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独舞者 于 2018-12-13 13:28 编辑
小渔村辞赋10期第十讲作业:
01-独舞者
1.读《讨武氏檄文》,用红蓝颜色标出句脚之平仄;
讨武氏檄文: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 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 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神人之所共嫉, 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鸣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藜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
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 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 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汉地,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 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 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 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二、写一篇骈文《西湖游记》字数不得少于300.
西湖游记
文/独舞者
丙寅元月,余随高堂路于西湖。观夫左立周树人之雕像,中横白蛇传之断桥。风光不遇,美景已遥。寒侵衣袖,风拂长条。是故不见西桥之芙蕖,断桥之残雪。难觅莺燕之鸣堤,三潭之映月。临风乃无言,凭栏而不悦。 惟茫茫湖水,寂寂远山。雷峰塔安祥而如故,夕照山苍翠而依然。过客断桥而不绝,白蛇山寺应已仙。传说难觅,往事如烟。是故梅花吐蕊于西山,和靖归林于何处?豪车宝马之如流,香冢西泠已无语。继而赏飞来峰,进灵隐寺。扣首于宝殿之前,焚香于铜炉之里。又游岳庙,入栖霞。古柏常青,寂声无杂。大殿岳飞之雕像,身着蟒袍而臂穿金甲。道中秦桧之跪姿,袍沾唾沫而衣遭践踏。
霞光铺锦,湖水泛鳞。悄然挥手,不舍转身。吾不过西湖之过客,匆匆一览。卅载时光之易逝,半生记忆之将淡。以赋记之。
注意事项:
1.骈文要求尽量做到通篇走马蹄。
2.注意句内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交替,上下句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对。
3,不容许出现三连平,三个仄连用一定不是《上上上》 更不是《去去去》也不是《入入入》 所以三连仄才被允许的。
4.注意遣词古雅,适当用典。
小渔村辞赋10期第十一讲作业:
01——独舞者
中秋赋
文/独舞者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十里木犀而香散,满山落叶而飘残。蛩声将绝,归雁鸣天。暑气远去,稍安而勿燥;凉风入户,气定而神闲。中秋圆月高悬于碧落,佳节合家共桌于堂前。
观夫月饼香茗,欢声笑语。有欢颜于膝下之小儿,安坐于堂前之翁姥。珍馐香散而频夹,红酒闪光而高举。忆往昔,岁月而同思;言今日,感怀而共吐。母慈子孝,宽言安抚。
虽然,亦有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斯乃闺妇望月,泪落而袖凉。不见描眉之夫婿,唯有光洒之空床。亦有圆月高悬,母子牵肠。远路迢迢,母倚门凝眸而远眺;关山座座,儿临案倾盏而思乡。素月皎洁,相思绵长。仰首观之明月,捧心寄于白光。情系故里,人在他方。嗟夫,明月生于海上,天涯共于此时。
夫其中秋,祭月民俗由来已久。品茗于庭户,仰首于九州。祈求社稷之安宁,帝王祭月;庆贺丰收之喜悦,黎庶报秋。
今日中秋之佳节,此时国泰而民安。唯愿千年同乐,万世无忧。
小渔村辞赋10期第十二讲作业:
01——独舞者
日赋
(以“辉映天地,独泽神州”为韵)
文/独舞者
辉映天地,独泽神州。滋千山之秀丽,照万壑之清幽。予瀛寰以光亮,恩黎庶以无忧。有序守时,顺朝生而暮落;无偏无党,持公正而同畴。(以“州”为韵)
若其日升,即有恩泽。温暖八方,光辉万邑。高灿于中天,施恩于户室。有黄人守日之督监,羲和生雏之相惜。临其日,众生繁衍以千年;沐其光,万物重生以无息。(以“泽”为韵)
时也娇花吐艳,柔柳拂丝。沐春光于山麓,承惠泽于江堤。倾碎彩于江湖,金鳞漾水;散绮霞于大地,万物披辉。(以“辉”为韵)
天道有常,星辰序轨。夫其暮落于西山,朝生于海水。不以纣亡,不以尧丽。不耻于寒窖茅舍,徒减一分;未攀玉殿华堂,空增几米。贵贱同情,巨微共喜。足使山河春日重生,瓜果三秋落地。(以“地”为韵)
遵循天道,不辞苦辛。驱寒依旧,光灿如新。瞻仰阳精于天际,感怀仁义于日神。(以“神”为韵)
彰有德于人寰,照无私于下土。驱暗呈祥,避邪送福。郎郎乾坤,其光盖于众星;洋洋原野,其德施于六畜。(以“独”为韵)
斯乃天有日,世无寒。王道正,百姓欢。羲和钦若昊天,敬授世人以时历;尧舜亲于黎庶,恩施天下以长安。(以“天”为韵)
今则恩泽人间,德披四境。祥明照于中天,五色倾于九鼎。万物不息世代而相传,众葩不绝轮回而茂盛。故曰以日为绳,人神同幸。(以“映”韵)
小渔村辞赋10期第十三次作业:
01——独舞者
以“崇岭横断灵水长注”为韵。写一篇(黄河赋)。采用次用韵。
黄河赋
文/独舞者
千年澎湃,一路向东。河谷急流,雷动生之珠玉;滩涂旋转,声惊下之天龙。夫其长如带,状似弓。裂壁吞沙,其势惊之大地;兴云致雨,其声啸于苍穹。高原出发,渤海相逢。孕育九州之文化,滋生道德之广崇。
纵越千山,横经重岭。险阻飞腾,崇山驰骋。黄河咆哮,震耳欲聋;天水倾倒,发人惊醒。朝驰夜流,无昏无暝。倏忽迎面而见踪,刹那远观而消影。
重峦相阻,叠嶂纵横。顺水而来,提心吊胆;逆流而上,步步难行。明礁相送,暗石相迎。众人一心,共山风而同渡;号子几段,与河水而共鸣。凝西北男儿之苦泪,唱黄河汉子之心声。
滚滚黄沙,涛涛血泪。河水一锅,黄沙三碗。皆知天地之玄黄,谁料风云而巨变。一朝日寇之来袭,两岸江河则为患。人畜含冤,江湖载怨。使黎庶之迁移,见故乡而渐远。全民抗击,还我河山;众志成城,驱除外患。义气不消,忠魂难断。
(第十四讲没有作业)
小渔村辞赋10期第十五讲作业:
01——独舞者
故乡赋
文/独舞者
南抵怀宁安庆,东邻舒县枞阳。有千家桂子,十里荷香。桐城派之故里,黄梅戏之家乡。清灵山水,淳朴民风。古称桐国,华中七省之通衢;今誉文都,江淮文化之发祥。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淳朴民风,多姿文化。倦圃翁之古训,铭记千年;“六尺巷”之家书,流传华夏。
夫其桐城派,主盟清代文坛二百年。明清诗人近于千位,历代画家超于百人。音韵翻译戏剧,影响达于海外;哲学史学美学,声名震乎中宸。
“穷不丢书、富不丢猪”,乃民间之共识。通衢曲巷,诵书难绝;茅舍竹林,重儒不变。明清进士举人,超过于安庆五县之和;硕学名儒,重书于《明史》《清史》之典。儒教盛行,人才云集。
曾铭史册,今是吾家。才子叠出,世人皆夸。婉转清新,龙眠桥中黄梅之戏;芬香可口,龙眠山上小花之茶。独守一方之清静,远离闹市之繁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