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作业管理组创作题点评情况汇总 请芭可儿老师点评管理组第1---5份作业,班级要求周三上课前完成点评。辛苦了! 第十一讲作业管理组创作题接龙: 一、问答题: 1、请简要谈谈你对诗中镜头聚焦的理解。 2、什么是律诗中的摞眼? 3、什么长撷腰病和长解镫病? 二、创作题: 以雪为背景,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四、第十一讲作业管理组创作题接龙: 1、五律·雪 文/子衿组组长-边缘人类 寒冬裁玉碎,素蝶舞徘徊。 柳絮因风起,梨花遍野开。 暗滋三径草,惊醒一溪梅。 云破纷纷出,争携瑞气来。 芭可儿简评:玉碎、素蝶、柳絮、梨花,前四句都有雪花,这样就显得啰嗦啦,二三四句句意几乎雷同,有词穷之嫌哦!颈联不错哦!讲述了雪的用途,且这句句子好看对仗工稳,结尾句弱了,雪的真正意义没有交代出来,用雪来表达什么情感呢?不是很明确哦!整首立意构思都有待斟酌哦!有凑笔之嫌哦!个见,仅供参考! 2、七绝·雪意 白驹13江南渔夫 寒风凛冽絮纷飞,天地皑皑掩翠微。 旷野苍茫皆素裹,独怜梅蕊雪中菲。 芭可儿简评:先说一下韵字,飞菲,为了避免诗的流畅度,所以同音的韵字尽量避开哈,个见。起句平铺直叙交代了时令,承句顺承,但翠微二字可斟酌,能下大雪的地方估计没有翠微可言了吧!转句句意与承句雷同,建议修改承句哦,结句没有为全篇做好总结,以上描写的都是雪,唯有最后一句写梅,立意有些跑偏咯!看句子作者是有功底之人,但章法布局上还需好好斟酌一下哈,个见,仅供参考! 3、五绝·观雪梅 文/鹿鸣组长-乡音未改 四野寒酥落,蓬庐冷蕊开。 临窗斟稚酒,妙绪雪诗裁。 芭可儿简评:起句交代了雪,承句交代了梅,看一二句还是很不错的,句子流畅且句意清晰。但转句就突兀啦!因上文没有做好铺垫,所以承转句衔接不够,结句虽然做了总结,但立意不够新颖,秒绪二字也有待斟酌。个见,仅供参考! 4、雪 白驹组长-蓝色星空 山川一望珠,原野掩荒芜。 树树琼花发,家家白粉涂。 寒天还未觉,稚子已相扶。 夜暮方回转,梦中仍乍呼。 芭可儿简评:首联一分句的一望珠是何意啊?不是很理解哦!原野不如漫野哦!说明雪还在下,山川原野二个词汇留一个即可哦,颔联对仗工整,但句子不够出彩,颈联有些突兀,与上下联关联都不够,承句没有做好铺垫,尾联是何意呢?与上文视乎没有关联,整首看凑字痕迹较重,立意不够明确,想表达的情感并没有表达出来哦!有凑笔之嫌。个见,仅供参考! 5、七绝·雪 白驹组副组长-紫雨花汀 玉蝶翩然荡俗尘,湖山陂地渐披银。 凛风应是嫉梅色,偷得梨花来报春。 芭可儿简评:一首不错的小诗哦,给人眼前一亮之感,句子流畅句意通顺,立意清晰章法布局得当,后两句出彩。非常不错的小诗,欣赏学习了! 请我心依旧老师点评管理组6—10作业。辛苦了! 6、五律•油城大雪 文/柔荑组长-如水 漠漠荡无垠,茫茫望不真。 (首联:形容雪来之大) 寒枝难宿鸟,旧路少行人。 (承句:具体举例,因风雪大,鸟难宿,人少行,还是形容雪大。) 尽洗青天阔,尤惊大野新。 (转句:写雪后的情景,青天阔;大野新。谁洗青天,是雪。谁惊大野,是作者。所以“尤惊”可再斟酌。) 丰年先有兆,明岁瑞来频。 (合句:瑞雪兆丰年。化用得很棒。) 我心依旧浅评:整首诗非常棒。起承转合,布局合理,诗脉连贯。全诗围绕雪来展开,最后回归作者的期许。用真韵,且首句入韵,很不错。点个赞。写好的诗,我就不多夸奖了。作者再接再厉,再出新的好的作品。 交流一:对仗句,上下句,围绕一个主题。一个主题,一个技巧,就是主语不变哈。“尽洗青天阔,重装大野新。”用对联六相来要求对仗。仅供作者参考。 7、七绝·雪韵 学委-王松岩 七绝·雪韵 学委-王松岩 岸边残柳变浮雕,风卷琼芳环宇飘。 江水东流推雪去,冰花朵朵弄诗潮。 岸边残柳变浮雕,风卷琼芳环宇飘。 (起承:江边景写起,大雪覆盖而成浮雕,引出承句,琼芳即雪花之大。实则两句对调。可) 江水东流推雪去,冰花朵朵弄诗潮。 (转合:水推雪,缓缓向东流。此处冰花应是指水中的雪花?弄诗潮。就是为韵了。 我心依旧浅评:此诗题为雪韵,雪的韵。重在其韵,读来未觉有大不同。不建议用此类标题“竹韵”“秋韵”等等。冰花朵朵,可。弄诗潮,就不好了。没有处理好句子前四后三的关系。提取主干“冰/花弄诗潮”,还可以再浓缩,“冰/花弄潮”,怎么弄的?诗中没有铺垫、描写。 转句中的“推”字用得好。冬季的水流受冻,应是看似静止,却是缓缓流动。像极人推重物缓缓行。 江边是口语,非诗家语。环宇用得太大了,下雪只能做到局部地区下雪,做不到环宇。 转句江水不结冰吗,怎么推雪?结尾拼凑很严重。不要写啥都一定要跟诗啊,词啊,扯上关系。 我试改如下,仅供作者参考: 浮雕座座任谁裁,环宇琼芳簌簌来。 江水东流推雪去,正如步步白莲开。 总结一下:绝本就比律难写多了。通过简单的四句来表达律的内容,中间得省略隐藏极多的内容。绝也要求出新意。浅显的句子读来无味,没新意则无可读性。复杂点的,又往往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故写绝必须做到语浅意深,逻辑性强,有新意。我改的这首,我自认为是写得一般的。我没读出冰花朵朵弄诗潮,按网络视频修改的。
8、七律·冬夜思 文/鹿鸣组欣禾 琼英簌簌掩重峦,皓霰纷披素练悬。 (首联:描写雪来时,两种景。雪花掩峦、雪珠落如瀑悬。雪花、雪珠具体区别我无从判断,读来略觉两物象太近了些。簌簌、纷披,略觉也近。) 万树玲珑垂远近,千灯暖煦映团圆。 (颔联:承写雪后景。玲珑,略觉不妥。下句,乐景写哀。上下句,两景有点隔。) 雏儿绕絮欢颜炽,羁客凭栏别泪缠。 (颈联:转写自己。上句写雏儿的乐,下句写自己的哀。) 辗转寒宵星悄语,倦魂遥逐故园牵。 (尾联:还寝梦佳期,却又不成。下句为韵而成诗了。) 我心依旧浅评:此诗脉络清晰,布局合理。作者有相当功底。但整体读来,略受限于韵字了。格律不是枷锁,是为好诗服务的。一些问题,在每个句子后面有稍微点了下。下面就与作者分享下交流。 交流一:“暖煦”,是暖色调。上句中的玲珑,是指树被雪覆盖后觉得变精巧了?像雨滴一样垂着?下句是暖,上句那就用冷色调。“萧条”“萧疏”,冬天的树应该是这样的吧。也建议用”参差”,毕竟有很多树。冷色调和暖色调,形成反差。“参差十万人家”。 交流二:颈联中的“絮”是指雪花么?建议直接用“雪”。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我试改为“雏儿戏雪欢颜炽,羁客临/迎风酸泪缠”。营造出风雪夜,悲伤的泪。泪许是被风吹酸溜的吧。一字多用。颔联里的“映团圆”,就有离别和思乡的情绪在了。 交流三:尾联,下句虽读来拗口,也可知作者像表达的意思。我试着理顺下:“朦胧乡影梦魂牵”。因上句有辗转,是迷迷糊糊的,是梦到了家乡还是没有梦到,是醒着还是睡着了??再者“倦魂”和“羁客”,也觉意思近了。 9、五绝·雪 子衿副组长-威尼斯 昨夜寒流至,今晨瑞雪飘。 (起承:夜来寒,今晨雪飘。可,点题。) 山川添画意,素裹更妖娆。 (转合:画意,且是山川。整个画面很满,山川添了画意或有了画意。感觉诗到此就结束了,未能给合句留出空间来。更,暗含比较,和谁比?比谁更妖娆?) 我心依旧浅评:此诗算是写成。起承平淡,重点啰嗦两句转合。作者也是有意识到的。那就交流下。 抄录伟人句子:“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请细品。得出的结果是分外妖娆,那么前提条件是什么?是晴天,阳光照射下的雪。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分外妖娆。暗含的比较就是和没有晴日的雪景。故合理合情、合乎逻辑。所以更妖娆,前两句铺垫不够。 建议:可仿写。“山川初日照,素裹更妖娆。”虽铺垫还不是很够,但更趋于合理。 建议二:重读经典诗词,结合所学重新品鉴经典,提升诗词鉴赏能力对写好诗作用很大。 10.七绝•雪 柔荑-高山峻岭 野径翻飞绽白花,枯溪苇草瑞烟斜。 (起承:总写雪后景,做背景渲染。白花,是指冬天里开的花么?还是指雪?) 微风搅动琼芳片,岸柳枝头挂素纱。 (转合:风吹雪花飞,顺承下来是雪挂柳枝还是尾联以景作结?雪应该不会形成素纱,而是承句的里提到的瑞烟吧。那就完全没宕开了。) 我心依旧浅评:从转合句来看,作者的谋篇存一定的问题。 问题一:起句:翻飞绽,三个动词连用,少见。飞前翻字,可作副词。那绽前的翻飞。略觉不通啊。整句的理解是翻飞的白花绽于野径?” 问题二:承句下句,三个意象并列,有点多。而只有一个“斜”字来修饰。而“斜”只修饰“瑞烟”。看一下讲义里的“解镫”。枯溪边的苇草,然后和烟是一种什么关系?也可以是长有苇草的枯溪,然后和烟是什么关联?前四后三需要处理好。 问题三:“琼芳”是指雪花吧,后面又跟个片。有点取巧的感觉了。 一点交流:据此诗分享一种写单句的方法,我称其为添字法。以最后一句来举例“岸柳枝头挂素纱”,抓住句子的主干:柳挂纱。什么样的柳?岸柳,什么样的纱,素纱。怎么挂的?斜挂,悬挂,垂挂。都可以,根据作者想表达的画面和立意去选取词汇。这样五言句就有了:“岸柳挂素纱”、如果觉得五言还不足以表达画面、立意。那么可以在前面或句后、句中去补充。怎样的岸柳,“一排”、“排排”“十里”“千里”........七言句就出来了。“排排岸柳挂素纱”。以此类推。用这种方法检索“起承句”。主干就是“主谓宾”,起修饰作用补入的句子成分就是“定状补”。诗句一般是单句,可以用。对联,有时是复句,不可用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