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凤王

小渔村资治通鉴初唐班武唐组第二次汇总贴

[复制链接]

206

主题

3884

帖子

38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8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08: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初唐班武唐08-离烟毕业汇总
小渔村资治通鉴初唐班第1讲
统计问答请你评论隋炀帝之死
武唐08-离烟答:杨广是一位非常有野心的人,兄弟之中,独著声绩。十三岁受封晋王,坐镇并州,在外藩迅速成长,30岁已经声明注甚,冠于蛛网。杨广即位第一年,就在诏书中写道:“君民建国,教学为先,移风易俗,必自兹始。”他创建的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终止,为古代中国的育才政策有很大的贡献。颁《大业律》。改州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改官制,设五省、三台、五监、十六府等。修订法律,主要是对隋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唐律》就是依照着《开皇律》与《大业律》修订的。杨广营建的洛阳城,南对伊阙,北倚邙山,东逾瀍河、洛水纵贯其间,分外郭城、宫城、皇堀、东城、含嘉仓城、园壁城和耀仪堀,规模宏大,布局有序。宫城皇城偏隅郭城西北的独特的布局和整齐的划一里见方的里坊布局建制而在中国都城建设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隋炀帝修建洛阳城,具有统治国家的战略考虑。到五代、北宋时仍在使用,曾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
政治上,他打破了关陇集团垄断仕途的局面,重用了虞世基、裴蕴等南方集团官员。军事上,统一南北,南平吴会,北却匈奴,在即位前曾参与与突厥、契丹之战事,皆有所获。杨广的所作所为,在我们后人来看,都是非常具有战略目光的,但是当时,迁都洛阳,开凿大运河,造龙舟等在当时都是荒淫逸乐,劳民伤财之举,如若他上位后,能够缓缓图之做到节用爱人,使民以时,让老百姓能够得到休生养息,以至于后来有没有大唐还不好定论。无论如何,他为以后的大唐盛世,安定团结起了不可磨灭的铺垫作用。后来激起民愤兵变给杀也是因果。
—————
小渔村资治通鉴初唐班第2讲
李渊为何要选择关中和长安呢
关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军事战略价值。李渊谋划起兵时,瓦岗军正与东都的隋军相持不下,无暇西顾。李渊出身关陇贵族集团,李渊不仅熟悉关中地区,而且在关中也享有强大的政治资源。长安是隋朝故都,也是关陇集团的大本营以“尊隋”的名义攻取长安,就能赢得关陇集团的支持,为日后夺取天下奠定基业。李渊就是要向天下人表明,自己是“李氏将兴”的应谶者,同时也是隋朝正统的合法继承者,二者互为表里,互为因果。可以说,李渊的这番操作,为自己太原起兵及其在长安建立的政权树立起强大的政治合法性。
—————
小渔村资治通鉴初唐班第5讲
统计答题请你评价隋末李密。
武唐08-离烟答:
李密的统治时间不长,但他的生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才智和谋略为后世所传颂,他的失败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教训。他的生涯告诉我们,在乱世中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不仅需要才智和谋略,更需要耐心、稳健和高超的政治手腕,李密是一个才智出众、志向远大的历史人物,但他用人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他的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小渔村资治通鉴初唐班第9讲
统计问答请你评论陈叔达
武唐08-离烟答:陈叔达(572年-635年),字子聪,出身陈朝皇室。陈宣帝陈顼第十七子,陈后主陈叔宝异母的弟弟。他容貌出众,颇有才学,因陈朝被灭,隋陈后主出降,被迁入长安,却未得任用。直到唐国公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并攻打绛郡,陈叔达献城投降。(此举即有当时的无奈,亦有灭国之恨)李渊攻破长安后,陈叔达被授为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并与丞相府记室温大雅一同执掌机密,参与起草军书、赦令以及禅代文诰。(才华崭露头角)陈叔达在唐初权力过渡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李渊因太子李建成谗言欲废黜秦王李世民时,他以“秦王有大功于天下,不可废黜”力谏,阻止了废立危机,为李世民争取了时间。玄武门之变后,他更以“秦王功盖天下,四海归心”劝李渊传位李世民,促成权力平稳交接,避免了更大动荡。陈叔达才华横溢,十余岁即能即兴赋诗,参与编修《艺文类聚》,其诗文被白居易赞为“焕成文章”。任礼部尚书时,妥善安置归降的契苾何力部落,展现外交才干。推动南北士族融合,推荐江南士子入仕,缓解了唐初对南方士族的压制。
因其性格刚直招致仕途波折,曾因与萧瑀在朝堂争吵被李世民罢免;晚年因治家不严遭弹劾,虽未被严惩,但暴露家族管理缺陷,最终以闲职退隐。
史书称其“才学明辩,中二国之选”,肯定其政治眼光与文学成就。他既是李世民登基的“稳定器”,亦是南北文化融合的推动者,但性格与治家问题亦折射出个人能力与时代机遇的复杂互动。
—————
小渔村资治通鉴初唐班11讲
唐朝如何颠覆李轨政权?
武唐08-离烟答:唐朝颠覆李轨政权主要通过zheng治手段和军事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唐高祖李渊通过派遣使者送信给李轨,对李轨极力拉拢,使其产生错觉,认为自己占据了险要地势,大唐的军队根本不能把他怎么样。军事行动方面,唐朝派遣安修仁兄弟入凉作为卧底,当上左右卫大将军,以便获取敌人情报,里应外合。武德二年(619年)五月,安修仁兄弟一起擒拿凉王李轨,颠覆了李轨的政权,凉亡。河西五郡并入唐朝国境。
—————
小渔村资治通鉴初唐班13讲
请评价杨恭仁。
武唐08-离烟答:杨恭仁,今陕西华阴人,隋朝观王杨雄之子,饱读诗书,有着极高的道德修养。他在隋朝当官时,为人忠厚,差遣众人时态度谦恭。他打败敌人,立下功劳,才显示出他有仁又有勇;在裴蕴等人掌选被贿赂时恭仁被训斥排挤,可见在浊流中独自让自己独做一股清流是多么难危险。后归顺唐他靠着满腹经纶在遇到唐高祖时,受到了唐高祖的赏识。后来他的弟弟、侄子和皇室联姻,死后,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潭州都督,因为他的正直为人,少于人交恶,一直很少有人去辱骂他
—————
小渔村资治通鉴初唐班17讲
武唐08-离烟
杨庆为何四改姓?
杨庆作为隋朝宗室,杨广猜忌宗室皇亲,滥杀无辜,杨庆是为数不多逃过一劫的人,此后辗转投到李唐,史书评价很低的一个人,为了自己无所不用其极。比如弃母而逃,逼迫自己妻子服毒药自杀。细看来,他每次改姓都与政局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1. 首次改姓:投降李密,改姓郭。隋末天下大乱,李密攻占洛口仓后围攻荥阳,杨庆因粮草断绝且得知隋炀帝被杀选择投降李密(杨庆祖籍山东,其祖父杨元孙早年因避祸曾随母姓郭)。杨庆为迎合李密,就改姓郭,既避免被清算,也借机与隋室划清界限。2. 复姓杨氏:归附越王杨侗。李密败于王世充后,杨庆逃回洛阳投靠越王杨侗(杨侗为隋室宗亲)。杨庆恢复杨姓以表明对隋室残余势力的忠诚,并获封宗正卿。3. 第三次改姓(改郭姓):王世充篡位称帝,杨庆为自保主动劝进,并改姓郭以表忠心。王世充非宗室,杨庆需通过联姻(娶王世充侄女)和改姓巩固地位,被降为郇国公以示拉拢。4. 终复杨氏,归顺唐朝。王世充兵败前夕,杨庆又抛妻弃母归唐(致老母被杀、妻王氏自杀)。唐统一趋势明显,杨庆恢复杨姓以重归宗室身份,获封宜州刺史及郇国公爵位。
——————
小渔村资治通鉴初唐班19讲
题梁帝萧铣
武唐08-离烟答:梁帝萧铣是隋末唐初割据势力之一,曾短暂称帝,建立后梁政权。尽管他在历史上存在时间较短且最终失败,不过优点是善于抓住时机,利用乱世崛起,萧铣出身南朝梁宗室后裔,在隋末天下大乱时,凭借家族声望和地方豪强的支持,迅速在巴陵起兵,占据荆襄一带,重建梁国。这体现了他对时局的敏锐判断和政治号召力。注重政权合法性,争取民心,他以恢复南朝梁室为旗帜,称帝后定都江陵,试图通过延续梁朝正统来凝聚人心。在统治初期,他减免赋税、安抚流民,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荆楚地区的秩序,显示出一定的治国意识。用人包容,团结地方势力,萧铣吸纳了董景珍、张绣等地方豪强和隋朝旧将,初期能平衡各方利益,扩大势力范围。其政权一度控制长江中游,拥兵四十万,成为南方重要的割据力量。文化上的象征意义,作为南朝梁皇室后裔,他的存在客观上延续了南朝文化在荆楚地区的影响,对当地士族有一定吸引力。尽管有上述优点,萧铣的缺点更为明显过度依赖部将却未能有效制衡,导致内部分裂,优柔寡断,面对唐军李孝恭、李靖的进攻时决策迟缓;最终因孤立无援而投降,政权仅存四年即覆灭。萧铣的优点更多体现在初期整合资源的政治手段上,但缺乏雄才大略和长远战略。他的失败也反映了隋末割据势力中“名望不足以服众,实力不足以抗强敌”的普遍困境。在正史(如《旧唐书》《新唐书》)中,他常被描述为“平庸守成”的割据者,其政权昙花一现,未能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
小渔村资治通鉴初唐班21讲
七绝•咏李世民
作者:武唐08-离烟
天可汗尊蛮狄惊,约盟渭水退夷兵。
运筹帷幄反玄武,赢得唐疆万里平。
—————
小渔村资治通鉴初唐班23讲
临江仙•咏平阳公主
作者:武唐08-离烟
娘子关前秋色冷,当年万马嘶鸣。英姿飒爽统雄兵。  帝姬非弱质,韬略胜豪英。  
莫道深闺无胆气,敢教胡虏心惊。江山半壁赖卿名。千年传轶事,犹自话峥嵘。
————
小渔村资治通鉴初唐班25讲
武唐08-离烟答:
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
一、事件本质:权力博弈的必然爆发夺嫡矛盾的激化
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冲突,源于军功集团与东宫势力的权力失衡。李世民凭借平定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的战功,积累了强大的军事力量(秦王府精兵)和人才集团(如长孙无忌、尉迟敬德) 而李建成作为法定继承人,虽参与国政却缺乏同等军功,试图通过联合李元吉削弱李世民势力,甚至计划调离其部将 。权力天平倾斜至临界点,暴力冲突成为必然。制度缺陷的暴露,嫡长子继承制在乱世后的新兴王朝中遭遇挑战。李渊虽坚持传统,但李世民的实际功勋已形成“功高震主”之势,制度僵化无法调和现实矛盾 。玄武门之变实为制度滞后性引发的合法性危机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02:42 , Processed in 0.0525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