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23期辞赋基础班第5讲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1

主题

155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5
发表于 2025-6-24 22: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3期辞赋基础班第5讲作业  23029  陈志香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联(偶句)相似,骈句就是偶句。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有韵味,增加了词语的表现力。在字数、结构、词义等方面的相对,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对称美。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韵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字意节奏是由组成句子的字意决定的,属于自然节奏,字意节奏统驭的是文法结构通顺;而类似辞赋和诗词一类用来吟诵的文体,节奏是人为控制调整音节之后的一种专门节奏,叫吟诵节奏,吟诵节奏统驭的是吟唱时的气氛,即抑扬顿挫。不同的文体中,常需要对字词的意义节奏加以修饰整理,以符合朗诵与吟唱的需要。散句的节奏,由字义节奏来决定,属于自然节奏,而骈句则以人为控制调节以后的吟诵节奏为主。

节奏点:吟诵节奏上的重心字,我们简称为节奏点。

骈句节奏划分:
诗的吟诵节奏是不变的,七律就是2-2-3,五律就是2-3。骈句的节奏跟诗句的节奏有些类似,基本上也是两个字为一个节奏,所不同的是最后一个节奏,诗句最后一个音节是3个字,而赋句最后一个音节大多都是2或4个字。尾部节奏是3字的,只在七字句中有特例。另外,根据字义和字数的不同而变化,骈句有一个字一个节奏的,两个字,三个字,甚至四个字为一个节奏的也有。具体划分如下:
(1)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
例: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
这三句中,“穷”“极”“临”“得”“奉”“荷”是句前领字,是一个独立地方节奏。
又如: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哀江南赋序》
    萦枝/分/盈尺/之象,带月/误/如圭/之质。
这三句中的“枕”、“尽”、“非”、“无”、“分”、“误”是句中领字(也有人称为句腰字),是一个独立的节奏。
(2)虚词的节奏划分  
虚词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不能重叠。这些与虚词无词汇意义有关。虚词在骈句中的平仄是可计可不计的,所以,要不要单独划分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有几种:   
1)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虚词在顺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前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放之/可包/海岳,收之/能满/怀襟。
2)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不作统一要求。
例:贯/星象/而调/七政,列/山川/而宅/五都。
谦柔/胜于/刚强。积善/由乎/驯致。
龙山/之净/色犹,凤阙/之光/未遍。
以上例句中的“而”、“于”、“之”就是虚词。
(3)提引词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例: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是以/灵符/必集,休祜/可包。
这里的“而或”“然则”“是以”都是提引词。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相同点:
(1)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2)都有偶句,即骈句。
(3)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无领字和提引词,极少含有虚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shuǎng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道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答: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汉兴推马武,夏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艭。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酡琼杏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

答:两个典故:①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
- 人物背景:秦弄玉是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女儿,擅长吹箫,姿容绝世且向往仙道。

- 吹箫引凤:她常于凤凰台吹奏用碧玉制成的箫,乐声清越如凤鸣,吸引了擅长吹笙的仙人萧史。萧史的笙音能与凤声共鸣,两人因音乐结缘,情投意合。

- 乘凤飞升:秦穆公为二人筑“凤台”成婚,婚后萧史教弄玉引凤之术。某天,弄玉吹箫时引来真凤凰,萧史也乘赤龙而至,两人分别骑乘龙凤飞升成仙,留下“乘龙快婿”“弄玉吹箫”等典故。

②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背景:落难逃亡
刘邦曾任沛县亭长,因押送劳役途中多人逃亡,按秦律当斩,便索性释放众人,自己带十余名追随者逃亡至芒砀山(今河南永城)。

斩蛇:赤帝子杀白帝子
途中遇一条大白蛇挡路,刘邦酒后拔剑将蛇斩为两段。随后有人经过斩蛇处,见一老妇哭诉“白帝子化为蛇挡道,被赤帝子斩杀”,言毕消失。此事传开后,刘邦“赤帝子”的身份被附会为天命所归,追随者日益增多。

起义:响应反秦浪潮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刘邦借“斩蛇”的舆论造势,联合沛县百姓杀死县令,正式起兵,称“沛公”,最终推翻秦朝、建立汉朝。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答:壮句:灯闪闪,月幢幢。
紧句:停针意懒,搁竺心降。
长句:酒量兮微酡琼杏颊,香尘兮没印玉莲双。
隔句: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
组篇:
停针意懒,搁竺心降。观夫灯闪闪,月幢幢。忆初识之风采,思旧游之芬芳。酒量兮微酡琼杏颊,香尘兮没印玉莲双。飘零好梦,憔悴情肠。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之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于湘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12:16 , Processed in 0.4359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