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易经班第三讲作业:艮组35书海
1.原卦又叫什么卦?一共有几个原卦?你能背出来了吗?能画出原卦吗?
答:原卦又叫八经卦。一共八个原卦:乾为天,坎为水,艮为山,震为雷,巽为风,离为火,坤为地,兑为泽。
能画出原卦如:
2. 什么叫做别卦?别卦一共有几个? 答:两个经卦重叠的新卦象叫做别卦。有五十六个,和八个原卦组成六十四卦。
3. 别卦是如何去读的?从哪读到哪的?举个例子。 答:别卦的读法是先读上卦再读下卦,组合一起读。如上卦为坤(地)卦,下卦为乾(天)卦,读为:“地天泰”卦。
4. 爻是分阴阳的,那么,阴爻以什么数冠之?阳爻以什么数冠之? 答:古人认为“九”数为尊,故将阳爻冠以“九”称;而以阴爻冠以“六”称。因此阴爻以6冠之阳爻以9冠之。
5. 在一个别卦中,爻的顺序从哪里开始数起的?分别叫什么爻?举例子说明也可。 答在一个别卦中,爻的顺序按照从下到上,把第一爻叫做初爻,二爻叫二爻,三爻叫三爻,四爻叫四爻,五爻叫五爻,第六爻就改叫上爻。
6. 别卦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别卦由上卦和下卦两部分组成。每一卦由卦画,卦名,卦辞,爻辞组成。
7. 学到这里,你对易经有多少的认识? 答:学到这里我详细的了解到易经是一部非常古老、非常神奇的经典。以前觉得这部易经太难了、太神秘了。现在详细知道 易经是在三个不同的时代共同完成的一部历史巨著,即历经了上古时代、中古时代、近古时代才完成的巨著。“易”产生于上古时代,即伏羲、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所处的新石器时代;“经”发展于中古时代,即五帝及夏、商、周时代;“传”撰写于近古时代,即孔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易经由“易”、“经”、“传”三大部分组成。“经”由六十四个用象征符号(即卦画)的卦组成,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名、卦辞、爻题、爻辞组成。《传》有十篇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 易经对中国的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一部完备的文化巨著,它博大精深、无所不包。通过以上三讲由浅入深,在“主讲:地狱与天堂”老师的精心讲解下,我 对易经的学习越发有兴趣了
8. 易经真的是智慧之源吗?
答:易经的确是智慧之源,百经之首。对国内国外各个领域均有重要影响,易经蕴含于文化深层的精妙所在,跨领域、无国界、贯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