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701|回复: 15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柔荑组第二十五讲作业

[复制链接]

977

主题

2132

帖子

25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5-4-16 22: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五讲作业: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二、创作题:
蛰龙惊梦,野雉呼暄。柳梢弄色嗤白首,梅萼含香度红垣。天地为琴,奏八音于九陌;河山作谱,涵万象于一笺。以春之声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不可犯必须要避免的“大忌”
9、注意炼句。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0

主题

674

帖子

10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21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5-4-17 15: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781452743 于 2025-4-17 15:10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五讲作业:
柔荑12-起风了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真、新、深三个方面。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主要表现在:1、以少总多。2、以小见大。3、即物寓意。4、虚实相生。
二、创作题:
蛰龙惊梦,野雉呼暄。柳梢弄色嗤白首,梅萼含香度红垣。天地为琴,奏八音于九陌;河山作谱,涵万象于一笺。以春之声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五律•春雨
柔荑12-起风了
甘霖暗渡春,草木一番新。
缥缈湿平野,霏微敛玉尘。
田畴知有望,市井喜通津。
霁后池台处,风光已可人。
三、自评本次作业。
自评:首联直接点题,春雨偷偷而至,草木不觉春荣。颔联进一步细处着笔,描摹春雨的情状,形态,及润物细无声之处。颈联则进一步由景入情,如此好雨,预示着春耕有望。农人将会赢来好的收成;市井也热闹起来,普通居民也开始了繁忙的新生活。尾联则照应开头,春雨过后,百花盛开,春意无限。
另:用韵、格律无误。诗作起承转合符合章法。韵字阴阳平衡。没有撞韵、挤韵、连韵现象。首字平仄符合5/3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9

帖子

7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39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18 14: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国者 于 2025-4-18 14:55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五讲作业:
柔荑18—爱国者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真、新、深三个方面。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主要表现在:1、以少总多。2、以小见大。3、即物寓意。4、虚实相生。


二、创作题:
七绝•春声
缱绻春风最有情,桃花半谢李花争。
村翁醉卧因何故,不忍田边花落声。


自评:格律正确,韵字无误,韵字阴阳2/1,首字平仄2/2,合格。仄起平收,首字入韵,提出春风有情的论点。承句补充春风有情,桃花李花次第开。转句转入人事,村翁在园中醉卧,什么原因呢?结句给出结果,是因为不忍听落花的声音,不但春风有情,村翁也有惜春之情,写出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不足之处恳请评阅老师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3

帖子

1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3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19 07:41: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的旋律 于 2025-4-19 07:46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二十五讲作业柔荑11-雨的旋律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他把诗的意境分成三格:  
1,言物者为下格
2,言情者中格。
3,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主要有:

1、以少总多。
2、以小见大。
3、即物寓意。
4、虚实相生。
二、创作题:
蛰龙惊梦,野雉呼暄。柳梢弄色嗤白首,梅萼含香度红垣。天地为琴,奏八音于九陌;河山作谱,涵万象于一笺。以春之声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春之声   柔荑11-雨的旋律
东君巡故地,万物奏和声。
风抚千山绿,雨敲一夜惊。
新雷呼笋出,乳燕剪云鸣。
谁道芳华尽,枝头争落英。  
自评:这首作品以“春之声”为线,描绘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生机景象。首联“东君巡故地,万物奏和声”,总起全篇,以拟人手法引出春之交响。颔联“风抚千山绿,雨敲一夜惊”,通过视听结合展现春风化雨、绿意萌动的动态画面。尾联“谁道芳华尽,枝头争落英”,以反问作结,暗示春光虽逝却余韵悠长,赋予落英以争春的积极意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6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19 15: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五讲作业
柔荑17-铁马秋风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真、新、深三个方面。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以下三格:物境、情境、意境。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主要表现在:一是以少总多。二是以小见大。三是即物寓意。四是虚实相生。

二、创作题
七律•春韶谐律
柔荑17-铁马秋风

响雷惊起蛰虫迁,鹊啭青郊破晓烟。
柳叶初生嗤鬓雪,花香暗度沁吟肩。
七弦漫引千峰应,五彩长铺九陌鲜。
欲以东风裁凤竹,心随鸿雁叩钧天。

三、自评
自评如下:
《七律•春韶谐律》在格律与艺术表现上展现出较高水准。从用韵与格律来看,全诗严格遵循平水韵,韵脚“迁、烟、肩、鲜、天”属一先韵部,平仄格式合七律规范,对仗工整,如“柳叶初生嗤鬓雪,花香暗度沁吟肩” ,“七弦漫引千峰应,五彩长铺九陌鲜” ,词性、结构对应精巧。
在起承转合方面,首联“响雷惊起蛰虫迁,鹊啭青郊破晓烟”以惊雷、鹊鸣起笔,勾勒春回大地的动态画面;颔联“柳叶初生嗤鬓雪,花香暗度沁吟肩”承接春光,融入诗人自我感怀;颈联“七弦漫引千峰应,五彩长铺九陌鲜”由实入虚,展现春景的宏大与绚丽,实现转折;尾联“欲以东风裁凤竹,心随鸿雁叩钧天”以浪漫想象收束,升华情感。
韵字“迁、烟、肩、鲜、天”声调错落,阴阳平衡,未出现撞韵、挤韵、连韵问题,读来朗朗上口。首字平仄为“响(仄)、鹊(仄)、柳(仄)、花(平)、七(仄)、五(仄)、欲(仄)、心(平)” ,呈现5/3分布,符合传统律诗首字平仄要求,体现出作者扎实的律诗创作功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4

帖子

1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4
发表于 2025-4-19 17: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二十五讲作业
柔荑15-秋枫舞剑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他把诗的意境分成三格: 
1,言物者为下格
2,言情者中格。
3,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主要有:

1、以少总多。
2、以小见大。
3、即物寓意。
4、虚实相生。
二、创作题:
蛰龙惊梦,野雉呼暄。柳梢弄色嗤白首,梅萼含香度红垣。天地为琴,奏八音于九陌;河山作谱,涵万象于一笺。以春之声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春声
文/秋枫舞剑

蔷薇初绽蕊,布谷奏春耕,
雷动千山醒,风和万物生。

自评:
格律无误。
蔷薇花刚刚绽放新蕊,布谷鸟就开始催促人们春耕了。雷声阵阵撼动千山苏醒,和风吹拂万物重生。
布谷鸟的“咕咕”,春雷的轰鸣都是春天不可缺少的声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

帖子

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6
发表于 2025-4-20 10: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二十五讲作业
柔荑07-时光已老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他把诗的意境分成三格:
1,言物者为下格
2,言情者中格。
3,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主要有:

1、以少总多。
2、以小见大。
3、即物寓意。
4、虚实相生。
二、创作题:
蛰龙惊梦,野雉呼暄。柳梢弄色嗤白首,梅萼含香度红垣。天地为琴,奏八音于九陌;河山作谱,涵万象于一笺。以春之声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春之声
柔荑07-时光已老
若道花开无有声,为何啼鸟远山惊。
东风也借飘香势,散入清溪漱石鸣。

- 平仄:整体近七言绝句,首句“若道花开无有声”中“无”字稍显出律(应为仄),余句基本合律,呈现抑扬之美。

- 用韵:押“庚青”韵(惊、鸣),一韵到底,朗朗上口,符合绝句用韵规范。

诗家语章法

- 起承转合:

- 起句(首句):以“花开无声”设疑,破空而来,引发哲思。

- 承句(次句):以“啼鸟惊山”作答,以动衬静,暗藏花开之“声”在自然呼应中。

- 转句(第三句):宕开一笔,写东风助花香之势,由“声”及“香”,拓宽意境。

- 合句(末句):以“清溪漱石”收束,香随声散,视听交融,余韵悠长。

- 诗家语:善用通感(花香似有声)、拟人(东风“借势”),以自然意象串联“声”之脉络,虚实相生,于寻常景物中见灵趣,章法精巧,浑然天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

帖子

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6
发表于 2025-4-20 14: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秋之月 于 2025-4-23 17:02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五讲作业:
柔荑19-中秋之月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真、新、深三个方面。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主要表现在:1、以少总多。2、以小见大。3、即物寓意。4、虚实相生。
二、创作题:
七绝•春声
暖风悄抚卧童面,檐下欢腾燕雀鸣。
窗外远山新草翠,依稀木叶传歌声。
自评:格律无误,人在景中,一幅清新的春景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3

帖子

4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20 15: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水~ 于 2025-4-30 06:57 编辑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五讲作业
柔荑21——我在路上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内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诗词修改10法之六讲了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具体的说就是要就是要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抓得住关键点,让诗词简洁表现出来。诗词修改10法之七讲的是让诗情升华,意思是诗词要有深度和广度,让主题深化。诗词修改10法之八讲的是诗歌要有韵味,意思是诗词要有意味、韵味、品味、有余味、能回味、耐咀嚼等。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答:有巧用互文、巧用曲笔、言尽义长、引画入诗、开门见山、卒章显志、首尾呼应、不着一字等、平中见奇等。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答:例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意思为莲叶与荷花接天映日。例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答:例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意思为莲叶与荷花接天映日。例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

例三:“烟笼寒水月笼”,意思为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

二、创作题

七绝   春声
花放群峰韵满廊,莺啼烟柳绕山庄。
声声唤起心中念,客里乡思暗自长

自评
这首诗格律韵部无误,首字平仄3/1,以春日之景描绘“春峰入画”“柳丝扬”“莺语花香”勾勒出一幅美妙春景图,而由景自然过渡到客居他乡的思乡眷恋之情,情景交融,将那份藏于心底的乡愁蕴于韵味之中,如用词不妥还请补平老师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44

帖子

5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20 20: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五讲作业
柔荑26-寥词客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一、所谓“真”,即是真情实感,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有自己真实的感受。二、所谓“新”,就是要出新,就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三、所谓“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
一是言物者为下格。只是简单对事物进行直接描写,没有主题的升华,没有美的提炼,诗品则下矣。 二是言情者中格。是将作者自己的身心,投到强烈的感情体验之中,将意象融为一体,即把客观事物理解体验之后,化为个人感情,并经过酝酿加工所形成的境况。三是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即作者将物境、情境都融为自己的意识、感情,使之升华到最美好的境界。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
   一、以少总多。诗歌所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能把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罗列进诗中,所以需要有一个选取、删简的过程。 二、以小见大。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三、即物寓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四、虚实相生。虚是主观思想感情,实是客观景物形象。诗中如果只有虚,就会抽象说教,没有诗味;如果只有实,就会现象罗列,没有生气、情趣。古人云:“虚者枯,实在塞”,所以要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二、创作题
五律•春怀
芳郊红映绿,春色欲盈眸。
过雨田畴润,垂烟涧水幽。
黄鹂鸣翠柳,野草满荒丘。
徒有青山在,凄然涕泪流。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用韵与平仄没问题,韵字的阴阳平衡2/2,首字的平仄比例不甚合理(6/2)。诗中没犯撞韵、挤韵、连韵和摞眼之病。本诗采用乐景哀情的写法,首联总述春色美,颌联将首联具体化详写水光山色。颈联转入情语,尾联抒情,发出青山依旧,故人已的感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6:49 , Processed in 0.06853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