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顺眼阳光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二十二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63

帖子

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3
发表于 2025-3-30 17: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驹19-山茶花哈  第22讲作业:
一、问答题:
1、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告戒我们说:“诗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则心浮,多改则机窒。”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我对“诗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则心浮,多改则机窒。”这句话的看法是:诗写好后,要适当的修改,把握好分寸,恰到好处,化腐朽为神奇。
2、一句诗中,字眼应以几处为好?
答:一句诗中,字眼不要超过二处为好。一般情况下,五言诗的诗眼在第三字、七言诗的诗眼在第五字比较好,诗眼也可以在其他位置,不能因字害意,诗眼因具体意境具体安排。
3、诗化的句式,不同于散文句之处在哪里?
答:诗化的句式,不同于散文句之处在于:语序的错综,成分的省略,十字格。
二、创作题:
以春耕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春耕
白驹19-山茶花哈
桃花灼灼菜田黄,布谷声声与燕翔。
忽见铁牛翻沃土,须知好景自春忙。
自评:用韵、格律无误,首字平仄2:2,起句,所见到的春天植物,写视觉。承句,听觉与视觉交错,写鸟类的活动状态。转句,由景转到人事,在你赏美丽的的时候突然看到老农手扶铁牛在犁田,我知道他们已开始春耕劳作,让我想起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的谚语,农民要有好的收成,春天就要开始播种,也激励我这个两鬓斑白之人,趁着身体还好,游玩祖一国的大好河山,享受餘生的幸福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

帖子

12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5-3-30 17: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二十二讲作业
白驹23-静女
一、问答题:
1、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告戒我们说:“诗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则心浮,多改则机窒。”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
写文章不可不改,也不可多改,下笔修改文章的时候,要把握好分寸,做到恰到好处就行了。过分的修改也会伤害诗歌的意境。
2、一句诗中,字眼应以几处为好?
答:一句诗中字眼不能超过两处。
3、诗化的句式,不同于散文句之处在哪里?
答:(1)语序的错综  
(2)成分的省略 
(3)十字格
二、创作题:
以春耕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律:题现代春耕
文/白驹23-静女
锄雨耕云新沃野,一声布谷醒春眠。
不逢牛背青蓑笠,但见犁铧铁马鞯。
荷锸垄头成过往,无人机下尽丰年。
问君肯为农夫否,遥感屏前任种田。
自评:首联营造出春天田野的清新氛围,勾起人们对传统春耕的美好联想。“不逢牛背青蓑笠,但见犁铧铁马鞯”,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现代春耕不再依赖传统的牛耕和人力,而是使用机械化的铁马(拖拉机等),体现了时代的进步。“荷锸垄头成过往,无人机下尽丰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变化,过去农民扛着锄头在田垄劳作已成历史,如今无人机助力农业生产,预示着丰收。尾联“问君肯为农夫否,遥感屏前任种田”以反问的形式展现了现代农业的高科技,通过遥感屏幕就能进行种田操作,充满了新奇感和吸引力。整首诗尽可能追求融入现代元素,不落入窠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4

帖子

3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34
发表于 2025-3-30 21: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二讲作业
白驹15-洗尘

一、问答题:
1、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告戒我们说:“诗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则心浮,多改则机窒。”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写作诗词文赋联不可不改,删繁就简,加工润色,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修改也要把握好分寸,做到恰到好处。过分的修改有可能违背初衷,损害气机,破坏意境。

2、一句诗中,字眼应以几处为好?
答:一句诗中字眼不能超过两处。

3、诗化的句式,不同于散文句之处在哪里?
答:(1)语序的错综;(2)成分的省略;(3)十字格。

二、创作题:
以春耕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现代春耕
柳眼朦胧桃朵羞,催耕布谷莫言愁。
铁牛犁过千重浪,播种飞鹰转瞬收。

三、自评:
这首七绝仄起平收,首句入韵,阴阳和谐,无挤韵撞韵连韵现象。首字平仄比例合适,格律无误。
诗题为现代春耕,首句景起,点题之春;次句意承,告诫催耕布谷鸟不要发愁紧催,为什么呢?且看下联现代化春耕之便利快捷。
全诗起承转合布局,脉络清晰,衔接紧密,一气呵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帖子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6
发表于 2025-3-31 09: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飘雪千山 于 2025-4-11 16:06 编辑

第二十二讲作业
白驹-06飘雪千山
一、问答题:
1、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告戒我们说:“诗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则心浮,多改则机窒。”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
写文章不可不改,也不可多改,下笔修改文章的时候,要把握好分寸,做到恰到好处就行了。过分的修改也会伤害诗歌的意境。
2、一句诗中,字眼应以几处为好?
答:
一句诗中字眼不能超过两处,
3、诗化的句式,不同于散文句之处在哪里?
答:
(1)语序的错综  
(2)成分的省略 
(3)十字格
二、创作题:
以春耕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律 春耕
文/白驹06飘雪千山
蓑衣披晓日,顶笠入春泥。
种豆坡田北,分秧河水西。
挥锄金破碎,举目碧高低。
汗落新禾处,时闻布谷啼。
自评,格律正确,描绘春耕劳作的场景,以“蓑衣披晓日”等具体意象展现农人的辛勤。中间两联对仗工整,“种豆”与“分秧”、“挥锄”与“举目”相映成趣,生动呈现了耕作的细节与广阔的山野背景。尾联“汗滴新禾处,时闻布谷啼”以汗水与鸟鸣作结,既暗示了丰收的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5

帖子

1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5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3-31 10: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二讲作业
白驹16-旧言
一、问答题:
1、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告戒我们说:“诗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则心浮,多改则机窒。”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诗词以作者的创作能力进行修改是必然的,修改次数以符合自己创作初衷的立意和寓意达到满意即可。
2、一句诗中,字眼应以几处为好?
一处为好
3、诗化的句式,不同于散文句之处在哪里?
当由变日常语言而为语序错综,炼字、炼句。
二、创作题:以春耕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春耕》
文/旧言
物候东风化雪惊,春分农事始躬行。
暮归日出千般作,方煮盘中秋后羹
自评:用韵、格律无误。韵字阴阳平衡。无有撞韵、挤韵、连韵。起句点明春季到来,万物复苏蛰动,承句延续首句意脉,到了春分时节,农家开始破土春耕。转句顺承承句继续展开春耕之事,表达出农民的勤劳与劳作的辛苦。合句总结盘中餐是由农民耕耘后的所得,寓意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起承转合意脉相连,要符合章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1
发表于 2025-4-1 23:43: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可思议1 于 2025-4-1 23:50 编辑

第二十二讲作业
白驹03~不可思议
一、问答题:
1、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告戒我们说:“诗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则心浮,多改则机窒。”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
写文章不可不改,也不可多改,下笔修改文章的时候,要把握好分寸,做到恰到好处就行了。过分的修改也会伤害诗歌的意境。
2、一句诗中,字眼应以几处为好?
答:
一句诗中字眼不能超过两处,
3、诗化的句式,不同于散文句之处在哪里?
答:
(1)语序的错综  
(2)成分的省略 
(3)十字格
二、创作题:
以春耕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春耕
声声谷鸟报春时 ,垄上农人耕未迟。
泥土翻开千顷浪,铁牛播下几行诗。
自评:格律无误,层次比较清楚
首句点名时间,谷雨前后是春耕节气,第二句引出春耕主题,三句描写耕地的景象,末句写春天播种是充满希望大家,引起升华。不足在结句,余味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904

帖子

29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3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2 13: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二讲作业点评
1、七绝 春耕
白驹01一点春
雨水江村雾万重,增肥铲草备耕浓。
开沟引水秧田整,振兴乡村暖众胸。扶桑简评:此绝句起句入韵式开篇,其绝句是写了备耕滴过程,略显跑题,还有胸字也显凑韵。不能这么用韵字。暖众胸,都听都不合适。

2、七绝  春耕
白驹22-闲坐听风
一犁烟雨趁东风,布谷声催陇上翁。
莫道农家春事早,梅花谢处杏花红。
扶桑简评:该绝句借景借物抒情引入春耕主题,形象思维作的很好,可梅花谢了并不是杏花红,应该是桃花或梨花。这样同分句里两个花递进滴作用就不大了,平仄也不是太严谨。

3、七绝•春耕
白驹10-江海
暖阳融地唤耕牛,翠柳摇金映垄头。
布谷声催新绿起,一犁春韵满田流。
扶桑简评:此绝句用形象滴诗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诗意较浓,文笔想象丰富衔接紧密,意境很好。不足处四个分句头字都是仄声,读起来不上口,也不符合韵律要求。

4、七绝•春耕
白驹07-始俑
一年之计始于春,田垄地头挥汗人。
犁下坤舆翻作浪,有谁足食话艰辛。
扶桑简评:该绝句实写了春耕滴人和实景,最后用质问肯定式收,简单明了说出春耕滴实情和感受。不足就是平仄并不是太严谨。

5.七绝~春耕
白驹17.二顷田
开犁只待及时耕,水满西畴绿草生。
农稼人家炊笋肉,风雷原野润春声。扶桑简评:此绝句上分句是写春耕,后分句好像写滴不是春耕,另语句不通,农稼人家炊笋肉,不知道是怎样组合滴,且煮肉和春耕也无关系。平仄作的也不好。

6、春耕
白驹21-凤鸣岐山
农家三月少闲人,不计晨昏只计春。
犁破残寒催布谷,沧桑耕尽几艰辛。
六月清荷浅评!格律无误!起承切题,少闲人一语中的,承句点明春耕不等人,披星戴月,农人辛苦!转句写出来了农人的忙碌。很形象生动!合句感觉太颓废了点,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应该给人以希望,让农人向往一下丰收。是否好点!个人之见。因为承转句已表明了艰辛。整体不错!叙述了春耕的意义与场景还有农人的辛苦!文笔细腻自然!继续努力!

7、七绝•春耕
白驹02-日出东南
晓色催农趁早犁,田畴水暖鹭鸶栖。
鞭声脆处翻新土,不负春光布谷啼。
六月清荷浅评!格律无误!整体主题分明,起承转合,井然有序!整体画面和谐统一,展示了一幅春耕欢快图!勤快的农人早起梨田,鹭鸶鸟还在栖息,证明真的是早,最喜欢转句鞭声脆处,特别传神接地气。作者观察生活细节并融入诗中,做到了情景交融!欣赏学习了!合句收束前三句做结,布谷催春耕,农人不负春光,自然天成,不着痕迹!非常不错的一首绝句,从立意到布局,到语言的组织都非常有亮点,拜读了!期待下次更精彩!

8七律忆春耕
白驹11一烟波散人
蛰雷唤起旧时光,忆里初春农事忙。
布谷催耕啼晓日,犁牛翻垄映晴阳。
村童送饭多跑步,其父耽心怕歇场。
尽是他年田畈景,而今到处被闲荒。

六月清荷浅评!格律无误!首字平仄比例4/4,完美!整体视角独特,布局合理,主题分明!首联切题,下分句转入回忆。颔联意境不错,晓日晴阳意近,此处另选一个物象为好!颈联语句直白了点!且与颔联结构没有错开,都是2212结构。
尾联不错,引发感慨,田地闲荒因青壮年进城务工已成为普遍现象!整体还可以,细节上再打磨一下!还是可圈可点的!继续努力!

9.七绝•春耕
白驹19-山茶花哈
桃花灼灼菜田黄,布谷声声与燕翔。
忽见黑牛犁沃土,一年好景自春忙。

六月清荷浅评!格律无误!起句一片大好春光,承句与燕翔,感觉不如共燕翔,或者伴燕翔!布谷暗喻春耕时节,非常好!转句以黑牛代表农人,非常巧妙!合句顺势而结,自然贴切。整体除有些语言稍显直白外,其他都可以!继续努力!

10.七律•题现代春耕
白驹23-静女
锄雨耕云新沃野,一声布谷醒春眠。
不逢牛背青蓑笠,但见犁铧铁马鞯。
荷锸垄头成过往,无人机下尽丰年。
问君肯为农夫否,遥感屏前任种田。  

  六月清荷浅评!格律无误!首字平仄比例5/3,符合作业要求! 整体选材新颖,视角独特!展现了现代化的春耕场景,令人耳目一新! 首联铺垫,颔联进入主题, 对仗基本工整,今昔对比手法不错!结构合理。颈联词性对仗不是很好,再酌一下    前四后三上下句词性不符,但是描述挺好!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 尾联一个设问一个做答,回扣主题,总揽全篇!余味悠长! 整体不错,细节处再打磨一下更完美!继续努力!                                                                                                                                          
11、五绝 •春耕                                                                                
白驹26-霜叶                             
农时不等人,陌上柳枝新。
遍地机声唱,犁开万户春。

六月清荷浅评!格律无误!寥寥数语,构画了一幅和谐的春耕图!机声隆隆在希望的田野上,万户春比拟的非常好!起承转合,井然有序!尾句做结,余味悠长,把春耕的忙碌与农人的希望表现的淋漓尽致!语句自然而优美,尽显作者功力!拜读了!继续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2

帖子

2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4 00: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微 于 2025-4-4 12:53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二讲作业
白驹05-紫微
一、问答题:
1、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告戒我们说:“诗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则心浮,多改则机窒。”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诗歌修改要把握一个度,那就是恰到好处。孔子曰:“中庸不可能也。”此境最难。例如随园诗话中说:方扶南《滕王阁》诗云:“阁外青山阁下江,阁中无主自开窗。春风欲拓滕王帖,蝴蝶入帘飞一双。”这样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如果越改越差,变成化神奇为腐朽,那可就空耗功夫,臭不可闻了。
所以下笔修改文章的时候,要把握好分寸,做到恰到好处就行了。过分的修辞也会伤害诗歌的意境。

2、一句诗中,字眼应以几处为好?
答:五言诗因字数少,要求下语经济,故有字眼之说。五言句的字眼多在第三字,也有在第二字、第五字或第二及第五字的。一般字眼不用虚字,而用表示动词或形容词的实字。字眼用得好,诗句自然矫健。
一句之中,字眼最多不要超过两个,一首之中,不要有两联以上字眼位置相同。

3、诗化的句式,不同于散文句之处在哪里?
答:
1)语序的错综 ;2)成分的省略;3)十字格:有时候,诗的上下句连在一起,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上下两句贯注一气,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十字格”。

二、创作题:
以春耕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春耕
文/紫微
晓雾初稀布谷催,一犁浅水两分开。
农家最是知春早,脆响长鞭种未来。

三、自评:
1、采用了诗家语。
2、用韵、格律无误。
3、起承转合符合章法。
4、韵字阴阳平衡
5、首字平仄符合1/3符合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904

帖子

29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3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4 07: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22讲白驹组作业

白驹26—霜叶
一.问答题
1.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告诫我们说:“诗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则心浮,多改则机窒”,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袁枚这段话的意思
是:诗歌创作不能不进行修改,但也不能过度修改,不修改会导致心浮气躁,过度修改会失去原来的意境和韵味。这一观点,强调了诗歌创作的分寸感和适度的原则。
2.一句诗中,字眼应以几处为好。
答:一句诗中字眼最多不要超过两处。
3.诗化的句式,不同于散文句之处在哪里?
答:(一)语序的错综,(二)成分的省略,(三)十字格。

二.创作题
五绝•春耕
霜叶
农时不等人,陌上柳枝新。
遍地机声唱,犁开万户春。

三.自评
春耕者,稼穑之始也。农民希望之始也。
首句“农时不等人”,乃农家口头禅,强调把握节气的重要性。承句:表面写的是柳枝,实际上是写的物候,是季节,是说春耕的季节到了。转句直切主题,既道出了农民的不失时机,又描绘了农业机械化的气势。合句有两个含义:开犁了,农民真正的春天开始了;也可以理解为:春耕是创造千家万户幸福春天的开始。
用韵格律无误。
起承转合符合章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6

帖子

3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15 22: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飞第22讲
一、        问答题:
1、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告戒我们说:“诗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则心浮,多改则机窒。”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写文章不可不改,也不可多改,下笔修改文章的时候,要把握好分寸,做到恰到好处就行了。过分的修改也会伤害诗歌的意境。
2、一句诗中,字眼应以几处为好?
答:一句诗中字眼不能超过两处,
3、诗化的句式,不同于散文句之处在哪里?
答:(1)语序的错综  
(2)成分的省略 
(3)十字格
二:创作题
春耕
面朝黄土背苍天,犁浪翻荒汗水连。
此景今时难再有,乡村机械唱新篇。
自评:格律无误,诗脉畅通,首字平仄2:2比例合适,阴阳韵脚比例2:1比例合适。通过时代对比,描写了新时代农人春耕的景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6:48 , Processed in 0.06798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