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快乐蝴蝶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柔荑组第二十六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194

帖子

1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4
发表于 2025-4-30 06: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柔荑组第二十六讲作业
柔荑15—秋枫舞剑
一、问答题:
1、关于格律,在创作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 绝句的格律有四种,平起式两种,仄起式两种。在创作中需要注意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是邻韵相押的问题。
二是拗救的问题。
三是变体诗的问题。
2、请举例谈谈你对诗的比和兴的看法。
答:比法,即以彼物比此物,是告诉我们“像什么”的问题。在绝句的创作中,比是一种经常的、大量使用的表现方法。巧比妙喻的目的,是为了使诗词比用直接陈述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兴,作为艺术手法,主要用来渲染气氛,触影生情,有时候也在音节上起到和谐的作用。往往说的是“由什么想起什么”的问题。
3、关于用典的运用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用典是古今诗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运用大家熟知的典故、典藉来说明事物,表达情感,阐述观点,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袁枚曰:“人有典而不用,犹之有权势而不逞也”,这说明用典是理所当然的事。
4、词的活用有哪几个方面?
答:一般来说,汉字的词性是比较固定的,但在诗中,词性是可以改变的,这叫活用,而且活用的词往往能够收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二、创作题:

采槐米
文/秋枫舞剑
槐荫初生米,农家采摘忙。
串靴无客看,早市一篓光。
自评:
格律无误。
在绿叶密集的槐枝间刚刚长出白色的小米粒,农家就忙着做采摘活动。
那些像白色小靴子一样串成一串串,虽然不引入注意,毕竟它没有完全开放,但那却是早市最抢手的珍品,你瞧!一篓子一扫而光了!
这首小诗主要表达槐花在没有完全绽开时,小靴子样子的最受食客青睐!因水平有限,词不尽人意,还有待学习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6

帖子

18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1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30 12: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雨燕双飞 于 2025-4-30 12:08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柔荑组第二十六讲作业柔荑08-微雨燕双飞
一、问答题:
1、关于格律,在创作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 绝句的格律有四种,平起式两种,仄起式两种。在创作中需要注意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是邻韵相押的问题。
二是拗救的问题。
三是变体诗的问题。
2、请举例谈谈你对诗的比和兴的看法。
答:比法,即以彼物比此物,是告诉我们“像什么”的问题。在绝句的创作中,比是一种经常的、大量使用的表现方法。巧比妙喻的目的,是为了使诗词比用直接陈述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兴,作为艺术手法,主要用来渲染气氛,触影生情,有时候也在音节上起到和谐的作用。往往说的是“由什么想起什么”的问题。
3、关于用典的运用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用典是古今诗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运用大家熟知的典故、典藉来说明事物,表达情感,阐述观点,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袁枚曰:“人有典而不用,犹之有权势而不逞也”,这说明用典是理所当然的事。
4、词的活用有哪几个方面?
答:一般来说,汉字的词性是比较固定的,但在诗中,词性是可以改变的,这叫活用,而且活用的词往往能够收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二、创作题:
五律·咏槐花
柔荑08-微雨燕双飞
素袂舞晴光,风摇满树霜。
衔香蜂影乱,坠露玉枝凉。
密缀千重雪,轻笼一径芳。
忽思村舍外,月下共谁尝。


自评
1. 习作押平水韵七阳韵,经校验,平仄符合五律规范,“袂”“影”“缀”“舍”等字为仄声,其他关键位置平仄协调,未出现格律错误。韵字选取“光、霜、凉、芳、尝”,发音错落有致,符合阴阳平衡原则,且无撞韵、挤韵、连韵问题 。
2. 首联“素袂舞晴光,风摇满树霜”以“素袂”“霜”起笔,运用比喻,展现槐花在晴光下随风舞动的姿态,营造出清雅氛围,是为“起”;
颔联“衔香蜂影乱,坠露玉枝凉”承接上文,从嗅觉与触觉角度,描写蜜蜂采蜜、露珠坠枝,丰富画面细节,为“承”;
颈联“密缀千重雪,轻笼一径芳”视角拉开,展现槐花茂密如雪覆盖路径的宏大场景,实现空间转换,是为“转”;
尾联“忽思村舍外,月下共谁尝”由眼前景转向思乡之情,以问句作结,余韵悠长,完成“合”,整体意脉连贯,无断裂之感。
3. 在语言上,采用“素袂”“玉枝”等诗家语;镜头聚焦从近景的蜂影、玉枝,到远景的千重雪、一径芳,空间设计有层次感;通过“素袂”“霜”“雪”等形象化表述,运用形象思维,将槐花之美与情感相融合。首句“素袂舞晴光”,平仄为仄仄仄平平,属于5/3的结构,符合要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3

帖子

14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3
发表于 2025-4-30 17: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六讲作业
柔荑02-字母宝宝
一、问答题:
1、关于格律,在创作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 绝句的格律有四种,平起式两种,仄起式两种。在创作中需要注意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是邻韵相押的问题;二是拗救的问题;三是变体诗的问题。
2、请举例谈谈你对诗的比和兴的看法。
答:比法,即以彼物比此物,是告诉我们“像什么”的问题。在绝句的创作中,比是一种经常的、大量使用的表现方法。巧比妙喻的目的,是为了使诗词比用直接陈述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兴,作为艺术手法,主要用来渲染气氛,触影生情,有时候也在音节上起到和谐的作用。往往说的是“由什么想起什么”的问题。
3、关于用典的运用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用典是古今诗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运用大家熟知的典故、典藉来说明事物,表达情感,阐述观点,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袁枚曰:“人有典而不用,犹之有权势而不逞也”,这说明用典是理所当然的事。
4、词的活用有哪几个方面?
答:一般来说,汉字的词性是比较固定的,但在诗中,词性是可以改变的,这叫活用,而且活用的词往往能够收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二、创作题:
以槐花或油菜花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槐花
柔荑02-字母宝宝
琼枝叠雪净无尘,暗送清芬入晚春。
千串垂珠凝晓露,素心一片待归人。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自评:首句"琼枝叠雪"以玉树琼枝喻槐树枝干,用"叠雪"形容繁花之洁白,构建出澄澈的视觉画面;"净无尘"三字既写花质之洁,又暗喻品格之高;次句"暗送清芬"将无形的花香转化为可感知的春日意境;后两句转用"垂珠凝露"的晶莹意象与"素心待人"的拟人手法,使物象获得情感温度,"晓露"不适宜,在晚春时节感觉跳跃了,请老师点评指导纠正,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4
发表于 2025-4-30 18: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六讲作业
柔荑03-班玛卓玛
一、问答题:
1、关于格律,在创作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
①邻韵相押的问题。
②拗救的问题。
③变体诗的问题。
2、请举例谈谈你对诗的比和兴的看法。
答:
①《近试上张水部》唐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余在考前怕自己作品不符合考官的要求,给张水部(即张藉)所写的一首诗。以新妇自比,把考官比作公婆,向张征求意见。通篇都是以比体写成。
②《爱莲说•似水》飞花花主
似水韶山似水流,人间风雨本无由。
君当归去依当醉,从此潇湘不尽秋。
前两句既是兴起,写枯荷流水,又是比喻人情似水而逝。
3、关于用典的运用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①用事。就是把历史故事提炼成诗句,借以评价历史人物事件,或以古喻今、借古讽今,或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用事最常见的是咏史、怀古之类的。
②用句。就用前人典藉中的句子,引用到自己的诗中。
③用词。就是把故事前人的文句,缩简为一个词语用在句里。
4、词的活用有哪几个方面?
答:
①名词作动词用。②名词作形容词用。③形容词作名词用。④形容词作动词用,这是诗中经常出现的活用。
二、创作题:
以槐花或油菜花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不可犯必须要避免的“大忌”
9、注意炼句。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七律•油菜花
柔荑03-班玛卓玛
观时树木根须壮,拂过春风盖地香。
陌上千株生玉洁,山头一色出金黄。
野风嗅蕊呼声好,双蝶谈丛深吻忙。
笑语歌谣心自净,神奇画笔绘天堂。
自评:格律平仄及韵正确。首字平仄比为3/5,韵字阴阳比为1/3。首联,起句扣题,采用视觉和嗅觉的手法,叙述描写时间空间。2联,承句扩展细节描写,具体生长的环境。3联,承句写对周边生物的影响。4联,转合写人们的评价与赞赏。整体没有挤韵、撞韵、连韵的现象。脉络清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4

帖子

58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8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2 19: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柔荑组第二十六讲作业点评汇总
1、七绝·油菜花
柔荑19-中秋之月
天蓝日暖云风轻,大片金黄远近横。
朵朵芬芳齐斗艳,回旋蝶舞伴蜂鸣。
扶桑简评:该绝句起句入韵式开篇,意境不错,但前分句三平尾,自然照成后分句三仄尾。写滴再好也没必要评论了。希望自己认真检查后再发。
2、七律•咏槐花
文/高山峻岭
一树仙葩掩草堂,千枝瑞雪溢清香。
清风拂面随心舞,皓月盈眸任意扬。
烧药灵汤清血堵,烹蔬美食慰饥肠。
谁知旅客思归梦,远渡重洋别故乡。
注:槐花是从国外引进栽种的
扶桑简评:此五律用起句入韵式开篇,直接让读者看到了槐花似雪溢清香,不错的景语,承句略显情语接得也不错,转句与时间不太理想,浩月--烹蔬就显得牵强,烧药还可以,但晚上烹蔬就不太适宜了。另血堵--肌肠也不对偶,血堵主谓,肌肠偏正,堵是动词,肠亦名词。整首诗滴诗意是写滴不错,平仄用滴也不错。再努力。
3、七言绝句•油菜花
文/柔荑05-无形无相
农民耕种有何愿,唯盼收成变做钱。
花放之时香四溢,岂招蜂蝶发狂颠。
扶桑简评:该绝句普实无华起句,并直言收益,而后分句不知道怎么用了对立滴一组诗语?尾句应该借花香之景,顺其自然写出联想的收获景象更好些。平仄用滴也不太理想。
4、五律•赏油菜花
柔荑12-起风了
春色入云岑,抬眸满地金。
荧煌蜂隐现,馥郁蝶追寻。
意适游人兴,恩酬野老心。
闲情芳草地,暖日此登临。
扶桑简评:此五律起句入韵式,前用景烘托,后写情感。诗语分配还算合理。平仄分配不是十分得当,努力再精细提高,篇中有重字“地”字。望今后多注意。
5、七绝•槐花
柔荑18—爱国者
玉穗垂枝坠雪绡,馨香袅袅漫溪桥。
纵然蜂蝶争相顾,不向红尘折素腰。
涪水清韵简评问好爱国者同学:
首句扣题,通过“玉穗”,形象地描绘出槐花的形状,如穗状下垂,雪绡,则将槐花比作白色的丝绸,生动地写出了槐花洁白、下垂的姿态,这个意象的选取很典型,能够准确地表现出槐花的特征。不错!
转合句犹佳,借以槐花,表达了一种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高洁情感。
整体来看,诗中描绘出一幅溪边桥畔,槐花盛开,香气袅袅,蜂蝶飞舞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意境。整首诗作,意象鲜明,描写生动,情感表达含蓄而有深度,意境清幽雅致,格律严谨,点赞了。
6、五律.槐花
文/柔荑09-东方烛明
五月槐花绽,浓情漫古裁。
峰高凭雪韵,涧底望云台。
舞蝶姿交错,营蜂携曲徊。
山岚知我意,缕缕送香来。
涪水清韵简评问好东方烛明同学:
诗词格律符合相关要求。
首联直接切入主题,并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仿佛槐花所蕴含的情感弥漫在古老的天地之间,初步构建起一种富有诗意的氛围。
中间两联对仗:
“峰高”~“涧底”,名词对名词。且“高”和“底”相对,方位词相对;“凭”~“望”,动词相对;“雪韵”~“云台”,名词对名词。
“舞蝶”~“营蜂”,名词对名词;
“交错”~“曲徊”,动词对动词,对仗较为工整。
个别词汇稍显生涩,如“古裁”,读者可能较难理解其确切含义。
尾联以情收结,不错,继续努力!
7、七绝•槐花
柔荑02-字母宝宝
琼枝叠雪净无尘,暗送清芬入晚春。
千串垂珠凝晓露,素心一片待归人。
涪水清韵简评
问好字母宝宝同学:
诗词格律符合相关要求。
首句扣题,并将槐花盛开的树枝比作琼枝,花朵比作白雪,生动地描绘出槐花洁白如雪、纯净无染的形象,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净无尘”三个字进一步强调了槐花的纯净高洁。
承句,从嗅觉的角度描写槐花,一个“暗送”将槐花的香气写得十分灵动,仿佛是在悄悄地为暮春增添芬芳,把槐花的香气与晚春的氛围融合起来。
转句,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槐花比作垂珠,形象地写出了槐花一串串垂挂的姿态,而且“凝晓露”给人以清新之感,仿佛看到清晨的露珠凝结在槐花之上,使画面更具质感。
合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槐花“素心”和“待人”的情感与动作,让槐花有了一种期待,更将余韵,延伸于句号之外,挺好的,继续努力!
8、七律•油菜花
柔荑03-班玛卓玛
观时树木根须壮,拂过春风盖地香。
陌上千株生玉洁,山头一色出金黄。
野风嗅蕊呼声好,双蝶谈丛深吻忙。
笑语歌谣心自净,神奇画笔绘天堂。
涪水清韵简评
问好班玛卓玛同学:
诗词格律符合相关要求。
首字平仄比例符合学校要求。
首联铺垫,不错。
中间两联对仗:
“陌上”~“山头”,地点名词相对;
“千株”~“一色”,数量词相对;
“生玉洁”~“出金黄”,“生”和“出”都是动词,“玉洁”和“金黄”分别形容油菜花的品质与颜色,在词性和语义上都有较好的对应。
“野风”~“双蝶”,名词相对;但个见认为,是否“野蜂”的笔误吧?
“嗅蕊”~“谈丛”,动宾结构相对;“呼声好”~“深吻忙”,虽然在严格的对仗规则下“呼声”与“深吻”的结构并非完全一致,但从语义上看,较为新颖地表达出野蜂与双蝶面对油菜花的不同反应。
尾联由景转情,整体不错!
另,诗中首联春风,颈联野风,两个“风”字,不规则重字耶,当忌。
继续努力!
9、春日见菜花
柔荑11-雨的旋律
平野浮金浪,晴光动陇云。
风来香暗度,蝶过蕊初分。
照日千畦锦,摇春万顷文。
农家无别物,天地自氤氲。
千里简评:
前半部写得不错,三联上下后三字近乎合掌,且意与首句重复,第七句说法不知从何说起,欠理由,需再斟酌。
10、七绝·油菜花海即兴
柔荑20-清风几又
万顷金涛天际来,香浮晓露沁畦栽。
忽闻清笛惊莺起,几处春衫染蜜回。
千里简评:
咋看似乎通顺,细究问题不少,一句已然菜花开万顷,二句复言“栽”使意不顺,且整句意亦不通畅。三句笛声突然而来没有呼应与铺垫,就如凑数而隔景。结句本身句子不错,但三四句不成转合。或可调整为:
万顷金涛爱看来,浮香沁腑欲将裁。
欣然采撷惊莺起,一袭春衫染蜜回。
11、乙巳有感于槐花被蚜虫肆虐
柔荑07-时光已老
天公不雨树蒙尘,蕾未成花叶未申。
一串芳心犹未释,疏疏落落负于春。
千里简评:
关心周遭,观察敏锐,即兴写来且写得言通意顺,很是不错。若能在诗文中兼顾提到虫灾就更文题相应了,不然写题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

帖子

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6
发表于 2025-5-4 18: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六讲作业
柔荑19-中秋之月
一、问答题
1、关于格律,在创作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邻韵相押的问题。二是拗救的问题。三是变体诗的问题。
2、请举例谈谈你对诗的比和兴的看法。
答:1、比法,即以彼物比此物,是告诉我们“像什么”的问题。在绝句的创作中,比是一种经常的、大量使用的表现方法。巧比妙喻的目的,是为了使诗词比用直接陈述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2、兴,作为艺术手法,主要用来渲染气氛,触影生情,有时候也在音节上起到和谐的作用。
3、关于用典的运用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一是用事。就是把历史故事提炼成诗句,借以评价历史人物事件,或以古喻今、借古讽今,或表达思想、抒发感情。
二是用句。就用前人典藉中的句子,引用到自己的诗中。三是用词。就是把故事前人的文句,缩简为一个词语用在句里。
4、词的活用有哪几个方面?
答: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名词作动词用。二是名词作形容词用。三是形容词作名词用。四是形容词作动词用。这是诗中经常出现的活用。
二、创作题
七绝·油菜花
柔荑19-中秋之月
天蓝日暖白云轻,大片金黄远近横。
朵朵芬芳齐斗艳,回旋蝶舞伴蜂鸣。
自评:人在景中,很美的一副画面。首字平仄2/2,可惜韵字有阴阳无虚实,不过这么动态的美景,更显得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3

帖子

4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12 14: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第二十六讲作业
柔荑21-我在路上
一、问答题:
1、关于格律,在创作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 绝句的格律有四种,平起式两种,仄起式两种。在创作中需要注意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是邻韵相押的问题。
二是拗救的问题。
三是变体诗的问题。
2、请举例谈谈你对诗的比和兴的看法。
答:比法,即以彼物比此物,是告诉我们“像什么”的问题。在绝句的创作中,比是一种经常的、大量使用的表现方法。巧比妙喻的目的,是为了使诗词比用直接陈述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兴,作为艺术手法,主要用来渲染气氛,触影生情,有时候也在音节上起到和谐的作用。往往说的是“由什么想起什么”的问题。
3、关于用典的运用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用典是古今诗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运用大家熟知的典故、典藉来说明事物,表达情感,阐述观点,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袁枚曰:“人有典而不用,犹之有权势而不逞也”,这说明用典是理所当然的事。
4、词的活用有哪几个方面?
答:一般来说,汉字的词性是比较固定的,但在诗中,词性是可以改变的,这叫活用,而且活用的词往往能够收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七律·咏槐花
文/柔荑21-我在路上
野径幽藏净素襟,清姿哪怕暑光侵。
带风珠串摇银玉,沐雨琼苞舞翠阴。
未肯趋炎随世态,偏能抱朴守初心。
仙根不借东君力,自有甜香漫远岑。

自评
这首咏槐花韵部格律无误。首字平仄5/3。首联“野径幽藏净素襟,清姿哪怕暑光侵”,将槐花置于“野径”,营造出清幽氛围,“净素襟”赋予槐花纯洁品性,“清姿”不惧“暑光侵”,展现其坚韧姿态。颔联“带风珠串摇银玉,沐雨琼苞舞翠阴”,把槐花比作“珠串”“银玉”“琼苞”,“带风摇”“沐雨舞”动态描写,从视觉上勾勒出槐花在不同环境下的优美形态。颈联“未肯趋炎随世态,偏能抱朴守初心”,由物及人,借槐花不趋炎附势、坚守本真的特质,表达了高尚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深化主题。尾联“仙根不借东君力,自有甜香漫远岑”,强调槐花凭借自身散发甜香弥漫远方,营造出一种清幽、旷远的意境。不足之处还请老师对句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6:54 , Processed in 0.06018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