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22期辞赋基础班第2讲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0

主题

13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3
发表于 2024-12-29 09: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三字单句对,这种骈句就是壮句。如下文中的:而後谐四声,祛八病。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如下文中的:四始尽在,六义无遗。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如下文中的: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1.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2.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3.长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这是唐宋文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得来的经验。
当然,事无绝对,唐宋赋亦有“长句”超过9字而到10字或11字的,如元稹“苟顺夫人理之父子君臣,安知夫云物之赤黄苍黑”这样的长骈句,但这样的句子通常需要更多的虚词来调和“蕴气”,如这句的“夫”与“之”。又如12字“灼烁兮乍似汉祖隐居横紫气,兮又若楚王乘舟捧萍实。”终究,这样长的骈句不是主流,在历代赋文中很少很少。
而长句到九字即止,是大多数赋家在使用“长句”时遵守的一个底线。所以此处不以“特殊”为准。建议我们作赋时,长句最多是9个字。但是看到别人有超过的,不要说人家是错的。

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荀况是战国晚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著有《荀子》一书,强调“礼”在社会中的规范作用,主张礼治国家,并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来实现道德的提升。其代表作有《荀子》,又名《荀卿子》。
宋玉是战国著名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后人常以“屈宋”并称。他的代表作有《九辩》《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笛赋》等,作品辞采瑰丽,对后世辞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勃是唐代文学家、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他的诗文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7

帖子

1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77
发表于 2024-12-30 10: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赋22040*白雾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
壮句是骈文里的三字单句对,它有特定使用规则。
在音律上,禁止三连平或三连仄;字词构成方面,通常少用虚词;数量上,一篇赋文用一至三次且不连用,一段内至多一次;位置上,多在提引词后,不宜开篇或段头使用;作用上,能增强节奏感与表现力,适用于表现紧张壮阔情境,以契合赋文朗诵需求,使文句富有气势与力量,让读者在诵读时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与节奏变化。
比如:
①如乃(提引词)
举多士,命有司。(状句)
②况赋者
雅之列,颂之俦。(状句)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
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是四字单句对。
它只有22句式这一种结构,在赋文中应用广泛,从诗经到骈文大多都有四字句的身影,它在赋文中位置不固定,既可以用于开篇发端,也可以在任何段落中间使用,还常作为每段的起句。
比如:
①我国家恐
文道浸衰,颂声陵迟。(紧句)
②观夫
义类错综,词采舒布。(紧句)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
长句是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使用。
例如:
有五字长句如“东门而浸稻,北谷而沤麻”;六字长句如“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七字长句如“驯致已忘乎力制,积习渐通乎性能”;八字长句如“见京坻之流衍可期,睹稼穑之艰难有以”;九字长句如“顺时设教而靡不获所,同律和声则尤至其何”等。
不过,通常长句在5 - 9字之间比较常见,超过9字的长句因为易失去灵动、韵字相隔远韵味不足、通读较难等问题,不是主流,若要表达更复杂的意思,一般会将句子变为隔句来写。
比如:
①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长句)
②郁郁哉溢目之黼黻,洋洋乎盈耳之《韶》《武》。(长句)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
①壮句使用注意事项
音律规则: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虚词使用: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使用频率和位置: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并且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提引词)。
②紧句使用注意事项
结构形式:只有22句式这一种结构,是四六常式之一。位置灵活:在赋文中应用广泛,位置不固定,既可以用于开篇发端,也可以在任何段落中间使用,还常作为每段的起句。提引词使用: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
③长句使用注意事项
位置选择: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若是律赋用于开篇破题还是可以的。长度限制:通常在5 - 9字之间比较常见,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因为句子太长会失去灵动,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一句之中若长过于九字,也很难通读。交替使用: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④三种句式综合注意事项
优先级: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句特殊位置:壮句用于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答:
赋者,(这里应该逗点)古诗之流也。(散句)
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长句)
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隔句)
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
而後
谐四声,祛八病。(状句)
文道浸衰,颂声陵迟。(紧句)
乃举多士,命有司。(状句)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长句)
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隔句)
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紧句)
是谓
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长句)
观夫
义类错综,词采舒布。(紧句)
文谐宫律,言中章句。(紧句)
华而不艳,美而有度。(紧句)
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隔句)
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
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隔句,分句有三字句,罕见。)
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长句)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长句)

《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隔句)
《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
所谓
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紧句)
炳如绘素,铿若钟鼓。(紧句)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长句)
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散句)
今吾君
网罗六艺,淘汰九流。(紧句)
微才无忽,片善是求。(紧句)
况赋者
雅之列,颂之俦。(状句)
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疑似长句,因有重复字“可”归类古偶句,分类为漫句)
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散句,有韵,妙!)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
①荀况
1.主要成就
作为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其政治思想强调“礼”的规范作用及“性恶论”等,对先秦哲学进行总结,为儒家学派发展奠定基础;文学上,其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善用比喻和排比偶句,由语录体发展为标题论文,推动了古代说理文的成熟,其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成相篇》采用民歌形式表达思想,影响广泛。
2.主要作品
《荀子》《成相篇》。

②宋玉
1.主要成就:
作品对“赋”这一文体产生重要影响,开创后世文学“悲秋”主题,创作上注重夸张渲染、铺采摛文,善用主客对答结构,有雄辩风格,感情基调悲凄,常借山水寄情。
2.主要作品
《九辩》《招魂》《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haose赋》《对楚王问》等。

③王勃
1.主要成就
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反对六朝浮华文风,追求昂扬诗风,促使诗歌内容联系现实,为盛唐诗歌繁荣创造条件;骈文上主张“气凌云汉”,确立大唐骈文气象阔大、骨气俊朗的清新格局.
2.主要作品
诗歌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滕王阁诗》《山中》等,骈文有《滕王阁序》《春思赋》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2-31 10: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随心☆ 于 2025-1-1 18:40 编辑

22期赋基础班第2讲作业刁宁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礼赋 战国赵国 · 荀卿
爰有大物,非丝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为天下明。生者以寿,死者以葬,城郭以固,三军以强。粹而王,驳而伯,无一焉而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王曰:「此夫文而不采者与?简然易知而致有理者与?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与?性不得则若禽兽,性得之则甚雅似者与?匹夫隆之则为圣人,诸侯隆之则一四海者与?致明而约,甚顺而体,请归之礼」。

“粹而王,驳而伯”壮句。

笛赋 战国楚国 · 宋玉
余尝观于衡山之阳,见奇条异干罕节闲枝之丛生也,其处磅磄千仞,绝溪淩阜,隆崛万丈,盘石双起。丹水涌其左,醴泉流其右。其阴则积雪凝霜,雾露生焉;其东则朱天皓日,素朝明焉;其南则盛夏清微,春阳荣焉;其西则凉风游旋,吸逮存焉。干枝洞长,桀出有良。名高(有脱误)师旷,将为《阳春》。其北则鄙《白雪》之曲⑴假涂南国,至于此山,望其丛生,见其异形,因命陪乘,取其雄焉。宋意将送荆卿于易水之上,得其雌焉,于是乃使王尔、公输之徒,合妙意,角较手,遂以为笛。于是天旋少阴,白日西靡,命严春,使午子⑵廷长颈,奋玉手,摛朱唇,曜皓齿,赪颜臻,玉貌起,吟清商,追流徵,歌《伐檀》,号孤子,发久转,舒积郁。其为幽也,甚乎怀永抱绝,丧夫天,亡稚子,纤悲微痛,毒离肌肠腠理,激叫入青云,慷慨切穷士。度曲口羊肠,揆殃振奔逸。游泆志,列弦节,武毅发,沈忧结;呵鹰扬,叱太一,声淫以黯《黑甚》,气旁合而争出;歌壮士之必往,悲猛勇乎飘疾。《麦秀》渐兮鸟声革翼。招伯奇于源阴,追申子于晋域。夫奇曲雅乐,所以禁淫也;锦绣黼黻,所以御寒也,缛则泰过。是以檀卿刺郑声,周人伤北里也。乱曰:芳林皓干,有奇宝兮;博人通明,乐斯道兮。般衍澜漫,终不老兮;双枝闲丽,貌甚好兮。八音和调,成禀受兮;善善不衰,为世保兮。绝郑之遗,离南楚兮;美风洋洋,而畅茂兮。嘉乐悠长,俟贤士兮;鹿鸣萋萋,思我友兮。安心隐志,可长久兮⑶。

壮句:
奋玉手,摛朱唇,曜皓齿,赪颜臻,玉貌起,吟清商,追流徵,歌《伐檀》,号孤子,发久转,舒积郁。
游泆志,列弦节,武毅发,沈忧结;呵鹰扬,叱太一,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文鹿赋
西汉 · 公孙诡
麀鹿濯濯,来我槐庭。食我槐叶,怀我德声。质如湘缛,文如素綦。呦呦相召,《小雅》之诗。叹丘山之比岁,逢梁王于一时(《西京杂记》上)。

紧句
“食我槐叶,怀我德声”“质如湘缛,文如素綦。”

柳赋 西汉 · 枚乘
忘忧之馆,柔条之木。枝逶迟而含紫,叶萋萋而吐绿。出入风云,去来羽族。既上下而好音,亦黄衣而绛足。蜩螗厉响,蜘蛛吐丝。阶草漠漠,白日迟迟。于嗟细柳,流乱轻丝。君王渊穆其度,御群英而玩之。小臣瞽瞆,与此陈词。于嗟乐兮,于是樽盈缥玉之酒,爵献金浆之醪。庶羞千族,盈满六庖。弱丝清管,与风霜而共彫。鎗锽啾唧,萧条寂寥,隽人英髦,列襟聊袍。小臣莫效于鸿毛,空衔鳞而嗽醪,虽复河清海竭,终无增景于边撩⑴。

紧句:“阶草漠漠,白日迟迟”“鎗锽啾唧,萧条寂寥,隽人英髦,列襟聊袍。”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长笛赋
特箭槁而茎立兮,独聆风于极危。秋潦漱其下趾兮,冬雪揣封乎其枝。

机妇赋
仪凤晨鸣翔其上,怪兽群萃而陆梁。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开篇尽量使用紧句,若是律赋用于开篇破题还是可以的。而长句到九字即止,是大多数赋家在使用“长句”时遵守的一个底线。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壮句: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
紧句: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长句: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代表作《劝学》、《天论》

宋玉代表作《九辩》《高唐赋》《风赋》
王勃代表作《滕王阁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2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7
发表于 2024-12-31 15: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22期赋基础班第2讲作业
赋22050-白衣胜雪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1,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2,复若/九月/新,西风/满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例2,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例1,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例2,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注意1,不可有三连平,或三连仄。2,按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3,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铺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注意,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

长句注意: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总之,三种句子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长句)。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壮句)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长句)。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紧句)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长句)“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长句)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紧句)。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紧句)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荀况,即荀子(约前313——前238年)字卿。战国晚期赵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集大成者。所著《荀子》,强调“礼”在社会起规范作用。不仅是人生的最高准则,也是治国最高准则。

宋玉,(公元前298——公元前222年。)字子渊,号鹿溪子。诗人,楚国人。代表作《登徒子好色赋》,《九辩》,《阳春》《白雪》,《高唐赋》,《神女赋》,《笛赋》,著名辞赋家。

王勃,初唐四杰之一。650年——676年或684年。中国唐代文学家。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临高台》,《采莲曲》,《秋夜长》,《滕王阁序》,《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5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1 18: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22期赋基础班第2讲作业
   22023~无心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   
(1)观夫/舒/明耀,丽/九华。
(2)所以/迈/前古,流/后芳。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
(1)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滕王阁序)  
(2)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滕王阁序)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
五字长句:
  (1)东门而浸稻,北谷而沤麻。
  (2)飞枪垒之间,拂车宫之处。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要注意: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要注意: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
长句要注意:
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这是唐宋文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得来的经验。要强调的是,我们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其中的原因是句子太长失去灵动;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一句之中,若长过于九字,也很难通读。


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开篇尽量使用紧句,若是律赋用于开篇破题还是可以的。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壮句:而后谐四声,祛八病
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紧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四始尽在,六艺无遗。


长句:冰生乎水,初变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
掩黄娟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荀况的主要成就及代表作:儒家代表人物,辞赋之祖。代表作是《荀子》
宋玉的主要成就及代表作:
著名辞赋家。代表作:九辩、高唐赋,神女赋,笛赋
王勃的主要成就及代表作


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有滕王阁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乾元殿颂,王子安集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4 16: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随心☆ 于 2025-1-4 16:38 编辑

小渔村22期辞赋基础班第二讲作业

赋22057*丰泽轩主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三字单句对,这种骈句就是壮句。如下文中的:而後谐四声,祛八病。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如下文中的:四始尽在,六义无遗。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如下文中的: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1.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2.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3.长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这是唐宋文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得来的经验。

当然,事无绝对,唐宋赋亦有“长句”超过9字而到10字或11字的,如元稹“苟顺夫人理之父子君臣,安知夫云物之赤黄苍黑”这样的长骈句,但这样的句子通常需要更多的虚词来调和“蕴气”,如这句的“夫”与“之”。又如12字“灼烁兮乍似汉祖隐居横紫气,兮又若楚王乘舟捧萍实。”终究,这样长的骈句不是主流,在历代赋文中很少很少。

而长句到九字即止,是大多数赋家在使用“长句”时遵守的一个底线。所以此处不以“特殊”为准。建议我们作赋时,长句最多是9个字。但是看到别人有超过的,不要说人家是错的。



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荀况是战国晚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著有《荀子》一书,强调“礼”在社会中的规范作用,主张礼治国家,并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来实现道德的提升。其代表作有《荀子》,又名《荀卿子》。

宋玉是战国著名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后人常以“屈宋”并称。他的代表作有《九辩》《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笛赋》等,作品辞采瑰丽,对后世辞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勃是唐代文学家、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他的诗文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25 19: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2期赋基础班第2讲作业
赋22059*清茗柳浪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例(1)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2)乃举多士,命有司
壮句: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例(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2)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壮句:乃/举多士,命有司。
​       紧句: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
​      长句: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22:53 , Processed in 0.06846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