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快乐蝴蝶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鹿鸣组第八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53

帖子

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3
发表于 2024-11-10 07: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八次作业
鹿鸣17-笔严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单句互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看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对句(也叫互文相补)
对句互文,就是下句中包含着上句出现的词,上句对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出对句与意义互相补充的说明。
例如:
①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这就是一个互文完整的句子。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十二年后凯旋回家时,看到那久违重见时的喜悦的激情。
隔句互文
隔句互文,是指这种互文句子在两句互文之间,有其他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
如: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相逢,高朋满座。
十旬与千里就是隔句,胜友如云与高朋满座就是互文相补。
排句互文
是指这和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表达出完整的意思。
如:《木兰辞》中的:
东市买俊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是明显的排句互文。
2.七言绝句的特点:
通俗易懂,词语简炼明晰,立意新颖,以小见大。
3.举例说明绝句做法的逆析法。
逆析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物像进行铺阵,后两句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表达事物的曲折及心理矛盾,给人跌宏起伏和开朗的感觉。
例如: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吳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二、创作题
七绝·初冬感怀
文/鹿鸣17-笔严

已是初冬草叶黄,寒风冷裂好凄凉。
征鸿早己归南国,触我乘舟返故乡。

自评:
起句交代了时间物像,直接破题。承句铺陈了寒风冷裂凄凉的背景,为转句起到上下贯连的作用。转句运用时空转移技巧,转移到征鸿早己飞往南国,为结句埋下伏笔。结句运用借景抒情之法,触我乘舟归故乡,与转句相互贯连总结全篇。
2024.11.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4

帖子

4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4
发表于 2024-11-10 18: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鹿鸣20-乘风

一、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用法
答: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的特点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以下是一些互文在古诗词中的用法示例: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单句互文: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译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那就大错特错了,意思怎么也讲不通。
(2)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主人和客人都下马到了船上,而不是只有主人下马或只有客人在船上。
(3)东园载酒西园醉(《宋代戴敏的《初夏游张园》)
互文见义,说载酒游园,酣畅尽兴。
以上例子展示了互文在古诗词中的巧妙运用,增强了诗词的表达效果和意境。
二、七言绝句的特点有那些?
答:首先要求通俗流暢,其次立意新颖,要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手法有单句互文,对句互文,隔句互文等;其三是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第四是讲究起承转合;第五是重文气重气格,异于民歌与竹枝词。

三、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七言绝句的逆折法,关键在于后句的转折与深化。通常前两句直叙其事,而第三句用“却”字等转折,使诗意陡转,第四句再深入一层,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或出人意料的结局,从而增加诗的韵味与波折,例如,原句为“春风拂面柳丝长”,使用逆折法后可改为“柳丝长拂春风面”。在更具体的创作中,如描述月色,常规为“月色映窗明”,逆折后为“窗明映月色”,重点由月色转为窗的明亮,再由窗的明亮反衬月色的皎洁。这种技法能使诗句更加凝练、富有韵味,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四,创作题:
七绝 初冬感怀
初冬
文/乘风
昨夜风寒漫野飞,枝残叶落失芳菲。
他乡尚有些些暖,若比家山逊雪辉。
自评;格律正确,平仄无误。立意鲜明。转句用的尚感觉不如用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7

帖子

1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7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0 20: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鹿鸣25-心怡然

一、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用法
答: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的特点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以下是一些互文在古诗词中的用法示例: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单句互文: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译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那就大错特错了,意思怎么也讲不通。
(2)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主人和客人都下马到了船上,而不是只有主人下马或只有客人在船上。
(3)东园载酒西园醉(《宋代戴敏的《初夏游张园》)
互文见义,说载酒游园,酣畅尽兴。
以上例子展示了互文在古诗词中的巧妙运用,增强了诗词的表达效果和意境。
二、七言绝句的特点有那些?
答:首先要求通俗流暢,其次立意新颖,要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手法有单句互文,对句互文,隔句互文等;其三是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第四是讲究起承转合;第五是重文气重气格,异于民歌与竹枝词。

三、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七言绝句的逆折法,关键在于后句的转折与深化。通常前两句直叙其事,而第三句用“却”字等转折,使诗意陡转,第四句再深入一层,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或出人意料的结局,从而增加诗的韵味与波折,例如,原句为“春风拂面柳丝长”,使用逆折法后可改为“柳丝长拂春风面”。在更具体的创作中,如描述月色,常规为“月色映窗明”,逆折后为“窗明映月色”,重点由月色转为窗的明亮,再由窗的明亮反衬月色的皎洁。这种技法能使诗句更加凝练、富有韵味,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四,创作题

立冬日登葛山
文/鹿鸣25-心怡然
闲来逸兴访仙家,露湿苍松石径斜。
最爱山巅贪小憩,白云红叶共烟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49

帖子

5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0 20: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鹿鸣05~心中有爱

一、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用法
答: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的特点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以下是一些互文在古诗词中的用法示例: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单句互文: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译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那就大错特错了,意思怎么也讲不通。
(2)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主人和客人都下马到了船上,而不是只有主人下马或只有客人在船上。
(3)东园载酒西园醉(《宋代戴敏的《初夏游张园》)
互文见义,说载酒游园,酣畅尽兴。
以上例子展示了互文在古诗词中的巧妙运用,增强了诗词的表达效果和意境。
二、七言绝句的特点有那些?
答:首先要求通俗流暢,其次立意新颖,要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手法有单句互文,对句互文,隔句互文等;其三是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第四是讲究起承转合;第五是重文气重气格,异于民歌与竹枝词。

三、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七言绝句的逆折法,关键在于后句的转折与深化。通常前两句直叙其事,而第三句用“却”字等转折,使诗意陡转,第四句再深入一层,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或出人意料的结局,从而增加诗的韵味与波折,例如,原句为“春风拂面柳丝长”,使用逆折法后可改为“柳丝长拂春风面”。在更具体的创作中,如描述月色,常规为“月色映窗明”,逆折后为“窗明映月色”,重点由月色转为窗的明亮,再由窗的明亮反衬月色的皎洁。这种技法能使诗句更加凝练、富有韵味,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四,创作题:

七绝•初冬夜思

风卷侵霜冷满楼,合衣拥被伴灯愁。
哦诗解闷遣孤枕,谁此缄题寄汝酬。

自评:格律无误。这首七绝写了初冬的夜,起句直接写了初冬的寒风,冷霜,承句接着写穿着衣裹着被,转句写了解闷吟诗,合句又写了写的诗何时才能寄到心中思念的那个人的手里。不足之处很多。望老师多多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5
发表于 2024-11-11 01: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强化评阅班第八讲
作业
       鹿鸣组21–舍鲁克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回答: 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大致上是说,对几个物体的一些共性进行描述时,可以将物体拆解,将共性的几个点或几个方面也分开,分别对应到几个物体(或其他事物)之上,一个物体对应一个性能的描述。而实际上它们是不能分开的,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是知道的。称为互文互意。
王昌龄《出塞》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中的第一句就是将秦汉两个朝代及对应的明月和关隘分开写,而无论是哪个朝代,写关隘与其上照耀的明月,都是不能分开的。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回答:主要特点分别是,通俗流畅,立意鲜明,以小见大,表达寓意,耐人寻味,要诗情画意,最后也要四句有起承转合的关系。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回答:绝句的逆折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例如: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前两句讲越王勾践破吴获胜之后,将士们获得嘉奖,衣锦还乡。但到了第三句,转到了深宫的场景和无宫女的状态。看上去与前两句关系不大。实际上,深层意思还是相关的。获胜的结果,与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以及将士们的刻苦练武练功都是分不开的,那么宫殿的荒芜也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逆折法的必要性和奥妙之处。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 西风川普
文/鹿鸣21–舍鲁克
无情吹落红黄叶,怎奈青松傲雪霜。
即使调头加变脸,难逃老谱伴残阳。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绝句作业
1.格律上是通过搜韵检验的
2.起承转合方面,有逆折法的使用。题目是西风川普,第一句是西风吹落了红叶。第二句承上,是说西风吹不落松叶,且青松傲霜雪。第三句转到西风要想办法对付青松,改变方向,力度等(改头换面),第四句讲结果,对付松柏,它最终还是黔驴技穷,得到失败的下场。由于题目是在西风之后,加上川普,是将美帝比做西风,只能欺负小国弱国。对东方大国他是无能为力的。那么他们现在换了新的总统,川普,改头换面,还是想对付我们。最终不外也是老套路,免不了失败,如残阳西下而已。3.这里为什么说用了逆折法呢?是说前两句写树,第三句转成要想新招术。这从表面上看,是较大的转变。而实际上,无论是指西风,还是讲川普(美帝),都是有更深的与前两句相联系的含义的。当然对风来说,谈不上主动改变。因此,后两句更适合描述面临失败的美帝(川普)。这就是耐人寻味之处。
2024.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2

帖子

912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29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11-11 17: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鹿鸣11-路漫漫第八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答:单句互文: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译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那就大错特错了,意思怎么也讲不通。
对句
(也叫互文相补)
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中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 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例如: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这也是一个互文句,完整的句子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十二年(古文中,数字一般为虚数,所以不一定是十二年)后凯旋时看到旧物的那种久违重见时的喜悦与激动。
隔句
隔句互文,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时和“对句互文” 的思路步骤一样。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
这里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 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排句
排句互文,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如《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排句互文,就是在东西南北市场买到了这些东西。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首先,要求通俗流畅。
    通俗,就是易懂,语句要浅显。流畅,就是语义要明晰,尽量不用生僻的典故。
其次,七绝立意一定要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才深长。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逆折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绝句作业。
七绝·初冬
文/鹿鸣11-路漫漫
卷地西风落叶黄,仍观处处草花香。
虽冬未冷内心喜,与友言中谈短长。
自评:猛烈的西风吹来,树叶已经渐渐地变黄,花草不畏严寒,依旧在开放。虽然是冬天,但是天气还没有变冷,内心十分欢喜,和朋友一起欢快地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5

帖子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95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1 23:0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鹿鸣15—易蕴
一、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用法
答: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互文的特点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下面是部分互文在古诗词中的用法例子: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单句互文:
(1)东园载酒西园醉。(《宋代戴敏的《初夏游张园》)
互文见义,说载酒游园,酣畅尽兴。
(2)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意思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果将意思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那就错了。
(3)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主人和客人都下马到了船上,而不是只有主人下马,客人在船上。
以上例子展示了互文在古诗词中的巧妙运用,增强了诗词的表达效果和意境。
二、七言绝句的特点有那些?
答:首先要求通俗流暢,其次立意新颖,要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手法有单句互文,对句互文,隔句互文等;其三是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第四是讲究起承转合;第五是重文气重气格,异于民歌与竹枝词。

三、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绝句的逆折法,关键在于后句的转折与深化。通常前两句直叙其事,而第三句用“却”字等转折,使诗意陡转,第四句再深入一层,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或出人意料的结局,从而增加诗的韵味与波折,这种技法能使诗句更加凝练、富有韵味,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例如:
越中览古
唐·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怀古之作,首句点名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摄取战士回家,两个镜头,点名了越国称霸的威武和霸气。结句突然一转,描写眼前的景色,鹧鸪在蔓草上飞来飞去,好不凄凉。
四、创作题及自评
【七绝】滇南初冬
作者/易蕴(云南)
草色青青树未黄,道边仍透野花香。
长街小巷行人看,依旧身轻着短装。

评析:格律无误,用韵阴阳平衡。题目是《滇南初冬》,滇南属热带雨林气候,没有冷的天气,冬天也是如此。为了突出滇南冬天这一景象,作者选取了初冬依旧“草色青青、未黄的树木、路边野花的香味以及大街小巷穿着短装的行人。”描绘了即使在冬天,滇南依然是郁郁苍苍的景象。全诗语言流畅,不错的一首小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4

帖子

16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20 23: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山易改 于 2024-11-21 00:02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鹿鸣19-江山易改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单句互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对句(也叫互文相补)
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中含有出现,上句已经出现的词,上句里含有对(下) 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的意思说明。
例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这也是一个互文句,完整的句子“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十二年(古文中,数字一般为虚数,所以不一定是十二年)后凯旋时看到旧物的那种久违重见时的喜悦的激动。
隔句互文:
隔句互文,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时和“对句互文” 的思路步骤一样。
排句互文:
排句互文,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如《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排句互文。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首先,要求通俗流畅。通俗,就是易懂,语句要浅显。流畅,就是语义要明晰,尽量不用生僻的典故。
其次,七绝立意一定要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才深长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逆折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例如: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二、创作题
七绝·初冬寄怀
文/江山易改
南园残菊北园霜,一日寒风一日长。
驿外芦花吹不尽,随人步履看行囊。

自评:
诗写初冬,起承转合布局。
首句交代时间,承句写冬寒来临。转句人物羁旅,合句写思乡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5

帖子

12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5
发表于 2024-11-27 16: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鹿鸣22~画梦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单句互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对句
(也叫互文相补)
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中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 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

例如: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这也是一个互文句,完整的句子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十二年(古文中,数字一般为虚数,所以不一定是十二年)后凯旋时看到旧物的那种久违重见时的喜悦与激动。

隔句
隔句互文,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时和“对句互文” 的思路步骤一样。

排句
排句互文,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如《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排句互文。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首先,要求通俗流畅。
    通俗,就是易懂,语句要浅显。流畅,就是语义要明晰,尽量不用生僻的典故。

其次,七绝立意一定要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才深长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逆折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例如: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二创作题
七律:初冬有感
文/画梦
一样霜来一样风,时光更转复新红。
百花绽落分晴雨,极目天涯送雁鸿。
纵使悲凉人饮尽,难为欢喜意相逢。
冰铺水面成冬信,暂把春装赠柏松。

自评:首句感怀秋去冬来的景象,中四联讲承首句的初冬,尾句结束感怀更托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02 , Processed in 0.08164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