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8-23 08: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三年级班主任-路漫漫第三讲作业
1. 评论一下祖逖这个人。
答: 祖逖读书很刻苦,成年后当上了一名基层公务员,并遇到他人生中第一个好基友——刘琨。两人住一间宿舍,天天晚上开卧谈会。这两好战分子经常幻想天下大乱,他们如何走上人生巅峰等剧情。有时候吹激动了,恨不得马上骑着二哈上战场!
当时宿舍隔壁是个养鸡场,公鸡每天早上5点打鸣,喊母鸡们起床下蛋。祖逖听到打鸣后比母鸡还兴奋,也起床尿尿,洗脸刷牙,然后去院子里下蛋,不是,耍剑!这就是闻鸡起舞的故事。
公元291年,司马家的弟兄们玩起了吃鸡大作战(八王之乱)。当时的祖逖才25岁,先后就死了3位老板。后来跟着东海王司马越去调戏成都王,结果被反调戏了,战败后逃回洛阳。
司马家的王爷们玩的不亦乐乎,把服务器(西晋)都快玩爆了。这时卖外挂的匈奴胡人也掺和进来了,他们一仗干死十万晋军,攻入洛阳后屠三万余人,活捉晋怀帝。永嘉之祸,汉人历史上最屈辱黑暗的时代来了。
洛阳失守后,祖逖带着数百家族人向南方迁徙。衣冠南渡的队伍浩浩荡荡,他把车马让给老弱病人,把口粮分掉,还要应付收过路费的山贼。一路走的艰难,足智多谋的祖逖被推举为“行主”。
走到江苏时,晋愍帝在长安继位了,想让司马睿去攻打洛阳救先帝。司马睿说:“别扯淡了,那些胡人都是彪子,听说都在洛阳城吃人了,谁爱去谁去!反正老子要去南方度假。”
祖逖进言:“打回洛阳,救我百姓,复我河山,雪我国耻”。吃饭端大碗,干活溜地边的司马睿被打脸了,他故意刁难祖逖,封他为奋威将军,赏他一千人口粮、三千匹布帛,催他马上买机票,赶快去收复洛阳。
祖逖一看:娘的,这堆东西我一个人也扛不动啊!他带着族里的男儿渡江北上,祖逖看着奔腾不息的江水,顿时热血涌动,他激动的拍打船帮子唱起rap:“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这是成语“中流击楫”的来源。
下岸后,他就地装锅炉、造兵器,招募了2000多士兵。当时山东河南一带都乱套了,不是胡人肆虐就是豪强当道。祖逖使出浑身功夫,听话的联合,不听话的干掉,用了一年时间在豫州站稳脚跟。
公元318年,司马睿这怂货逛到南京了,看淮河夜景不错,就地建立东晋。此时的北方成为匈奴、羯、鲜卑、氐、羌厮杀争霸的战场(五胡十六国)。东晋王朝做起了职业观众,还觉得自己是VIP中屁。
祖逖在北地奋战到52岁,祖逖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连后赵的石勒都拿他没办法。其实,祖逖最厉害的还不是战场吃鸡,而是他的包容和教化。
有些小城的老大,儿子小三之类在后赵当人质,不得不给后赵当马仔。祖逖理解这些二鬼子,还偶尔假装揍他们。石勒以为二鬼子们还尽心的为他守地盘,就给人质们赏点秦岭一白的土蜂蜜。这些马仔对祖逖感恩戴德,经常暗地帮他搞情报。
祖逖的名气很大,但生活很俭朴,所以深得民心。连对手石勒也很敬重他,不但斩杀了从祖狄那叛逃的降将,还写信要和他做生意(互市)。有祖逖在,双方边境还算和谐,人民也算安康。
司马睿一想起祖逖,脸就火辣辣的疼。当上东晋老板后,也不管祖逖在给谁玩命的挣家业。看到边界安稳后,他就任命戴渊为征西将军,祖逖被晾边上了。
祖逖心里很委屈,自己玩命收复了河南,却依然不被老板信任。憋屈的同时,又看到东晋朝局内斗严重,根本没人看他提交的北伐报告。长期郁郁不得志,结果忧愤成疾。
祖逖也不请病假,随时防备后赵来偷袭。他派儿子去修筑重镇虎牢城,城墙还没加固好,祖逖就病死了,终年56岁。祖逖死后,后赵立马出兵攻陷河南,没几年,祖逖收复的大片土地又全部丢失。
当年和祖逖一起吹牛逼的刘琨,也为晋朝建立很大的功业。后来在东晋的内斗中含冤被杀,部下们一怒之下投靠后赵的石勒。纵观整个晋朝,真的是唯有一声叹息。
2. 王导应该怎样处理国家利益和家族利益之间的关系。
答:晋惠帝时候,东海王司马越控制着江淮地区,他率兵北上参与诸王混战,便任用琅邪王司马睿为平东将军,留守下邳。司马睿与王导关系密切,以王导为司马,委以军事重任,王导对司马睿也倾心推奉。永嘉元年(307年),司马睿移师建康,事事咨询王导,对他更 加依赖和信任。在西晋皇族中,司马睿的地位和名望不高,政治军事 能力也都平平,初到建康,江南世家大族看不起他,不来拜见,更不愿前来做官。没有江南士族的支持,要在那里站住脚是不可能的,司马睿为此伤透了脑筋。
王导有个堂兄叫王敦,当时在扬州做刺史,是地方实力派人物。 王导把他请到建康商议对策。他们觉得自己是北方人,要在南方继 续享有国家赋予的政治特权,必须有政治靠山,而这个靠山只能是司马睿。于是决定利用自己在士族中的影响,设法提高司马睿的威望。
江南地区有一种风俗,三月初三这天,上自高官、下至百姓都到江河水边去,洗除宿垢,祓(犯)除不祥,称作“禊(xi)节”。这一天,王导让司马睿坐上华丽的轿子,带着威武整齐的仪仗队伍,王导、王敦 为首的北方士族名流,骑着高头大马跟在轿子后边,浩浩荡荡,非常壮观。南方人从来没看到这样的大场面,一时大为轰动。江南世家大族首领顾荣、贺循等人听到这个消息,从门缝里偷偷张望。他们看到司马群这样尊贵,北方士族如此拥戴他,十分震惊,生怕怠慢了司马睿,纷纷出来拜见。
看到江南士族已经动心,王导又向司马睿提议:顾荣、贺循是江 南士族的领袖人物,对他们要优礼相待,这样就可以笼络江南士族了。司马眷马上派人上门拜请顾荣、贺循出来做官,两人十分高兴, 接着便来拜见司马睿。司马睿隆重地接见他们,贺循被任命为吴国内史,顾荣被任为军司马。遇有军政事务,都主动与他们相商。其他江南士族不再徘徊观望了,他们争先恐后,前来投靠司马睿。司马睿 一一任以官职。纪瞻出任军祭酒。周圮一贯以淡漠名利相标榜,过去东海王司马越曾任命他做官,但他理都不理,现在不但出任吴兴太守,接受乌程县侯的爵位,而且很卖力气,在吴兴颇有政绩。
王导心里清楚,江南士族与司马氏政权合作,是迫于形势的压 力,北方士族才是司马氏统治的基石与核心。当时到江南避难的江 北士族除了琅邪王氏之外,还有太原王氏、陈国(河南淮阳)谢氏、谯 国(安徽)桓氏等,他们当初都是名门望族。王导劝说司马睿把他们中间有名望的人都请出来,任以官职,前后选取了上百人为官,其中不少人如祖逖、刘隗、庾亮、桓彝、温峤等都是司马氏政权的重臣。
建武元年(317年),长安失陷,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建立了东晋。 司马睿登基那天,王导和文武官员列队朝见。司马睿明白,自己能当上皇帝,全是王导的功劳。他见王导与百官同列,觉得不甚得体,于是从御座上走下来,一把拉住王导,要他和自己一起坐到御座上,接受百官朝拜。王导是个聪明人,不会做这种僭越的蠢事,坚决推辞。
司马睿对王导兄弟感激涕零,对他们特别敬重。他任用王导担 任宰辅,综揽朝廷大权,王敦总管军事,都督荆扬江湘交广六州军事。 王家的子孙都担任了重要官职。
过了几年,司马睿的皇位逐渐坐稳了,听说民间流传“王马共天下”的话,不禁如鲠在喉,他想削夺王氏的权力。善于逢迎拍马的刘隗、刁协等成了他的心腹,暗中进行军事部署,逐渐疏远了王导。
看到司马容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王氏兄弟心中更是忿忿难平。永昌元年(322年), 王敦以诛刘隗为名,从武昌顺流而下,攻入建康。王导反对王敦这种过激的行为,劝他退回武昌,一场大战才算平息下去。司马窨见无法动摇王氏的势力,忧愤生病,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王导先后辅佐元帝、明帝、成帝三朝,为政清静平和,善于忍让和调节各方面的矛盾,为保持东晋初年稳定局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北方士族出身的庾氏、桓氏、谢氏也都先后与司马氏共同执掌朝政,但由于他们之间相互牵制,都无法取代司马氏政权。北方士族与司马氏共同掌握政权,成为东晋一代的基本政治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