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顺眼阳光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子衿组第九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270

帖子

27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26 19: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十讲作业:
子衿07墨缘
一、        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有哪些?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        怀古诗的内容特点有哪些方面?
怀古诗的内容特点: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3、        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
怀古诗的切入点有三点,包含:古迹、古人、古事(史)
古迹——对于诗家来说,能入诗的古迹是那些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遗址(宫殿、战场、城廓)。
古人——由古人入手,或者由其陵墓、故居等相关地点引起,或者由其作品、传记等相关资料引起,写古人之事的终极目的都是写今人之情,不然就不是好作品了。
古事——由史入手,可以是正史、史实,也可以是野史、传说,总之是以古事张目,为的必定要是与现实相关的目的。或者借古讽今,引以为鉴;或者反思历史,见解独到。
4、怀古诗的鉴赏步骤有哪些?
‌怀古诗的鉴赏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了解背景和作者意图‌。
‌②分析诗歌的内容和结构‌。
‌③体会诗歌的情感‌。
④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
⑤比较不同怀古诗的异同‌。
二、创作题:
挑选自己熟悉的古迹、古人、古事等方面入手,作怀古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  大运河怀古
子衿07墨缘
微波温顺载龙舟,杨广高高立上头。
可叹不知怜百姓,惊涛吞没梦千秋。

自评:此诗描绘了杨广高傲地立于大运河龙舟之上,完全无视于托起龙舟的碧水即百姓由于杨广的胡作非为不关心百姓疾苦最后,老百姓就像水发怒一样掀起惊涛骇浪彻底推翻了大隋朝杨广的残暴统治
此诗先景后情画面感很强诗人立意明确君为舟百姓似水水能浮舟,也能覆舟要善待百姓
没有撞韵挤韵连韵出现,格律无误。

七绝  怀念村旧小学校
子衿07墨缘
不复群童校里边,更无朗朗读诗篇。
只馀旧院啾啾蟀,向着来人说以前。
自评:
诗的起句告诉读者,以前的学校有很多儿童承句说能听到有朗朗的读书声,起句视觉承句听觉转句笔锋一转,写现在的样子前后对比强烈
此时,以小见大,请今昔对比,说明了孩子们越来越少了,孩子们都到外边上学去了。
此时没有撞韵连韵和挤韵,结构合理,格律无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7

帖子

3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4-11-27 12: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44评阅强化班第九讲作业:
子衿21-月冷千山
一、    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有哪些?
答: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 怀古诗的内容特点有哪些方面?
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二是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三是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四是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3、 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
答:怀古诗的切入点有三点,包含:一是古迹。对于诗家来说,能入诗的古迹是那些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遗址(宫殿、战场、城廓)。二是古人。由古人入手,或者由其陵墓、故居等相关地点引起,或者由其作品、传记等相关资料引起。三是古事。由史入手,可以是正史、史实,也可以是野史、传说,总之是以古事张目。
4、怀古诗的鉴赏步骤有哪些?
答:①了解背景和作者意图‌。②分析诗歌的内容和结构③体会诗歌的情感。④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⑤比较不同怀古诗的异同‌。
二、创作题
挑选自己熟悉的古迹、古人、古事等方面入手,作怀古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律·王昭君
恨别长安泪满巾,渐行朔漠顾频频。
明妃马上琴声咽,胡雁云中翅羽沦。
两度阏氏从异俗,一丘青冢掩孤身。
琵琶曲里昭君怨,夜夜思归做汉臣。

七律·谒昭君墓
黄土幸收妃子骨,化成青冢草长饶。
长风骏马匈奴地,大德芳容白玉雕。
落雁胡尘因秀色,和亲塞外却瑛瑶。
回眸铁垒森严处,北国风光别样娇。
注:
*大德”,乃昭君墓前石碑名。
*白玉”,即汉白玉,指墓前昭君雕像。
“铁垒”,“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虎”,意为“铁垒”。
自评:诗歌格律无误,首字4/4平仄,韵字阴阳平衡,起承转合结构自然流转。首联开篇点题,确定感情基调。颔联写墓碑雕像,突出昭君形象。颈联用典引出昭君的功绩。尾联以景做结,写出对昭君的无限敬仰之情,余味无穷。整首诗一气呵成,是一首比较成功的习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408

帖子

88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4-11-27 19: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44评阅强化班第九讲作业:
子衿12-水儿
一、    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有哪些?
答: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 怀古诗的内容特点有哪些方面?
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二是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三是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四是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3、 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
答:怀古诗的切入点有三点,包含:一是古迹。对于诗家来说,能入诗的古迹是那些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遗址(宫殿、战场、城廓)。二是古人。由古人入手,或者由其陵墓、故居等相关地点引起,或者由其作品、传记等相关资料引起。三是古事。由史入手,可以是正史、史实,也可以是野史、传说,总之是以古事张目。
4、怀古诗的鉴赏步骤有哪些?
答:①了解背景和作者意图‌。②分析诗歌的内容和结构③体会诗歌的情感。④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⑤比较不同怀古诗的异同‌。
二、创作题
挑选自己熟悉的古迹、古人、古事等方面入手,作怀古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五绝  泰山仙人桥
子衿12-水儿
鸟道千峰锁,危崖三石连。
何时从此渡,蓬岛会群仙。
自评:起承描写了泰山地质奇观仙人桥,“锁”和“连”的反衬作用之下更加突出了仙人桥的“险”和“奇”。转句表达了诗人的感叹之情,过了这座桥应该就能见到众神仙,引用仙人桥的传说作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2258

帖子

22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9

优秀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30 20: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子衿组第九讲作业:
子衿天香
一、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有哪些?
答:在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①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怀念,抒发对古人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②发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诗人借古讽今,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诗人通过怀古诗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统治者腐败的揭露‌。
④抒发个人遭遇和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感慨‌:诗人通过怀古诗表达个人遭遇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感慨‌。

2、怀古诗的内容特点有哪些方面?
答:怀古诗的内容特点有
①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3、 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
答:怀古诗的切入点从三个方面入手:古迹、古人、古事(史),比如:
①古迹:从古迹来说,入诗的古迹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遗址如宫殿、战场、城廓.....
②古人:由古人入手,如陵墓、故居,以及相关地点引起,作品、传记等资料引起.....
③古事:由史入手,以正史、史实,也可以是野史、传说,总之是以古事张目,或借古讽今,引以为鉴,或反思历史.....

答: 怀古诗的切入点有三点,包含:古迹、古人、古事(史)
4、怀古诗的鉴赏步骤有哪些?
答:怀古诗的鉴赏步骤一般有:
‌①、了解作者背景和写作意图‌:
首先,需要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这有助于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怀古诗往往通过历史事件、人物或古迹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②、分析诗歌的内容和结构‌:
    仔细阅读诗歌,注意诗歌中提到的古迹、古人、古事等元素。这些元素不仅是诗歌的主题,也是理解诗歌情感和意图的关键。
‌③、体会诗歌的情感‌:
    怀古诗常常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或者对现实的批判。鉴赏时,要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对历史的感慨、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对现实的批判等。
‌④、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
    怀古诗常使用典故、对比、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理解这些手法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⑤、比较不同怀古诗的异同‌:
    通过比较不同怀古诗的主题、情感和表现手法,进一步理解怀古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二、创作题:
挑选自己熟悉的古迹、古人、古事等方面入手,作怀古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焦裕禄
文/天香
三害祸无穷,一心植树丛。
稀生花草少。躬履稻田中。
誓把风沙治,克为盐碱攻。
翻淤排内涝,沥血为民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8

帖子

2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8
发表于 2024-12-1 20: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九讲作业:
子衿06-梦寒秋
一、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有哪些?
答: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 怀古诗的内容特点有哪些方面?
答:
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2)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4)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3、 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
答:怀古诗的切入点有三点,古迹、古人、古事(史),那么就从这三个切入点来说说怀古诗的写法。
1)古迹——对于诗家来说,能入诗的古迹是那些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遗址(宫殿、战场、城廓)。
(1)看着眼前被岁月“做旧”了的古迹,想想这里曾经的繁荣、朝代的更叠、人事的兴衰,就会产生感慨,便来了诗兴。
  (2)昔盛今衰型;
(3)借古讽今,别有寄托;
2)古人——由古人入手,或者由其陵墓、故居等相关地点引起,或者由其作品、传记等相关资料引起,写古人之事的终极目的都是写今人之情,不然就不是好作品了。
3)古事——由史入手,可以是正史、史实,也可以是野史、传说,总之是以古事张目,为的必定要是与现实相关的目的。或者借古讽今,引以为鉴;或者反思历史,见解独到。
4、怀古诗的鉴赏步骤有哪些?
答:
(1)、了解背景和作者意图‌:首先,需要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这有助于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怀古诗往往通过历史事件、人物或古迹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2)分析诗歌的内容和结构‌:
    仔细阅读诗歌,注意诗歌中提到的古迹、古人、古事等元素。这些元素不仅是诗歌的主题,也是理解诗歌情感和意图的关键。
(‌3)体会诗歌的情感‌:
    怀古诗常常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或者对现实的批判。鉴赏时,要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对历史的感慨、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对现实的批判等。
(4)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
    怀古诗常使用典故、对比、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理解这些手法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5)比较不同怀古诗的异同‌:
    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怀古诗的主题、情感和表现手法,进一步理解怀古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二、创作题:
挑选自己熟悉的古迹、古人、古事等方面入手,作怀古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式不限。
访碣石宫
行车抵沧海,放眼碣宫前。
魏武挥鞭去,秦皇驱石眠。
水光何澹澹,月影自翩翩。
多少英雄事,都随陵谷迁。
自评:这首诗用韵格律无误,首字阴阳平仄比例4:4比例合适,韵字阴阳比例2:2比例合适。诗题《访碣石宫》生动地描绘了碣石宫的壮丽景色,通过魏武、秦皇的历史典故,展现了英雄辈出的时代。诗中水光澹澹、月影翩翩的描绘,更添几分柔美。最后以英雄事迹随岁月流逝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值得回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4
发表于 2024-12-3 21: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子衿组第九讲作业:子衿01-岱玉
作业:
一、问答题:
1、怀古诗的形式标志有哪些?
答: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怀古诗的内容特点有哪些方面?
答:①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3、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
答: 怀古诗的切入点有三点,包含:古迹、古人、古事(史)
4、怀古诗的鉴赏步骤有哪些?
答:‌1、了解背景和作者意图‌:
首先,需要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这有助于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怀古诗往往通过历史事件、人物或古迹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2、分析诗歌的内容和结构‌:
    仔细阅读诗歌,注意诗歌中提到的古迹、古人、古事等元素。这些元素不仅是诗歌的主题,也是理解诗歌情感和意图的关键。
‌3、体会诗歌的情感‌:
    怀古诗常常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或者对现实的批判。鉴赏时,要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对历史的感慨、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对现实的批判等。
‌4、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
    怀古诗常使用典故、对比、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理解这些手法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5、比较不同怀古诗的异同‌:
    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怀古诗的主题、情感和表现手法,进一步理解怀古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二、创作题:
挑选自己熟悉的古迹、古人、古事等方面入手,作怀古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长城怀古
子衿01-岱玉
一自秦人筑此城,往来多少马蹄轻。
古今莫笑穷边地,亦有黄河九曲萦。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要求:
自评:我试图以简练的语言描绘长城的历史与黄河的壮丽,表达对古迹的深情与敬仰。首句我点明古城的历史渊源,次句以“马蹄轻”增添繁华与生机,接着宕开一笔,通过古今对比,强调即使是“穷边地”,也有黄河九曲萦绕的壮美,突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敬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8

主题

4091

帖子

41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6 13: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子衿组第九讲作业:子衿26-依依绰约
作业:
一、        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有哪些?
答: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2、        怀古诗的内容特点有哪些方面?
答:①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3、        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
答: 怀古诗的切入点有三点,包含:古迹、古人、古事(史)
4、怀古诗的鉴赏步骤有哪些?
答:‌1、了解背景和作者意图‌:
首先,需要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这有助于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怀古诗往往通过历史事件、人物或古迹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2、分析诗歌的内容和结构‌:
    仔细阅读诗歌,注意诗歌中提到的古迹、古人、古事等元素。这些元素不仅是诗歌的主题,也是理解诗歌情感和意图的关键。
‌3、体会诗歌的情感‌:
    怀古诗常常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或者对现实的批判。鉴赏时,要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对历史的感慨、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对现实的批判等。
‌4、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
    怀古诗常使用典故、对比、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理解这些手法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5、比较不同怀古诗的异同‌:
    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怀古诗的主题、情感和表现手法,进一步理解怀古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二、创作题:
挑选自己熟悉的古迹、古人、古事等方面入手,作怀古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叹古寨村
苔痕斑驳阅沧桑,小径难寻鸟亦藏。
已尽繁华皆往迹,空余瓦砾诉衷肠。
自评:
这首诗以荒凉的景象为主题,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苔痕斑驳阅沧桑”,通过描绘苔痕的斑驳,营造出一种岁月侵蚀的沧桑之感,给全诗定下了基调。

第二句“小径难寻鸟亦藏”,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荒芜,连小径都难以寻觅,鸟儿也躲藏起来,凸显出此地的冷清。

第三句“已尽繁华皆往迹”,直接抒发了对昔日繁华消逝的感叹,让人不禁思考过往的兴衰。

尾句“空余瓦砾诉衷肠”,以“瓦砾”这一但在语言的表现力上,还可以更加精炼和生动,增强诗句的感染力。在韵律方面,虽然大致和谐,但还可以在平仄和押韵上做更精细的雕琢。在遣词造句上,还可以在提升,在诗词道路上还需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6:51 , Processed in 0.06341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