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凤王

小渔村词研17期第17讲清心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206

主题

3884

帖子

38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8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6-27 09: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城梅花引·愁
作者:清心40-李理
家严卧病已三秋。药难投。病难投。网校催交,作业使人愁。叠韵新词还未就,父shen吟,一声声,痛不休。
不休。不休。泪暗流。思未收,念未收。写也写也,写不出、乱绪悠悠。且把新愁,暂付墨中留。纵使词工何所用,
心切切,意惶惶、急上头。
流光龙啸老师评:
这阕《江城梅花引·愁》以质朴语言道尽侍疾与创作的双重压力,情感真挚动人。叠韵运用自然:"不休""未收"等叠词回环往复,如愁绪萦绕,强化了焦灼感。细节见真情,"父shen吟,一声声"以白描手法戳中人心,病榻前的无力感跃然纸上。矛盾结句深刻:末句"纵使词工何所用"道破艺术与现实的距离,升华了"愁"的层次。  
"药难投,病难投"稍显直白,若化用"药炉空沸,病榻难温"类意象或更含蓄。然急就章中能兼顾格律与真情,已属难得。此作胜在"真",字字皆从肺腑中来,非强说愁者可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884

帖子

38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8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6-27 09: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词研17期第17讲清心组江城梅花引作业统计贴
临屏老总:若水椰子、流光畅想、流光龙啸、蓝色星空。
负责统计:副班主任-李纳兰
1.清心01-事去心空16,
2.清心05-北国红叶!
3.清心07-梦缘!
4.清心11-流光祥云!
5.清心12-流光诗客!
6.清心13-哈达山人 9,
7.清心15-横渠晨风 6,
8.清心16-墨萌!
9.清心17-小小鱼 11,   
10.清心18-若溪 7,  
11.清心22-水木清华17,
12.清心23-流光北丐!
13.清心26-逍遥晓澜18,
14.清心29-流光醉春13,
15.清心30-荷塘月色 5,
16.清心31-妮妮19,
17.清心33-浮尘 12,
18.清心36-王者至尊!
19.清心38-萍踪侠影 8,
20.清心39-江月晓 10,
21.清心40-李理20,
22.清心41-况味恒沙14
23.清心43-点墨15

清心组23人满勤
大群临屏:
清心组本周五晚上副总评阅若水椰子临屏1-4
作者:清心36-王者至尊
作者:清心23-流光北丐
作者:清心16-墨萌
作者:清心07-梦缘

清心组本周五晚上蓝色星空老师临屏5-7
作者:清心11-流光祥云
作者:清心12-流光诗客  
作者:清心05-北国红叶

清心组23人
大群临屏:(7人!)
论坛作业:(20-4=16人,)
清心组第17讲江城梅花引按楼号点评:
5楼6楼7楼8楼:单周清心评阅-傲雪寒梅-待评
9楼10楼11楼12楼:单周清心评阅楚云深已领
13楼14楼15楼:单周清心评阅香杏黄已领
16楼-20楼流光龙啸老师已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884

帖子

38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8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6-27 15: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词研17期第十七讲作业(评阅:楚云深)

9楼:
江城梅花引*端午祭屈原
作者:哈达山人

龙舟争渡汨罗江。遇山岗。过山岗。锣鼓声声,屈子在何方。艾草昌蒲驱不尽,胸中怨,一声声、吼断肠。
断肠。断肠。把香囊。与雄黄。列两旁。魑魅魍魉,切莫阻、魂魄归乡。留得诗声,时刻沐朝阳。待到山花开满地,求燕子,把离骚、寄万邦。

【浅评】问好学友!本期作业《江城梅花引·端午祭屈原》紧扣端午主题,以沉郁真挚的笔触抒发对屈原的追思缅怀,情感浓烈,颇具感染力,同时在格律与意象运用上有其亮点,也存在可提升之处。
词中情感真挚深沉,上阕开篇“龙舟争渡汨罗江。遇山岗。过山岗。锣鼓声声,屈子在何方”,通过描写端午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以疑问的形式,将欢快与思念、追寻形成鲜明对比,瞬间将读者带入对屈原的深切怀念氛围之中,奠定了全词追思的情感基调。“胸中怨,一声声、吼断肠”直接点明屈原心中的愤懑哀怨,用词直白且极具冲击力,生动展现出屈原遭受不公的悲愤心境 ,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词人对屈原遭遇的共情与不平。下阕“断肠。断肠”的反复咏叹,强化了这种哀伤悲痛的情绪,进一步加深情感浓度。“求燕子,把离骚、寄万邦”则体现出词人希望屈原的精神与作品能够传播四海、永垂不朽的美好愿景,将情感从单纯的怀念引向对文化传承的期望,使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从格律角度来看,下阕有一字出律。《江城梅花引》有其特定的格律要求,此词在押韵上基本能遵循词牌规律,韵脚转换自然,读来朗朗上口,在韵律上有一定节奏感。然而,部分语句稍显直白通俗,在炼字琢句方面尚有提升空间。例如“把香囊。与雄黄。列两旁”表述较为口语化,略显平铺直叙,未能充分展现出古典诗词语言的凝练与优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词作的艺术韵味。若能在语言上进行更精心的雕琢,使语句更具诗意与张力,或许能让作品更上一层楼。

总体而言,以饱满的情感表达了对屈原的追思,意象选择贴合主题,在情感传递和主题呈现上较为成功。但在语言的锤炼与艺术性上存在一些不足。若能在保持情感真挚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磨词句,提升语言的表现力与文学性,同时在结构上可以尝试更多起伏变化,使情感表达更具层次与波澜,相信这首词将更具艺术魅力,更好地实现对屈原精神的赞颂与文化传承的表达。
个见,仅供参考!


10楼:
江城梅花引·再赋与君书
作者:清心39-江月晓

一轮山月上重楼。盼中秋。怕中秋。清减时光,霜雪落眉头。遥忆初容犹在目,凝眸处,挑长缨、荡九州。
九州。九州。战未休。带吴钩。披锦裘。可记枕畔,又几句、耳语娇羞。梦里温存,梦外叹悠悠。满纸相思千万字,难尽意,念君安、妾笔留。

【浅评】问好学友!本期作业《江城梅花引·再赋与君书》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深闺女子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念,将儿女情长与家国情怀交织相融,在情感表达、意象运用与格律把控上各有特色。
词作开篇“一轮山月上重楼。盼中秋。怕中秋”,以“盼”与“怕”的矛盾心理形成情感张力。“盼”是渴望团圆相聚,“怕”则因深知中秋佳节仍孤身一人,徒增相思之苦,瞬间将思念的复杂心绪展现在读者眼前。“清减时光,霜雪落眉头”运用夸张与比喻,生动展现时光流逝中女子因思念憔悴、鬓染霜雪的形象,强化了相思之深。“遥忆初容犹在目,凝眸处,挑长缨、荡九州”笔锋一转,由个人情思联想到恋人的壮志豪情,将儿女情与家国志巧妙融合,拓宽了词作的情感维度。

下阕“九州。九州。战未休”的反复咏叹,突出对恋人征战未归的担忧,“带吴钩。披锦裘”勾勒出恋人英姿飒爽的形象,饱含自豪与牵挂。“可记枕畔,又几句、耳语娇羞”回归私密温情的回忆,与现实的分离形成鲜明对比。“梦里温存,梦外叹悠悠”以梦境与现实的反差,进一步深化相思之痛。结尾“满纸相思千万字,难尽意,念君安、妾笔留”直白而深情,将无尽思念化作对恋人平安的殷切期盼,收束自然,余韵悠长。
词中意象运用丰富且富有层次。“山月”“中秋”作为传统怀人意象,奠定了清冷孤寂的情感基调,营造出静谧而惆怅的氛围。“霜雪”既实写岁月痕迹,又暗喻相思带来的愁苦,增添了凄凉之感。“长缨”“吴钩”“锦裘”等意象则塑造出恋人英勇豪迈的英雄形象,与柔情的相思意象相互映衬,使词作刚柔并济。“枕畔耳语”“梦里温存”等生活化意象,细腻地展现出恋人之间的亲密过往,让思念更具真实感与感染力,多种意象交织,构建出虚实相生、情思绵邈的意境。
从格律上看,该词遵循《江城梅花引》的韵律规则,韵脚转换流畅自然,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在韵律方面表现出色。在语言上,词句通俗易懂。
这首《江城梅花引·再赋与君书》以真挚动人的情感、丰富多元的意象,成功描绘出女子对恋人的深切思念与牵挂,巧妙融合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立意较为深刻。在格律把控上表现良好,韵律和谐。然而,语言的精致度与含蓄性尚有进步空间。若能在保持情感真挚的基础上,进一步雕琢词句,增强语言的艺术性与表现力,使情感表达更含蓄蕴藉,词作将更具艺术魅力,更能打动读者心弦,成为一首兼具情感深度与艺术美感的佳作。


11楼:
江城梅花引·疏枝浅绿已轻浓
作者:清心17-小小鱼
疏枝浅绿已轻浓。鹊声东。又声东。帘卷窗明,何以所形容。勤苦习书春又暮,试期近,趁朝时、去御风。
御风。御风。有谁同。惜相逢。写照中。碧落可语,未解忆、自此和融。一沐春恩 ,嫩叶尽成丛。看取少年登榜处,斯往日,不争先、羽翼丰。

【浅评】问好学友!本期作业《江城梅花引·疏枝浅绿已轻浓》以清新笔触描绘学子勤学应考的情境,借景抒情,将季节变化与求学之路相融合,在情感传递、意象运用与词牌驾驭上展现出独特风格。
词作围绕学子备考、应考展开,情感基调积极向上。开篇“疏枝浅绿已轻浓。鹊声东。又声东”,以春日枝头渐浓的绿意与反复传来的鹊声,营造出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氛围,暗示时间流逝与美好期许,奠定轻快基调。“勤苦习书春又暮,试期近,趁朝时、去御风”直接点明学子勤学不辍,临近考试时把握时光、渴望乘风而上的壮志,展现出学子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下阕“御风。御风”的重复咏叹,强化了学子对实现理想的向往与追求。“惜相逢。写照中”隐含对同窗情谊的珍惜,为词作增添温暖情谊。“碧落可语,未解忆、自此和融”稍显晦涩,但可理解为学子对未来的憧憬,渴望与天地共鸣,达成内心的和谐与理想的实现。“看取少年登榜处,斯往日,不争先、羽翼丰”以展望少年金榜题名作结,表达对学子的美好祝愿,凸显厚积薄发、终有所成的主题,传递出乐观励志的情感。
该词基本遵循格律要求,韵脚转换自然,节奏明快,在韵律上具有一定的和谐感。但在语言表达方面,部分语句稍显直白质朴,缺乏古典诗词的凝练与韵味。总体来看,以独特视角展现学子求学应考的心路历程,情感真挚,主题积极,意象运用有可圈可点之处,格律也基本符合要求。但语言的精炼度与意象表意的清晰度方面仍存在不足。若能在保持积极情感与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磨词句,优化意象组合,使语言更具诗意,表意更加明确,这首词将能更好地展现古典诗词的魅力,更生动地描绘出学子逐梦的风采 。
个见,仅供参考。


12楼:
江城梅花引·雨夜思亲
作者:清心33-浮尘
潇潇暮雨掩重门。烛昏昏。影昏昏。独倚寒窗,不觉夜欺人。谁识客中凄苦景,秋声起,故乡遥,欲断魂。
断魂。断魂。拭啼痕。酒一樽。人半醺。半梦半醒,似听见、嘱语谆谆。可是家中,也在盼离人。明日买舟回故里,承膝下,慰慈颜、报母恩。

【浅评】问好学友!本期作业《江城梅花引·雨夜思亲》以凄清的雨夜为背景,围绕游子思乡念亲的主题,将孤寂愁绪与归乡心愿娓娓道来,情感真挚动人,意象与格律的运用也各有特色。

词作开篇“潇潇暮雨掩重门。烛昏昏。影昏昏”,通过“潇潇暮雨”营造出压抑、清冷的氛围,“烛昏昏”“影昏昏”进一步渲染孤寂昏暗的环境,奠定了全词哀伤愁苦的基调。“独倚寒窗,不觉夜欺人”,一个“欺”字将游子在漫漫长夜中被孤独与思念折磨的心境生动展现,使读者感同身受。“谁识客中凄苦景,秋声起,故乡遥,欲断魂”直接抒发客居他乡的凄苦,点明因秋声起、故乡远而生出的断肠之思,情感浓烈直白。

下阕“断魂。断魂”的重复咏叹,强化了思乡念亲的悲痛之情,紧接着“拭啼痕。酒一樽。人半醺”描绘出游子借酒消愁,却愈发思念亲人的无奈与哀伤。“半梦半醒,似听见、嘱语谆谆”细腻刻画游子在恍惚间仿佛听到亲人叮嘱的情景,虚实结合,将思念推向高潮。“明日买舟回故里,承膝下,慰慈颜、报母恩”以归乡的心愿作结,表达出游子对母亲的深厚孝心与渴望陪伴的急切心情,使情感从悲伤转向温暖与希望,情感层次丰富且过渡自然。

从整体来看这首《江城梅花引·雨夜思亲》,以真挚的情感、贴合主题的意象和严谨的格律,成功描绘出游子雨夜思乡念亲的动人情景,情感表达层层递进,主题鲜明突出。尽管在语言的艺术性上存在提升空间,但真挚的情感仍是词作的核心亮点。若能进一步锤炼词句,提升语言的表现力,这首词将更具艺术魅力,更好地触动读者内心深处对亲情与故乡的眷恋之情 。
个见,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06:35 , Processed in 0.0531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