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馨馨 于 2025-7-19 09:24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三十六讲作业
子衿19-雨曦
一 问答题
1 平常所说的格律诗的句式病有哪些方面?
答:平常所说的格律诗的句式病有以下方面:
四平头 相重 相滥 傍犯 骈拇 重位 摞眼 重字 落调 叠砌 缺偶 失衡 悖理 直陈。
1四平头 指律诗中颔联、颈联(中二联)的四句开头(或核心位置)使用结构、性质相似的词语(多为名词性偏正短语),导致句式单调呆板。
2相重 指诗中意象、情思或词语在意义上重复,虽字面不同但内涵重合,造成冗余。
3相滥 指滥用意象或辞藻,堆砌无关或次要的内容,掩盖核心情思,使诗歌显得臃肿杂乱。
4傍犯 指诗句中出现与前人经典名句过于相似的词语或句式,虽非直接抄袭,但因"傍依"名作而显得缺乏独创性。
5骈拇"骈拇"本指多余的手指,诗中喻指诗句中冗余的字词或分句,删去后不影
响意思表达,反而更精炼。
6重位 指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意象出现在诗句的相同位置(如句首、句尾),导致句式僵化。
7摞眼"眼"指诗句的炼字(如诗眼、句眼),"摞眼"指在同一联或相邻句中密集使用刻意雕琢的"眼字",反而显得刻意生硬,破坏自然感。
8重字 指诗中不必要地重复使用相同的字(叠字、特定修辞需用的重复除外)。
9落调 指诗句的平仄、押韵不符合格律诗的声律规则,导致音韵不和谐(如平仄失粘、失对,押韵字声调混乱等)。
10叠砌 指机械堆砌同类意象或典故,缺乏内在逻辑关联,使诗句成为碎片化的拼凑。
11缺偶 格律诗要求颔联、颈联对仗(偶句),"缺偶"指这两联未形成对仗,或对仗不工整(如词性不相对、结构不对应)。
12失衡 指诗歌在内容、结构或情感上比例失调,如写景过多而抒情不足,或起承转合中某部分过于冗长/简略。
13悖理 指诗句内容违背生活逻辑、自然规律或情感常理,导致意象矛盾、表意荒谬。
14直陈 指诗句过于直白浅露,缺乏含蓄蕴藉之美,将情思直接说出而无余味(与"白描"的精炼不同,直陈侧重"寡淡无韵")。
2 什么是四平头?试举一例说明。
答:律诗中的四平头是指在五言 七言律诗的中二联(颔联和颈联)的起头字词,在语法结构 词义内容或平仄声调上出现雷同或过于相似的现象。例如,在五律或七律中,如果颔联和颈联的起头字词都是主谓结构,并且在四句诗中相同位置重复出现,这就构成了典型的四平头。
五律•雪中二首之一
陆游
春昼雪如簁,清羸病起时。
迹深惊虎过,烟绝悯僧饥。
地冻萱芽短,林深鸟哢迟。
西窗斜日晚,呵手歛残棋。
评:中二联均为主谓结构的四平头。
3 律诗评阅的三十六条标准1-8条主要涉及那些方面?答:
1 对,粘,替不得有误。 失对,失替,失对,仔细检查,有误的地方,标出来即可!
2 起句兴起,景语,直入主题,不拖泥带水,不负面。 一句一句分开点评,判断起句是不是含有主观意愿的东西在里面(或有比的成分),如果没有,就是景语,反之就是情语。
3 承句偶句,景语,做到了承上启下和扩展扩张。 把承句按照相同的序位上的字,进行一一排列,然后分别判断是否做到了对词性,对结构,对字义,最后判断该句是否偶句;判断是不是含有主观意愿的东西在里面(或有比的成分),如果没有,就是景语,反之就是情语。 扩展扩张一般有四个办法来完成,分别是: 1)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如例1和例2.所示,跟照相的原理一样,不要把镜头锁在一个地方,而是要通过调焦距,把镜头拉远拉近,这个近可以就是近在眼前,这个远,可以是远在天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承句的扩展扩张。 2)由动及静,由静及动。如例3和例4.静和动是两个不同的层面,通过两个不同层面的涉及,同样可以实现承句的扩展和扩张。 3)各种感觉器官之间互换,如视觉,听觉,嗅觉等,比如前分句写了颜色,后分句就可以写声音。等等,不一而足。 4)由空间到时间,或者由时间到空间。如前分句是万里,后分句就可以写千年,等。 以上列举的是几中比较常见扩展和扩张的方法,尚有很多其他的方法,评阅老师能读出来扩展扩张即可。
4 转句偶句,情语。 把转句按照相同的序位上的字,进行排列,然后分别判断是否做到了对词性,对结构,对字义,最后判断该句是否偶句;判断是不是含有主观意愿的东西在里面(或有比的成分),如果没有,就是景语,反之就是情语。
5 合句前分句小结前面六个分句,后分句有实比扣回。 合句的前分句即第7分句跟起承转这三个步骤一一连起来,读的时候,在句意上是非常关联的,没有任何的障碍,如果问题,说明合句的前分句小结做的好,反之,就是不好。
6 所选之物全部符合主题要求,不偏题,不能出现太阳雨。 将诗中的所有物象罗列在一起,看看是否有矛盾的地方,如果有就是太阳雨。
7 连贯性:8个衔接;独立性 起承转合各分句之间,各步骤之间,共有8个"前3后2",这个8个"前3后2",连起来读无任何障碍,就可以判断为衔接紧密,反正就是不紧密;独立性就是起承转合各分句之间,各步骤之间在物象的选择上不能雷同,如果雷同就是独立性做的不好。
8 要求符合韵律,尽量避免窄韵 倒韵 险韵 串韵的错误,注意遵守韵不入诗 对照讲义中定义来评。
二 试点评如下作品:
七律•遇见音乐
轻拉风箱啭好音,幽思千叠化潮吟。
指弹星语情何限,脚曳云阶律自临。
披月沐霜旋舞步,裁冰饮雪淬琴心。
万重绪浪忽成韵,慰我襟怀意不禁。
雨曦学评:格律有误(襟挤韵)全诗押平水十二侵韵,用韵正确。进入正题。
牛啊,把烧火拉风箱写得如此有诗意,给作者一个大大的赞!
起句赋起,二分句由虚幻的"思"转入情语。属"赋起生情"的写法。
指弹星语的主谓宾结构与双动宾的并列披月沐霜避免了四平头。但都有点如物悬浮于空而找不到一个落脚点的不踏实感。且中二联节奏(都是2212)一致缺乏变化。星语云阶俱为比喻,属虚幻之物且指向不明,而情何限与律自临皆未落于实物。这诗写得恰如一个男人不能给一个女人安全感一样,让人心里一点也不踏实。更不要谈什么五觉的通感和空间的远近了。动感有,不足。转句偶句没问题。但还是空洞啊,除旋舞步稍好,淬琴心,心,又不是解剖学所以不能算实。七分句的万重绪浪(与前文"幽思千叠"略有重复,)表意不够精准(且"浪"的意象与"音乐"的关联薄弱,浪是心绪,如何"成韵"?),万牛吹得有点大,浪虽然能体现心绪不宁,可体现激动的情绪,本属虚景实写,但一个"忽"成韵又化实为虚(未能呼应首联的"风箱好音"(实),也未总结中二联的"演奏/舞蹈"(半实半虚),导致全诗"起于实,终于虚",结构上未能形成闭环);起不到收束归纳前三联的作用。八分句倒是与七分句做成了流水。但仍虚。对于音乐的感受物象并无不妥之处,基本符合主题要求。就是有挤韵现象。然而襟在135非关键位置,可抵消挤韵带来的部分伤害,但仍须注意尽量避用。
8个分句虽各联内联接无障碍,但联间衔接存在断裂,缺乏"实体锚点"支撑,读来有"飘移感",未达"无任何障碍"的紧密程度。(颔联"指弹星语"与颈联"披月沐霜"无实体物象勾连(前者聚焦演奏,后者跳转至舞蹈环境);颈联与尾联"绪浪成韵"也未以具体音乐元素(如乐声、乐器)过渡,整体"虚多实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