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51|回复: 3

小渔村四期成语典故班第八课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708

主题

4226

帖子

46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6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前天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期成语典故班第八课作业
1.什么是尚书?它包括那些内容?
2.回答古文《尚书》的学术价值。
3.从《尚书》中找出10条你喜欢的成语,释义、注明出处,包括同义、反义及例句。

0

主题

6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6
发表于 昨天 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期成语典故班第八课(4023*莫雨)作业

1.什么是尚书?它包括那些内容?
答:《尚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文献汇编,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记录了上古尧舜禹至东周、春秋时期的重要政治、历史事件和思想言论。

主要内容以记言为主,收录了虞、夏、商、周时期(尤其是西周)的帝王诏令、君臣对话、誓师词、训诫等,反映了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治国理念、历史变迁等。

2.回答古文《尚书》的学术价值。
答:古文《尚书》有五个方面学术价值:
❶ 补充许多历史事实。  
❷ 保存大量格言和成语。   
❸ 可考知旧籍引语的背景和用意。
❹ 可订正旧籍引文之讹。    
❺ 可纠正旧注之误。 

3.从《尚书》中找出10条你喜欢的成语,释义、注明出处,包括同义、反义及例句。

【有条不紊】
出处:《尚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意思: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同义词:井井有条、井然有序
反义词:杂乱无章、颠三倒四
例句:他处理工作总是有条不紊,效率很高。

【功亏一篑】
出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意思: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同义词:功败垂成、前功尽弃
反义词:大功告成、善始善终
例句:项目就差最后一步测试,千万不能松懈,以免功亏一篑。

【离心离德】
出处:《尚书·泰誓中》:“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意思: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指集体中人与人之间不团结。
同义词: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反义词:同心同德、同心协力
例句:团队如果离心离德,就很难完成艰巨的任务。

【暴殄天物】
出处:《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意思: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同义词:挥金如土、铺张浪费
反义词:节衣缩食、精打细算
例句:食堂里很多人把没吃完的饭菜倒掉,真是暴殄天物。

【作威作福】
出处:《尚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
意思:原指统治者独揽威权,专行赏罚,后指妄自尊大,滥用权势。
同义词:耀武扬威、横行霸道
反义词:俯首帖耳、低声下气
例句:他在单位里作威作福,没人敢反对他。

【发号施令】
出处:《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意思:发布命令,下达指示。
同义词:指手画脚、颐指气使
反义词:俯首听命、唯命是从
例句:将军在阵前发号施令,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

【除恶务尽】
出处:《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后演变为“除恶务尽”。
意思: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
同义词:斩草除根、一网打尽
反义词:养虎遗患、姑息养奸
例句:对于黑恶势力,必须除恶务尽,才能维护社会安宁。

【多才多艺】
出处:《尚书·金縢》:“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
​意思: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同义词:文武双全、全知全能
​反义词:一无所长、不学无术
​例句:她不仅会唱歌跳舞,还精通绘画和书法,真是多才多艺。

【光天化日】
出处:《尚书·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后与“化日”结合,形成“光天化日”)
​意思:原形容太平盛世,后多用来指大白天,强调公开、明显的场合。
​同义词:青天白日、大庭广众
​反义词:暗无天日、夜幕降临
​例句: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有人当众抢夺财物,实在嚣张。

【玩物丧志】
出处:《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意思:指沉迷于所喜爱的事物,从而丧失了积极进取的志气。
同义词:不务正业、游手好闲
反义词:业精于勤、专心致志
例句:他整天沉迷于电子游戏,把学业抛在脑后,真是玩物丧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4

帖子

3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1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昨天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赏心两枝 于 2025-8-2 20:37 编辑

四期成语典故班第八课作业
4017*赏心两枝

一、什么是尚书?它包括那些内容?
尚书 (儒家五经之一)。“尚”即“上”,《尚书》意即上古之书。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一类的文体。

尚书的目录 虞书、尧典、舜典、大禹谟(伪)、皋陶谟、益稷、夏书、禹贡、甘誓、五子之歌(伪)、胤征(伪)、商书、尹至、汤誓、仲虺之诰(伪)、汤诰(伪)、伊训(伪)、太甲上(伪)、太甲中(伪)、太甲下(伪)、尹诰、盘庚上、盘庚中、盘庚下、傅说之命上、傅说之命中、傅说之命下、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周书、泰誓上(伪)、泰誓中(伪)、泰誓下(伪)、牧誓、武成(伪,顾颉刚认为正文即《逸周书》之《世俘解》)、洪范、旅獒(伪)、金縢、大诰、微子之命(伪)、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蔡仲之命(伪)、多方、立政、周官(伪)、君陈(伪)、顾命、康王之诰、毕命(伪)、君牙(伪)、摄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 (出土于清华简但未完全确定序次的尚书类逸文) 厚父、保训、封许之命 (同时出土于清华简但传世于《逸周书》的篇目) 程寤、皇门、祭公之顾命、简书

二、回答古文《尚书》的学术价值。
1.古文《尚书》补充许多历史事实。
2.保存大量格言和成语。
3.古文《尚书》可考知旧籍引语的背景和用意。
4.古文《尚书》可订正旧籍引文之讹。
5.古文《尚书》可纠正旧注之误。

三、从《尚书》中找出10条你喜欢的成语,释义、注明出处,包括同义、反义及例句。
〔 典谟训诰 〕
释义:指《尚书》中四种文体的合称,后泛指古代重要的文献、诏令或文告。其中,“典”指典章制度,“谟”指谋议,“训”指训诫,“诰”指诏令。
出处:出自《尚书》,该书收录了上古至商周时期的重要文献,“典谟训诰”是其核心文体类别。
同义: “文诰典册”。
反义:无直接反义词。
例句:研究上古历史,离不开对《尚书》中典谟训诰类文献的考证。

  〔台阁生风 〕
释义:指官署中肃穆清静,如同有风吹拂一般,后多用来形容官风清正,或指官署气象庄严。
出处:《晋书•傅玄传》:“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于是贵游慑伏,台阁生风。”
同义:官风清正、台阁清肃
反义:官场腐败、衙风不正
例句:这位知府上任后严明法纪,革除弊政,很快便使得辖内台阁生风,百姓安居乐业。

〔克明俊德〕
释义:指能彰明大德,即能够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克”是能、能够的意思,“明”为彰明、发扬,“俊德”指大德、美好的品德。
出处:出自《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同义:彰明大德、弘扬美德
反义:道德败坏、品行不端
例句:自古以来,贤明的君主都以“克明俊德”为治国之本,以身作则弘扬美德,赢得百姓的拥戴。

〔念兹在兹〕
释义:形容对某事或某人非常重视,时刻放在心上,念念不忘。“兹”是“此”“这个”的意思,“念兹在兹”即心里想的、惦记的都是这个。
出处:出自《尚书•大禹谟》:“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同义:念念不忘、时刻不忘、耿耿于怀(多用于积极语境)
反义:置之脑后、抛之脑后、忘乎所以
例句:父母对子女的牵挂总是念兹在兹,无论孩子走多远,那份惦念从未停歇。

〔不矜不伐〕
释义:指不自以为了不起,不夸耀自己的功劳。“矜”和“伐”都有夸耀、自夸的意思,“不矜不伐”形容人谦虚低调,不炫耀自己。
出处:出自《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同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露锋芒
反义:自吹自擂、居功自傲、妄自尊大
例句:他虽然在项目中贡献最大,却始终不矜不伐,把功劳都归于团队协作,赢得了大家的敬佩。

〔巧言令色〕
释义:指用花言巧语和虚伪的表情来讨好别人。“巧言”即花言巧语,“令色”指讨好的表情,整体含贬义。
出处: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讨好神色的人,很少有仁德。”
同义:花言巧语、甜言蜜语、巧舌如簧(侧重言语)
反义:讷言敏行、言行一致、朴实无华
例句:他总爱用巧言令色讨好上司,时间久了,大家都看清了他的真面目,反而对他敬而远之。

〔暴殄天物〕
释义: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暴”是糟蹋、损害的意思,“殄”为灭绝,“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万物,后也泛指珍贵的物品。
出处: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同义:挥霍无度、铺张浪费、糟蹋东西
反义: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敝帚自珍
例句:食堂里每天都有大量饭菜被倒掉,这种暴殄天物的行为实在令人痛心。

〔 杀人越货 〕
释义:指杀害他人,抢夺财物,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越”在这里是抢劫、抢夺的意思。
出处:出自《尚书•康诰》:“杀越人于货,暋不畏死,罔弗憝。”(意思是:杀人抢劫财物,强横不怕死,没有人不憎恨。)
同义:谋财害命、打家劫舍、杀人劫财
反义: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积德行善
例句:这伙歹徒胆大包天,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人越货,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 玉石俱焚 〕
释义:美玉和石头一同烧毁,比喻好的和坏的、贵重的和卑贱的一同毁灭。
出处:出自《尚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于猛火。”
同义:同归于尽、两败俱伤、兰艾同焚
反义:泾渭分明、善善从长、完好无损
例句:这场大火来得突然,整座仓库里的珍贵藏品和普通杂物玉石俱焚,损失难以估量。

〔 班师振旅 〕
释义:指调回外出作战的军队,并使军队振奋精神、整顿阵容。“班师”意为回师、撤军,“振旅”指整顿军队,使士气振作。
出处:出自《尚书•大禹谟》:“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
同义:凯旋而归、班师回朝、整军回营
反义:挥师出征、出师远征、兴师动众
例句:边疆战事平息后,将军下令班师振旅,让历经征战的士兵们休整待命,同时表彰了作战英勇的将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1

帖子

15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1

注册会员

发表于 昨天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8课作业:
文/4052* 望着你微笑
1. 什么是《尚书》?它包括哪些内容?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官方历史文献汇编,儒家经典之一,又称《书》或《书经》。“尚”通“上”,意为“上古之书”,主要记载了从尧舜到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法律、天文、地理等内容,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典籍。  


内容分类:  
虞书:记载尧舜时期的政事,如《尧典》《舜典》。  
夏书:记录夏朝历史,如《禹贡》《甘誓》。  
商书:商朝文献,如《汤誓》《盘庚》。  
周书:西周至春秋文献,如《牧誓》《大诰》《无逸》等。  


《尚书》分今文《尚书》(汉代通行本)和古文《尚书》(东晋梅赜所献,部分篇章存疑)。






2. 古文《尚书》的学术价值  
古文《尚书》虽部分篇章被考证为后人伪作(如《大禹谟》《五子之歌》),但仍具重要价值:  
1. 思想传承:补充了儒家“仁政”“德治”思想,如“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影响宋明理学。  
2. 文献参考:伪篇中可能保留先秦佚文或口传史料,对研究古代政治哲学有辅助作用。  
3. 文化影响:长期被作为科举考试经典,塑造了中国古代政治伦理观念。  






3. 《尚书》中的10条成语  


1. 克勤克俭
   释义: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同义:勤俭持家  
   反义:挥霍无度  
   例句:他一生克勤克俭,终于积累了丰厚的家业。  


2. 同心同德
   释义:思想行动完全一致。  
   出处:《泰誓》:“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同义:万众一心  
   反义:离心离德  
   例句:团队同心同德,最终完成了艰巨任务。  


3. 玩物丧志
   释义:沉迷于享乐而丧失志向。  
   出处:《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同义:不思进取  
   反义:励精图治  
   例句:他整日沉迷游戏,真是玩物丧志。  


4. 有备无患
   释义:事先准备可避免祸患。  
   出处:《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同义:未雨绸缪  
   反义:临渴掘井  
   例句:出行前带伞,有备无患。  


5. 满招损,谦受益
   释义:骄傲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  
   出处:《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同义:虚怀若谷  
   反义:骄傲自满  
   例句:老师常告诫我们“满招损,谦受益”。  


6. 多才多艺
   释义:具有多种才能和技艺。  
   出处:《金縢》:“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  
   同义:文武双全  
   反义:一无所长  
   例句:她多才多艺,擅长绘画和音乐。  


7. 推心置腹
   释义:真心待人。  
   出处:《康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  
   同义:坦诚相待  
   反义:虚与委蛇  
   例句:领导推心置腹地与他交谈,让他倍感温暖。  


8. 天作之合
   释义:天意安排的美满结合(多指婚姻)。  
   出处:《大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  
   同义:佳偶天成  
   反义:冤家路窄  
   例句:他们的婚姻堪称天作之合。  


9. 除恶务尽
   释义: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彻底。  
   出处:《泰誓》:“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同义:斩草除根  
   反义:养虎遗患  
   例句:打击犯罪要除恶务尽,不能手软。  


10. 玉石俱焚
    释义:好坏同归于尽。  
    出处:《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同义:同归于尽  
    反义:泾渭分明  
    例句:战争一旦爆发,难免玉石俱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8-3 06:23 , Processed in 0.05951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