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666|回复: 13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三年级第九讲作业

[复制链接]

926

主题

3698

帖子

913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5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19-10-12 20: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路漫漫 于 2019-10-12 21:17 编辑

本期作业:
1.总结一下成汉灭亡的原因。
2.东晋朝廷为什么对收复失地不感兴趣。

68

主题

486

帖子

150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0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10-22 11: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期作业:
1.总结一下成汉灭亡的原因。
2.东晋朝廷为什么对收复失地不感兴趣。


1.成汉是东晋末年建立的小国,东晋后期的皇帝和成汉一样,统治者无德无才,只知道一味淫乐,不懂得治理国家。因此,在东晋末年,国家已经被分的支离破碎。成汉最后一位皇帝李势,软弱无能,荒淫无耻,做了很多让人气愤的事,成汉的江山交到这样一个人手中,实在是自取灭亡。
李势的恶行之一,无比好色。
李势的恶行之二,残暴不已。
李势恶行之三,懦弱无能。
李势作为成汉的最后一位皇帝,只知道享受,一点没有危机感,也没有为国家打算的心。他和所有的亡国君有很多相似点,而且甚至更过分,所以,这个国家的灭亡,一点不让人感到惋惜,而是活该。生活在这种皇帝统治下的人们,日子必定是非常凄苦的,所以他的灭亡,对当时百姓来说,反而是好事。


2.东晋统治者安于江南,不以恢复中原为意,门阀大族致力于南方的庄园经营。没有志向没有远见,只注重蝇头小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94

帖子

4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1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8-18 23: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三年级第九讲18—东方作业


1.总结一下成汉灭亡的原因。
答:嘉宁元年(346年)十一月,东晋安西将军桓温用江夏相袁乔“宜先攻弱”之策,乘机率益州刺史周抚、南郡太守司马无忌攻成汉,并使袁乔率2000人为前锋。
次年二月,桓温水军至青衣(今四川青衣江)。李势命右卫将军李福、镇南将军李权、前将军昝坚率大军自山阳(今四川双流东南)赴合水(今彭山双江镇)阻拒晋军。诸将欲在江南(今双江镇以北、府河以西之牧马山区。古人以大江为东流,故以大江之西为“江南”)设伏以待晋军,但昝坚不听,率军从江北鸳鸯琦(今双流镇西北,岷江东北岸)渡江向犍为(今彭山西北,岷江之西)开进。桓温军避开犍为郡城及武阳城(今双江镇北),间道直指成都南面之白家场、石羊场。昝坚军正好与晋军异途。三月,桓温攻下彭模(今四川彭山东南,岷江东岸),以参军孙盛、周楚率老弱残兵留守辎重,自率步兵轻装向成都进军。李福、李权等回军,李福攻彭模,被孙盛等阻拒,李福败后退走。桓温进军途中与李权相遇,三战三胜,成汉军败退成都。昝坚军在犍为未遇晋军,便从沙头津(今新津南,彭山县北岷江边)渡江还军,待赶到晋军时,桓温已攻至成都南郊,昝坚军不战自溃。李势倾城中守军在成都笮桥(今成都西南南河上)同桓温军激战。桓温军前锋受挫,参军龚护战死,矢及桓温马首,众惧欲退时,鼓吏误鸣进鼓,袁乔乘势督士卒力战,大破成汉军。晋军乘胜直追,火烧城门,李势连夜逃走,至葭萌关(今四川广元西南),遣使向桓温请降。桓温解其缚,焚棺木。遣令护李势及宗室十余人至建康。晋穆帝封李势为归义侯。桓温还军时仍以周抚为益州刺史,镇彭模。349年攻杀占据成都称帝的范贲(范长生之子),使蜀地全归东晋。
虽有桓温灭成但这也是因为成汉的弱小。

冬季,成汉太保李奕在晋寿起兵反叛,蜀人大多都跟从他,兵众多达数万。成汉国主李势登上城墙抵御,李奕单身匹马冲击城门,守卫城门的人向他射击,射死了他,其兵众全都溃逃。李势在境内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嘉宁。
?  成汉的这些宗亲总是不停地内斗。
李势骄奢淫佚,不操心国家大事,常常身居宫中,很少与公卿大臣接触,疏远忌惮昔日的臣下,信任跟随在身边的人,谗言媚语并进,刑罚苛刻泛滥,因此宫廷内外的人们全都与他离心。蜀地以前没有獠族人,到这时他们开始从山中出来,从巴西至犍为、梓潼,十多万个部落布满了山谷,无法禁止控制,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祸患。再加上临逢荒年,国境之内,终于变得一片萧条。
?  成汉要完蛋。
安西将军桓温准备讨伐成汉,将领辅佐全都认为不可行。江夏相袁乔劝谏桓温说:“攻取天下这样的大事,本来就不是按常理所能预测的,智慧高超的人自己在心中决定就可以了,不必非要等众人的意见全都统一。如今作为天下祸患的,只有胡、蜀二敌而已,蜀国虽然地势险固,但力量比胡人软弱,如果准备除掉他们,应该先攻打容易攻取的一方。李势毫无道义,臣僚百姓与他离心,而且他凭借着自己的天险与偏远,没有做交战的准备。应该派一万精锐士兵轻装迅速开进,等到他察觉以后,我们已经穿越过了他的险要之地,一次交战就可以擒获他。蜀地物产富饶,人口众多,诸葛亮用它与中原抗衡,如果我们得到而占有了此地,这对国家大有好处。谈论此事的人唯恐大军西进以后,胡人一定会乘虚图谋,这是似是而非的说法。胡人听说我们万里远征。会认为国内设有严密的防备,一定不敢轻举妄动。纵然有所侵扰,沿长江布防的各路军队也足以抵御防守,肯定没有什么忧患。”桓温听从袁乔的意见。袁乔是袁的儿子。
?袁乔分析得很到位,天下各势力中,成汉最为弱小,而且君王昏庸,正是讨伐的好机会。拿下蜀地,等于多了一个北伐的跳板。


2.东晋朝廷为什么对收复失地不感兴趣。
答:东晋内部的政治斗争始终十分激烈,军事和政治从来不分家,所以,收复失地在很多时候受到了政治斗争的影响,故而给人不感兴趣的假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8

帖子

5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76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9-12-16 20: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1.总结一下成汉灭亡的原因。
成汉是东晋末年建立的小国,东晋后期的皇帝和成汉一样,统治者无德无才,只知道一味淫乐,不懂得治理国家。因此,在东晋末年,国家已经被分的支离破碎。成汉最后一位皇帝李势,软弱无能,荒淫无耻,做了很多让人气愤的事,成汉的江山交到这样一个人手中,实在是自取灭亡。李势的恶行之一,无比好色。
  历史上好色都皇帝,一般都没有好下场,李势也一样。李势父亲死后,他坐上了皇位,成了皇帝的李势,一味放任自己的欲望。他在全国挑选美女,送入宫中供自己取乐,此后,美女无数的后宫,成了李势的常驻地。他不去上朝,只顾在后宫寻欢作乐,把大臣们都疏远了。而且最过分是的,李势看上了一位美女,但是女子已经成家,他为了得到这个女人,杀死了她的丈夫,将她夺了过来。李势这荒唐的行为,人人看在眼里,嗤之以鼻。
  李势的恶行之二,残暴不已。无论哪个时期,残暴的君主总是让人痛恨的,敬而远之的。李势在位期间,对大臣戒心极高,而且无比残暴。如果哪个大臣说话顺心,或者犯了错事,他就会用各种手段惩罚大臣,动用各种刑法。大臣们被这个皇帝的暴躁,无端的惩罚搞得非常慌乱,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大臣,会愿意为他卖命。
  李势恶行之三,懦弱无能。除了前面的两个行为,他还有一个统治者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懦弱,统治者是一国领导,如果本人都非常懦弱那他领导的臣民,基本不可能有什么出息。李势的懦弱,主要是在面临敌人时。他对朝中大臣任意打骂,但是遇到敌人,却无比懦弱。当时恒温攻进了都城,恒温还没到皇宫,李势自己先投降了,而且拉着棺材去军营投降,这志气,还不及崇祯,起码他知道廉耻,导致国家灭亡后,他没有屈膝求和,而是结束了生命。
  以上,李势作为成汉的最后一位皇帝,只知道享受,一点没有危机感,也没有为国家打算的心。他和所有的亡国君有很多相似点,而且甚至更过分,所以,这个国家的灭亡,一点不让人感到惋惜,而是活该。生活在这种皇帝统治下的人们,日子必定是非常凄苦的,所以他的灭亡,对当时百姓来说,反而是好事。
2.  东晋朝廷为什么对收复失地不感兴趣。
答:在北方大乱的时候,东晋却始终没有能收复失地。
冉闵内乱的时候没有,秦和燕相互攻击的时候也没有,东晋大将恒温收复蜀地的时候也没有,可谓是咄咄怪事。
当时东晋内部虽有小芥,但未伤根本;最大的可能性是统治阶层已经丧失了进取心,此外对将领有很大的戒心。
当时恒温请求东晋朝廷迁移到洛阳,有识之士也提出“以为且宜遣将帅有威名、资实者,先镇洛阳,扫平梁、许,清壹河南。运漕之路既通,开垦之积已丰,豺狼远窜,中夏小康”,但也没有什么结果。
结果是前秦坐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01

帖子

136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11-2 21: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08-清心竹 作业
1.总结一下成汉灭亡的原因。
答:成汉灭亡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名不正言不顺。弱肉强食自古就是王道。想想成汉始祖李特是如何称帝的,便知其一定不得善终。
二是兄弟相斗,不得人心。成汉国主李势的兄弟、大将军李广,因为李势没有儿子,请求让自己当皇太弟,李势不同意。马当、解思明好心劝谏,却被斩首,并夷灭三族。
三是成汉太保李奕起兵反叛,消耗了成汉的实力。
四是末皇帝李势品行不端,难以服众。他骄奢淫佚,不操心国家大事,常常身居宫中,很少与公卿大臣接触,疏远忌惮昔日的臣下,信任跟随在身边的人,谗言媚语并进,刑罚苛刻泛滥,因此宫廷内外的人们全都与他离心。
五是李势没有国防意识,凭借着地势的天险与偏远,没有做交战的准备。使得桓温一击即溃。
六是李势贪生怕死,战事一来便忙不及地投降。

2.东晋朝廷为什么对收复失地不感兴趣。
答:东晋朝廷对收复失地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有:
一是东晋自身难保。自西晋灭亡后,东晋一直在苟延残喘,只能偏安一隅。
二是东晋帝位更替频繁,朝政不稳。这要么是朝廷内部权利斗争的结果,要么是天意。东晋的几位皇帝寿命都不长,子嗣也很弱,导致帝位后继乏人。比如成帝去世,因子嗣尚小,只得把皇位交给弟弟康帝,康帝也没在位多久便去世了,只得将皇位传给年仅2岁的皇子,这么小的皇帝,只能由母亲临政。
三是东晋对大将的控制力很弱,不少有功的大将,根本不听朝廷的,在外面胡作非为,朝廷毫无办法。这时即使收复失去,恐怕也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85

帖子

11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24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9-10-30 04: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想西泠交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三年级第九讲作业
1.总结一下成汉灭亡的原因。
答:各个朝代灭亡的原因都是差不多的,成汉是东晋末年时期的一个小国,成汉灭亡的原因无非就是皇帝荒淫无道,百姓民不聊生,成汉最后一位皇帝李势,软弱无能,荒淫无耻、无比好色,掠夺美女,终日淫乐不理朝政。对外懦弱无能,对内残暴无比,用各种手段惩罚大臣,没有一个大臣,会愿意为他卖命,成汉必定灭亡。

2.东晋朝廷为什么对收复失地不感兴趣。
答:在北方大乱的时候,东晋却始终没有能收复失地。主要原因是统治者一没有进取心,二没有雄才大略,远大理想。三无能无力,偏安一隅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主题

686

帖子

68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8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10-29 17: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三年级第九讲作业
http://chinaxiaoyucu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383&fromuid=7569
(出处: 小渔村文学论坛)

本期作业:11愿你快乐
1.总结一下成汉灭亡的原因。
答:嘉宁元年(346年)十一月,东晋安西将军桓温用江夏相袁乔“宜先攻弱”之策,乘机率益州刺史周抚、南郡太守司马无忌攻成汉,并使袁乔率2000人为前锋。
次年二月,桓温水军至青衣(今四川青衣江)。李势命右卫将军李福、镇南将军李权、前将军昝坚率大军自山阳(今四川双流东南)赴合水(今彭山双江镇)阻拒晋军。诸将欲在江南(今双江镇以北、府河以西之牧马山区。古人以大江为东流,故以大江之西为“江南”)设伏以待晋军,但昝坚不听,率军从江北鸳鸯琦(今双流镇西北,岷江东北岸)渡江向犍为(今彭山西北,岷江之西)开进。桓温军避开犍为郡城及武阳城(今双江镇北),间道直指成都南面之白家场、石羊场。昝坚军正好与晋军异途。三月,桓温攻下彭模(今四川彭山东南,岷江东岸),以参军孙盛、周楚率老弱残兵留守辎重,自率步兵轻装向成都进军。李福、李权等回军,李福攻彭模,被孙盛等阻拒,李福败后退走。桓温进军途中与李权相遇,三战三胜,成汉军败退成都。昝坚军在犍为未遇晋军,便从沙头津(今新津南,彭山县北岷江边)渡江还军,待赶到晋军时,桓温已攻至成都南郊,昝坚军不战自溃。李势倾城中守军在成都笮桥(今成都西南南河上)同桓温军激战。桓温军前锋受挫,参军龚护战死,矢及桓温马首,众惧欲退时,鼓吏误鸣进鼓,袁乔乘势督士卒力战,大破成汉军。晋军乘胜直追,火烧城门,李势连夜逃走,至葭萌关(今四川广元西南),遣使向桓温请降。桓温解其缚,焚棺木。遣令护李势及宗室十余人至建康。晋穆帝封李势为归义侯。桓温还军时仍以周抚为益州刺史,镇彭模。349年攻杀占据成都称帝的范贲(范长生之子),使蜀地全归东晋。
虽有桓温灭成但这也是因为成汉的弱小。

冬季,成汉太保李奕在晋寿起兵反叛,蜀人大多都跟从他,兵众多达数万。成汉国主李势登上城墙抵御,李奕单身匹马冲击城门,守卫城门的人向他射击,射死了他,其兵众全都溃逃。李势在境内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嘉宁。
?  成汉的这些宗亲总是不停地内斗。
李势骄奢淫佚,不操心国家大事,常常身居宫中,很少与公卿大臣接触,疏远忌惮昔日的臣下,信任跟随在身边的人,谗言媚语并进,刑罚苛刻泛滥,因此宫廷内外的人们全都与他离心。蜀地以前没有獠族人,到这时他们开始从山中出来,从巴西至犍为、梓潼,十多万个部落布满了山谷,无法禁止控制,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祸患。再加上临逢荒年,国境之内,终于变得一片萧条。
?  成汉要完蛋。
安西将军桓温准备讨伐成汉,将领辅佐全都认为不可行。江夏相袁乔劝谏桓温说:“攻取天下这样的大事,本来就不是按常理所能预测的,智慧高超的人自己在心中决定就可以了,不必非要等众人的意见全都统一。如今作为天下祸患的,只有胡、蜀二敌而已,蜀国虽然地势险固,但力量比胡人软弱,如果准备除掉他们,应该先攻打容易攻取的一方。李势毫无道义,臣僚百姓与他离心,而且他凭借着自己的天险与偏远,没有做交战的准备。应该派一万精锐士兵轻装迅速开进,等到他察觉以后,我们已经穿越过了他的险要之地,一次交战就可以擒获他。蜀地物产富饶,人口众多,诸葛亮用它与中原抗衡,如果我们得到而占有了此地,这对国家大有好处。谈论此事的人唯恐大军西进以后,胡人一定会乘虚图谋,这是似是而非的说法。胡人听说我们万里远征。会认为国内设有严密的防备,一定不敢轻举妄动。纵然有所侵扰,沿长江布防的各路军队也足以抵御防守,肯定没有什么忧患。”桓温听从袁乔的意见。袁乔是袁的儿子。
?袁乔分析得很到位,天下各势力中,成汉最为弱小,而且君王昏庸,正是讨伐的好机会。拿下蜀地,等于多了一个北伐的跳板。

2.东晋朝廷为什么对收复失地不感兴趣。
答:东晋内部的政治斗争始终十分激烈,军事和政治从来不分家,所以,收复失地在很多时候受到了政治斗争的影响,故而给人不感兴趣的假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48

帖子

135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50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10-24 16: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班魏晋班三年级第九讲
17-快乐爱阳光

1.总结一下成汉灭亡的原因。
回答:成汉(304——349)是十六国之一。 西晋末年,天灾人祸横行,益州蜀郡的巴氐族领袖李特率领难民起兵反晋。297年,李特率领关中流民团南下汉中。302年,自称为使持节、大都督、镇北大将军。第二年定年号建初,率军攻打成都,益州刺史罗尚拒守,李特败亡。其弟李流继续统领流民作战,次年病死。 之后李特之子李雄成为首领,于304年攻下成都,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史称成汉。 334年,李雄病死,遗命其兄之子李班继位,数月后李雄之子李期杀李班自立。338年,李骧之子李寿又杀了李期自立为帝。李寿生活奢侈荒淫,人民受到严酷的徭役压迫。李寿死后,其子李势继位,大肆杀伐,国势更加衰弱。 347年,东晋桓温率兵入蜀,李势投降,两年后其残余力量也被东晋彻底消灭。
叶落评论道:《晋书》说李特性格凶狡,一代枭雄,在剑门叹息蜀汉之失,有志于天下。趁着晋室顾不着他,率领流民,吞并蜀地,汉中,蚕食巴郡,梁州,没人抵挡他们。可以说是皇室无道,以至于末败至此!仲儁天资英武,终成霸业。追寻刘备的足迹,立足公孙述的故地,轻徭薄赋,忍辱负重,可称得上是孙权第二。如果他以亲子相继,国家定会很安定。但他缺乏远略,因爱传国给侄子。结果导致国家混乱,虽可说是天不佑己,但主要还是谋划不够。李班因宽厚博爱遭灾,李期以暴戾至祸,殊途同归,一个下场。李寿穷兵黩武,还能善终,真是运气!李势继位,不改乱政,敢于与大国抗衡。
       昝坚率兵进至犍为,才发现晋军没走这条路,急忙赶往成都。为时已晚,晋军已进至成都郊外,昝坚部被击溃。晋军前锋进攻笮桥,受挫,桓温的坐骑中箭。将士们想要撤退,鼓吏一紧张,错误地击响进攻鼓。袁乔将错就错,拔剑督战,晋军猛冲,攻入成都。
李势作为成汉的最后一位皇帝,只知道享受,一点没有危机感,也没有为国家打算的心。他和所有的亡国君有很多相似点,而且甚至更过分,所以,这个国家的灭亡,一点不让人感到惋惜,而是活该。

2.东晋朝廷为什么对收复失地不感兴趣。
回答:十一月辛未(初五日),桓温率领益州刺史周抚、南郡太守谯王司马无忌讨伐成汉,进上表章后立即行动。将留守事务委托给安西长史范汪,让周抚担任都督梁州的四郡诸军事。让袁乔率领二千人作为前锋。拿下蜀地这么大一片疆土,这个功劳可不小。当年曹魏的钟会攻下蜀汉之后,便起了反心。司马昭也以此为借口,逼迫魏元帝封其为晋王,不久司马氏就篡夺了曹魏江山。东晋现在也是这种局面,既然朝廷对将领控制能力弱,那么哪个将领一旦立了大功,就很容易篡位。这也是东晋不愿意全力北伐的原因之一。当时社会上的豪强大族猖狂到了何种地步,而朝廷却对此钝刀割肉,软弱无力,不敢下决心整顿。这也是东晋衰败的原因之一。庾翼有志向灭掉成汉,怎奈曲高和寡。豪强占据了大量社会资源,使得国家能动员的力量不多,负担转嫁给百姓。因此稍微一有动作,百姓就苦不堪言。庾翼想转移镇守地到襄阳,怕朝廷不同意,于是上奏说移镇安陆。康帝和朝廷大臣都派使者晓谕制止,庾翼便违背诏令向北行进,到达夏口后,又上表请求镇守襄阳。庾翼当时拥有兵众四万人,康帝下诏加授他都督征讨诸军事。此前,车骑将军、扬州刺吏庾冰多次请求外出任职,辛巳(初二),任命庾冰都督荆州、江州、宁州、益州、梁州、交州、广州及豫州等四郡诸军事,兼领江州刺史、假节,镇守武昌,作为庾翼的后援。征召徐州刺史何充为都督扬州、豫州、徐州的琅邪诸军事,兼领扬州刺史,录尚书事,辅佐朝政。任命琅邪内史桓温为都督青州、徐州、兖州诸军事及徐州刺史,褚裒任卫将军,兼领中书令。
庾翼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朝廷不支持的情况下,孤军北上容易被包围。在庾翼的一意孤行下,朝廷最终屈服于了他,按照他的做法跟进。成汉灭亡,东晋收复了西南的大片故土,但收复得艰难。

事实上,大家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桓温在执掌大权后,便对北伐之事表现地过分热情。以他当时的名望、地位,如果再加上一场定鼎乾坤的大胜,恐怕就没人可以阻挡他的称霸之路了。朝廷知道桓温的心思,但也不敢强加阻挠,于是就采取了拖延的态度。

后来,桓温还是以自己的权势力排众议,先后发动了三次北伐战争。然而由于东晋内部没有形成共识,因此北伐军队的实力大打折扣,三次北伐皆未达到预期目的,桓温的声望也因此受损,其夺取帝位的野心终究没能实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78

帖子

10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9-10-19 14: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班魏晋班三年级第九讲水晶作业
1.总结一下成汉灭亡的原因。
答:说到成汉王朝统治的这个期间,其实就是在李寿和李势父子统治的这段时间里面,把国力给逐渐的耗尽了。就是因为他们父子是非常的贪婪,一直都只想着自己享受生活,所以把成汉王朝给推向了覆灭。这个李势非常的残暴,也非常的好色,他当皇帝并不是为了百姓们,而是为了自己的舒服和快乐。这个时候,政治上的乱七八糟,加上李势一直做的事情都是不得人心的,于是就没有什么人在支持李势了。李势看到没有什么人支持自己就开始变得慌张起来了。这个时候成汉王朝的统治就开始摇摇欲坠了。而且成汉王朝也面临着内乱要处理。
    东晋的大军看到了这样的好时机,就决定在这个时候出兵灭了成汉。这个时候的晋军其实是士气高涨的,于是他们一路打过来,速度很快,一下子就把成都给攻破了,于是成汉王朝就在李势的手中彻底的覆灭了。
2.东晋朝廷为什么对收复失地不感兴趣。
答:无论哪个朝代建立初期,首要任务就是稳固民心,养精蓄锐。而不是新王朝成立之际就开始讨伐其他民族。东晋政权的建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坎坷的过程,虽说建立了新政权,中原大部分地区却已沦为胡人囊中之物,因此政权初期,执政者把稳固江山作为第一要务。
     东晋开国时,晋元帝司马睿对北伐冷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后人对东晋“偏安江南”的评价,但是等到后来,东晋朝廷出于各种原因,为收复中原失地确实进行了很多次北伐,只是成功的次数不多而已。自东晋建立后,东晋内部的政治斗争始终十分激烈,军事和政治从来不分家,所以,北伐在很多时候受到了政治斗争的影响,故而也难以取得长久的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8

帖子

913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5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8 10: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漫漫 于 2019-10-18 10:54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三年级班主任-路漫漫第九讲作业
1.  总结一下成汉灭亡的原因。
答:成汉是东晋末年建立的小国,东晋后期的皇帝和成汉一样,统治者无德无才,只知道一味淫乐,不懂得治理国家。因此,在东晋末年,国家已经被分的支离破碎。成汉最后一位皇帝李势,软弱无能,荒淫无耻,做了很多让人气愤的事,成汉的江山交到这样一个人手中,实在是自取灭亡。李势的恶行之一,无比好色。
  历史上好色都皇帝,一般都没有好下场,李势也一样。李势父亲死后,他坐上了皇位,成了皇帝的李势,一味放任自己的欲望。他在全国挑选美女,送入宫中供自己取乐,此后,美女无数的后宫,成了李势的常驻地。他不去上朝,只顾在后宫寻欢作乐,把大臣们都疏远了。而且最过分是的,李势看上了一位美女,但是女子已经成家,他为了得到这个女人,杀死了她的丈夫,将她夺了过来。李势这荒唐的行为,人人看在眼里,嗤之以鼻。
  李势的恶行之二,残暴不已。无论哪个时期,残暴的君主总是让人痛恨的,敬而远之的。李势在位期间,对大臣戒心极高,而且无比残暴。如果哪个大臣说话顺心,或者犯了错事,他就会用各种手段惩罚大臣,动用各种刑法。大臣们被这个皇帝的暴躁,无端的惩罚搞得非常慌乱,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大臣,会愿意为他卖命。
  李势恶行之三,懦弱无能。除了前面的两个行为,他还有一个统治者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懦弱,统治者是一国领导,如果本人都非常懦弱那他领导的臣民,基本不可能有什么出息。李势的懦弱,主要是在面临敌人时。他对朝中大臣任意打骂,但是遇到敌人,却无比懦弱。当时恒温攻进了都城,恒温还没到皇宫,李势自己先投降了,而且拉着棺材去军营投降,这志气,还不及崇祯,起码他知道廉耻,导致国家灭亡后,他没有屈膝求和,而是结束了生命。
  以上,李势作为成汉的最后一位皇帝,只知道享受,一点没有危机感,也没有为国家打算的心。他和所有的亡国君有很多相似点,而且甚至更过分,所以,这个国家的灭亡,一点不让人感到惋惜,而是活该。生活在这种皇帝统治下的人们,日子必定是非常凄苦的,所以他的灭亡,对当时百姓来说,反而是好事。
2.  东晋朝廷为什么对收复失地不感兴趣。
答:在北方大乱的时候,东晋却始终没有能收复失地。
冉闵内乱的时候没有,秦和燕相互攻击的时候也没有,东晋大将恒温收复蜀地的时候也没有,可谓是咄咄怪事。
当时东晋内部虽有小芥,但未伤根本;最大的可能性是统治阶层已经丧失了进取心,此外对将领有很大的戒心。
当时恒温请求东晋朝廷迁移到洛阳,有识之士也提出“以为且宜遣将帅有威名、资实者,先镇洛阳,扫平梁、许,清壹河南。运漕之路既通,开垦之积已丰,豺狼远窜,中夏小康”,但也没有什么结果。
结果是前秦坐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8-19 02:22 , Processed in 0.08588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