中。
一朝若遇霜锋逼,敢把乾坤烧个红。
这首诗里的红叶有热烈与坚韧不拔‌之意。红叶在霜风中挺立不倒,象征着一种沉甸甸的热烈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题目是枫,实则是写人。

陪伴
偶闻乡语又生悲,寒树他山落叶时。
悟到此情杯酒冷,伴亲何日尚难知。
自评:首句“偶闻乡语又生悲”以乡音为引子,触发内心的悲伤。次句“寒树他山落叶时”通过描绘秋日他乡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与首句的情感相呼应。
第三句“悟到此情杯酒冷”通过“杯酒冷”这一具象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思念和内心的孤寂。
末句“伴亲何日尚难知”表达了诗人对亲人陪伴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

帖子

5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9
发表于 2024-11-3 17: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柔荑组第七讲作业:
柔荑20-清风几又
一、 问答题
1.写诗评有哪两种方法?具体步骤有哪些?
答:写诗评有分步简析法和综合分析法两种方法。
分步简析法的步骤是:
1,首先是看主题。
2,然后看用韵。
3,格律。
4,章法。
5,句意。
6,炼字。
7,整体意境。
8,相关诗法,用典。
综合分析法的步骤是:
1,先审题,看诗词整体是否完全涵盖题目,题不入诗。
2,格式标点是否规范齐全。
3,诗词格律是否正确,忌孤平,三仄尾,三平尾,要用正格,尽量不要拗救。
4,注意韵脚要使用同一韵部,少用孤雁格。韵字不入诗,忌窄韵等,韵字要求阴阳平衡。
5,首字平仄比例要合适。
6,注意入声字的运用。
7,注意音节,尾三字最好不要出现词组。
8,起承转合章法是否清楚,脉络是否清晰。
9,看诗运用的是景加情,还是情加景,还是情景交融。
10,要求起兴比合,意不尽。
11,注意开头是否破题,交代时间、地点等,体会感情基调。
12,起句景物不能超过4个,注意物像的画面感。
13,承句是否承接起句,是否为转句做了铺垫,转句是否给合句埋下伏笔。
14,第七句收了吗,第八句含蓄了吗。
15,偶句工稳吗,忌合掌,忌四平头。
16,避免中二联句式相同,句式要灵活,动名词要错开,结构要错落有致。
17,景色和感情要符合。
18,用典要恰当,尽可能化典于无形。
19,观技法如何,是否做到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20,注意诗的类别。
21,寻找诗眼,注意炼字。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凝练,体味妙处。
22,诗词的时间和空间布局是否合理,脉络是否顺畅。
23,立意是否新颖,结尾是否含蓄蕴藉,意达言外。
24,诗词的季节要保持一致,不能出现违背自然规律的物像混搭。
25,诗词的感情色彩要和谐统一,避免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冲突。
2.点评诗词有几种思路?
答:一、从分析作品意境入手。
二、从结构思路上入手
三、从分析作品技巧入手。
四、从分析语言特色入手。
五、从抓住诗眼入手。
六、从分析炼字入手。

二、 创作题
一)试从所给的文档中选一首做点评(具体参照文档)。
红叶情
枝头惜别意千重,一片丹心落草丛。
伸手拾来长作伴,不教游子恨秋风。

试点评:
1、‌这诗押韵采用了孤雁入群格。格律方面,诗句的平仄符合七言绝句的要求,格律严谨。

‌2、诗作在起承转合上符合章法。首句“枝头惜别意千重”起笔点题,引出红叶与惜别之情;次句“一片丹心落草丛”承接首句,进一步描绘红叶的飘落;第三句“伸手拾来长作伴”转笔,引入游子的情感,与红叶形成共鸣;末句“不教游子恨秋风”合笔,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游子的慰藉与关怀。

建议:转句太直白,可以再含蓄凝练些。

二)以陪伴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
相伴
柔荑20-清风几又
古稀双老鬓如霜,共赏庭前落又芳。
遥寄相思君试问,尔吾白首似斯长?

自评:
‌1、诗中“鬓如霜”、“落又芳”等均为诗家语的运用,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老人的形象与庭前花落的美景。“鬓如霜”变形自“白发如霜”,形容老人头发斑白;“落又芳”则是将“花落又开”的意境凝练,寓意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2、诗中空间设计主要体现在“庭前”这一具象地点,通过这一空间的设定,将读者的视线引导至一个具体的场景中,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同时,“遥寄相思”一句,虽为抽象情感,但通过“遥寄”二字,也仿佛在空间上拉开了一段距离,使得情感更加深远。

‌3、此诗采用平起式,押韵押平水韵七阳平声,格律无误。且韵字阴阳平衡,未出现撞韵、挤韵、连韵等问题。
4‌、诗作起承转合符合章法。起句“古稀双老鬓如霜”点明主题,描绘出两位老人的形象;承句“共赏庭前落又芳”进一步展开,描绘出老人相伴赏景的情景;转句“遥寄相思君试问”将情感升华,引入相思之问;合句“尔吾白首似斯长”回应转句,表达了对长久相伴的期望与祝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6:54 , Processed in 0.07850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