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189|回复: 5

小渔村资治通鉴中级班汉组一年级第十九讲作业楼下评楼上

[复制链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18-1-14 19: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路漫漫 于 2018-1-14 21:11 编辑

今天的课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期作业:
1.        乱世即将结束,如何完成国家由战时体制向和平时期的转型?
2.        谈一下将归降的夷狄迁往内地的利弊。

3

主题

550

帖子

8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6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8-1-18 19: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溪水 于 2018-1-20 12:01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中级班汉组一年级第十九讲作业
汉03-溪水
1. 乱世即将结束,如何完成国家由战时体制向和平时期的转型?
答:
在动乱刚刚平定之时,不怕士人追求功名,只怕他们热衷于此,争先恐后,互不相让。一个武夫会打仗,一个士人会治理。假如他们在纷乱中一试身手而达到了目的,立功得到高官厚禄,则仿效他们来求官的人就会接踵而至。如果再扩大录用名额和录用渠道,则舍弃家业田园父母妻小而出来求官做的人川流不息。只有官吏名额减少,他们觉得进身无望时,才会退出官场,安心在家静处。于是爵禄会变得更加值钱,廉耻之心也会重新恢复。况且,百姓在艰难困苦之余,没有不想苟且偷安以求自免其祸的。那些违法犯罪者,基本是都是残暴骄横、恣意妄为之徒,其罪恶昭彰容易被大家看清;不然就是穷困潦倒、无依无靠被迫铤而走险的人。不会有那种深奸奇巧,善于钻法律空子因而难以察觉的人。如此,则虽然法网宽疏,官吏稀少,但治理起来仍然绰绰有余。或者在百事草创之时,姑且让天下人休养生息,暂时不要有所作为,因此官吏任务少,这就是省减官吏的好处。
至于天下已经安定后,人民完全安居乐业了,松弛的政教便要缩紧了。此时,给士人立功的机会烧了,于是整日过温饱安居的生活从而忘却了上进。则士大夫的后代,才能优异的士人,也将无志于刻苦攻读,反而将自己限于农圃。如果不增加官吏名额、拓宽士人进身渠道,以便把他们引上君子之途,则世风逐渐流为鄙俗。况且,承平日久,犯罪手法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强暴不足以得逞,诡诈者越来越多,豪强实力日益牢固,因而无视法律,为所欲为。在这种情况下,官吏稀少,难以了解到全面细致的情况。就会使这些奸诈之徒横行无忌,豪强趁机做大。这时候,就要扩大官吏的规模,才能管好日益纷繁复杂的社会。因此,任何制度的设定,都要根据形势变化。
设立官制,与选拔官员之法,哪些办法好,那些不好,是很难说清的。如果裁减官员数量以减轻百姓负担,则将会有很多士人得不到发挥才能的机会,被埋没而且官员数量少,必然权力增加,难以得到监督和制衡,容易虐民。如果不裁减官员数量,尽管以给有德行的士人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但供养大批官吏会增加百姓负担。而且官吏太多,往往造成权责不清,行政效率低下。所以,种种做法各有利弊,难以一概而论。
建武六年,河北、江淮地区初步平定,关中刚刚安宁下来。承接王莽时期割裂郡县、改置百官、过于苛求细枝末节的政策之后,又是在四海纷乱,群雄并起的时代。靠博取功名而做官的侥幸之心还比较流行。光武帝在这种形势下,果断下令撤销400多个县,官吏数量也大幅削减,仅留十分之一,此举正符合当前形势,可以说恰到好处。
2.  谈一下将归降的夷狄迁往内地的利弊。
答:将归降的夷狄迁入内地,虽然有利于边境地区的安定,但也是一个重大败笔。国家强盛时,还可以监督和压制他们。一旦衰弱,他们就会起兵反叛,趁虚攻入华夏腹地。西晋之后的五胡乱华,就是内迁夷狄最终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22: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中级班汉组长路漫漫一年级第十九讲作业
1.       乱世即将结束,如何完成国家由战时体制向和平时期的转型?
.答:乱世结束后,刘秀特别重视的社会力量的发展——清流,这些半独立于朝廷这外的读书人(以士大夫、太学生为主)。他们大多接受社会主流思想(传统儒家经典),学习和践行当时正统道德观,积极关注、参与社会管理,成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且他们也有一定影响力,成为外戚和太监的监督力量,也是双方都需要争取的力量。在中国历史,许多有名的名流学者都出自于东汉,正是由于这股势力的存在,才让东汉尽管皇帝如流水,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也未出现汉武帝时穷兵现象。而东汉衰亡的起点就在于“党锢”,遏杀了社会正气,伤了士人之心。
2.        谈一下将归降的夷狄迁往内地的利弊。
答:优点,促进了民族融合;
缺点,毕竟是外来民族,可能有很多不适应之处,人心难免不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 19: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期作业:第十九讲作业汉——01文馨
一、乱世即将结束,如何完成国家由战时体制向和平时期的转型?
答:想完成国家从战时体制到和平体制的转型就必须作到安抚民众,恢复生产和经济建设;要关注民生,安抚民心,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让老百姓都能达到温饱。消灭和安抚地方武装割据,解散和悾制各地的列强势力,保障社会治安稳定,完善官僚体制,使朝庭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一系列的官僚体制,处理好边境问题,建立一个和睦安宁的边境,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问题,使得整个国家都能国富民强。
二、谈一下将归降的夷狄迁往内地的利弊。
答:归降的夷狄迁入内地的有利处是他们到内地后没有了在当地的势力,就无法对抗朝庭,形不成祸害和抢掠边民的有利条件,有利于边境的安定,但弊端就是他们语言和习俗不同于大汉民族,常常会与本地老百姓发生矛盾,很可能造成内地的不安定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973

帖子

220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0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3-7 16: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中级班一年级汉09-青儿第十九讲作业

1.乱世即将结束,如何完成国家由战时体制向和平时期的转型?
答:战时体制就是在国家处于被占领或遭到别国武装攻击时采取的临时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
在社会及军事管理上.现在的中国等大多数国家对枪支等武器是采取严格管制的政策.战时可能会放开管制,国家通过法令鼓励民间拥有武器并以之与敌人斗争.发动群众对敌占区的道路交通,通讯线路,敌方物资储备库发动袭击。在战区内可能进行宵禁与灯火管制.
经济上,将进行所谓的“坚壁清野”。将所有可以转移的物资,包括粮食,燃油等战略物资或转移到后方,或藏匿起来。将原来的民用工业转移为军用。征召民间运输力量为我方军事斗争服务。冻结敌对国家在本国的全部资产。增 方的战略物资储备。
在国家政治体制上,可能会解散议会,实行军事管制,提高政府对国家的控制权。禁止散播谣言及其它涣散我方军心与斗志的言论,强调民众对军事斗争需要的绝对服从。
       乱世结束,许多战时体制已过时,特别是许多管制和冻结都应该放开。而以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建设为主导方向。休养生息对国家来说是首要的。连年征战,使民不聊生,民众渴望回归田园,过安定的生活。战争带来的百孔千疮也需要时间来修补。所以,一系列的惠民政策急待出台,一整套强国措施急待颁布。减租减息,鼓励生产的新举措将给广大人民带来新的希望,一个强盛的大汉朝又重新站立起来了。
2.谈一下将归降的夷狄迁往内地的利弊。
答:在东汉刚刚建立,社会环境还不算稳定的情况下,把夷狄内迁,还是有一定风险的。这就需要强有力的地方统治力量。马家无疑就担负了这样一个重任。
    夷狄属游牧民族,流动性大,生性野蛮,不善安居,这无疑会对当地的安定带来隐患。但只要有强有力的管制和正确的引导,民族大融合也是很有可能的。马家从东汉时起一直到三国就担任了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可以说马家对西部边陲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
发表于 2018-3-19 14: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汉10-无痕
本期作业:
1. 乱世即将结束,如何完成国家由战时体制向和平时期的转型?
答:想治理好国家的君主,能够容忍敢于直言之人并不难,而能够保护敢于直言之人,才是最难的。光武帝作为汉室皇族庶支,在南阳起兵,与当地人一同经历千辛万苦,饱尝磨难,奋战十余年才平定天下,能不忘故旧之道。先封功臣,再封自己的儿子,光武帝心胸豁达,是成大事的人。光武帝采用多种办法镇抚他们,鼓励远臣忠诚正直,而化近臣于公坦。光武帝的恩威,令一般帝王望尘莫及。宋太祖对宰相赵普不满,但当别人弹劾赵普时,宋太祖大发雷霆,指责那个人像没有耳朵的鼎铛一样,孤陋寡闻,委婉地保全忠直的臣子,而天子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郭伋说得心安理得,光武帝听得心安理得,南阳旧臣听后也心安理得。这种情况,在历朝历代真的不多见。

2. 谈一下将归降的夷狄迁往内地的利弊。
答:将归降的夷狄迁入内地,可以分散他们的实力,同时让汉人占据肥沃之地作为防御屏障,这是正确之举。如果贸然弃守,将这片沃土给夷狄,那么夷狄就会利用这里发展壮大,把这块地变成侵略汉朝的根据地。但是事物都有他们的两个方面,管理制度不到位,容易引发他们起义,脱离政府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16:23 , Processed in 0.06385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