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快乐蝴蝶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二十五讲作业

[复制链接]

55

主题

408

帖子

88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5-4-23 09: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五讲作业:
子衿12-水儿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1)所谓“真”,即是真情实感,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有自己真实的感受。
(2)所谓“新”,就是要出新,就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
(3)所谓“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他把诗的意境分成三格:  
(1)言物者为下格。只是简单对事物进行直接描写,没有主题的升华,没有美的提炼,诗品则下矣。
(2)言情者中格。是将作者自己的身心,投到强烈的感情体验之中,将意象融为一体,即把客观事物理解体验之后,化为个人感情,并经过酝酿加工所形成的境况。
(3)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即作者将物境、情境都融为自己的意识、感情,使之升华到最美好的境界。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 主要有:
(1)以少总多。诗歌所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能把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罗列进诗中,所以需要有一个选取、删简的过程。
(2)以小见大。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3)即物寓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二、创作题:
七绝 春之声
子衿12-水儿
莺啼柳浪晓烟轻,风送山溪漱玉声。  
最是宜人新雨后,数声蛙鼓伴春耕。  
自评:此诗在莺啼-山溪漱玉-蛙鼓声中完成了一部春之声的协奏曲。起承句描写了"莺啼柳浪"“山溪漱玉”之声,声波在烟柳与山溪之间产生共振,意境优美浪漫。转句"新雨后"将画面转至雨后,为结句预留声色扩容空间。结句中"伴"字精准而灵动,使自然节律与社会生活达成和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83

帖子

10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5-4-23 17: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子衿组25讲作业
子衿07墨缘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1)、所谓“真”,即是真情实感,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有自己真实的感受。
(2)、所谓“新”,就是要出新,就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
(3)、所谓“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1),言物者为下格。只是简单对事物进行直接描写,没有主题的升华,没有美的提炼,诗品则下矣。
(2),言情者中格。是将作者自己的身心,投到强烈的感情体验之中,将意象融为一体,即把客观事物理解体验之后,化为个人感情,并经过酝酿加工所形成的境况。
(3),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即作者将物境、情境都融为自己的意识、感情,使之升华到最美好的境界。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1) 、以少总多。诗歌所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能把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罗列进诗中,所以需要有一个选取、删简的过程。
(2)、以小见大。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3)、即物寓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4)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二、创作题:
蛰龙惊梦,野雉呼暄。柳梢弄色嗤白首,梅萼含香度红垣。天地为琴,奏八音于九陌;河山作谱,涵万象于一笺。以春之声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 春声
子衿07墨缘
燕啭莺啼太有情,百花欢笑向光明。
谁家童子学开口,飞出儿歌三五声。
自评:此诗用了八庚韵。起句写天上的飞鸟唱很非常好听。承句写花儿含欢笑,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转结句把儿童比作春花。全诗围绕着春声来写。
此诗格律无误,韵字阴阳比为1:2无撞韵挤韵连韵,此诗运用了拟人拟物和通感的手法。诗作语言表达直白,不灵动,须多读别人的好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8

帖子

2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8
发表于 2025-4-23 17: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五讲作业:
子衿06-梦寒秋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真、新、深三字上。
(1)所谓真:即是真情实感,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有真实的感受。
(2)所谓新:就是要出新。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要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只要立新除旧才能不落俗套。融入新思想、新感觉、新视角,诗才会有生命力有价值,才能令人耳目一新。
(3)所谓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
1)言物者为下格
2)言情者中格
3)意境者为上格。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1)以少总多
诗歌所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但不能把所有现象都罗列其中,要有一个删简过程,要做到以一总万。
2)以小见大
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人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3)即物意境
即言在此意在彼。
4)虚实相生
虚是主观思想感情,实是客观景物形象。古人云:虚者枯,实在塞。所以诗中要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二、创作题:
七绝·暮春
芳草萋萋柳絮飞,杜鹃啼血送残晖。
倚楼望断陌头路,徒恨春归人未归。
【自评】
这首诗用韵、格律无误,首句采用双主谓句式,次句采用主谓宾句式,错落有致。一二句直接扣题,选取芳草、柳絮、杜鹃等意象写景铺陈!三四句就暮春之景起兴,表达春归人未归的怀人之情。全诗采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脉络清晰,布局合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6

帖子

15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25 05:38: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威尼斯 于 2025-4-25 05:41 编辑

44期评阅强化班第25讲子衿组作业点评汇总

二、创作题:
蛰龙惊梦,野雉呼暄。柳梢弄色嗤白首,梅萼含香度红垣。天地为琴,奏八音于九陌;河山作谱,涵万象于一笺。以春之声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不可犯必须要避免的“大忌”
9、注意炼句。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1、七绝·春声
子衿07-墨缘
燕啭莺啼太有情,百花欢笑向光明。
谁家童子学开口,飞出儿歌三五声。
紫荷心幽简评:
这首诗有趣,孩童与大自然都有春的萌动与希望,赞。

2、五律·春望
子衿11-云儿
木棉红焰炽,布谷众望耕。
朝暮冷风窜,参差春草萌。
蝶飞花更媚,笛啸絮翻嵘。
袄退一身逸,稚翁嬉笑迎。
紫荷心幽简评:
这首诗第三句与第七句是不是有点矛盾,其它很好。

3、七绝·春之声
子衿03-紫色的云
一夜东风花满城,流莺百啭晓烟轻。
春山抱得清溪水,千里琤琮和柳声。
紫荷心幽简评:
这首诗诗意浓,语言流畅,就是不明白柳声是什么样子的。

4、七绝·感春
子衿05-白雪
梅开絮舞总关情,春去春来费送迎。
倘若人心如死水,岂因花事碧波生?
注:絮,指柳絮。
紫荷心幽简评:
这首诗写作手法不错,就是结句后三意思明白,却会让人费解。

5、七律·醉春
子衿15-傲雪寒梅
东风过处翠相连,最美人间四月天。
艳杏夭桃开次第,雏莺归燕舞蹁跹。
欣看画舸津头远,慕羡珍禽池上眠。
佳景引来骚客览,诗情润笔落瑶笺。
紫荷心幽简评:
转联欣看读起来有点不顺,其它都很好。

6、七绝·听春惜春
子矜09-翰林瑞居
谁遣黄鹂耳畔频,推窗忽见柳芽新。
唤儿早起勤耕读,不负年华不负春。
卓一浅评:
问好友友,全诗意境浅表,情感直白,深度不足,缺乏委婉含蓄之感。个见勿怪。

7、七绝·春声
子衿16-青衣
坡上新茶诱客尝,钓翁垂饵坐横塘。
声声啭语频催我,采把槐花烙饼香。
卓一浅评:
问好友友,这首绝句前两句写新茶和垂钓,是典型的春日田园生活场景,但后两句突然转向鸟语和槐花饼香,与前文缺乏自然过渡,导致画面割裂。以至于主题不明确。个见勿怪。

8、七绝·春之声
子衿副组长-威尼斯
雨过山川草木葱,潺潺碧水复流东。
翻飞野鸟啼河畔,更有桃花一片红。
卓一浅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语言清新,意境优美。但诗中意象较为堆砌,如“山川”“草木”“碧水”“野鸟”“桃花”等,这些意象之间缺乏更紧密的内在联系,给人一种堆砌之感。例如,“翻飞野鸟啼河畔”和“更有桃花一片红”之间缺乏过渡,显得突兀。个见勿怪。

9、七绝·闻春
子衿组组长-边缘人类
细雨深宵落满城,卧听枕上正闲情。
忽闻阵阵微风簌,知是花苞涨破声。
卓一浅评:
问好友友,这首诗整体上来讲已经很有意境了,但意境单一,用词平淡,第二句“卧听枕上正闲情”与前后的句子逻辑衔接不够紧密。前句写细雨落满城,后句写听到微风和花苞破声,中间的“闲情”显得突兀,个见勿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4
发表于 2025-4-29 15: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五讲作业:
子衿01-岱玉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1)所谓“真”,即是真情实感,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有自己真实的感受。
(2)所谓“新”,就是要出新,就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
  (3)所谓“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他把诗的意境分成三格:  
         (1)言物者为下格。只是简单对事物进行直接描写,没有主题的升华,没有美的提炼,诗品则下矣。
        (2)言情者中格。是将作者自己的身心,投到强烈的感情体验之中,将意象融为一体,即把客观事物理解体验之后,化为个人感情,并经过酝酿加工所形成的境况。
  (3)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即作者将物境、情境都融为自己的意识、感情,使之升华到最美好的境界。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 主要有:
(1)以少总多。诗歌所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能把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罗列进诗中,所以需要有一个选取、删简的过程。
(2)以小见大。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3)即物寓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二、创作题:
蛰龙惊梦,野雉呼暄。柳梢弄色嗤白首,梅萼含香度红垣。天地为琴,奏八音于九陌;河山作谱,涵万象于一笺。以春之声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不可犯必须要避免的“大忌”
9、注意炼句。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七绝·春之声
子衿01-岱玉
小鸟轻歌枝上欢,桃花红映杏儿酸。
东风吹落梨千树,春水悠长入远滩。
自评:首句“小鸟轻歌枝上欢”赋予小鸟拟人化的欢快姿态,以听觉切入,瞬间唤醒春的生机;“桃花红映杏儿酸”从视觉、味觉多维度描绘,红桃粉杏相映成趣,鲜活呈现春日的烂漫色彩。后两句“东风吹落梨千树,春水悠长入远滩”,以动态的“吹落”展现东风的磅礴与梨花如雪纷飞的壮美,再以“春水悠长”的静谧收尾,动静结合间,将春日由喧闹到悠远的意境徐徐铺展,勾勒出一幅层次丰富、意境深远的春日画卷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4

帖子

4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2 21: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五讲作业:
子衿20-竹苑清幽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真、新、深三字上。
(1)所谓真:即是真情实感,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有真实的感受。
(2)所谓新:就是要出新。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要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只要立新除旧才能不落俗套。融入新思想、新感觉、新视角,诗才会有生命力有价值,才能令人耳目一新。
(3)所谓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1)言物者为下格
(2)言情者中格
(3)意境者为上格。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1)以少总多
诗歌所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但不能把所有现象都罗列其中,要有一个删简过程,要做到以一总万。
(2)以小见大
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人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3)即物意境
即言在此意在彼。
(4)虚实相生
虚是主观思想感情,实是客观景物形象。古人云:虚者枯,实在塞。所以诗中要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二、创作题:


咏柳
远见含烟近水滨,风摇细叶正翻新。
银光过眼凌波处,钓起鸭声先报春。
自评:以柳叶翻新代表春天临近,用鸭声来表明春之声,两相融合,起到动静相结合的艺术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4

帖子

2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4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8 23: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馨馨 于 2025-5-9 15:05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五讲作业:
子衿19-雨曦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1所谓"真",即是真情实感,一定要写自己熟悉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有自己真实的感受。
2所谓"新",就是要出新,就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
3所谓"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
1言物者为下格。只是简单对事物进行直接描写,没有主题的升华,没有美的提炼,诗品则下矣。
2言情者中格。是将作者自己的身心,投到强烈的感情体验之中,将意象融为一体,即把客观事物理解体验之后,化为个人感情,并经过酝酿加工所形成的境况。
3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即作者将物境、情境都融为自己的意识、感情,使之升华到最美好的境界。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我们在创作中必须掌握的。主要有:
1以少总多。诗歌所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能把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罗列进诗中,所以需要有一个选取、删简的过程。
2以小见大。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3即物寓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4虚实相生。虚是主观思想感情,实是客观景物形象。诗中如果只有虚,就会抽象说教,没有诗味;如果只有实,就会现象罗列,没有生气、情趣。古人云:“虚者枯,实在塞”,所以要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二、创作题:
蛰龙惊梦,野雉呼暄。柳梢弄色嗤白首,梅萼含香度红垣。天地为琴,奏八音于九陌;河山作谱,涵万象于一笺。以春之声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五律•春归
子衿19-雨曦
蛰醒千峰秀,雉鸣春日暄。
柳梢萌嫩色,梅蕊探红垣。
天地如弦响,山河作谱翻。
声摧枯木发,翠染万枝繁。

自评:格律无误,全诗押平水十三元韵。韵字阴阳 2:2,音韵和谐。无撞韵、挤韵、连韵等问题,首字平仄符合 4/4要求。起句以"蛰醒""雉鸣"点明春归,勾勒全景;承句聚焦柳梢梅蕊,细腻描绘春景;转句以"天地""山河"作比,赋予春以韵律;合句用"声摧""翠染"展现春之力量,深化主题,结构严谨,层层递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00 , Processed in 0.0602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