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顺眼阳光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二十四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404

帖子

4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15 17: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四讲作业:子衿20-竹苑清幽
一、问答题
1、运用“古诗化境”的手法,有哪四种?
答:运用“古诗化境”的手法,有四种:一曰借用,二曰化用,三曰比用,四曰反用。
2、 诗词借用成句情况有哪三种 ?
答:诗词借用成句情况有三
一)是两人所写的诗句完全相同,虽然如此,但他们决不是抄袭前人的诗句,因为他们长期浸淫在古人集子太久了,当他们遇到相同的精彩场景或灵魂底层悸动,此时情景与古人们心意相通,于是乎,激情流于笔下,于不知不觉中写出了与古人们相同的诗句或趁势使用了古人的句子。
二)是两诗之中的字数略有增减。
这种增减,或是减头去尾,由七言变为五言,或由五言变为七言,或是在一句诗中变换一个字,但我们在阅读时,在后者的作品中总能找出前人作品大致相同的影子,我认为这依然是借用成句。
三)是两句虽然变化略大,但诗意却极其相似,这虽归为用成句的范围,但更准确地说应是化用前人诗句。
二、创作题: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以天香之约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

院中牡丹
未入洛阳城,墙边一角生。
风来翻绿梦,露滴使心清。
自带雍容态,何求虚幻名。
香深云会聚,不肯学逢迎。
自评:诗借牡丹咏人,品质高贵的人,自带光芒,不需要曲意逢迎,就如牡丹一样,无论生在何处,都是王一样的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8

帖子

2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8
发表于 2025-4-15 19: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7期评审强化班第二十四讲作业
子衿06-梦寒秋
一、问答题
1、运用“古诗化境”的手法,有哪四种?
答:1)借用、2)化用、3)比用、4)反用。
2、 诗词借用成句情况有哪三种 ?
答:
①两人所写的诗句完全相同
②两诗之间的字数略有增减
③两句虽然变化略大,但诗意却极其相似。
二、创作题
七绝•牡丹
魏黄姚紫下蓬莱,风旨移将御苑栽。
不向长安承雨露,天香只合洛阳开。
自评:
这首诗用韵格律无误,首句直接扣题,对牡丹大加赞赏,魏黄姚紫乃牡丹名贵品种,下蓬莱言此花乃天外来物,不同寻常。次句用典,武则天下令从洛阳移值牡丹到长安,因不开花怒而将其放火烧掉。转合句就这个事件进行议论,表达牡丹不畏强权的高贵品质。总体看,层次清晰,布局合理,一二句叙事,三四句议论。诗中时间线从大唐到现在、空间从长安到洛阳,时空交错丰富了主题层次和情感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83

帖子

10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5-4-15 22: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24讲作业:
子衿07墨缘
一、问答题
1、运用“古诗化境”的手法,有哪四种?
答:一曰借用,二曰化用,三曰比用,四曰反用。
2、 诗词借用成句情况有哪三种 ?
答:①两人所写的诗句完全相同,虽然如此,但他们决不是抄袭前人的诗句。②两诗之中的字数略有增减。③两句虽然变化略大,但诗意却极其相似。
二、创作题: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以天香之约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可以化用诗句。
七绝 牡丹
子衿07墨缘
风吹雨打一宵凉,憔悴花容半带伤。
才绽枝头俊芍药,抬眸犹自妒天香。
自评:起句写牡丹花经过了一夜风声,承句写花儿憔悴并有伤痕。转句引进了一个美丽的芍药,合句写如此的牡丹仍然遭到了美芍药的忌妒,可见牡丹太美了。
         此诗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牡丹的美丽。
         此诗的阴阳比为2:无撞韵挤韵连韵,语言直白句子不灵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408

帖子

88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5-4-16 20: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四讲作业:
子衿12-水儿
一、问答题
1、运用“古诗化境”的手法,有哪四种?
答:(1)借用。(2)化用。(3)比用。(4)反用。
2、 诗词借用成句情况有哪三种 ?
答:
一、两人所写的诗句完全相同,虽然如此,但他们决不是抄袭前人的诗句,因为他们长期浸淫在古人集子太久了,当他们遇到相同的精彩场景或灵魂底层悸动,此时情景与古人们心意相通,于是乎,激情流于笔下,于不知不觉中写出了与古人们相同的诗句或趁势使用了古人的句子。
二、两诗之中的字数略有增减。
这种增减,或是减头去尾,由七言变为五言,或由五言变为七言,或是在一句诗中变换一个字,但我们在阅读时,在后者的作品中总能找出前人作品大致相同的影子,这依然是借用成句。
三、是两句虽然变化略大,但诗意却极其相似,这虽归为用成句的范围,但更准确地说应是化用前人诗句。

二、创作题: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以天香之约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可以化用诗句。

七绝  咏洛阳牡丹
子衿12-水儿
占断京华自不群,天香倾国动风云。  
任他诏令通宵急,未向皇权低半分。  

自评:这首七绝《咏洛阳牡丹》以花喻人,托物言志,通过描绘牡丹的傲然风骨。诗人反用"武则天贬牡丹"的典故,将牡丹塑造成抗旨不屈的象征。
起句"自不群"定调,承句"动风云"造势,"任他"陡然转折,"未向"铿锵作结。“低”字双关,既言花枝不低垂,更言气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6

帖子

15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19 15:35: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44期评阅强化班第24讲子衿组作业点评汇总

二、创作题: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以天香之约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可以化用诗句。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不可犯必须要避免的“大忌”
9、注意炼句。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

1、五律·涎家乡牡丹
子衿11-云儿
隔屏迷国色,羡煞客乡睛。
富贵绿丛藏,妖娆红蕊盈。
饼奇无异味,茶素慰闲情。
洛苑倾城赏,残留一粤兵。
快乐简评:
这首五律以"思乡牡丹"为主题,构思新颖,将牡丹与乡愁结合,但存在几个明显问题:
1). 内容有歧义
诗中"饼奇""茶素"等饮食描写与牡丹主线是否脱节,【此处需要作者自己把握,地域不同,如有用牡丹做饼做茶就可以用】导致主题分散。建议聚焦牡丹意象,或明确以"牡丹乡味"为主线重构。
2). 意象逻辑混乱
"富贵绿丛藏,妖娆红蕊盈"与尾联"洛苑倾城赏"存在空间矛盾:前写眼前屏中花,后忽转洛阳实景。建议统一视角,或加"忆昔""遥想"等过渡词。
3). 尾联突兀不协
"残留一粤兵"与全诗格调严重不符,既无铺垫又破坏意境。若保留羁旅情怀,可改为"独对岭南灯",以景结情更含蓄。
提升建议:
可借鉴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的问答体,或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的对比手法,在牡丹意象中更深层次植入乡愁。若保留饮食元素,需建立与牡丹的文化关联(如牡丹银丝酥、牡丹花茶等)。

2、七律·咏牡丹
文/傲雪寒梅
檀腮玉靥沐春光,翠影罗裙试艳妆。
蝶舞深丛窥魏紫,蜂游黛叶吻姚黄。
仙姿妩媚惹人醉,嫩蕊清奇映日长。
不负凡间真国色,唯留素韵满庭芳。
快乐简评:
这首整体工稳流畅,意象华美,但仍有几处可提升空间:
1). 意象堆砌稍显繁密
首联"檀腮玉靥"与"翠影罗裙"连用四个服饰比喻,略显重复。建议保留最精准的"檀腮玉靥",将次句改为"翠拥云鬟捧艳阳","云鬟"既呼应美人意象,又暗喻花团锦簇之态。
2). 中二联节奏雷同
试改为"最是仙姿迷客眼,偏将清韵付晴光"
3). 结句力度稍弱
"唯留素韵满庭芳"的"素韵"与前文浓艳描写稍显矛盾。建议化用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句意,改为"要留风骨领群芳",以"风骨"提升立意高度。
提升建议:
可参考李商隐《牡丹》"锦帏初卷卫夫人"的用典手法,或皮日休"竞夸天下无双艳"的对比结构,在华丽描写外注入更多历史人文厚度。若能在"风骨"处暗含武后贬牡丹的传说,则更见深意。

3、七律·牡丹
子衿03-紫色的云
不慕高枝洛为家,甘心寸土靓春华。
清姸叠瓣成云锦,国色娇姿似晚霞。
冠艳群芳千载颂,根医大众万民夸。
历经冷雨魂犹在,未负虚名富贵花。
快乐简评:
这首七律咏牡丹,整体结构完整,对仗工稳,但仍有几处可提升空间:
1). 意象重复问题
首联"不慕高枝"与颔联"甘心寸土"意近,均强调牡丹不慕虚华,稍显冗余。建议将"甘心寸土"改为具体生长特征,如"深培沃土",既写实又暗喻厚德载物。
2). 比喻层次不足
颈联"云锦""晚霞"同属视觉华丽比喻,可调整一联转为其他感官描写。如将"似晚霞"改为"醉流霞",融入"日饮流霞"仙典,既保持色彩意象又增添文化内涵。
3). 议论稍显直露
尾联"未负虚名富贵花"直接点题略失含蓄。可化用李白"名花倾国两相欢"意境,试改"独领天香真国色",以肯定句替代原句的辩解语气,更显雍容气度。

4、七绝·见落花即思
子衿05-白雪
花落街边春已暮,车经路口气犹香。
韶华总是匆匆过,短暂浮生只一场。
快乐简评:
这首七绝以落花起兴,抒发人生短暂之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但在意境营造和语言锤炼上尚有提升空间。以下为具体建议:
1). 前两句写景可更凝练
"花落街边春已暮,车经路口气犹香"中,"街边"与"路口"稍显重复(均指道路空间)。建议将首句改为"簌簌残红春已暮","簌簌"状落花之声,"残红"较"花落"更具诗意,且与下句"气犹香"形成感官呼应。
2). 后两句议论可更含蓄
"韶华总是匆匆过,短暂浮生只一场"直抒胸臆略失余味。可化用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句意,试改:"可怜绝艳都如此,何况浮生陌上霜",以"绝艳"呼应前文花香,"陌上霜"隐喻人生短暂,较原句更富意象美。
3). 整体可加强结构递进
原作由景入情稍显突兀,建议第三句作转折铺垫,如加入"忽忆"等词建立个人情感联结。同时"只一场"三字略口语化,宜改用诗家语。
提升建议:
可参考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循环结构,或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的翻案手法,在暮春意象中注入新意。若能将个人特定经历(如某次行车见落花的具体情境)融入,则可避免泛泛之叹。

5、七绝·咏洛阳牡丹
子衿16-青衣
又观洛苑绽天香,依旧秾华映画堂。
应是武皇曾敕笔,千年独占百花王。
快乐简评:
这首七绝咏洛阳牡丹,整体气韵流畅,用典自然,但仍有几处可斟酌提升:
1). 意象重复问题
"又观洛苑绽天香,依旧秾华映画堂"中"又观"与"依旧"稍显意重,建议将"又观"改为更具画面感的动词,如"遥看洛苑泼天香",以"泼"字突出牡丹怒放之态。
2). 历史细节待考
武则天贬牡丹的传说实为后世附会(牡丹唐代始盛于长安,宋以后方以洛阳为盛),若改为"想是瑶台曾敕笔",既保留神话色彩又避免史实争议,且与"天香"意象呼应。
3). 结句力度可强化
"千年独占百花王"稍显直白,可化用李正封"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意境,试改:"至今醉染九朝裳","九朝"既指洛阳建都史,又暗合"酒"韵,更显蕴藉。
此诗原已具佳构,上述建议仅为精益求精,供作者参考。咏物诗贵在形神兼备,若能再融入些个人独特感悟(如联系当代洛阳牡丹文化),则更易出新意。

6、七绝·牡丹
子衿07-墨缘
风吹雨打一宵凉,憔悴花容半带伤。
才绽枝头俊芍药,抬眸犹自妒天香。
卓一浅评:
问好友友,一首绝句28字,开头就来一成语。转句突然说到俊芍药了,让人费解,(俊芍药三仄尾)而芍药与牡丹是不同的,结句抬眸用词失当,建议多炼词炼句,个见勿怪。

7、七绝·咏洛阳牡丹
子矜09-翰林瑞居
洛水桥边日影斜,姚黄魏紫染烟霞。
倾城袅袅天香溢,占断春光独此花。
卓一浅评:
问好友友,全诗章法失当: 起承脱节,首句"洛水桥边"营造实景,次句突兀转入名品罗列,场景切换缺乏过渡。
转结无力:第三句"倾城袅袅"延续平铺,失去情感递进;末句"占断春光"直白收尾,余韵全无。个见勿怪。

8、七绝·牡丹
子衿26-依依绰约
曾闻世叹无双艳,独恋人间第一芳。
欲赴香约花影杳,皆为幽馥绕西墙。
卓一浅评:
全诗用词堆砌,如“无双艳”“第一芳”“香约。”“幽馥”这些词意相近。转句的“花影杳”的“杳”再酌,个见勿怪。

9、七绝·洛阳牡丹
子衿组组长-边缘人类
饱蘸韶春领众芳,人间魏紫斗姚黄。
凝脂叠翠倾城色,只许东风驻洛阳。
卓一浅评:
问好友友,全诗在用词方面有待提升,如:首句的“饱蘸”“韶春”搭配失当,“领”字“斗”字,转句的“凝脂叠翠”,结句的“只许”“驻”这些字都有待提升,建议在虚词方面加油炼,个见勿怪。

10、五绝·牡丹
子衿副组长-威尼斯
傲立百花王,春开动洛阳。
古今多墨客,倾倒赋篇章。
卓一浅评:
问好友友,此诗整体上表达了牡丹的华贵与受人喜爱的特点,但用词直白,表达不够含蓄,无诗味,个见勿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2258

帖子

22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9

优秀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19 17: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四讲作业:
ttianxiang
一、问答题
1、运用“古诗化境”的手法,有哪四种?
答:“古诗化境”的手法,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和意境,还使得作品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1).借用‌:直接照搬古人或他人的诗句用于自己的作品中
‌2).化用‌:对古人或他人的诗句进行改造或借用其意,形成新的句子。
‌3).比用‌:通过比喻或比较的手法,将前人的诗句或意境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4.)反用‌:对典故或诗句进行反向运用,表达与原意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通过借用、化用、比用和反用,诗人能够巧妙地融合前人的智慧和自己的情感,创作出流传千古的佳作。

2、 诗词借用成句情况有哪三种 ?
答:诗词借用成句情况有三
‌1).‌直接引用‌:直接将原诗句嵌入到自己的作品中,通常用引号标注以示区别,并注明出处以尊重原作者。
‌‌2).间接引用(化用)‌: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对原诗句进行改编或重组,使其更符合当前语境。这种方式需要较高的文学素养和对原作的深刻理解。
3).‌意境借用‌:借用原诗的意境、情感或主题,而不直接使用其词句。这要求作者能够准确把握原诗的精神内核,并在新的语境下重新诠释。

二、创作题: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以天香之约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
牡丹
文/天香
伸枝醉四方,舞袖压群芳。
玉面含羞色,风姿织锦裳。
迷君痴梦境,引蝶绕花行。
韵满云天外,芳菲诗意长。

三、自评
格律韵律合格,首字平仄4:4,合格;韵脚2:3。
首句牡丹初开下情形,颔联进一步写牡丹的含蓄,颈联写牡丹迷人景色、尾联牡丹的韵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4
发表于 2025-4-29 15: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7期评审强化班第二十四讲作业
子衿01-岱玉
一、问答题
1、运用“古诗化境”的手法,有哪四种?
答:1)借用、2)化用、3)比用、4)反用。
2、 诗词借用成句情况有哪三种 ?
答:
①两人所写的诗句完全相同
②两诗之间的字数略有增减
③两句虽然变化略大,但诗意却极其相似。
二、创作题
七绝·咏洛阳牡丹
子衿01-岱玉
花落东风满苑香,谁人独醉梦中央。
千年国色今犹在,何故春来又自扬。
自评:首句“花落东风满苑香”以视觉与嗅觉交织,描绘出东风拂过、落花缤纷且馥郁满苑的绚烂图景,奠定了唯美而略带怅惘的基调。“谁人独醉梦中央”抛出疑问,“独醉”与美好春景形成反差,暗喻内心的孤独与沉醉。后两句聚焦“千年国色”,牡丹历经千年风采依旧,却在春来时再度盛放,“何故”一问,似在质问繁花徒劳绽放的缘由,实则借花喻人,抒发对美好易逝、繁华空寂的感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6:51 , Processed in 0.05846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