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快乐蝴蝶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二十五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2

帖子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2
发表于 2025-4-20 21: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酒 于 2025-4-20 21:34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二十五讲作业:
白驹21-凤鸣岐山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1)所谓“真”,即是真情实感,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有自己真实的感受。
(2)所谓“新”,就是要出新,就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
(3)、所谓“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1),言物者为下格。
2),言情者中格。
3),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1)、以少总多。诗歌所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能把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罗列进诗中,所以需要有一个选取、删简的过程。
2)、以小见大。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3)、即物寓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4)、虚实相生。虚是主观思想感情,实是客观景物形象。诗中如果只有虚,就会抽象说教,没有诗味;如果只有实,就会现象罗列,没有生气、情趣。

二、创作题:
蛰龙惊梦,野雉呼暄。柳梢弄色嗤白首,梅萼含香度红垣。天地为琴,奏八音于九陌;河山作谱,涵万象于一笺。以春之声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春日听雨
白驹21-凤鸣岐山
许是天公亦有情,弦丝弄巧启春声。
人间处处余天籁,洗尽寒尘万窍清。   

自评:
1、采用了诗家语。
2、用韵、格律无误。
3、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4、韵字阴阳平衡。
5、首字平仄3/1,符合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5

帖子

1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5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21 14: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二十五讲作业:
白驹16-旧言
一、问答题: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1,言物者为下格。2,言情者中格。3,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1、以少总多。诗歌所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能把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罗列进诗中,所以需要有一个选取、删简的过程。
2、以小见大。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3、即物寓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4、虚实相生。虚是主观思想感情,实是客观景物形象。诗中如果只有虚,就会抽象说教,没有诗味;如果只有实,就会现象罗列,没有生气、情趣。古人云:“虚者枯,实在塞”,所以要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二、创作题:蛰龙惊梦,野雉呼暄。柳梢弄色嗤白首,梅萼含香度红垣。天地为琴,奏八音于九陌;河山作谱,涵万象于一笺。以春之声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要求:1、必须采用诗家语。2、注意镜头的聚焦。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5、意脉不可断裂。6、自评不少于 100 字。7、注意不要犯摞眼。8、注意不可犯必须要避免的“大忌”9、注意炼句。10、自评要求: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七绝.春之声
芬芳桃李牡丹开,黄鹂啭叶燕归来。
田间不见牛儿走,万亩机耕只数台。
自评:用韵、格律无误。无撞韵、挤韵、连韵。韵字阴阳平衡。起句说出了桃李芬芳,寓意百花齐放的春天。承句继续展开春天景物话题,黄鹂百啭紫燕归来。转句说到农田耕种画面,春耕没看到耕牛在田间劳作。合句,万亩粮田只需数台农机就可高效完成耕种。整诗由花开交代时间到春耕景象,意脉连续,起承转合符合章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4

帖子

3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34
发表于 2025-4-21 22: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五讲作业:
白驹15-洗尘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1)所谓“真”,即是真情实感,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有自己真实的感受。
(2)所谓“新”,就是要出新,就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姜白石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诗便不俗”。
(3)所谓“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中国文人是含蓄的,文化艺术讲究的是有回味,有想象,如音绕梁,三日不绝,让人细品,越品越有味道。作为中国文化最直接的承载,诗也应具有这样的特点。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 王昌龄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 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身处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于心,则得其真矣”。
他把诗的意境分成三格:
(1)言物者为下格。只是简单对事物进行直接描写,没有主题的升华,没有美的提炼,诗品则下矣。
(2)言情者中格。是将作者自己的身心,投到强烈的感情体验之中,将意象融为一体,即把客观事物理解体验之后,化为个人感情,并经过酝酿加工所形成的境况。
(3)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即作者将物境、情境都融为自己的意识、感情,使之升华到最美好的境界。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1)以少总多。诗歌所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能把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罗列进诗中,所以需要有一个选取、删简的过程。王安石说:“浓要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也是这个意思,从“红一点”,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万紫千红的景色。这就是“以一总万”,也就是以少总多。
(2)以小见大。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3)即物寓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4)虚实相生。虚是主观思想感情,实是客观景物形象。诗中如果只有虚,就会抽象说教,没有诗味;如果只有实,就会现象罗列,没有生气、情趣。古人云:“虚者枯,实者塞”,所以要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二、创作题:
蛰龙惊梦,野雉呼暄。柳梢弄色嗤白首,梅萼含香度红垣。天地为琴,奏八音于九陌;河山作谱,涵万象于一笺。以春之声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春之声
白驹15-洗尘
簌簌春霖春意宏,春苗拔节和春声。
春红滴落三春恋,一笛春莺春色明。

三、自评
这首七绝仄起平收,首句入韵,韵字阴阳和谐,无挤韵、撞韵、连韵现象。全诗格律无误,首字平仄完美。
这首诗以春之声命题,从不同角度描绘春声,展现春天的勃勃生机。起承转合布局,意脉连贯,表达顺畅,情绪跌宕有致,视听搭配,春字有机重复,绘成一卷恬淡的春日画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2

帖子

2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22 00: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二十五讲作业:
白驹05-紫微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 言物者为下格;  言情者中格;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 1)、以少总多, 2)、以小见大, 3)、即物寓意,4)、虚实相生。

二、创作题:
蛰龙惊梦,野雉呼暄。柳梢弄色嗤白首,梅萼含香度红垣。天地为琴,奏八音于九陌;河山作谱,涵万象于一笺。以春之声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  春之声
白驹05-紫微

雷声隐隐乍惊天,万籁相争一较妍。
动听但看田埂上,一犂春雨脆牛鞭。

三、自评
尽力采用了诗家语。注意了镜头的聚焦。运用了形象思维。注意了诗的空间设计。意脉未断裂。没有犯摞眼及撞韵、挤韵、连韵等诗病。
部分句子注意了炼句。用韵、格律无误。起承转合符合章法。韵字阴阳2:1符合平衡原则。首字平仄1:3符合绝句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1
发表于 2025-4-23 16: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可思议1 于 2025-4-23 16:37 编辑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1)所谓“真”,即是真情实感,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有自己真实的感受。
(2)所谓“新”,就是要出新,就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
(3)、所谓“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1),言物者为下格。
2),言情者中格。
3),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1)、以少总多。诗歌所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能把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罗列进诗中,所以需要有一个选取、删简的过程。
2)、以小见大。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3)、即物寓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4)、虚实相生。虚是主观思想感情,实是客观景物形象。诗中如果只有虚,就会抽象说教,没有诗味;如果只有实,就会现象罗列,没有生气、情趣。

二、创作题:
蛰龙惊梦,野雉呼暄。柳梢弄色嗤白首,梅萼含香度红垣。天地为琴,奏八音于九陌;河山作谱,涵万象于一笺。以春之声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春之声
一夕轻雷落万丝,潇潇遍处唤春知。
啼莺几处林中唱谷鸟频催耕莫迟。自评:
格律正确,用韵无误,诗中通过轻雷、微雨、啼莺、谷鸟表达了春天的特点。
但又罗列的缺点,缺少回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904

帖子

29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3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23 18: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25讲作业
白驹26—霜叶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1)真,即是真情实感。(2)新,就是要出新,所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3)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1)言物者为下格。只是简单的对事物进行直接描写,没有主题的升华,没有美的提炼,则为下格。
(2)言情者中格。即将作者的身心,投入到强烈的感情体验之中,与意象融为一体。
(3)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即作者将物境,情境都融入自己的意识,感情,使之升华到最美好的境界。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1)以少总多,即对生活中的素材有一个删除选取的过程。
(2)以小见大,即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3)即物寓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4)虚实相生,虚是主观思想感情,实是客观景物形象。诗中如果只有虚,就会抽象说教,没有诗味;如果只有实,就会现象罗列,没有生气、情趣。

二,创作题
七绝•春之声
霜叶
溪水桃花争客宠,初莺乍叫柳眉开。
山川处处和新韵,曙色融融海上来。

三,自评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和谐的韵律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首句溪水和桃花代表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动词“争”字运用拟人化手法赋予溪水和桃花以人的感情。承句初莺和柳眉分别代表了春天的声音和形态,动词“叫”和“开”生动的描绘了初莺的鸣叫和柳树的发芽,充满动态美,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活力和新生。转句是本诗的重点,强调了春天的各种声音此唱彼和,形成一种生机勃勃的春之交响乐,这即是春之声。合句:曙色,清晨的光芒,代表着新的希望:是春之声给山川大地、给万物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用韵格律无误。
起承转合符合章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904

帖子

29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3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23 19: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二十五讲习咋接龙

创作题:
蛰龙惊梦,野雉呼暄。柳梢弄色嗤白首,梅萼含香度红垣。天地为琴,奏八音于九陌;河山作谱,涵万象于一笺。以春之声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1、        七绝  春声
白驹22-闲坐听风
桃花蘸水弄清溪,柳上黄莺自在啼。
谁遣铁牛耕曙色,先犁云影过桥西。

千里简评:
言通意顺,桃花新柳扣住春,莺声铁牛声扣住声,如此春声之题写足,词清景丽,不错的习作。

2、五绝 春之声
白驹01一点春
野韭发青芽,村姑笑采茶。
风筝随意舞,醉赏杜鹃花。

千里简评:
写春虽足,写声尚差些火候。题为“春之声”,偏义词,意重在声。一句为兴起,三句虽转,但未起到表达声的作用,且三四句成转合,成了各说各话,再者“醉”没有前提与铺垫,属于落入动不动就用“醉”的俗套,属于滥用乱用,当知“唯俗不可医”。

3.七绝~春之声
白驹17二顷田
晨光烟困柳青丝,夜雨初停润物时。
原野农耕早生绿,和声鹂燕戏春枝。

千里简评:
一二句倒装差可,三四句不成转合,景隔意隔,既然已写到农耕,何不将耕耘中情景与声响写出来以合题?三四句或可调整为:突突农机田亩上,垄头黄鸟悦春枝。

4、七绝•春之声
白驹10-江海
细雨沙沙润物生,海棠绽蕊晓风轻。
堂前燕子呢喃语,亦问古人归日程。

千里简评:
海棠之于春,雨声燕语之于声,合题,结句“古人”下得莫名,虽有想法但表达不到位,“亦问”过于肯定而见意尽,不若作些猜测留些余意,或可改作:似问主人归日程。


5.七绝•春之声
白驹-19山花茶哈
红梅瓣瓣追风去,岸柳轻轻吐嫩芽。
黄掌清溪初试水,馨香引客赏桃花。

无笔生花评:
山花茶哈好,红梅通常二月开花,柳树通常三月发芽,桃花通常三月开花。这里写红梅不合适。你的题目是春之声。声字如何体现?

6七绝•春声
白驹11一烟波散人
东风拂柳韵悠长,燕语呢喃绕画堂。
刚被甘霖苏草木,却教红杏闹春阳。

无笔生花评:
烟波散人好,转结屋头无尾。和起承两句没有半点关联。

7、七律•骑行听春声
白驹23-静女
暇日骑行向远郊,冲锋衣上挟扶摇。
驾前莺燕春声软,座下风尘意兴饶。
何处潺湲鸣涧曲,一泓湍急叩阑桥。
车铃更和响铃草,留与山间破寂寥。

无笔生花评:
静女好,写得不错,赞一个!

8、七绝•春之声
白驹02-日出东南
啼破柳莺三五声,千芽衔梦绿新晴。
东风悄问经行处,故里桃花放几程。

无笔生花评:
日出东南,写得非常好。赞

9。七绝•春之声
白驹07-始俑
莺儿踏柳唱枝头,青草茸茸虫豸啾。
石罅叮咚风细细,妙音绝胜复何求。

寻觅评:
【踏】用这不妥当,可改之。
起承辅垫,转句还在辅垫,且合句只是转句的延伸而与起承失联,如果合句再辅垫会好些,不露情语而处处是情语。


10.春日听雨
白驹21-凤鸣岐山
许是天公亦有情,弦丝弄巧启春声。
人间处处余天籁,洗尽寒尘万窍清。     

寻觅评:
议起。
①【启】/【奏】哪个好些?
②【余天籁】的【余】再推敲一下。
③合句语句过实。

     11.七绝•春之声                                                                              
白驹26—霜叶
溪水桃花争客宠,初莺乍叫柳眉开。
山川处处和新韵,曙色融融海上来。

寻觅评:
①也是以议起,承句再辅垫。有断感。
②转句荡的远,合句不但未提升意境且与起承脱节。

绝句一般来说:起承辅垫,在起承之上作转,再提升意境。
合句与起承转有藕断丝连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帖子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6
发表于 2025-4-25 10: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飘雪千山 于 2025-6-24 10:04 编辑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1) 、所谓“真”,即是真情实感,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有自己真实的感受。

(2)、所谓“新”,就是要出新,就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

  (3)、所谓“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
(1),言物者为下格。
(2),言情者中格。
(3),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
(1)、以少总多。诗歌所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能把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罗列进诗中,所以需要有一个选取、删简的过程。

(2)、以小见大。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3)、即物寓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4)、虚实相生。虚是主观思想感情,实是客观景物形象。诗中如果只有虚,就会抽象说教,没有诗味;如果只有实,就会现象罗列,没有生气、情趣。

二、创作题:
蛰龙惊梦,野雉呼暄。柳梢弄色嗤白首,梅萼含香度红垣。天地为琴,奏八音于九陌;河山作谱,涵万象于一笺。以春之声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春声
文/白驹06飘雪千山
云破惊雷醒蛰龙,溪弦潄玉叩青峰。
忽闻陌上童谣起,一笛东风万里秾。
自评:格律无误,首字平仄2:2,韵字阴阳合谐。没有撞韵、挤韵、连韵等现象。诗作起承转合符合章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6

帖子

3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1 21: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慢飞 于 2025-5-1 22:12 编辑

云飞第25讲作业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2情境 3意境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1、以少总多; 2、以小见大。3、即物寓意。
二、创作题
七绝•春之声 东风一夜过山家,吹落寒梅万点霞。
最喜河堤一帘柳,莺声啭出月梢斜。
自评:用韵、格律无误。韵字阴阳平衡。没有撞韵、挤韵、连韵等现象。诗作起承转合符合章法。首句点题,承句进一步写春声。转句视角转到河岸,结句顺接引出春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02 , Processed in 0.0664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