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766|回复: 15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柔荑组第十七讲作业

[复制链接]

1208

主题

4091

帖子

41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2-19 22: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快乐蝴蝶 于 2025-2-20 09:40 编辑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十七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唐诗的气象?
2、为什么说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
二、创作题
大主题《诗语探春》,小标题可自拟,可写杨柳的轻盈、写梅花的孤傲、写小草的顽强、写春风的轻柔、写儿童的童真……题材不限,以蛇年以来作品为主,所见所闻所感皆可。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  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情景的安排要得当,合句要把意境延伸到句号之外。
9、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0

主题

96

帖子

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6
发表于 2025-2-20 15: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十七讲作业
柔荑07-时光已老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唐诗的气象?
唐代诗人创造出了一种精炼、含蓄、自然、清新的诗的语言,用以概括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构成外形鲜明而又内蕴深沉的艺术境界,雄厚才能返归于浑成。
2、为什么说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
盛唐气象之足以代表唐诗,是因为它实现了唐诗各个要素的比较圆满的结合,是唐诗自身风格发展成熟的标志;而中晚唐诗风的转变,则反映着唐诗内在结构的调整与重建,预示了唐诗向其他品类诗歌(如宋诗、宋词)过渡的先兆。
二、创作题
早春
正是纷纷雨水天,杏花粉嫩裹香圆。
春风最爱猫猫逗,逗笑半枝藏柳烟。
三、  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早春
正是纷纷雨水天,杏花粉嫩裹香圆。
春风最爱猫猫逗,逗笑半枝藏柳烟。

要求:
本诗采用诗家语,如“逗笑半枝藏柳烟”,镜头由大到小,用“春风最爱猫猫逗,逗笑半枝藏柳烟。”写出了春风的俏皮,把抽象的事用具象来表达。整首诗以“春”为脉,用韵正确,格律无误韵字阴阳平衡。没有有撞韵、挤韵、连韵。首句扣“早”第二句扣“春”三四句展开想象,形成有趣的早春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4

帖子

10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21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5-2-20 19: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781452743 于 2025-2-21 07:11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十七讲作业:
柔荑12-起风了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唐诗的气象?
答:唐诗的气象是唐代诗人创造出了一种精炼、含蓄、自然、清新的诗的语言,用以概括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构成外形鲜明而又内蕴深沉的艺术境界,雄厚才能返归于浑成。
2、为什么说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
答:盛唐气象之足以代表唐诗,是因为它实现了唐诗各个要素的比较圆满的结合,是唐诗自身风格发展成熟的标志;而中晚唐诗风的转变,则反映着唐诗内在结构的调整与重建,预示了唐诗向其他品类诗歌(如宋诗、宋词)过渡的先兆。

二、创作题:
五律•早春
柔荑12-起风了
岁易寒将尽,和风日渐多。
鹅黄先入柳,鸭绿自生波。
溪鲔晴时跃,迁莺暖处歌。
岭南天气好,春事可张罗。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自评:首联直接切入主题,点明时间和天气状况。颔联、颈联分别从植物、动物两方面进一步从细处描写初春之景。尾联则点明赏春地点,岭南春事,入眸到处一片生机盎然的江南春意。
另:用韵、格律无误。诗作起承转合符合章法。韵字阴阳平衡。没有撞韵、挤韵、连韵现象。首字平仄符合5/3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6

帖子

18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1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2-21 09: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雨燕双飞 于 2025-2-21 09:45 编辑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十七讲作业柔荑08-微雨燕双飞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唐诗的气象?答:唐代诗人创造出了一种精炼、含蓄、自然、清新的诗的语言,用以概括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构成外形鲜明而又内蕴深沉的艺术境界,雄厚才能返归于浑成。
2、为什么说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
答:盛唐气象之足以代表唐诗,是因为它实现了唐诗各个要素的比较圆满的结合,是唐诗自身风格发展成熟的标志;而中晚唐诗风的转变,则反映着唐诗内在结构的调整与重建,预示了唐诗向其他品类诗歌(如宋诗、宋词)过渡的先兆。
二、创作题
大主题《诗语探春》,小标题可自拟,可写杨柳的轻盈、写梅花的孤傲、写小草的顽强、写春风的轻柔、写儿童的童真……题材不限,以蛇年以来作品为主,所见所闻所感皆可。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    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情景的安排要得当,合句要把意境延伸到句号之外。
9、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七律•乙巳孟春随笔
柔荑08-微雨燕双飞
东风拂面柳丝长,细雨沾衣杏蕊香。  
燕子归来寻旧垒,梅花落尽见新芳。  
儿童笑语飞鸢舞,老叟闲情钓线扬。  
最是一年春好处,娱心景色入诗章。


自评:
    起句以春风、柳丝、细雨、草色为起,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芬芳,镜头聚焦于自然景物,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氛围。  
    承句承接起句的春景,进一步描写燕子归来和梅花凋谢后的新芳(杏花),展现了春天的变化与延续。  
    转句由自然景物转向人物活动,儿童的笑语与老叟的闲情形成对比,展现了春天的欢乐与宁静。  
    合句以总结性的语言作结,将春天的美好光景延伸到诗章之中,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韵字“长、香、芳、扬、章”中,“长”为阳平,“香”为阴平,“芳”为阴平,“扬”为阳平,“章”为阴平,阴阳平衡,读来和谐。
无撞韵、挤韵、连韵现象,韵脚分布合理,读来流畅。

   首字平仄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符合4/4的要求,读来有节奏感。

习作通过春风、柳丝、细雨、杏花、燕子、残梅、放风筝、垂钓等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欢乐。起承转合符合章法,韵字阴阳平衡,格律无误,符合诗家语的要求。合句将意境延伸到句号之外,留给读者无限遐想,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3

帖子

4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2-21 10: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第十七讲作业:
柔荑21-我在路上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唐诗的气象:
答:唐诗的气象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题材广泛:包含边塞、田园、思乡、报国等各种主题,反映社会各层面。
情感充沛:多具积极向上的精神,有建功立业的豪情、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当。
风格多元:既有雄浑壮美之作,也有清新自然之篇,还有沉郁顿挫等多种风格。
意象丰富:常运用明月、山水、大雁等众多意象,营造独特意境,寄托复杂情感。
手法多样:善用比兴、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增强诗歌表现力与感染力。


2)为什么说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
答: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可综合为以下要点:
风格情感:融合豪放、清新、沉郁等多元风格,包含壮志豪情、生活热爱、忧国忧民等丰富典型情感。
体裁技巧:五言古诗、七言歌行等体裁全面成熟,韵律、对仗等技巧运用精妙,艺术水准极高。
时代影响:充分彰显盛唐自信开放的时代精神,为后世诗歌树立标杆,在创作手法和审美标准等方面影响深远。


二、创作题
大主题《诗语探春》,小标题可自拟,可写杨柳的轻盈、写梅花的孤傲、写小草的顽强、写春风的轻柔、写儿童的童真……题材不限,以蛇年以来作品为主,所见所闻所感皆可。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    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情景的安排要得当,合句要把意境延伸到句号之外。
9、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5/3要求


七律.春堤漫步
文/柔荑21-我在路上
春回大地暖情融,信步闲行向岸东。
袅袅垂杨摇翠影,夭夭艳蕊绽芳茸。
初萌绿草增诗韵,轻拂和风戏稚童。
最是堤旁怡目景,追莺戏鸟乐盈瞳。


自评
这首诗首句描绘了春堤漫步景象,点明春回大地,为全诗奠定了温暖的基调;颔联通过描写垂杨和艳蕊,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颈联的绿草和风,换个环境描述。尾联则突出了堤旁美景给人带来的愉悦,追莺戏鸟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活力和欢乐。正首格律无误,韵部无误。不足之处还请老师多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9

帖子

7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39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2-21 11: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国者 于 2025-2-22 12:42 编辑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十七讲作业
柔荑18—爱国者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唐诗的气象?
唐代诗人创造出了一种精炼、含蓄、自然、清新的诗的语言,用以概括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构成外形鲜明而又内蕴深沉的艺术境界,雄厚才能返归于浑成。
2、为什么说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
盛唐气象之足以代表唐诗,是因为它实现了唐诗各个要素的比较圆满的结合,是唐诗自身风格发展成熟的标志;而中晚唐诗风的转变,则反映着唐诗内在结构的调整与重建,预示了唐诗向其他品类诗歌(如宋诗、宋词)过渡的先兆。
二、创作题


五律•春柳   
春到柳梢头,丝丝金缕酬。
烟生情脉脉,影弄意悠悠。
暖日听黄雀,柔荑抚翠楼。
故乡南渡在,久系木兰舟。


自评:春天悄悄的来了,渡口的柳丝发出了金黄的嫩芽。微风吹过团烟含情,树影摇曳似乎包含无限的意。在树下听着黄莺歌唱,嫩叶像柔弱的手再抚摸岸边的小楼。故乡的春天,永远系着游子的心。格律正确,首字平仄4/4,韵字阴阳3/2,符合要求。起承转合基本可以,不足之处恳请老师们不吝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44

帖子

5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2-21 16: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十七讲作业
柔荑26-寥词客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唐诗的气象?
答:盛唐气象指盛唐诗歌的风格特征。盛唐诗歌的风格特征,一是浑厚,二是雄壮,它表现在盛唐大多数作家作品中间,而与初唐、中晚唐诗显示出区别来。
2.、为什么说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
答:盛唐气象之足以代表唐诗,是因为它实现了唐诗各个要素的比较圆满的结合,是唐诗自身风格发展成熟的标志;而中晚唐诗风的转变,则反映着唐诗内在结构的调整与重建,预示了唐诗向其他品类诗歌(如宋诗、宋词)过渡的先兆。
二、创作题
五律•春思
柔荑26-寥词客
风暖莺啼序,春花取次开。
杨堤妆碧玉,桃蕊笑红腮。
语燕双飞过,佳人何日来。
锦笺无处寄,月下影徘徊。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答:灰韵适合表达哀愁、思念等情感的诗‌。本诗通过春景写哀情适合该韵。经搜韵检测格律无误,韵字阴阳比例2/2,首字平仄比例5/3,诗中没有发现撞韵、挤韵、连韵、摞眼之病。内容扣紧主题,意脉清晰,先景后情,前两联写春,后两联写思。将美人的姿态喻成动人的春色,借翠柳、双飞燕、明月等物象表达深沉委婉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

帖子

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6
发表于 2025-2-22 12: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十七讲作业
柔荑19-中秋之月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唐诗的气象?
唐代诗人创造出了一种精炼、含蓄、自然、清新的诗的语言,用以概括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构成外形鲜明而又内蕴深沉的艺术境界,雄厚才能返归于浑成。
2、为什么说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
盛唐气象之足以代表唐诗,是因为它实现了唐诗各个要素的比较圆满的结合,是唐诗自身风格发展成熟的标志;而中晚唐诗风的转变,则反映着唐诗内在结构的调整与重建,预示了唐诗向其他品类诗歌(如宋诗、宋词)过渡的先兆。
二、创作题
七绝·春意
柔荑19-中秋之月
室内原何暖意加,春阳穿透绿窗纱。
远山偷上翠颜色,近树枝头新出芽。

自评:
不知道春天已经来了,突然感觉越来越暖,才突然发现照进来的阳光已经是春日暖阳,顺着照进来的阳光,从窗口往外看,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远处的山上已经有了星星点点的翠色,近处的树枝上,叶子已经发芽。春天是挡也挡不住呀,到时候自己就来了。
格律无误,通顺流畅,自然合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3

帖子

1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3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2-23 17:07: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的旋律 于 2025-2-23 17:11 编辑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十七讲作业
柔荑11-雨的旋律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唐诗的气象?
唐代诗人创造出了一种精炼、含蓄、自然、清新的诗的语言,用以概括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构成外形鲜明而又内蕴深沉的艺术境界,雄厚才能返归于浑成。
2、为什么说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
盛唐气象之足以代表唐诗,是因为它实现了唐诗各个要素的比较圆满的结合,是唐诗自身风格发展成熟的标志;而中晚唐诗风的转变,则反映着唐诗内在结构的调整与重建,预示了唐诗向其他品类诗歌(如宋诗、宋词)过渡的先兆。
二、创作题


11.柔荑11-雨的旋律 早春杏韵
鹊唱枝头唤晓晴,启窗喜见杏初荣。
赏芳倚杖休嗟老,莫负花朝二月情。
自评: 这个标题:旨在捕捉诗歌中的核心意象与情感。前半部分“春日晨光”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春日景象,与诗中的“鹊唱枝头唤晓晴”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清新、明媚的氛围。后半部分“杏韵情长”则强调了杏花初绽的美景以及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深情厚意,与诗中的“启窗喜见杏初荣”和“莫负花朝二月情”相契合,共同构成了整首诗的意境与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6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2-23 19: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十七讲作业
柔荑17-铁马秋风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唐诗的气象:
答:唐诗的气象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题材广泛。包含边塞、田园、思乡、报国等各种主题,反映社会各层面。
二是情感充沛。多具积极向上的精神,有建功立业的豪情、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当。
三是风格多元。既有雄浑壮美之作,也有清新自然之篇,还有沉郁顿挫等多种风格。
四是意象丰富。常运用明月、山水、大雁等众多意象,营造独特意境,寄托复杂情感。
五是手法多样:善用比兴、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增强诗歌表现力与感染力。

2.为什么说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
答: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可综合为以下要点:
风格情感:融合豪放、清新、沉郁等多元风格,包含壮志豪情、生活热爱、忧国忧民等丰富典型情感。
体裁技巧:五言古诗、七言歌行等体裁全面成熟,韵律、对仗等技巧运用精妙,艺术水准极高。
时代影响:充分彰显盛唐自信开放的时代精神,为后世诗歌树立标杆,在创作手法和审美标准等方面影响深远。

二、创作题
大主题《诗语探春》,小标题可自拟,可写杨柳的轻盈、写梅花的孤傲、写小草的顽强、写春风的轻柔、写儿童的童真……题材不限,以蛇年以来作品为主,所见所闻所感皆可。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 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情景的安排要得当,合句要把意境延伸到句号之外。
9、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5/3要求。


七绝•江南初春
柔荑17-铁马秋风

一夜东风叩万家,推窗忽见柳垂纱。  
红苞乍绽香微透,莫道江南逊物华。  

自评:
这首《七绝•江南初春》在格律上无误,押麻韵,韵脚“家”“纱”“华”读音响亮,富有韵律感 ,且不存在撞韵、挤韵、连韵的问题。首字“一”为仄声字,符合七言绝句首字平仄2/2的要求。
从起承转合来看,首句“一夜东风叩万家”以东风起笔,“叩”字赋予东风以人的动作,生动写出春风悄然而至,吹遍江南大地,起得自然流畅。次句“推窗忽见柳垂纱”承接上句,写开窗后见到柳树垂下嫩绿的枝条,如轻纱般飘逸,展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忽见”二字将诗人的惊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对首句东风带来春讯的具体呈现。第三句“红苞乍绽香微透”进一步拓展画面,描写花朵初绽、香气微微飘散的情景,为诗歌增添了一份清新雅致的气息。尾句“谁道江南逊物华”以反问作结,强化了江南春景的美好,回应前文对江南初春景色的描绘,收束有力。
整首诗韵字阴阳平衡,从东风到柳色再到花朵,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江南初春的独特风光,起承转合符合章法,是一首不错的七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6:50 , Processed in 0.09806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