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顺眼阳光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鹿鸣组第二十九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53

帖子

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3
发表于 2025-5-20 01: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班。鹿鸣17-笔严第二十九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什么样的景才符合诗词的规范和要求?
答:
(1)真实性与客观性:
诗词中的景,必须真实,观客在的境,才符合规范表准和要
(2)形象性与生动性:
写诗词,必须认真观查,取其代表性的景物进行形象和生动的描写。
(3)典形性与概括性:
景与景必须紧密惯联,具备它的典形性和概括性。
(4)情景交触性:
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相互交触。
(5)超越性与韵味性:
好诗词超越它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6)创新性与独特:
写好一首好作品,必须创新,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1)抒发情感的方式不同:
借景抒情:
通过观查思考,必须有真情实。
然后才能抒发情感。
(2)情景表达的程度不同:
借景抒情:
可以直表达,同时可以暗喻。

二、创作题:

以荷塘月色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似。

七绝·荷塘月色
文/鹿鸣17-笔严

浩月澄辉映碧塘,清风缕缕递幽香。
闲来夜赏荷颜彩,兴起题诗作赋忙。

自评:
这是一首以荷塘月色为主题的七言绝句。格律,符合规范标准。章法符合起承转合要求。景物生动形象。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感情真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91

帖子

79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9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21 17: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29讲鹿鸣组接龙作品汇总,共计11首,按接龙顺序排列
创作题:
以荷塘月色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注意诗的意境。

1 、七绝 荷塘月色
文/乘风
高低错落惹人怜,默默含香与有缘。
仰首方知今夜月,轻轻落水欲争妍。
老晕子简评
问好乘风同学:用韵、格律无误,“与有缘”“方知”“落水”建议再推敲一下,个见。

2、七律·荷塘月色
文/鹿鸣03-雨霖铃
仄径寻幽荷满塘,平湖似镜影浮光。
风摇翠盖珍珠落,露浥红蕖锦绣妆。
蛙鼓声声喧静夜,萤飞点点乱柔肠。
凭栏独对天边月,思绪绵绵梦亦长。
老晕子简评
问如雨霖铃同学:小律用韵、格律无误,布局合理、基本符合作业要求,继续加油!

3、七律·荷塘月色
鹿鸣15-易蕴
银纱悄覆小池塘,万点星芒抚碧裳。
月碎涟漪鱼戏影,风摇菡萏夜浮香。
蛙鸣忽破琉璃镜,叶动惊飞翡翠光。
欲问姮娥赊玉魄,酿成清露润荷妆。
老晕子简评
问好易蕴同学:小律用韵、格律无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塘月色的宁静美好,将荷塘中的景致刻画的栩栩如生…继续加油!

4、七律.荷塘月色
鹿鸣08~泰山一松
山村雨霁夜微凉,月色轻笼半亩塘。
玉立娉婷凝蜃气,屏围圆润驻珠光。
鱼游镜水星河乱,蛙鼓圩堤人事伤。
一去离家天样远,清辉褪尽剩愁肠。
老晕子简评
问好泰山一松同学:小律用韵、格律无误,小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符合作业要求,继续加油!

5、七律•荷塘月色
文/鹿鸣05心中有爱
风定澄波夜未央,藕花深处暗浮香。  
一痕淡月窥鱼影,数点流萤度石梁。  
偶有蛙声惊短梦,漫斟星斗入吟觞。  
此间清景谁堪共?欲唤濂溪说渺茫。
六月清荷浅评!格律无误!首字平仄6/2,不符合作业要求!以后注意!首联切题,颔联跟进,一幅恬静悠然的荷塘夜色图,非常优美!选取的几个物象也非常正确!颈联借景入情,结构没有错开,都是2212结构,且入吟觞有点用力过了,吟觞一边喝酒,一边高吟,是古代文人聚会形式。尾联回扣主题,总揽全篇,上分句不错!下分句用典了!说渺茫再酌一下,此处有点费解!整体不错的,有进步!细节上再打磨一下更好!继续努力!

6,七律•荷塘月色
鹿鸣组-山西老董
荷风伴我步横塘,月色如银送晚凉。
影动惊飞双白鹭,波浮乱拥两鸳鸯。
而今旧景又重现,忆昔伊人各一方。
老去非无离别恨,痴情自古惹愁肠。
六月清荷浅评!格律无误!首字平仄比4/4,完美!前四句以我步荷塘为契机,描述了荷塘夜色,颔联上分句不错,下分句就令人费解了,鸳鸯大晚上的不睡吗?还是在碧波中睡觉,这个好像不合逻辑。且后面四句与主题断痕,来的太突兀,与荷塘夜色没有任何关系!建议重新布局立意!做到画面协调统一。这次作业好像失了水准!继续努力!
7.
七律•南湖赏荷
鹿鸣25-心怡然
翠盖红裙入画屏,是谁妙手绘丹青。
一湖花气钻襟袖,几对闲鸥憩蓼汀。
赊我唐诗三万句,赋她荷韵四时馨。
流连慢步蓬莱境,醉饮香风不愿醒。
六月清荷浅评!格律无误!首字平仄2/6,不符合作业要求,以后注意!首联切题,一个设问升华了主题!颔联一个近景一个远景让人感受到了荷塘的美妙。对仗也比较工整!颈联入情,用夸张手法表明了对荷的喜爱。结构章法娴熟,四时改一下更好!尾联回扣主题,上分句不错!下分句香风与前面花气有点相近,再酌一下更好!整体不错,有景有情,情景交融!继续努力!
8、五绝·月下荷塘
鹿鸣组长-乡音未改
饮月藕池边,温香酒案前。
蛙鸣徒惹恼,误我作新篇。
六月清荷浅评!格律无误!一首清新明快的小绝,饶有风趣,很接地气!起承描述了主人赏荷的情景,月下吟酒,藕池飘香,正准备高吟一番!转合句不错,这时来了几声蛙鼓,扰了清兴,刚想好的词也忘了!生动形象,让人身临其境,忍俊不禁!起承转合井然有序,文字优美,思维灵动.!非常成功的一首小绝!拜读了!

9.七律:荷塘月色
鹿鸣09-笑看落花
独倚栏杆月下长,圆珠滚滚润荷裳。
红蕖映水羞娇面,绿盖随风送暗香。
望眼由心添惬意,闲吟遣兴话清凉。
蛙声一片倾听久,把酒无言醉满塘。
寻觅交流:
首联(月下)/(圆珠指的是雨还是什么?)这联语境不是那么顺畅。
中二联形成。整体脉络还算通顺,只是合句:
把酒无言醉满塘句有很大提升空间,望斟酌老友

10.七绝·荷塘月色
文/鹿鸣11-路漫漫
独行傍晚水池边,喜见娇花万朵姸。
时听蛙声如笛响,文中光景步流连。
寻觅交流:
注意题目是月色,起句在傍晚,月未升起。
转句:蛙声一片,比笛子响。
合句:【文中光景】不解,是自己布的景还是什么?
加油

11,七绝·月下池塘
文/庄楚
谁共池亭龙井杯,月光荷影此徘徊。
偶然风起青萍处,细细清香渡水来。
寻觅交流:
不错的小诗,特别是合句有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2

帖子

912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29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5-5-21 17: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鹿鸣11-路漫漫第二十九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什么样的“境”,才符合诗词的规范和要求?
答:至少要符合以下几点:
(1)境的可感性。
(2)境的完整性。
(3)境的独特性。
2、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区别是什么?
答:有以下区别:
(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2)“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创作题:
以荷塘月色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注意诗的意境。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七绝·荷塘月色
文/鹿鸣11-路漫漫
独行夜晚水池边,喜见娇花万朵姸。
时听蛙声如笛响,文中光景步流连。
自评:在夜晚的时候、我一个人在水池边独自漫步,放眼望去,水池里的荷花千朵万多,十分娇艳。听到阵阵青蛙鸣叫如同笛音一样好听,仿佛看到朱自清笔下描写的美景就在眼前,使人流连忘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4

帖子

3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24 13: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鹿第二十九讲作业:
文/鹿鸣07-白玫瑰

一、问答题:
1、什么样的“境”,才符合诗词的规范和要求?
答:在诗词中,符合规范要求的“境”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真实性和客观性:诗词中的境应基于真实的生活场景或自然景物,具有客观存在的基础。
(2)形象性与生动性:需要通过细腻的描绘、精准的刻画,使境具有鲜明的形象,能够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出具体的画面。
(3)典型性与概括性:要能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场景或景物,以小见大,概括出更广泛的生活或情感内涵。
(4)情景交融性:境与情紧密相连,是作者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后营造出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5)超越性与韵味性:好的诗词之境往往超越了具体的物象和场景,具有一种弦外之音、味外之旨,能让读者在欣赏诗词时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回味无穷。
(6)创新性与独特性:在众多诗词作品中,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的境更能吸引读者。
2、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区别是什么?
答: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主要有以下区别:
(1)触发情感的方式不同
借景抒情:
作者心中先有某种情感,然后借助特定的景物来抒发这种情感,是一种主动的情感表达。
触景生情:
是作者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从而引发内心的情感波动,是一种被动的情感激发。
寓情于景: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将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不是先有情再借景,也不是因景而触发情,而是情与景在创作过程中就紧密交织在一起 。
(2)情感表达的直接程度不同
借景抒情:
表达感情相对直接,读完作品后,读者能比较明显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有见“情”不见“景”之感。
触景生情:
情感的表达也较为直接,由景引发情后,作者会直接将所生之情抒发出来,读者能清晰地看到景与情之间的触发关系以及作者的情感倾向。
寓情于景:
表达感情较为含蓄,正面不着一字抒情,读完作品后,读者首先感受到的是景,需要仔细分析才能体会到景中所寓含的情感。
(3)景与情的主次关系不同
借景抒情:
落脚点在情上,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是抒情的手段,情是目的。
触景生情:
景是触发情感的媒介,情因景而生,二者相对比较均衡,但情往往是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景只是引发情感的一个契机。
寓情于景:
重在景,通过对景的细腻描绘,让情感蕴含在景中,情与景相互交融,不分主次,但景在表现上更为突出,读者需要通过景去感受情。


二、创作题:
以荷塘月色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注意诗的意境。

七律·荷塘月色
文/鹿鸣07-白玫瑰

七律*梦中荷塘月色
凝香-白玫瑰
梦中荷叶意悠阳,月色银河送晚香。
妙笔生花言白鹭,萱崖晓径蕙鸳鸯。
年年岁岁今天有,雅士文人韵四方。
玉立亭亭分离菊,点青芳树满身殇。

自评
这首七律诗通过检格律用韵无误,符合起承转合章法,中二联对仗可以,首字平仄尚可,韵字阴阳平衡,无撞韵、挤韵和连韵现象。

① 意象丰富优美;
诗中运用了很多富有特色意象,如“荷”“月色”“”“等,描绘出一幅荷塘月夜景,营造出宁静、清幽充满生机的氛围。
② 画面感强:
颔联“鹭浥红蕖路锦绣妆”,通过细腻的描写,将风吹荷叶、露珠滚落,以及露水滋润荷花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颈联“喧静夜,年年岁岁点青乱柔肠,韵四芳”,动静结合,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③情感表达细腻:
尾联“玉立亭亭独对分离,思绪绵绵玉立”,诗人独自凭栏比赏月,思绪随着月色蔓延,将内心的情感融入到这宁静的月色之中,银河引发读者的共鸣。
④韵律和谐:
全诗遵循七律的格律要求,对仗可整,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体现了作者扎实的诗歌创作学掌功底。
⑤从韵律上看,首诗缺乏韵律感,读起来在音韵和谐度上稍不足。
在意境营造方面,虽然描绘荷塘夜景画面,可意象组合稍显不足,点青,意境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有待改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0

帖子

3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26 21: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九讲作业
鹿鸣09-笑看落花
一、问答题:
1、什么样的“境”,才符合诗词的规范和要求?
答:至少要符合以下几点:
(1)境的可感性。
(2)境的完整性。
(3)境的独特性。
2、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区别是什么?
答:有以下区别:
(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2)“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创作题:
以荷塘月色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注意诗的意境。
七律:荷塘月色
独倚栏杆月下长,圆珠滚滚润荷裳。
红蕖映水羞娇面,绿盖随风送暗香。
望眼由心添惬意,闲吟遣兴话清凉。
蛙声一片倾听久,把酒无言醉满塘。

点评

简评:格律无误,脉络清晰,情景交融,荷塘月色一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夏夜荷塘的静谧之美 通过多维度的艺术手法营造出沉浸式的意境  发表于 2025-5-26 2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2

帖子

1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30 21: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焱 于 2025-6-1 19:00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九讲作业:
鹿鸣16~王焱

一、问答题:
1、什么样的“境”,才符合诗词的规范和要求?
答:在诗词中,符合规范和要求的“境”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真实性与客观性:诗词中的境应基于真实的生活场景或自然景物,具有客观存在的基础。
(2)形象性与生动性:需要通过细腻的描绘、精准的刻画,使境具有鲜明的形象,能够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出具体的画面。
(3)典型性与概括性:要能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场景或景物,以小见大,概括出更广泛的生活或情感内涵。
(4)情景交融性:境与情紧密相连,是作者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后营造出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5)超越性与韵味性:好的诗词之境往往超越了具体的物象和场景,具有一种弦外之音、味外之旨,能让读者在欣赏诗词时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回味无穷。
(6)创新性与独特性:在众多诗词作品中,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的境更能吸引读者。

2、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区别是什么?
答: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主要有以下区别:
(1)触发情感的方式不同
借景抒情:
作者心中先有某种情感,然后借助特定的景物来抒发这种情感,是一种主动的情感表达。
触景生情:
是作者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从而引发内心的情感波动,是一种被动的情感激发。
寓情于景: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将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不是先有情再借景,也不是因景而触发情,而是情与景在创作过程中就紧密交织在一起 。
(2)情感表达的直接程度不同
借景抒情:
表达感情相对直接,读完作品后,读者能比较明显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有见“情”不见“景”之感。
触景生情:
情感的表达也较为直接,由景引发情后,作者会直接将所生之情抒发出来,读者能清晰地看到景与情之间的触发关系以及作者的情感倾向。
寓情于景:
表达感情较为含蓄,正面不着一字抒情,读完作品后,读者首先感受到的是景,需要仔细分析才能体会到景中所寓含的情感。
(3)景与情的主次关系不同
借景抒情:
落脚点在情上,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是抒情的手段,情是目的。
触景生情:
景是触发情感的媒介,情因景而生,二者相对比较均衡,但情往往是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景只是引发情感的一个契机。
寓情于景:
重在景,通过对景的细腻描绘,让情感蕴含在景中,情与景相互交融,不分主次,但景在表现上更为突出,读者需要通过景去感受情。
2、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区别是什么?

二、创作题:
山塘
鹿鸣16~王焱
山塘无若许,风月最相知。
值此清凉夜,禅房发几枝。

三、自评:格律用韵无误,韵字都是阴平,不知可否,一幅月下荷花绽放图,立意不高远,似有禅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6:59 , Processed in 0.06419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