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188|回复: 3

小渔村资治通鉴班秦组第六讲作业

[复制链接]

239

主题

340

帖子

13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3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30 21: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业:1、燕哙为什么要把燕国让给子之这个外人?评价燕哙让国这件事。
2、以张仪破齐楚联盟为主题写一首诗。可七言可五言,可律可绝,不会诗的朋友写一下你对此事的看法。

820

主题

4545

帖子

737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73

注册会员贵宾会员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2-25 17: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书屋 于 2016-2-25 19:35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第六讲秦组:秦07-梅花书屋

1、燕哙为什么要把燕国让给子之这个外人?评价燕哙让国这件事。
燕王哙听信谗言,要效仿传说中尧舜的禅让,把王位让给国相子之。以为这样会给自己留个好名声,结果呢,事与愿违,反而造成了国家大乱,百姓怨怒。让国事件的思想背景后人对燕王哙的评价,大多认为他是个愚不可及而又贪图虚名的蠢货:“王哙,七国之愚主也,惑苏代之浅说,贪尧之名,恶禹之实,自令身死国破,盖无足算!”“其愚至此,尚足论乎?”但是燕王哙的禅让,其实并不只是因为其愚蠢,也不只是因为受了苏代、鹿毛寿的鼓动,其背后还有着更加深广的社会思潮作为其思想背景。关于燕王哙的为人, 《韩非子》有一段描写:“燕君子哙,邵公之後也,地方数千里,持戟数十万,不安子女之乐,不听钟石之声,内不湮污池台榭,外不弋田猎,又亲操耒耨以修畎亩,子哙之苦身以忧民如此其甚也,虽古之所谓圣王明君者,其勤身而忧世不甚于此矣。”若果真如韩非子这里所说,则燕王哙简直就是墨家、农家乃至儒家学派理想中的圣王。可知他很可能是个深受这些学派思想影响的君主。 于是尧舜禅让的传说经过理想化的加工后到处传播,禅让的学说开始流行起来。墨子甚至提出了“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的建议。君主的让贤以及贤人又辞让乃至逃避权位的故事,一时传为美谈,受到赞颂,燕王哙的禅让,就是在这种思潮背景下发生的。

此事不仅在燕国内部造成混乱,还招来齐国的入侵,引发一场
战争,并且招致儒、道、法各家人物的批评。各家对这件事都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燕哙让国的结果是很糟糕的:“燕国大乱,百姓恫怨”“百姓不戴,诸侯弗与”。总之,无论上下朝野、国内国外,都不认可这一政权交接事件,并且引起了极大的混乱。
这同时也说明政治家需要有政治头脑,政治眼光,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2、以张仪破齐楚联盟为主题写一首诗。可七言可五言,可律可绝,不会诗的朋友写一下你对此事的看法。

七律   张仪破盟
文/梅花书屋
张仪鼓舌破联盟,只怨昏君太不明。
好爱便宜招横祸,难听劝谏惹孤行。
红尘哪有瑶池遇,幻海何能蝶梦盈。
通鉴警言要永记,安邦治国磬钟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9

帖子

2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3-1 16: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秦16--圆荷
作业:
1、燕哙为什么要把燕国让给子之这个外人?评价燕哙让国这件事。
2、以张仪破齐楚联盟为主题写一首诗。可七言可五言,可律可绝,不会诗的朋友写一下你对此事的看法。

1、燕哙为什么要把燕国让给子之这个外人?评价燕哙让国这件事。
答:燕王哙把燕国让给子之这个外人我认为有两大因素:
第一.燕国宰相子之早有图谋燕国之心,但因没有机会所以没有轻举妄动,因与苏代是儿女亲家的关系,就利用苏代的威望和才能而游说于燕王哙,以“齐宣王不信任大臣所以不可能称霸”加之鹿毛寿以“尧把天下禅让给舜”的事例来说服燕王哙仿而效之,同时又指使其亲信劝说燕王勿学大禹把权力交给儿子,以防止发生政变。虽然以上三个事例我们看起来都很荒唐,但当事者迷的燕王哙竟能被说得神魂颠倒而如法炮制。
第二.燕王哙虽有古德之心,但无治国安邦之力,更无统治国家之智,老迈昏庸,不学无术,实在是无德无能之人,将国家的权利拱手相让,愚蠢之极,可悲,可叹!
2、以张仪破齐楚联盟为主题写一首诗。可七言可五言,可律可绝,不会诗的朋友写一下你对此事的看法。
答:张仪用笑里藏刀计,假装要送给楚怀王六百里土地,骗取了楚怀王的信任,从而轻而易举瓦解了齐楚联盟,在楚怀王大举反击时,张仪沉着应战,两次击败楚军,削弱了楚国的实力,壮大了秦国,彻底瓦解了六国联盟,展现了秦国的实力,对最后统一全国起到了关键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

帖子

2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3-16 23: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
1、燕哙为什么要把燕国让给子之这个外人?评价燕哙让国这件事。
首相,燕王哙让位于子之,是受了纵横家苏代,和一位叫做鹿毛寿(潘寿)的隐士的蛊惑。这个蛊惑分为三部曲来进行。
第一步:苏代假借批评齐王“不信其臣”而“必不霸”,刺激燕王哙更加信任重用子之。
第二步,由鹿毛寿出面,以尧让天下于许由获得千古美名为诱惑,直接劝说燕王哙“以国让子之”。
第三步,又用禹当年政权交接时的情况为例,说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因此不如尧伟大,暗示燕王哙削弱太子的权力,进一步强化子之的权利。
其次,燕王哙的禅让,其实并不只是因为其愚蠢,也不只是因为受了苏代、鹿毛寿的鼓动,其背后还有着更加深广的社会思潮作为其思想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氏族宗法制度开始解体,由贵族世家成员垄断政治权利的局面有所松动,非同姓之亲的人士在诸侯国掌握上层政治权利的情况已不罕见。于是,“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尊贤使能,俊杰在位”便成为当时诸子各派人物,特别是儒家、墨家的一种政治理想。墨子甚至提出了“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17]]的建议。君主的让贤以及贤人又辞让乃至逃避权位的故事,一时传为美谈,受到赞颂。燕王哙的禅让,就是在这种思潮背景下发生的。
燕哙让国的实际结果很糟糕,而且也没有得到任何好的评价。儒家认为燕哙让国没有代表天意、民意,是“私与”、“私受”而已,就没有合法性可言。道家认为这种游戏的目的,只是为了沽名钓誉,制造出一些假尧舜、假许由而已,完全没有实质意义。法家则认为燕王哙就是因为“好贤”而上了子之的当。

2、以张仪破齐楚联盟为主题写一首诗。可七言可五言,可律可绝,不会诗的朋友写一下你对此事的看法。
哀楚怀王
文:三月青稞
两国联盟时日长,张仪朝圣舌如簧。
因寻小利失明智,遗笑千年一楚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20:26 , Processed in 0.07515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