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986|回复: 54

小渔村36期律诗班七律第十一讲A组作业【评阅翰墨韵香老...

[复制链接]

57

主题

300

帖子

30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15 19: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西 于 2019-5-15 20:16 编辑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
1、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2、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3、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注:
1)作业贴必须写明组别学号网名【组名+学号+昵称】,及第几讲作业。不写明,评阅老师有权不予点评;
2)评阅老师点评截止到周二晚八点。(超过时间者,评阅老师有权不予复评)


1

主题

1196

帖子

125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250

灌水之王优秀版主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超级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17 06: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湘竹 于 2019-5-22 02:50 编辑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A11-湘竹
1、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1、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有五种
1, 顺承:
所谓顺承,就是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
2, 递进式承接。
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3, 并列承接:
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
4、一问一答:
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逆承:
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2、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1、它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
2、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
3、“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
4、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
5、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
6、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
7、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
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赴之
8、一般颌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

3、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

母亲

作者/湘竹

白衣天使迎新宝,辛苦行医妙手赢。
仁义心师科产妇,筱梅玉慧业为荣。
音心似翠峰山舞,牵手依偎白首行。
若问今生缘运事,专情老伴走一生。

点评

律诗要表达母爱,但感觉偏离主题了,承联,转联对仗不工,一出律,  发表于 2019-5-19 17:09
湘竹你好,第一题没做,下次注意。  发表于 2019-5-19 17: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0

帖子

5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17 09: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副A~紫荷心幽
1、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有五种
1, 顺承:
所谓顺承,就是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
2, 递进式承接。
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3, 并列承接:
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
4、一问一答:
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逆承:
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2、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1、它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
2、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
3、“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
4、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
5、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
6、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
7、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
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赴之
8、一般颌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

3、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七律*母亲
文/副A~紫荷心幽   押六麻
寞寞佝偻杖危斜,昏昏靡沌眼离花。
何曾怅惋西山暮,但记欣怡东海霞。
丁豆灯前湘蜀绣,杂草塘里捉鱼虾。
只恨光阴飞似箭,才将豆蔻逝无华。

点评

律诗,对仗基本可以,稍不足之处,多处失律,相对来说,起承表达太注意对仗,没注意衔接,转结不错,。加油!  发表于 2019-5-19 17:18
紫荷心幽你好,应对部分完成的认真,赞!  发表于 2019-5-19 17: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5

帖子

6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1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17 10: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色月光 于 2019-5-17 11:44 编辑

小渔村36期律诗班七律第十一讲A组作业:
A29-白色月光

1、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承”按写作手法分:
1)顺承:
所谓顺承,就是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
是在 “起’’基础上的发展,安排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2)递进式承接。
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3)并列承接:
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
4)一问一答:
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逆承:
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2、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1、它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
对仗的句子除平仄相对外,还要区别词性,使词性相对。
2、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
3、“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
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承在构思布局,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
4、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
因为起是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人物在做什么的,所以对景色的描写就有了限制。
而承因为没有了这样的限制,可以放开手来大笔墨地进行描写。
5、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
而承的物事,必须要承起而展开,
也就是要为起而展开,要和转有关联,这是必须的。
6、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
哪一句该承接哪一句或哪几个字,都有严格的章法,须得一丝不苟。
7、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
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
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均须以虚实螺旋式描述之。
景为实,情为虚,前实者后虚,前虚者后实。
俱实者板滞,俱虚者浮滑。若专写情或专写景,则难收生动空灵之致,渊永超迈之妙。
8、一般颌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

3、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七律·母亲
四月江南花似海,采来一束献亲娘。
曾牵小手人间走,拟把相思梦里藏。
纵我平凡难出色,依然珍贵苦牵肠。
情深如海惟相祝,松鹤长春福寿康。

点评

律诗格律正确,脉络连惯,作品倒叙手法来表达母爱无边,不足之处结句可以更好,很不错的作品,加油!  发表于 2019-5-19 17:27
白色月光你好,应对题做的详细认真,下功夫看讲义了,赞!值的学习和表杨。  发表于 2019-5-19 17: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2

帖子

30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17 21: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A20王怀君
1、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五种。1.顺承,即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情况。2.递进式。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意思更递进一层。3.并列承。即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俩事,或一事的俩方面。成横向并列。4.问答式承接。5.逆承。即没按起句的先后顺序承接,而是颠倒顺序。如发笔起句次句均有意,则三四句须双承接。双承有顺承,有逆承。顺承则三承一,四承二。逆承则三承二,四承一。
2、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1)按照对仗要求做好对仗。(2)紧承首联,稳健顺承,气脉畅通,意境相连,辅佐好起句。(3)根据情况,选定形式,内联紧密,气不中断,意不偏离。(4)比起句描写深入生动,一浪高过一浪。(5)承上启下。用好动词。(6)层次清晰,结构紧密。(7)和起句有机结合,虚实有秩,螺旋上升。(8)颔联最后三字要为颈联做好铺垫。
3、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七律 听恩喜同学《母亲》歌而作
听君一曲忆娘亲,旧事桩桩过目频。
风雪迎回异乡子,晨霜送出挂心人。
弱身养育七儿女,善意帮扶众社邻。
常恨时光无倒转,阴阳两隔泪沾巾。

点评

还不错的律诗,一气呵成,格律对仗也基本工整,突出了母爱,回扣有力,欣赏学习了,稍不足,挂心人,可以更好  发表于 2019-5-19 17:35
王怀君同学你好,应对部分完成的很好,赞!  发表于 2019-5-19 17: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6

帖子

45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5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19 05: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波散人 于 2019-5-29 20:58 编辑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
A一16烟波散人
一、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按写作手法,承可以分为:顺承、递进式承接、并列式承接、设问式承接、逆承。
二、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1、颔联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
2、颔联不能走题,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自然地按照起的意境来继续深入地描写。
3、“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承在构思布局,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脉不中断,意境不能偏离主题。
4、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因为起是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人物在做什么的,所以对景色的描写就有了限制;而承因为没有了这样的限制,可以放开手来大笔墨地进行描写。
5、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而承的物事,必须要承起而展开,也就是要为起而展开,要和转有关联,这是必须的。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使其画面生动起来,生动而不呆板。
总之,承,不能只顾了描写而忘记了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
6、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
哪一句该承接哪一句或哪几个字,都有严格的章法,须得一丝不苟。
7、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补之。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均须以虚实螺旋式描述之。景为实,情为虚,前实者后虚,前虚者后实。俱实者板滞,俱虚者浮滑。若专写情或专写景,则难收生动空灵之致、隽永超迈之妙。
8、一般颔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特别说明一点,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或环节,不能割裂开来。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扩展、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因此,承,绝不能脱离起的话题而另起一个话题。
三、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七律·母亲

文/烟波散人

八旬弱体老萱堂,满面龟纹岁月妆。
艰苦曾于肩上放,辛酸合在腹中藏。
终生惟挂夫和子,旧日常愁菜与粮。
纵是残年仍自立,何劳驼背浣衣裳。
尾联末句改为:依然驼背浣衣裳



点评

硬有挑毛病的话,转结虚词可以再酌情一下  发表于 2019-5-19 17:46
欣赏佳作了,立意明确,起老母的现状做伏笔为铺垫,承接自然,转结回扣得当,气脉相通,意境相连  发表于 2019-5-19 17:43
烟波散人你好,应答部分完成的非常棒,认真的复习了讲义,赞!  发表于 2019-5-19 17: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9

帖子

3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1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20 09: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
A一06小佳人
一、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按写作手法,承可以分为:顺承、递进式承接、并列式承接、设问式承接、逆承。
二、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1、颔联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
2、颔联不能走题,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自然地按照起的意境来继续深入地描写。
3、“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承在构思布局,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脉不中断,意境不能偏离主题。
4、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因为起是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人物在做什么的,所以对景色的描写就有了限制;而承因为没有了这样的限制,可以放开手来大笔墨地进行描写。
5、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而承的物事,必须要承起而展开,也就是要为起而展开,要和转有关联,这是必须的。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使其画面生动起来,生动而不呆板。
总之,承,不能只顾了描写而忘记了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
6、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
哪一句该承接哪一句或哪几个字,都有严格的章法,须得一丝不苟。
7、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补之。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均须以虚实螺旋式描述之。景为实,情为虚,前实者后虚,前虚者后实。俱实者板滞,俱虚者浮滑。若专写情或专写景,则难收生动空灵之致、隽永超迈之妙。
8、一般颔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特别说明一点,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或环节,不能割裂开来。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扩展、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因此,承,绝不能脱离起的话题而另起一个话题。
三、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七律  母亲节忆慈母
一别萱亲三载长,孤窗灯下泪成伤。
依稀又见寒衣暖,缥缈时闻糙米香。
行路忧心千里路,倚门翘首九回肠。
草芳难报春晖意,常嘱儿孙记北堂。

点评

部体来说,是不错的作品,突出了母爱,脉络连惯通顺,学习了,加油!  发表于 2019-5-21 14:07
转接还是进行了扩展,突出了作行千里母担心,翘首盼归的心情还是很好的,不足地方,二个路字重复了,  发表于 2019-5-21 14:05
个人感觉承联,跳跃稍快了一点,虽是回忆老母的过往,但泪成伤,断了层次。  发表于 2019-5-21 14:00
七律立意还是不错,格律无误,起联,交待离别母亲三年,交待了时间,和离别的相思  发表于 2019-5-21 13:57
小佳人你好,应答部分回答的非常棒,详细,完整,认真复习了讲义,我也学习了,赞!  发表于 2019-5-21 13: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

帖子

9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3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21 14: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洁三十六 于 2019-5-21 17:10 编辑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
1、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5种
2、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有五种
1, 顺承:
所谓顺承,就是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
2, 递进式承接。
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3, 并列承接:
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
4、一问一答:
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逆承:
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2、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1、它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
2、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
3、“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
4、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
5、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
6、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
7、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
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赴之
8、一般颌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

3、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五律·观花忆母
暮雨打丁香,哀思缕缕狂。
佳节常忆母,墨笔再言殇。
灯下缝衣苦,田间劳作忙。
高堂乘鹤去,往事暖心肠。
对不起各位老师!发首旧作!这次作业真的写不出来,心静不下来!练习我写了两个。就当作业了!

点评

五律还是很不错的,一气呵成,脉絡也清晰,节失律了,节入声字,。加油,下次期待你的新作。  发表于 2019-5-23 12:42
题目要求七律,你写了五律,其实你还是有基础的,五律比七律更难写,  发表于 2019-5-23 12:38
你好,应答部分回答还是很好,不小心把第二题的题目也混进了,哈哈,  发表于 2019-5-23 1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96

帖子

125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250

灌水之王优秀版主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超级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22 02: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A12-青青子佩
1、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五种。1.顺承,即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情况。2.递进式。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意思更递进一层。3.并列承。即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俩事,或一事的俩方面。成横向并列。4.问答式承接。5.逆承。即没按起句的先后顺序承接,而是颠倒顺序。如发笔起句次句均有意,则三四句须双承接。双承有顺承,有逆承。顺承则三承一,四承二。逆承则三承二,四承一。
2、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1)按照对仗要求做好对仗。(2)紧承首联,稳健顺承,气脉畅通,意境相连,辅佐好起句。(3)根据情况,选定形式,内联紧密,气不中断,意不偏离。(4)比起句描写深入生动,一浪高过一浪。(5)承上启下。用好动词。(6)层次清晰,结构紧密。(7)和起句有机结合,虚实有秩,螺旋上升。(8)颔联最后三字要为颈联做好铺垫。
3、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母亲

依稀村左小河堤,翘首母亲霜发凄。
耕作但嫌枝上月,纺棉怕听五更鸡。
油盐柴米殷殷算,镜底容颜袖底泥。
历尽艰辛为子女,阴阳永隔泪眸迷。

点评

转结还是挺不错的,颈联对仗不是很工,如稍注意,不一首很好的律诗。加油!  发表于 2019-5-23 12:51
律诗立意还是可以,想句交待地点,和老母的现状,母,霜失律,而且,霜发凄,凑韵了  发表于 2019-5-23 12:48
青青子佩你好,应答部分完成的漂亮,赞一个!  发表于 2019-5-23 1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3

帖子

17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73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5-22 05: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A21-小微

一、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承按写作手法分有五种
1, 顺承:
所谓顺承,就是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
2, 递进式承接。
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3, 并列承接:
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
4、一问一答:
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逆承:
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二、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1、它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
       2、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
      3、“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
      4、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
      5、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
      6、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
      7、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
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赴之
       8、一般颌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

三、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七律    母亲
              文/小微         押八庚
欲写阿娘觉纸轻,难凭片语述恩情。
谁牵小手试初步,谁补寒衣到数更?
辛苦持家容渐改,勤劬教子目尤明。
老来悉把前尘忘,存记唯余儿乳名,

点评

起承更是回扣起联的设问,虽老母年迈,可以忘怀所有,但母爱的天性,难以忘怀,给读者留下想象加味。好作,学联了。  发表于 2019-5-23 13:10
承转联,稳健顺承,意境相连二个问句,把母爱的艰辛,人和事紧扣主题  发表于 2019-5-23 13:02
小微 这首律写的非常不错,把母爱表达的淋漓尽志,起句就叙说母爱无边,不是用纸,笔和言语来说有清的恩情。  发表于 2019-5-23 13:00
小微你好,应答题回答正确,而且非常认真,学习了,赞!  发表于 2019-5-23 12: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3:16 , Processed in 0.28289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