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快乐蝴蝶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二十六讲作业

[复制链接]

15

主题

2434

帖子

24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29 21: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二十六讲作业:
子衿08-浪淘沙
一、问答题:
1、关于格律,在创作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①邻韵相押的问题。②拗救的问题。③变体诗的问题。
2、请举例谈谈你对诗的比和兴的看法。
答:①比喻。
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例: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②比拟。 这是一种把物比作人,或者把人比作物,或者把甲物比作乙物的一种方法。例:秦观《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①兴者起也。即起发端的作用,以便为下文开头。例:耕砚《莫愁湖上泛舟》 轻泛卢家少妇舟,一池碧水润如油。 其中多少离人泪,底事湖名唤莫愁?
  ②兴而比也。即既有发端作用,也有比的作用。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关于用典的运用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①用事②用句③用词。
4、词的活用有哪几个方面?
答:①名词作动词用。②名词作形容词用。③形容词作名词用。④形容词作动词用。


二、创作题:
以槐花或油菜花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槐花
浪淘沙
一树槐花满院香,蜜蜂蝴蝶去来忙。
青枝繁朵随风动,鲜瓣做糕宜可尝。
自评:意脉没有断裂。用韵、格律无误。起承转合符合章法。注意韵字阴阳平衡。没有撞韵、挤韵、连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83

帖子

10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5-4-30 17: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六讲作业
子衿07墨缘
一、问答题:
1、关于格律,在创作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
(1)邻韵相押的问题:一般绝句的第一句如果押韵可以押邻韵。
(2)拗救的问题:格律诗中的平仄都是有一定的规定,如果出了律就叫拗句,这是违反格律的,拗而救之则为拗救。拗救的方法是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位置,把另一个字用了与拗的地方相反的平仄来救之。绝句在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一般要救,在该用仄声处用平声一般不须救。
(3)变体诗的问题:变体诗是在遵守一定格律然后加以变化而来的一种被认可的诗体。在绝句中常用的是折腰体。
2、请举例谈谈你对诗的比和兴的看法。
比:即以彼物比此物。笔的手法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活灵,活现的景和物呈现在读者眼前同时,又能给读者提供更广阔,自由,联想的空间将主题可以延伸到句号以外。
比如〈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再比如禅心好似沾泥絮,不随春风上下狂。
兴,即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词者,也就是看到了什么想作者想到了什么。比如看到了柳想到了多年分手的朋友。春天听到了雷声想到了蛰伏的昆虫。
3、关于用典的运用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用典具体体现在用事、用句、用词三个方面。
1)用事:就是把历史故事提炼成诗句,借以评价历史人物事件或以在喻今或借古讽今或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用事最常见的是咏史怀古之类。
2)用句:就是用前人典籍里的句子引起自己诗中。
3)用词:就是把故事、前人的文句缩简为一个词语用在句中。
4、词的活用有哪几个方面?
答:
1)名词作动词用
2)名词作形容词用
3)形容词作动词用
4)形容词作名词用。
二、创作题:
七绝·油菜花
子衿07墨缘
金粉妆成一色罗,蜂随黄蝶眼前过。
抬头追望花如海,远比四娘溪上多。
自评:起承两句写油菜花的就象金黄色的罗裙,蜜蜂和蝴蝶不断的从眼前飞过,为转句做好了铺垫,转句写抬头望着蜂蝶飞去的方向,猛然发现遍地都是油菜花因此得出结论这里可比黄四娘家溪上的花多多了
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菜花金黄,蜂飞蝶舞,抬头望去,遍地的油菜花开遍了大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此诗格律无误,韵字的阴阳比2:1。无撞韵挤韵连毅韵。空间安排由点到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4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2 21: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依依绰约 于 2025-5-2 21:54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六讲作业:
子衿26-依依绰约
一、问答题:
1、关于格律,在创作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 (1)是邻韵相押的问题;
       (2)是拗救的问题;
       (3)是变体诗的问题。

2、请举例谈谈你对诗的比和兴的看法。
答:比法,即以彼物比此物,是告诉我们“像什么”的问题。在绝句的创作中,比是一种经常的、大量使用的表现方法。巧比妙喻的目的,是为了使诗词比用直接陈述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比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比喻、隐喻、借喻。
    兴,作为艺术手法,主要用来渲染气氛,触影生情,有时候也在音节上起到和谐的作用。往往说的是“由什么想起什么”的问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关于用典的运用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用事;
    (2)用句;
    (3)用词。

4、词的活用有哪几个方面?
答:(1)名词作动词用;
    (2)名词作形容词用;
    (3)形容词作名词用;
    (4)形容词作动词用。

二、创作题:
以槐花或油菜花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第二十六讲作业
七绝,油菜花
子衿26-依依绰约
陌上金波漾碧空,灵姿不与俗尘同。
蝶蜂未解玄黄意,独守清魂向远风。


自评:格律无误,首字比3:1,韵律比2:1.工整无误。诗家语写法。
整首诗描写金色油菜花随风飘荡的样子,和强调油菜花具有灵动、超凡的姿态。通过“蝶蜂”和油菜花的对比,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整首诗在音韵上较为和谐,平仄相对,押韵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4

帖子

4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2 22: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六讲作业
子衿20-竹苑清幽
一、问答题:
1、关于格律,在创作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
(1)邻韵相押的问题:一般绝句的第一句如果押韵可以押邻韵。
(2)拗救的问题:格律诗中的平仄都是有一定的规定,如果出了律就叫拗句,这是违反格律的,拗而救之则为拗救。拗救的方法是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位置,把另一个字用了与拗的地方相反的平仄来救之。绝句在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一般要救,在该用仄声处用平声一般不须救。
(3)变体诗的问题:变体诗是在遵守一定格律然后加以变化而来的一种被认可的诗体。在绝句中常用的是折腰体。
2、请举例谈谈你对诗的比和兴的看法。
比:比法,即以彼物比此物,是告诉我们“像什么”的问题。在绝句的创作中,比是一种经常的、大量使用的表现方法。巧比妙喻的目的,是为了使诗词比用直接陈述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讲雪比喻成梨花,使得意象更加生动妥帖,容易被读者接受。
兴,作为艺术手法,主要用来渲染气氛,触影生情,有时候也在音节上起到和谐的作用。往往说的是“由什么想起什么”的问题。
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兴之手法引出陋室,比平铺直叙更引人入胜。
3、关于用典的运用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用典具体体现在用事、用句、用词三个方面。
1)用事:就是把历史故事提炼成诗句,借以评价历史人物事件或以在喻今或借古讽今或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用事最常见的是咏史怀古之类。
2)用句:就是用前人典籍里的句子引起自己诗中。
3)用词:就是把故事、前人的文句缩简为一个词语用在句中。
4、词的活用有哪几个方面?
答:
1)名词作动词用
2)名词作形容词用
3)形容词作动词用
4)形容词作名词用。
二、创作题:


油菜花
风理东坡袖,逢春送抹金。
闻香云忘去,逐影鸟回吟。
蕊上蜂缠蜜,花间酒抚琴。
天高融蝶梦,步入总难寻。
自评:格律无误,中二联名词位置错开,自己感觉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打磨,颈联不甚满意,想好了再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408

帖子

88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5-5-3 10: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六讲作业:
子衿12-水儿
一、问答题:
1、关于格律,在创作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 一)是邻韵相押的问题;
二)是拗救的问题;
三)是变体诗的问题。
2、请举例谈谈你对诗的比和兴的看法。
答:比法,即以彼物比此物,是告诉我们“像什么”的问题。在绝句的创作中,比是一种经常的、大量使用的表现方法。巧比妙喻的目的,是为了使诗词比用直接陈述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比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比喻、隐喻、借喻。
    兴,作为艺术手法,主要用来渲染气氛,触影生情,有时候也在音节上起到和谐的作用。往往说的是“由什么想起什么”的问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关于用典的运用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用事;
        2)用句;
        3)用词。
4、词的活用有哪几个方面?
答:1)名词作动词用;
2)名词作形容词用;
3)形容词作名词用;
4)形容词作动词用。
二、创作题:
以槐花或油菜花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 咏槐花
子衿12-水儿
琼英串雪倚新晴,暗送甜馨过短楹。  
最是晚风惆怅处,犹听细细玉铃鸣。

自评:此诗前二句绘槐花形味,“倚”、“送”生动传神,后二句传神情,由实入虚,层层递进。“惆怅”“细鸣”之笔,似咏花,亦似寄人生感怀,一个“听”字,使物我交融,余韵袅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4

帖子

2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4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8 23: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六讲作业
子衿19-雨曦

一、问答题:
1、关于格律,在创作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一是邻韵相押的问题。二是拗救的问题。三是变体诗的问题。

2、请举例谈谈你对诗的比和兴的看法。
答:
比。
比法,即以彼物比此物,是告诉我们“像什么”的问题。在绝句的创作中,比是一种经常的、大量使用的表现方法。巧比妙喻的目的,是为了使诗词比用直接陈述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比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
1)比喻。
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
比喻又有以下方式:
其一,明喻。就是比较明显地打比方。如: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此诗中“尖山似剑芒”就是明喻。

其二,隐喻,也就是暗喻,比喻关系暗含在其中。如:
文天祥《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这里“臣心”就像“磁针石”,就是一种隐喻。

其三,借喻。
是一种省略性的比喻,直接用比喻物来代替被比喻物。如:
林岫的《母牛叹》
洋奶原来国货装,国人崇外助奸商。
犊儿换姓君休怪,隔壁阿毛改太郎。

以“太郎”来比喻外国的事物。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这里借汉时的匈奴,指与唐交战的外族;魏绛为春秋晋国大夫,借指友人魏大。

其四:曲喻
曲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隐晦曲折的方式打比方,比一般的比喻多转一个弯,从而显得新巧。
曲喻与一般比喻的区别在于,一般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分开的,本体词在主语里,喻体词在谓语里;而曲喻的本体和喻体就一个词,这个词一词双关,一头关涉本体,一头关涉喻体,它通过语境关系,用喻体取代本体。

曲喻更形象地把比喻的特征一下子给揭示出来了,它告诉读者比喻要转几个弯儿,就好像到了苏州园林,曲曲折折,才能看出它的妙处。
例如:
李商隐《天涯》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这里“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通过双关的手法,将莺啼的“啼”与人的“泪”联系起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春日逝去的哀叹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3、关于用典的运用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1、用事。就是把历史故事提炼成诗句,借以评价历史人物事件,或以古喻今、借古讽今,或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用事最常见的是咏史、怀古之类的。
2、用句。就用前人典藉中的句子,引用到自己的诗中。
3、用词。就是把故事前人的文句,缩简为一个词语用在句里。


4、词的活用有哪几个方面?
答:1)名词作动词用。2)名词作形容词用。3)形容词作名词用。4)形容词作动词用。这是诗中经常出现的活用。

二、创作题:
以槐花或油菜花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五律•游罗平
子衿19-雨曦
油菜花开日,罗平万亩黄。
金铺千里灿,蝶醉一春香。
碧宇笼琼海,远峰着翠裳。
流连迷胜景,伴暖沐晴光。

自评:格律无误,全诗押平水七阳韵。韵字阴阳 2:2,音韵和谐。无撞韵、挤韵、连韵等问题,首字平仄符合 4/4要求。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与地点,"万亩黄"奠定全诗明丽基调。颔联"金铺千里灿,蝶醉一春香",巧用"金铺"喻菜花之灿烂,以"蝶醉"衬花香之浓郁,一写视觉,一摹嗅觉,动静结合。颈联 "碧宇笼琼海,远峰着翠裳",赋予花海温润如玉的质感,"远峰"拓展空间层次,蓝天、花海、青山相互映衬,画面立体感跃然纸上。尾联"流连迷胜景,伴暖沐晴光","伴暖"呼应前文明媚春光,将沉醉美景的情感具象化,以"沐晴光"收束,既展现人与自然相融的和谐,又给人以余韵悠长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6

帖子

15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13 11:40: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44期评阅强化班第26讲子衿组作业点评汇总

二、创作题:
以槐花或油菜花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不可犯必须要避免的“大忌”
9、注意炼句。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创作题接龙,截止周日晚八点,大家不要错过点评机会。

1、七绝·槐花
子衿03-紫色的云
五月槐花笑暖风,儿时攀摘似相同。
而今树下徘徊久,何处香痕觅旧丛。
卓一浅评:
问好友友,这首诗第一句的自然空间与第二句的记忆空间切换突兀,缺乏层次递进关系。首句的“笑”与第二句的“似相同”再酌。结句荼靡了,有待提升。个见勿怪。

2、七律·洋槐花
子衿11-云儿
一帘素艳载千年,鲜美蔬餐惹子怜。
白色铃铛丫上挂,清香珍膳腹中旋。
润肝止咳春之宝,乘兴吹箫洛邑仙。
花动京城人空巷,民间小食赛宫筵。
卓一浅评:
问好友友,这首诗首联的“蔬餐”与颌联的“珍膳”其意相近,重复了,“洛邑仙”与洋槐花的关联性弱,用典突兀了,尾联的“花动京城人空巷”夸张失实。个见勿怪。

3、七律·咏槐花
子衿15~傲雪寒梅
暮春疏雨褪红妆,串串风铃野径芳。
雪叠枝头蜂蝶舞,云堆叶底燕莺藏。
盈盈素蕊添清韵,郁郁银花耀艳阳。
忆昔当年能果腹,今朝采撷醉槐乡。
卓一浅评:
问好友友,这首诗有些地方用词堆砌,如雪叠的“叠”和云堆的“堆”,盈盈“素芯”和郁郁“银花”这些词略显重复。“添清韵” 和 “耀艳阳” 的用词表达也不够精炼,情感表述较为浅显直白。个见勿怪

4、七绝·槐花
子衿05-白雪
春末初开雪满枝,夏来又看渐离披。
踏花终究成过往,即便流连只爱奇。
卓一浅评:
问好友友,这首诗意象与用词有瑕疵,"雪满枝"意象失真:槐花虽洁白如雪,但春末初开时花序成串下垂,"满枝"的状貌与实际形态存在偏差;时空逻辑矛盾:"夏来"与"春末"的承接略显仓促。槐花盛花期通常在立夏至小满间,"春末初开"与"夏来渐离披"的时间跨度需要更精准的物候描写; "离披"意象突兀:该词本形容枝叶纷披散乱,用于表现槐花凋零稍显生硬,且与首句"雪满枝"的丰盈感缺乏呼应。个见勿怪。

5、七绝·油菜花
子衿16-青衣
金英灼灼四郊陈,风动芳畦气愈新。
莫叹农人劳作苦,汗珠浇出万家春。
卓一浅评:
问好友友,全诗意境不够开阔,其深度和广度略显不足,后两句在情感表达上过于直白,缺乏含蓄蕴藉之感,个见勿怪。

6、七绝  油菜花
子衿07-墨缘
金粉妆成一色罗,蜂隨黄蝶眼前过。
抬头追望花如海,远比四娘溪上多。
紫荷心幽简评:
罗凑韵,转句突兀。尾句有点意思。

7、五律·咏槐花
子矜09-翰林瑞居
孟夏始芬芳,翠枝玉串镶
花繁欺雪色,蕊嫩溢饴香。
不羡桃园艳,甘栖郊野荒。
闲听时月语,蜂绕亦悠扬。
紫荷心幽简评:
小律对仗工稳,颈联漂亮,尾联两句可以更好。

8、五律·油菜花
子衿组组长-边缘人类
明艳惊三月,田畴一片金。
枝头娇欲滴,叶底绿初沉。
和雨调春色,扬风动子衿。
当年黄蝶入,今望尚寻寻。
紫荷心幽简评:
很不错的一首小律,对仗工稳,尾联言尽意不尽44

9、七绝·槐花
子衿副组长-威尼斯
簇簇齐开白雪香,桃花落尽续春光。
娇妍不止空颜色,止血清肝入药房。
紫荷心幽简评:
这首诗不错,起承写颜色形态与气味,转合写他的药用价值,一气呵成,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6:59 , Processed in 0.0757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