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芭可儿老师点评管理组第12讲作业第1---4份,请在周三前完成点评。辛苦了!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十二讲作业管理组创作题接龙 一、问答题 1、格律诗创作中,必须要避免的“大忌”有哪些? 2、格律诗创作中,不是大毛病,但是需要尽量避免的问题有哪些? 二、创作题 以梅为背景,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不可犯今天所讲到的必须要避免的“大忌” 9、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创作题接龙 1、七绝·寒夜对梅 文/白驹13-江南渔夫 诗心未惧朔风号,岁月频催志尚骄。 浩气今宵盈瘦蕊,半窗疏影任霜凋。 芭可儿简评:起句引起,没有直接点题,但号字有凑韵之嫌,承句没有做到承接,与上一句无关联,也没有跟下一句做好承接,使转句突兀了,结尾句扣了主题,转句的浩气有待斟酌哦!结尾句还是很漂亮的,整首章法布局有待斟酌,多练笔哦!加油! 2、七绝·梅花 文/子衿组组长-边缘人类 经风历雪始生香,逆境安身气自昂。 因识繁花多俗味,终身不肯傍春光。 芭可儿简评:好一首小诗,句子流畅自然,章法布局得当有序。完全把梅花的特点描述出来了,有大师风范哦!大有进步哦!真的是很耐看,欣赏学习了!赞一个! 3、七律·梅 文/柔荑组长-如水 松竹为朋久盛名,羞于桃李共衰荣。 枝枝冷艳风中绽,缕缕幽香雪里生。 亦喜孤山怜隐士,频留疏影酿诗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逸韵高标画不成。 芭可儿简评:一首不错的律哦!首联没有直接点题,而且旁击侧敲的把梅引了出来,颔联顺势而承,对梅花的深度描写,也表达了梅的品性,颈联继续延伸对梅的赞扬,结尾更堪一绝,世间众多的画画之人也无法画出梅花的韵味,整首章法得当,句子通顺流畅,用词用意都非常不错,欣赏学习了,赞一个! 4、五绝·梅 文/鹿鸣组长-乡音未改 踏雪深山里,时闻冷蕊香。 谁家疏牖外,破朵正迎阳。 芭可儿简评:一二句很是好看哦!起句引起,没有直接点题,而是侧面描写了梅的住处,承句顺势而承交代主题。一二句着实不错哦!句子也流畅,但是后两句不顺人意,感觉就是写了一二句后,不知道下文该如何提笔了,三四句跟一二句意见有雷同之感,而且谁会住在深山里呢?建议修改后两句哈!以上观点仅供参考,说错误怪哦!加油! 我心依旧浅评 5、七绝•梅 柔荑-高山峻岭 西山雪岭寒梅闹,野渡疏枝映冷塘。 (起句:点出地点,一个“闹”字,就为整首诗定了调了,暖色调。而下句,偏向冷色调。) 数朵冰魄溪涧秀,繁葩玉骨送清香。 (转合:由整株梅,到枝,到花,到香) 我心依旧浅评:这首诗,咋一看非常的眼熟。我特意翻看了下点评。这首的问题和您写得“腊梅”是一样一样的。还请您翻看下“腊梅”的点评。我就不再赘述了。特是每句都可以替换,没有宕开。 问题二:“闹”字的用法解析,看第十讲讲义里,抄录的王国维《人间词话》关于“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详析。我这里就不复述了,抽空去看去理解透。闹得改。 问题三:具体地点太多。西山、雪岭、野渡、冷塘、溪涧。且略觉作者是否不知借代的写作艺术手法。当地点不停变化,枝、花、葩、干,都不是指具体的了,而是代指梅花。梅花开在雪岭、梅花开在冷塘、梅花开在溪涧,梅花送清香。这就感觉言之无物了呀。 值得点赞处:思路是对的,从整体到部分,从树到枝到花到香。思路可以,但不能这么去处理,这么写只能针对一株梅花进行细刻。 试举一例:我想写“花香”,我的构思是,花香持久,香可沾衣随身或花落衣上。那怎样的场景,我要么在梅花林中穿行要么就是长时间站在梅花前。于是就有“久伫花前香暗熏”,但是下句不好接啊。况且我还想表达到家后,花香持久不散,那我看花总得回家吧。“特遣花香伴归程”,一路相随,花香的持久性做到了。那凭啥梅花要特遣花香相伴啊?因为我爱梅花,梅花爱我。怎么体现的?上句不是有“久伫”么?本来应该是我不想回去,那可不可以不说我想,让梅花来说。于是就有上句:“梅定/应知我不忍去”,把梅拟人化。所以“梅定/应知我不忍去,故/特遣清香伴归程”。这句子出来了,剩下就是调平仄了。继续凝练啊,后来我改成“故/特遣清香伴我归/行”时,我就发现了前人的句子有:“眼前唯有梅知己,暗送清香伴我行。”写到此,我就会心一笑,原来前人的思路和我一模一样啊。思路、立意、甚至措辞基本一样。“暗送”,用得多了,变成俗了。“特遣、故遣”,就很有现当代汉语的书面语。转合句有了,起承就简单,可以是昨夜雪下的很大,我担心一晚深谷中的梅是否受影响,于是赶早往山里来。这是一种思路。这就是我所说的“逆推法”。供作者学习把握。写梅即写人。 “眼前唯有梅知己,暗送清香伴我行。”建议搜索一下整首诗。阅读和讲义需要花心思去理解的。我还是坚信,写之前,临时抱佛脚,读它个几十首、上百首。诗路就打开了。 6、七绝•腊梅 柔荑副组长一高山峻岭 独立山坡傲雪侵,玲珑玉骨绽黄金。 (起承:诗眼,“傲”,以傲点题,带出梅花开,冒严寒独放,以示傲,可。但逻辑上还得加强。) 清香暗送沾衣袖,冷艳疏枝点寂林。 (转合:花开有香,暗送。疏枝,看似写枝,实则还是花。) 我心依旧浅评:后三句,严格意义上来看,就是在写花。而非梅花,没抓住梅花的特点来写。特是,二四句,几乎一个意思。调顺序,试一下,-------侵,冷艳疏枝点寂林。--------袖,玲珑玉骨绽黄金,也可以。或者冷艳疏枝/疏枝冷艳绽黄金,玲珑玉骨/玉骨玲珑点寂林。是不是也可以?说这么多,想得出的结论是整首诗没能宕开。也没和自己相结合。 建议一:首句,独立山坡傲雪侵,建议改为“傲立山坡斗雪侵”,这样承句就有的放矢,可围绕“傲”来展开,更可围绕“斗”展开,通过怎么和雪斗的来体现梅花的傲。 建议二:转句,竟然提到香,最好能联想起“香”的作用,这是一种思路。可驱我疲惫,助我长精神,除去烦恼、笑对人生等。写梅即是写自己。 怎样写梅的特征,试举两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上下句,内容上进行转折,形碎神存,通过身碎香存来表达。“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甘愿寂寞,笑对从容。写梅即是写人。咏物诗皆如是。 加油! 7、五绝·咏梅 子衿副组长-威尼斯 雪打更精神,孤芳首报春。 (起承:雪打,突起。更,立意。不畏雪打,逆折、递进。承,花开而报春。) 冰清兼傲骨,多少赋诗人。 (转合:直接下结论,作议论。落入俗套、无新意。) 我心依旧浅评:此诗写成。只是读来无味。诗的味道,首先在于吸引眼球,给予耳目一新之感。其次,能令读者拍案,为啥我就想不到这么写呢?最后共鸣,形美意美,新颖等。 起句很不错。起得高,承则弱了。诗有气势。词有豪放婉约。诗亦如是。更精神体现在哪里?孤字能做到么?显然不能。凌寒首报春。也可以是凌寒怒放。你要打我,我就更倔,顶起来。雪打不垮我,我就怒放。是不是就是写生活、工作的不利,越不利越激起精神来。 总之,咏物就是咏自己。转合,与自己更深的结合。当下经济难,更需发奋,积蓄力量。等等。。。可参考陈毅元帅写的青松。 8、七绝•梅 白驹组长-蓝色星空 粉白红黄绽放时,纷纷白雪落花枝。 (起承:四个颜色,都是指梅花的颜色吧。粉梅、白梅、红梅、黄梅都绽放时,这句诗重在时,而非梅。下句,承的是雪。看下句,很明确是写雪,而上句则是时。上句应在梅,得改。) 未知雪借花争艳,亦或花容咉雪奇。 (转合:挺有意趣。很好,但还需凝练。咉,这个字是不是映字?写错了吧。) 我心依旧浅评:此诗的立意挺有趣味,值得一读,有新意。读来挺有意思的一首诗。给作者点个赞。转合,使花雪相辉映,相交融,使整首诗活泼起来,花雪交融。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之感。不足处,在于不够凝练,就像是打了个草稿。没再多花些时间继续修改。 分析: 起句:罗列了四种颜色的梅。就表现了梅花之多,之繁盛。花开之热闹。后三得用有力量的词,对前四进行统摄。粉白红黄盛放时/粉白红黄齐放时/粉白红黄迸放时。就是一字之差,请细品其间的区别。 承句:大问题没有,只是能回避下重字更好。花重复三次,雪重复三次,可避一次。 转合:就在于“未知”“亦或”的处理上,我也思虑良久,我给的建议是“可能”和“或是”。雪借花,花也应借雪。 整首诗试改如下: 粉白红黄盛/齐/迸放时,纷纷白雪落花枝/琼英簌簌落疏枝。 可能雪借花争艳,或是花凭雪斗奇。(下句如此改,与上句趋工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