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快乐蝴蝶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二十八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61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1
发表于 2025-5-12 14: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可思议1 于 2025-5-12 16:41 编辑

第二十八讲作业:白驹03-不可思议
一、问答题
1、唐代边塞诗为什么能够异峰突起?
答:由于战争的酷烈、将士的英勇、统帅的骄奢、戍卒的苦痛,以及边地的民俗、异域的歌舞、塞野的风光、神奇的传说,一些唐代文人不辞跋涉,远历边陲,乃至投笔从戎,报效边镇幕府,企求由军功以博取仕宦,这些漫游生活也成为诗词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概融入篇翰,形成瑰丽而新奇的诗的国土,故唐代边塞诗在整个古典诗歌史上堪称独步,异峰突起。

2、科举对诗歌创作发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答:唐代的从政入仕不仅要经过科举考试、还要直有朝中大臣推荐相结合的道路。一些寒门学子为入仕途,不惜千里游历,寻觅拜谒朝中有权威有名气的大臣为其举荐,再加上一路游历所闻所见所感,由于地位低下和生活的困顿,一路上真切也体会内俗民情,加之他们正处在封建制度自我更新的特殊历史阶段,这些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寒门学子科举考试写文章、题诗用赋的原材料,普遍的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发而为歌吟,就产生了唐诗特有的理想精神、英雄性格与浪漫气息,形成那种明朗、高亢、奔放、激越的时代之音。从而对诗歌 发展起到 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创作题:
以五一期间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非遗文化馆体验轻舟摇梦
一入轻舟绮梦摇,沿途山色过楼桥。
恍然八省行千里,光影厅中绪如潮。

自评:自评:格律无误,用韵无误。整首诗用精炼的语言描述了轻舟摇梦的体验环节。轻舟摇梦是沧州非遗馆内一个光影体验环节,通过光影艺术,坐在木船上人们仿佛身临其境,人在船上坐,景在幕上移,本诗通过精炼的语言描述了自身的感受,起承转合比较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904

帖子

29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3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13 08: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八讲作业
白驹15-洗尘

一、问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唐代边塞诗异峰突起的理解。
答:边塞诗最早可追溯至诗经时代,但唐代以前流传于世的甚少,且内容单一。到唐朝时边塞战争频繁,朝廷重武轻文,科考举荐黑幕将很多才华出众却无人荐举者拒之门外,许多失意文人只能弃笔从戎,建功立业,搏取功名。因此长途跋涉,远赴边垂,心之所止,发言为诗。而唐朝格律诗定型,科举必考,迅速普及,诗歌创作进入鼎盛时期。唐代地域广阔,边塞的民俗风光,以及异域的歌舞传说,大漠的浩翰,边地战士的勇气等等,都成为投笔从戎者诗歌创作的绝佳素材。雄奇瑰丽的边塞诗杰作频出,成为诗国劲旅,在整个古典诗歌史上堪称独步。总而言之,唐朝地域辽阔、国力强盛、战事频繁、重武轻文、诗歌普及。在此大背景之下,边塞诗异峰突起,空前绝后,是其他任何王朝都无法企及的。

2、科举对诗歌创作发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答:科举考试是进入仕途和博得功名最有效的途径。唐代科考要求考生是比较全面的文化修养,包括经术、时务、文章以至书判。科举制度推动了文人去广泛涉猎典籍,增加文化修养。正是这种修养给予文学创作以丰厚的知识基础,再加上技巧、声律、体制的讲求,促进了诗歌的兴盛。唐朝对举人资历的限别很宽,这就刺激了各类教育的空前发展,使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都得以提高,大大推动了诗歌的繁荣。

二、创作题:
以五一期间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五绝•五一劳动节居家侍碗莲
白驹15-洗尘
籽发无根水,清圆寻月间。
四芽初蕊日,花气镇灵关。

注:灵关,指人体内部器官的重要部位。《黄庭内景经·仙人》:“火兵符图备灵关。” 梁丘子注:“诸图可以守备灵关,即三关四关等身中具有之。”《云笈七籤》卷五一:“迴降我形,安镇灵关,拘魂御魄,万神自欢。”

三、自评:
​这首五绝仄起仄收,两个韵字皆阴平,不理想。无挤韵撞韵连韵现象,格律无误,首字平仄比例完美。
小诗​题为“五一劳动节居家侍碗莲”,符合作业要求。
首联回顾碗莲的生长状况——一碗无根水,播种,发芽,寻月间碧叶清圆。清圆一词最著名的出处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沈香》描写荷叶,原句为“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描绘了雨后荷叶清新圆润、亭亭玉立的景象。而我的小小碗莲,喷水后,叶清圆,点题之伺碗莲。
尾联喜见四芽出水期待花苞展望未来——花气镇灵关。碗莲开花,香气袭人,可以净化心灵,镇定魂魄,颐养精气神。清水碗莲,无污泥自不染,远清涟更不妖。案头初蕊放,诗意笔端萦,怎不令人悠然神往。
​全诗起承转合布局,首联回顾过往,尾联展望未来,清圆暗点题,承上启下,衔接紧密。淡淡叙述间,满怀期待燃,语淡情真,意达言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904

帖子

29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3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13 17: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28讲作业
白驹26—霜叶

一、问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唐代边塞诗异峰突起的理解。
答:唐代边塞诗能异峰突起,是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碰撞,是唐代的开放与包容的结果。具体说来,一是社会大环境形成了客观的创作基础,二是诗歌发展到唐朝,已经形成了气候,而不少边塞诗人就是戍边和征伐的亲历者。战争残酷,生命的消亡,鲜血的流淌,对诗人情绪的刺激,灵感的产生,意志的磨砺,是任何环境中的诗人都感受不到的。诗歌来源于生活。
2、科举对诗歌创作发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答:科举能够改变士人的命运,从而激发了无数学子的创作热情,让
文人们有了更高的追求和更广大的舞台。科举带来的竞争让诗人们不断推陈出新,从而使唐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二,创作题

七律·“五一”感怀
霜叶
九州风雨起苍黄,亿万人民奏乐章。
巧匠能工雕玉宇,神农嫘祖画山乡。
飞天骤感寰球小,揽月方知云汉长。
却看红楼歌舞地,豪车出入尽官商。

三,自评

这首诗歌颂了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祖国的伟大成就,同时批判了社会上的奢靡腐败之风。
前四句:描写了九州大地在风雨洗礼中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景象。首联象征着时代的变迁和挑战,展现了人民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颔联则具体描绘了劳动人民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这其中,包括我们的科学家、大国工匠极其尖端科技(巧匠能工雕玉宇),当然,工农大众在改造自然、建设祖国的事业中更是起到了主力军作用(神农嫘祖画山乡)。
后四句:笔锋一转,将视角转向了对现实的反思。颈联体现了对国家科技进步的赞叹,也暗含了对宇宙探索的无限向往,与前面的“雕玉宇”“画山乡”形成呼应,展现了国家在科技和民生方面的全面发展。
尾联与前边的劳动人民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奢侈腐败之风的批判和对廉洁社会人向往。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比喻、用典等手法。
语言风格:雄浑豪放兼批判的犀利。
用韵格律无误。
起承转合符合章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5

帖子

4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55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14 08: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波散人 于 2025-5-14 09:16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班第二十八讲作业
白驹11一烟波散人
一问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唐代边塞诗异峰突起的理解。答:边塞诗最早可追溯至诗经时代,但唐代以前流传于世的甚少,且内容单一。到唐朝时边塞战争频繁,朝廷重武轻文,科考举荐黑幕将很多才华出众却无人荐举者拒之门外,许多失意文人只能弃笔从戎,建功立业,搏取功名。因此长途跋涉,远赴边垂,心之所止,发言为诗。而唐朝格律诗定型,科举必考,迅速普及,诗歌创作进入鼎盛时期。唐代地域广阔,边塞的民俗风光,以及异域的歌舞传说,大漠的浩翰,边地战士的勇气等等,都成为投笔从戎者诗歌创作的绝佳素材。雄奇瑰丽的边塞诗杰作频出,成为诗国劲旅,在整个古典诗歌史上堪称独步。总而言之,唐朝地域辽阔、国力强盛、战事频繁、重武轻文、诗歌普及。在此大背景之下,边塞诗异峰突起,空前绝后,是其他任何王朝都无法企及的。

2、科举对诗歌创作发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答:科举考试是进入仕途和博得功名最有效的途径。唐代科考要求考生是比较全面的文化修养,包括经术、时务、文章以至书判。科举制度推动了文人去广泛涉猎典籍,增加文化修养。正是这种修养给予文学创作以丰厚的知识基础,再加上技巧、声律、体制的讲求,促进了诗歌的兴盛。唐朝对举人资历的限别很宽,这就刺激了各类教育的空前发展,使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都得以提高,大大推动了诗歌的繁荣。


二创作题
七绝·五一抒怀
烟波散人

人喧胜境争欢处,我倚茶亭古道边。
抛却尘嚣参自在,闲烹春茗品流年。
自评:首字平仄比3:1。韵字阴平阳平比1:1。
五一期间我随旅游的洪流一起涌入喧闹的游览胜
地,人们是观赏的是美景,而我则独倚茶亭,
抛却尘器,喝茶品味着人生的流年,岁月静好。
以动静对比写出我此时的自在闲适随和的心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帖子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6
发表于 2025-5-16 10: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八讲作业
白驹19-山茶花哈  第28讲作业:
一、问答题
1、唐代边塞诗为什么能够异峰突起?
答:由于战争的酷烈、将士的英勇、统帅的骄奢、戍卒的苦痛,以及边地的民俗、异域的歌舞、塞野的风光、神奇的传说,一些唐代文人不辞跋涉,远历边陲,乃至投笔从戎,报效边镇幕府,企求由军功以博取仕宦,这些漫游生活也成为诗词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概融入篇翰,形成瑰丽而新奇的诗的国土,故唐代边塞诗在整个古典诗歌史上堪称独步,异峰突起。

2、科举对诗歌创作发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答:唐代的从政入仕不仅要经过科举考试、还要直有朝中大臣推荐相结合的道路。一些寒门学子为入仕途,不惜千里游历,寻觅拜谒朝中有权威有名气的大臣为其举荐,再加上一路游历所闻所见所感,由于地位低下和生活的困顿,一路上真切也体会内俗民情,加之他们正处在封建制度自我更新的特殊历史阶段,这些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寒门学子科举考试写文章、题诗用赋的原材料,普遍的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发而为歌吟,就产生了唐诗特有的理想精神、英雄性格与浪漫气息,形成那种明朗、高亢、奔放、激越的时代之音。从而对诗歌 发展起到 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创作题:
以五一期间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五一闲话
文/白驹06飘雪千山
五一年年不肯休,扫尘拂镜浣衣裘。
早携甥女小区转,晚送肴蔬老母留。
方寸安居心且乐,辛劳愿守梦常悠。
清明庭室光阴暖,白发几丝任上头。

自评:格律无误,韵字平仄和谐,首字母3:5。写五一节日,打扫卫生,看小顾老,安居时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904

帖子

29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3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18 11: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二十八讲白驹组作业点评
创作题:
以五一期间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1、五律  五一即事
白驹01一点春
名醅竹叶青,对饮续开瓶。
钙补蒸鸡蛋,虚除喝茯苓。
醇香三界悟,至味六根宁。
不放韶华去,温书读易经。

千里简评:
即时即事,言通意顺,见怡然逸趣,唯“三界悟”略显泛泛而空洞,可再斟酌。

2、七绝:五一观鹳雀楼景区
白驹17二顷田
危楼千岁因诗盛,嘉世多情示后缘。
试问登高游兴客,几人是为敬儒贤。

千里简评:
“危楼”不如“名楼、楼名”,二句意不畅,尤其后三字费解。题目写了那么多,但内容扣题不紧,且“景区”显得泛泛。或可调整为:
登鹳雀楼
楼名千载因诗盛,先哲还应待后缘。
试问登高游兴客,几人是为敬儒贤。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引出此等有哲思的诗句,作者王之涣亦堪当先哲。

3、七绝•五一游园即景
白驹10-江海
熙阳暖透绿杨烟,稚子追花蝶翅偏。
笑指晴空纸鸢起,风牵长线入云边。

千里简评:
基本通顺,“偏”可打磨,不如用“翩”,“稚子时追蝴蝶翩”。

4.七绝  五一劳动节有感
白驹22-闲坐听风
汗浸青禾日一轮,田畴半世写艰辛。
喧喧车马胜游地,几个山村乡里人。

千里简评:
言通意顺,立意坡机巧,突显农人的不易,颇有“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之意。


5五一体验轻舟摇梦
白驹03~不可思议
一入轻舟绮梦摇,沿途山色又楼桥。
恍然八省行千里,光影厅中绪如潮。

无笔生花评:
不可思议好,起句不错,承句典型的凑句。转句没问题,结句,“绪如潮”前面没有任何铺垫。思绪毫无道理。

6五一节见汉服女赏牡丹  
白驹组09一云飞
霓裳轻曳入芳丛,步步生香蝶绕红。  
此景此时何所似,瑶台仙子赏春风。

无笔生花评:
云飞好,“红”字有凑韵的嫌疑。霓裳不是红色。转结凑的太厉害了。

7、七律•五一农忙寄怀
白驹02-日出东南
孟夏非关节序常,韶光凝彩入诗行。
千畴麦浪翻金浪,万亩秧针绣碧裳。
挥汗频催丰稔梦,躬耕尽付炽情长。
风摇绿野皆成律,且待秋来满廪香。

无笔生花评:
日出东南好,颔联:“麦浪翻金浪”你自己读读。绕口不?下联不错,赞一个!尾联,麦子可以种几季?麦子成熟前后是什么样子的?


8.七律.五一游园
白驹16一旧言
胜日游园意趣同,暮春花谢柳和风。
寻堤曲岸斜栏倚,携侣高亭举目穷。
水荡涟漪飞白鹭,湖含青翠锁晴空。
不知何处传欢语,还是海棠舞袖红。

无笔生花评:
旧言好,首联:“谢”字不太好。有衰败之意。颈联,上联写得不错。其实把颔联的下联和颈联的上联整理并调换一下,这首诗读起来给人的感觉会更好。

9、七绝•五一节见插秧
白驹19-山茶花哈
左手拿秧右插田,纵横交错紧相连。
莫嫌黎庶身卑弱,撑起人间一片天。

愿你快乐评:嫌、间挤韵了。通过插秧这一具体劳动场景,展现了劳动者的辛勤与伟大,契合五一劳动节的主题。
前两句“左手拿秧右插田,纵横交错紧相连”描绘了插秧的动作和田间景象,画面感强,语言质朴。
后两句“莫嫌黎庶身卑弱,撑起人间一片天”由实转虚,从劳动场景上升到对劳动者价值的肯定,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紧相连”稍显直白,若能用更形象的词语描绘秧苗的整齐或田间的韵律感,效果可能更好。
一首接地气、有温度的劳动赞歌,虽在艺术手法上尚有提升空间,但真挚的情感和对劳动者的礼赞使其具有动人力量。

10、七绝•五一过九竹巷有怀
白驹23-静女
不见九门千竹影,幽窗蜗室冷光怜。
四围大厦凌云起,小巷空留等拆迁。

愿你快乐评:见挤韵。以城市变迁为背景,通过对比九竹巷的衰颓与周围大厦的崛起,表达了对旧巷消逝的怅惘之情。
前两句写小巷的萧条("千竹影不见""幽窗蜗室冷"),后两句以"大厦凌云起"反衬,突出城市化对旧街巷的挤压,画面张力强。  
隐喻巧妙:"等拆迁"三字冷静克制,既点明小巷命运,又暗含对时代洪流下个体渺小的无奈,耐人寻味。  
情感含蓄:通篇未直接抒情,但通过"冷光怜""空留"等词,将怀旧与物是人非的感慨自然流露。  
首句"九门千竹影"稍显空泛,若加入具体细节(如青苔石阶、斑驳门匾等),更能唤起共情。  
以小见大,通过一条小巷的命运折射时代变迁,有现实关怀。若在细节描写和情感层次上再作打磨,会更具感染力。

11.五一恰逢庙会
白驹21-凤鸣岐山
笙歌杂耍闹长街,百货琳琅次第排。
买卖万千声远近,阑珊庙会又天涯。

愿你快乐评:描绘五一庙会的热闹场景,语言明快,画面感强,但在情感表达上尚有提升空间。
前三句通过"笙歌杂耍""百货琳琅""买卖万千声"等密集意象,成功渲染出庙会的喧嚣繁华,富有市井气息。  
用"闹""排""远近"等动词串联画面,形成视听交织的动态感!
尾句"阑珊庙会又天涯"突然转向疏离,与前文热闹基调割裂。若铺垫游子思乡或人散后的怅惘(如"忽忆故园灯火外"),转折会更自然。  
"次第排""万千声"等表述略显套路化,可尝试更独特的观察(如"糖人吹破晚霞色")。  
目前仅停留于场景描摹,若在繁华中暗藏时代印记(如"扫码声淹叫卖声"),作品会更具现实厚度。  
建议调整尾句:
原句稍显突兀,或可改为:  
"灯火阑珊客未还"(强化人流散去后的空寂)  
"独收摊位月西斜"(以细节收束,余韵悠长)  
捕捉了庙会的典型风貌,若能在情感逻辑和细节创新上再作锤炼,会是一首优秀的纪实小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8

帖子

27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8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20 05: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八讲作业
白驹07-始俑
一、问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唐代边塞诗异峰突起的理解。
答:唐人置身于门阀统治和专制统治前后两重压制的间隙时期,能以上升、变革的时代精神作为自己的凭借,可谓得天独厚。
他们的主体意识在政治活动领域得以高度发扬,当非出于偶然。从政的追求,促成了唐代文人以功业自许的怀抱。
这样一种普遍的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发而为歌吟,就产生了唐诗(特别是盛唐诗歌)特有的理想精神、英雄性格与浪漫气息,形成那种明朗、高亢、奔放、激越的时代之音。
边塞诗作为一个独特的流派,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2、科举对诗歌创作发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答:科举对诗歌创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漫游和从政都和科举有关。
漫游之风的盛行,是唐代文人身份、地位的转变和整个社会生活变革的产物,而它反过来又成了唐代文人沟通多方面的社会领域和生活现象的聚合器。唐代社会生活能够在文学创作中得到比较广泛而深刻的反映,这是大有关系的一点。
其次,正如我们说过的,唐代科举考试不全取决于一张试卷,相当程度上要靠考生平时的声望,由此衍生出一种行卷的风习,即应试者将平生精心撰作的诗、文、杂著各类文章汇编成卷,投献于达官名流,请他们为自己延誉。
唐人看重行卷,决不亚于科场文字,而行卷的方面又很广,也决不是程式化了的一诗一赋所能包容得了的。
再者,唐制进士及第,并不能马上释褐授官,还须经过吏部博学宏词或书判拔萃考试及格,方予铨选,亦有人另参加制科选拔。
就其对诗歌的影响而言,漫游为创作提供了生活的原料,从政给予诗人以思想动力,科举则又促进了多方面的艺术、文化修养和较为普遍的文化氛围,三方面的结合,恰恰为诗歌的繁荣创造了合适的条件,这在我国历史上也比较特殊。

二、创作题:
以五一期间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五一游文瀛湖
白驹07-始俑
堤岸青青依柳长,粼粼细浪泛曦光。
晴空照水剪帆影,一径花红袂染香。
自评:1、采用了诗家语。
2、用韵、格律无误。
3、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4、韵字阴阳平衡。
5、首字平仄符合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

帖子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2
发表于 2025-5-27 10: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酒 于 2025-5-27 15:51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28讲作业
白驹21-凤鸣岐山
一、问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唐代边塞诗异峰突起的理解。
答:唐代边塞诗异峰的突起,和唐代边塞战争的频繁有关,文人不辞跋涉,远历边陲,乃至投笔从戎,报效边镇幕府,企求由军功以博取仕宦。犹如战争的酷烈、将士的英勇、统帅的骄奢、戍卒的苦痛,以及边地的民俗、异域的歌舞、塞野的风光、神奇的传说,一概阑入篇翰,形成瑰丽而新奇的诗的国土,边塞诗自然就融入了古典诗歌的篇章。

2、科举对诗歌创作发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答:科举制度将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重要内容‌,进士科以诗赋取士,极大地激发了文人学习创作诗歌的热情。为了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考生们必须钻研诗歌技巧,这直接推动了全社会诗歌创作风气的形成‌。科举制度为庶族阶层的举子打开了仕进之门‌。这种制度设计改变了他们的心理机制,使得诗歌创作呈现出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以诗赋为主,极大地刺激了举子们潜心钻研诗歌技艺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诗歌技艺的普遍提高‌。科举制度促进了诗歌题材的拓展和形式创新‌。科举考试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诗歌造诣,这使得文人们在创作中不断探索新的题材和形式,推动了唐诗的繁荣和发展‌
最后,‌科举制度还促进了诗歌的传播‌。通过科举考试,优秀的诗歌作品有机会被广泛传播和认可,进一步激发了文人们的创作热情,形成了良好的创作氛围‌,所以科举制度推动了文人创作诗歌的积极。

二、创作题:
以五一期间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五一恰逢庙会
白驹21-凤鸣岐山
笙歌杂耍闹长街,百货琳琅次第排。
买卖万千声远近,人潮嚷嚷各思怀。
自评
首字阴阳平衡。格律正确无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2

帖子

2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6-11 06: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评阅第28讲作业:
白驹05-紫微
一、问答题
1、唐代边塞诗为什么能够异峰突起?
答:唐诗举凡战争的酷烈、将士的英勇、统帅的骄奢、戍卒的苦痛,以及边地的民俗、异域的歌舞、塞野的风光、神奇的传说,一概阑入篇翰,形成瑰丽而新奇的诗的国土,在整个古典诗歌史上堪称独步。

探究它的成因,当和唐代边塞战争的频繁有关,而文人不辞跋涉,远历边陲,乃至投笔从戎,报效边镇幕府,企求由军功以博取仕宦,亦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边塞作为唐人漫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诗篇,这是其他王朝所不曾有过的,也是那些时代的文士靠模拟乐府来写“从军”、“出塞”的题旨所不可比拟的,于此可以解答唐代边塞诗的独盛。

2、科举对诗歌创作发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答:唐代科举考试不全取决于一张试卷,相当程度上要靠考生平时的声望,由此衍生出一种行卷的风习,即应试者将平生精心撰作的诗、文、杂著各类文章汇编成卷,投献于达官名流,请他们为自己延誉。
唐人看重行卷,决不亚于科场文字,而行卷的方面又很广,也决不是程式化了的一诗一赋所能包容得了的。
唐代科举考试要求于考生的,是比较全面的文化修养,包括经术、时务、文章以至书判,光用“诗赋取士”来概括,并不准确。科举制度推动了文人去广泛涉猎典籍,增强文化修养。
唐代著名诗人都以读书勤奋、学识渊博而自负。
正是这种文化修养上的多方面提高,给予文学创作以比较丰厚的知识基础,再加上技巧、声律、体制的讲求,才有可能促成诗歌的兴盛。

二、创作题:
以五一期间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五一所见
文/白驹05-紫微
长街十里尽人潮,车阵如龙叹路遥。​
野陌樱残新绿叠,山溪瀑落碎珠飘。​
儿童戏蝶穿花径,老叟垂纶钓画桥。​
笑看春光依旧在,且将逸兴付闲聊。

自评:
采用了诗家语,注意了镜头的聚焦。运用了形象思维。
注意了诗中的空间设计。起承转合意脉未断裂。没有犯摞眼、撞韵、挤韵、连韵及必须要避免的“大忌”注意了炼句。用韵、格律是检测无误。作起承转合符合章法。韵字阴阳平衡。首字平仄符合4/4合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6:51 , Processed in 0.0631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