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1-14 00:09: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驹03~不可思议
本帖最后由 不可思议1 于 2025-1-14 00:17 编辑
一、 问答题
1、 谈谈你对“南北文风融合”的观点的理解。
答:“南北文风融合”论的提出,实际上反映着唐初宫廷诗风的转变。它尽管还导扬着六朝文学绮错婉媚的流波,却初步革除了齐梁宫体多写艳情、浮靡轻薄的恶习。这是六朝诗歌向唐诗的过渡阶段,是唐诗的酝酿时期,还不算具有定质的唐诗。
2、什么是兴寄?
答: “兴寄”一词,也是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里提出来的。前面引到此文论及齐梁间诗,批评它们“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便是这个范畴的出典。
“兴寄”的含义是比兴寄托,即指用比兴的手法来寄托诗人的政治怀抱,所以有时也简称为“比兴”。陈子昂《喜马参军相遇醉歌序》中说:“夫诗可以比兴也,不言曷诸?”这里的“比兴”,就是比“兴寄”托的意思。
“兴寄”说渊源于汉人诗说中的“美刺比兴”的观念。汉代儒家十分重视诗歌的教化功能,要求诗歌创作为巩固封建政治服务,起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毛诗序》)的积极作用。具体来说,这种政治教化的功能又可以区分为“美”和“刺”两大方面。
3、谈谈风骨与兴寄的关系?
答:还要看到,“风骨”与“兴寄”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它们在精神上的一致性,并不排斥在具体形态上的矛盾和差异。比较来说,“风骨”注重气势,容易导向诗人主体性的发扬;而“兴寄”讲求寄托,往往要落脚到诗篇所反映的社会客体。
二、创作题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请以《踏雪寻梅》为题,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格式不限。
踏雪寻梅
欲探梅香陌上寻,蜿蜒踏径印深深。
微风吹散枝头雪,应是春光不久临。
三,自评
1、格律无误,用韵无误
2、首句点题,陌上踏雪寻梅,承句继续描写 踏径寻梅的过程,小路弯弯,雪迹深深。转句描写梅花枝头的雪被清风吹落 尾句联想春天即将来临,起承转合比较清楚。
3,运用了诗家语
4 不足之处,写得略空,没有描写梅花的形态,画面感不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