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927|回复: 2

29期诗班第九讲管理组作业贴

 关闭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729

帖子

405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5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QQ
发表于 2016-11-17 20: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9期诗班第九讲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2、以初冬为题做两副律联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作业标头格式为:29期诗班第X讲 X组XXX 作业
作业截止时间:下周二零点。
周三零点前评阅完毕。给学员一天修改作业的时间。

0

主题

699

帖子

9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6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1-17 21:2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9诗班第九讲作业
班长—诗音敏儿

1、写出诗的起法
答:
1、 对仗起法
是指律诗首联采用对仗,一反律诗首联不对仗格律要求,故这种手法改变了正常律诗格律
注意:对仗起时,分句间相互关系要紧密,并要为承埋下伏笔。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
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起,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惊醒全篇,求“意在笔先”之效。
以景、人或事件起;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来切题。
2、比兴法:
即用他物兴起本意,诗的起很多采取比兴起,即用他物兴起本意。它的好处就是:
A是起句会自然;
B是兴中有比。
很自然把所比的物的特点附于被比的物上,不用再多费笔墨。
比即喻,是“借物以寓其意”,这是写诗最基本的手法,较为普遍的一种写法。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这样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
兴,是“借景以引其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
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
兴中有比,即在“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起兴,句中也兼含有“以彼物比此物”的比喻在内。
A,兴中有比,多用在诗篇的开头。用来起兴的物象本来与主题没有直接的关联,只是起触媒作用,也有一定的渲染铺垫意。
但若与比一旦相结合,兴中有比,那就和本题直接挂上钩了。
兴中有比,要比单纯地起兴或单纯地用比,则诗中意味倍增。
兴中有比,以兴为主,比则从之。
B,兴中有比,常见于表示情爱、亲情、离别之类的诗作中,多从外界景观物象中触发联想。
从兴中含比所取的兴象类型来看,有以动植物作比兴者,也有以非生物或自然现象作比兴者。
3、交代时间、地点、景物
没有用多少优美的辞藻,可是只要读了这个开头,就知道下文主要写什么。
它就能起到渲染气氛,自然引人入胜的效果,为全诗的铺设。
4、兴起
-兴起是由心中所怀之感想,引出题目之本意。与引起不同之处,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

2、以初冬为题做两副律联

寂寂千山无俊鸟【诗音】
茫茫四野有浓霜【诗音】

冷雨枝头坠【诗音】
心声纸上描【诗音】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腊八
诗音敏儿/文
雪舞隆冬意趣浓,时光不与四时同。
严霜厚重田寮白,村舍温馨灶火红。
数把花生加糯米,几枚小枣伴青葱。
熬成热粥端娘手,此景心甜乐岁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729

帖子

405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5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09: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诗班第九讲一粒沙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1,对仗起法:
是指律诗首联采用对仗,一反律诗首联不对仗格律要求,故这种手法改变了正常律诗格律
2,比兴法:
即用他物兴起本意,诗的起很多采取比兴起,即用他物兴起本意。
3,交代时间、地点、景物
4,兴起:
是由心中所怀之感想,引出题目之本意。与引起不同之处,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

2、以初冬为题做两副律联
千川萧瑟寒风起
百草枯折倦鸟悲

枯树寒鸦啼落日
北风满地卷黄沙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3:51 , Processed in 0.22267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