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7-7 07: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5评阅强化班第七讲作业
凝香25-白玫瑰
一、 问答题
1.写诗评有哪两种方法?具体步骤有哪些?
答分步简析法和综合分析法。
分步简析法,就是按照诗词的创作步骤,来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是看主题。
2,然后看用韵。
3,格律。
4,章法。
5,句意。
6,炼字。
7,整体意境。
8,相关诗法,用典。
综合分析法:就是通读全诗,然后根据诗词的物像和意像考量,按照以下要点,综合分析,逐一点评。具体步骤如下:
1,先审题,看诗词整体是否完全涵盖题目,题不入诗。
2,格式标点是否规范齐全。
3,诗词格律是否正确,忌孤平,三仄尾,三平尾,要用正格,尽量不要拗救。
4,注意韵脚要使用同一韵部,少用孤雁格。韵字不入诗,忌窄韵等,韵字要求阴阳平衡。
5,首字平仄比例要合适。
6,注意入声字的运用。7,注意音节,尾三字最好不要出现词组。
8,起承转合章法是否清楚,脉络是否清晰。
9,看诗运用的是景加情,还是情加景,还是情景交融。
10,要求起兴比合,意不尽。
11,注意起句是否破题,交代时间、地点等,感情基调。
12,起句破题景物不能超4个,注意物像的画面。
13,承句是否承接起句,是否为转句做了铺垫,转句是否给合句埋下伏笔。14,第七句收了吗,第八句含蓄了吗。
15,偶句工稳,忌合掌,忌四平头。
16,避免中二联句式相同,句式要灵活,动名词要错开,结构要错落有致。
17,景色和感情要符合。
18,用典要恰当,尽可能化典于无形。
19,观技法如何,是否做到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20,注意诗的类别。
21,寻找诗眼,注意炼字。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凝练,体味妙处。22,诗词的时间和空间布局是否合理,脉络是否顺畅。
23,立意是否新颖,结尾是否含蓄蕴藉,意达言外。
24,诗词的季节要保持一致,不能出现违背自然规律的物像混搭。
25,诗词的感情色彩要和谐统一,避免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冲突。
2.点评诗词有几种思路?
一,从分析作品意境入手
二,从结构思路上入手:
三,从分析作品技巧入手。
四,从分析语言特色入手
五、从分析炼字入手。
二、 创作题
一)从讲义例诗中找一首诗做点评(运用所学评点步骤)。
王安石的《梅花》的赏析
解答: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解说]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在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
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
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
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二)、写一首送别诗,无论是自己离开,还是送友人离开都可以。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韵部不限,必须使用平水韵。
三)自评本次格律作业。
要求:
1、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化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 要求。
五律*送别
凝香25-白玫瑰
朝夕相处友,送走永无声。
宦路人游史,天涯海角生。
年年今岁彩,岁岁别离情。
此去无归处,孤帆万里程。
自评解析
本诗为五律送别诗,首联“朝夕相处友,送走永无声”通过日常相处与离别场景的对比,突出友人即将远行的寂寥;颔联“宦路人游史,天涯海角生”以历史和地理概念隐喻人生漂泊,表达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牵挂;颈联“年年今岁彩,岁岁别离情”用时间意象强化情感延续;尾联“此去无归处,孤帆万里程”以航行意象收束,深化离愁别绪。全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符合传统五律的起承转合结构。
用韵无误平仄合理自认为不错的一首五律小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