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3825|回复: 105

小渔村曲七第一讲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9-9-18 22: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渔村曲七第一讲作业: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你喜欢的曲牌、你喜欢的5首曲作品。(可以百度搜索)
4、试作一首〔越调?天净沙〕秋,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注意: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2)韵字的运用。3)越调适合制作陶写冷笑,哀怨的作品。
5、下载《中原音韵》制成日志,作为韵字使用;而写作过程中,使用的《搜韵》,则是为辨别句中之字.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越调?天净沙】秋 (宫调、曲牌、题目)
平平上去平平(韵),仄平平上平平(韵),仄去平平去上(韵),平平平去(韵),仄平?平仄平平(韵)。

曲谱符号注释: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作业要求:每周3上课,次周2晚8点前由班任助理笑嫣统计作业,次周2晚10点前由班长遗落尘间分配评阅任务,迟交作业的不予评阅!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09: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曲七期第一讲签到贴
1、班任*绝谷画蝶
2、笑嫣
3、湘竹
4、曲761碧天如水
5、曲747*飞雪
6、曲758*蝴蝶翩翩
7、曲728*枫叶
8、诗野
9`雨魂
10.寻觅
11.曲772*安玲
12.杨荣
13.曲739 杨眼镜
14.红玫瑰
15.曲749红尘遗梦
16.天香
17.玉儿
18.浪淘沙
19.清姿
20.曲703拂袖
21.曲726凌虹御气
22.曲729蒜香波了盖
23.曲733一点春
24.曲730暗香
25.天南星
26.曲712戈平
27.曲717秋叶飘零
28.蓝色星空
29.嫣然
30.秋枫
31.沧海
32.杏雨雪花
33.遗落尘间
34.孓孓
35.有凤来仪
36.一抹微云
37、白山黑水
38、老帅哥
39.曲721-乡语
后面有几个同学签到了,但今天查聊天记录看不见,以后尽量在八点上课前签到,课中不要在签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6

帖子

8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8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9-19 13:07: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曲752*清姿   第一讲作业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答:1、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它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 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 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比如关汉卿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马致远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这一时期创作题材都集中在爱情、神仙道化、文人事迹,以显示剧作者们的独特追求,如在表现爱情时,他们更注重“情”本身,因为渴望寻找一个避世的地方,他们在文人事迹剧中歌咏自己不遇的苦闷,怀乡的愁绪,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当时的主要体裁,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虽然元杂剧在舞台上仍占有重要位置,主题以对封建道德的宣扬、离奇情节为主,但是作品数量大减、内容风格因循,成了衰落主因,杂剧创作中心南移,重要剧作家多活动于今天浙江省和江苏省长江以南的地区,加强了与南戏交流的机会,提供了戏曲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尤其是南戏、昆剧及粤剧,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你喜欢的曲牌、你喜欢的5首曲作品。 答.:有 商政叔作品:【越调·天净沙】 雪飞柳絮梨花,梅开玉蕊琼葩。云淡帘筛月华。玲珑堪画,一枝瘦影窗纱。   吕止庵原文 (越调)天净沙 为董针姑作 玉纤屈损春葱,远山压损眉峰。早是闲愁万种。忽听得卖花声送,绣针儿不待穿绒。     天净沙?冬 元代: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天净沙?夏 元代: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越调?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籐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越调.天净沙.江上  文/曲752*清姿  碧江滋润鱼龙,粼光摇醉长虹,百舸争流浪涌,惠风柔送,听鸥歌尽峥嵘。   附:谱 〔越调?天净沙 ×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平平厶×(韵)。×平×厶(可韵),×平×仄平平(韵)。 ?

点评

越调.天净沙.江上??文/曲752*清姿??碧江滋润鱼龙,粼光摇醉长虹,百舸争流浪涌,惠风柔送,听鸥歌尽峥嵘。 不错,前几题都可以查到,就不评了,...   发表于 2019-9-25 06: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08

帖子

4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1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9-9-19 14: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药王 于 2019-9-20 15:51 编辑

天南星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答: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它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元曲又称长短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两种。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
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
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比如关汉卿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马致远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这一时期创作题材都集中在爱情、神仙道化、文人事迹,以显示剧作者们的独特追求,如在表现爱情时,他们更注重“情”本身,因为渴望寻找一个避世的地方,他们在文人事迹剧中歌咏自己不遇的苦闷,怀乡的愁绪,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当时的主要体裁,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虽然元杂剧在舞台上仍占有重要位置,主题以对封建道德的宣扬、离奇情节为主,但是作品数量大减、内容风格因循,成了衰落主因,杂剧创作中心南移,重要剧作家多活动于今天浙江省和江苏省长江以南的地区,加强了与南戏交流的机会,提供了戏曲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尤其是南戏、昆剧及粤剧,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你喜欢的曲牌、你喜欢的5首曲作品。(可以百度搜索)
答: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

天净沙·秋

元代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3,
山坡羊·骊山怀古

元代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4,
朝天子·咏喇叭

明代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唢呐 一作:锁呐; 声价 一作: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5,

折桂令·中秋

元代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试作一首〔越调?天净沙〕秋,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注意: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2)韵字的运用。3)越调适合制作陶写冷笑,哀怨的作品。


【越调?天净沙】秋山采药
白山紫雁蓝天,野泉玄水青烟,小路黄花玉犬。灵芝难见,国医人立云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2258

帖子

22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9

优秀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9-19 15: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香 于 2019-9-25 15:39 编辑

小渔村曲七第一讲天香作业:?
  • 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答:什么是曲?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它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它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你喜欢的曲牌、你喜欢的5首曲作品。(可以百度搜索)

答:1.大德歌(作者: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2.水仙子·夜雨(作者: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芭蕉。
3.落梅风·春晓(作者:张可久)
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黄莺乱啼胡蝶舞。几秋千打将春去。
4.折桂令·叹世(作者:马致远)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5.小桃红·赠朱阿娇(作者:乔吉)
郁金香染海棠丝,云腻宫鸦翅,翠靥眉儿画心字,喜孜孜。
司空休作寻常事。樽前但得,身边服侍,谁敢想那些儿。

  • 试作一首〔越调?天净沙〕秋,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

    天净沙 菊花

    文/天香

    无需绘画新篇,莫争春景如嫣,不与群芳斗艳。俏枝怒绽,扮成金色秋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836

帖子

18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6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9-19 17: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曲七期第一讲733一点春作业:

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答:元曲是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它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它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你喜欢的曲牌、你喜欢的5首曲作品。(可以百度搜索)

答:
1、        人月圆?山中书事
元代: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2、        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元代: 倪瓒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3、人月圆?为细君寿
元代: 魏初
冷云冻雪褒斜路,泥滑似登天。年来又到,吴头楚尾,风雨江船。
但教康健,心头过得,莫论无钱。从今只望,儿婚女嫁,鸡犬山田。
班主任 云 2019/9/19 10:09:40

4、人月圆?茫茫大块洪炉里
元代: 刘因
茫茫大块洪炉里,何物不寒灰。古今多少,荒烟废垒,老树遗台。
太行如砺,黄河如带,等是尘埃。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
5、大德歌

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
6、折桂令?叹世
马致远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试作一首〔越调?天净沙〕秋,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

天净沙  重阳   
曲733一点春

胳膊系上茱葩。酒瓶装满黄花。
病痛瘟魔剑化。登高度假。老人欣吃糕虾。

点评

谢谢天香老师辛苦点评!  发表于 2019-9-26 10:23
一点春:不客气,我也是学习,我们一起学习。  发表于 2019-9-25 16:02
但是,我觉得“登高度假”是不是放前面好些,放这里觉得有点和前面一句不衔接。  发表于 2019-9-25 15:59
登高度假。老人欣吃糕虾。重阳登高度假,欢愉庆祝。还有糕点和鲜吓。  发表于 2019-9-25 15:57
做什么呢?这是为了接除病魔。病痛瘟魔剑化。告诉了我们。  发表于 2019-9-25 15: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1847

帖子

184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4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9-19 18: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曲七第一讲作业: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①什么是曲?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它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
②元曲的分类: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 。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
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这一时期创作题材都集中在爱情、神仙道化、文人事迹,以显示剧作者们的独特追求,如在表现爱情时,他们更注重“情”本身,因为渴望寻找一个避世的地方,他们在文人事迹剧中歌咏自己不遇的苦闷,怀乡的愁绪,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当时的主要体裁,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虽然元杂剧在舞台上仍占有重要位置,主题以对封建道德的宣扬、离奇情节为主,但是作品数量大减、内容风格因循,成了衰落主因,杂剧创作中心南移,重要剧作家多活动于今天浙江省和江苏省长江以南的地区,加强了与南戏交流的机会,提供了戏曲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尤其是南戏、昆剧及粤剧,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你喜欢的曲牌、你喜欢的5首曲作品。(可以百度搜索)
我喜欢的曲人:关汉卿,张养浩,张可久,马致远,白朴,周德清等
我喜欢的曲牌:蟾宫曲,山坡羊,天净沙,殿前欢,寄生草,四块玉等等
我喜欢的5首曲作品:
山坡羊·潼关怀古
朝代:元朝|作者: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殿前欢·离思
朝代:元朝|作者:张可久
月笼沙,十年心事付琵琶。相思懒看帏画,人在天涯。春残豆蔻花,情寄鸳鸯帕,香冷荼蘼架。旧游台榭,晓梦窗纱。
《天净沙 秋思》元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寄生草·饮
朝代:元朝|作者:白朴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四块玉·别情》元朝·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4、试作一首〔越调?天净沙〕秋,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注意: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2)韵字的运用。3)越调适合制作陶写冷笑,哀怨的作品。
【越调?天净沙】秋文/一抹微云
?人孤草断风寒,雁归声苦云翻,叶瑟乡遥日晚,江涛拍岸,一时悲雨潸潸。

点评

微云老师曲赋通吃啊,完美的鼎足对,学习的榜样!白山学习了。  发表于 2019-9-25 16: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9

帖子

54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0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9-20 08: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曲七第一讲作业
遗落尘间
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答:什么是曲?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它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它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你喜欢的曲牌、你喜欢的5首曲作品。(可以百度搜索)

桂令·春情
元代: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双调?大德歌
文/ 关汉卿
        春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夏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 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秋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冬
雪纷华,舞梨华,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 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元代:赵秉文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人月圆·山中书事
元代: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试作一首〔越调?天净沙〕秋,?(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
《天净沙》*秋
白云阵雁红霞,
清溪垂柳黄花,
小院耕牛俊马。
梧桐树下,
紫藤月季篱笆。

点评

。班班好,完美的鼎足对,流畅自然,学习了。  发表于 2019-9-25 16: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218

帖子

121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1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9-20 08: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笑嫣 于 2019-9-28 08:54 编辑

小渔村曲七第一讲作业:
笑嫣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答:元曲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它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
元曲的分类:元曲分散曲(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杂剧(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元曲盛行于元、明、清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你喜欢的曲牌、你喜欢的5首曲作品。(可以百度搜索)
答:我最喜欢的曲人有:马致远.关汉卿.白朴.元好问等。
我喜欢的曲牌有:【越调】天净沙.【双调】清江引.【双调】风入松.仙吕】寄生草等等。
1.《天净沙 秋思》元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朝代:元朝|作者:元好问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乳燕雏莺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3.《山坡羊·潼关怀古》元朝·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寿阳曲·潇湘夜雨》元朝·马致远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5.天净沙·冬》元朝·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 半庭新月黄昏, 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 淡烟衰草孤村。

4、试作一首〔越调?天净沙〕秋,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注意: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2)韵字的运用。3)越调适合制作陶写冷笑,哀怨的作品。
越调.天净沙.秋
  笑嫣
一川草色苍茫,两排鸿影悠长,几阕离歌唱响。相思难放,倚楼独对夕阳。

5、下载《中原音韵》制成日志,作为韵字使用;而写作过程中,使用的《搜韵》,则是为辨别句中之字.

已下载。

点评

谢谢蓝色星空老师的点评。辛苦了!鼎足对我改过来了  发表于 2019-9-28 08:53
笑嫣好,1/2/3回答正确;4、意思连贯,语言通俗优美符合曲的特点,赞。只是鼎足对的对偶稍欠。  发表于 2019-9-25 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23

帖子

16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2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9-9-20 11: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草公子 于 2019-9-21 08:29 编辑

小渔村曲七第一讲作业

曲708*花草公子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答:
一种韵文,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它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
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
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元曲。
又称长短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
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套曲两种。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字数少的就是为正格。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元曲三要素:唱(唱词),科(动作),白(对白)   
元曲的代表作:窦娥冤。

元曲的分类: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
一、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
二、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
根据作用分为元杂剧和散曲。
杂剧也叫剧曲,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即舞台动作),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散曲无科白)。
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
不过,“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因此,散曲、杂剧又称之为乐府。
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也叫散套、套曲)两类。
散套联合同宫调或管色相同的多支曲子组成,首尾一韵到底,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每首各自为韵。小令又分为寻常小令、带过曲、重头小令、集曲等形式。
根据地域分,剧曲分为杂剧和南戏,北方主要为杂剧,南方比较流行南戏,二者有非常大的不同。
散曲分为北曲和南曲。大家学习、写作和研究主要以北曲为主。
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
词要典雅含蓄
散曲要通俗活泼;
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
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散套”在后面会作专门的讲解。
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
散套则由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
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
《叨叨令》、《刮地风》、《喜春来》、《山坡羊》、《红绣鞋》之类,这些名称多很俚俗,这也说明散曲比词更接近民歌。
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
从格律上看,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在注意格律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往往会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的状态,但实际上,散曲的格律及音律方面的要求比词更加严格;
从特质上看,曲学大家任讷先生在《散曲概论》中有精当的见解:
词静而曲动,词敛而曲放,词纵而曲横,词深而曲浅,词阴柔而曲阳刚。词以婉约为主,别体则为豪放。
曲以豪放为主,别体则为婉约。
词尚意内而言外,曲竟为言外而意亦外。从音韵上看,北曲入声字派人平、上、去三声,没有入声字。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
首先,元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了元曲的形成;
第三,元代科举考试时行时辍,儒生失去仕进机会,仕途失落的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抒愤,大量涌向勾栏瓦肆,文坛便掀起波澜。儒生不幸文坛幸,这是促成元代杂剧和散曲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四,元曲也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元曲产生的几个时期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它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
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
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
比如关汉卿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马致远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中期:
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这一时期创作题材都集中在爱情、神仙道化、文人事迹,以显示剧作者们的独特追求,如在表现爱情时,他们更注重“情”本身,因为渴望寻找一个避世的地方,他们在文人事迹剧中歌咏自己不遇的苦闷,怀乡的愁绪,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当时的主要体裁。
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
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虽然元杂剧在舞台上仍占有重要位置,主题以对封建道德的宣扬、离奇情节为主,但是作品数量大减、内容风格因循,成了衰落主因,杂剧创作中心南移,重要剧作家多活动于今天浙江省和江苏省长江以南的地区,加强了与南戏交流的机会,提供了戏曲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尤其是南戏、昆剧及粤剧,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
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你喜欢的曲牌、你喜欢的5首曲作品。(可以百度搜索)
答:
①喜欢的曲人: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②喜欢的曲牌:《叨叨令》、《山坡羊》、《红绣鞋》等。

③喜欢的5首作品:
一,《朝天子.湖上》张可久
瘿杯,玉醅,梦冷芦花被。风清月白总相宜,乐在其中矣!寿过颜回,饱似伯夷,闲如越范蠡。问谁,是非,且向西湖醉。
二,《 殿前欢》卢挚
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疏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
三,《山坡羊.西湖醉歌次郭振卿韵》刘致
朝朝琼树,家家朱户,骄嘶过沽酒楼前路。贵何如,贱何如?六桥都是经行处,花落水流深院宇。闲,天定许;忙,人自取。
四,《红绣鞋》贯云石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看着笑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甚么。
五,《水仙子》乔吉
搅柔肠离恨病相兼,重聚首佳期卦怎占?
豫章城开了座相思店。闷勾肆儿逐日添,愁行货顿榻在眉尖。税钱比茶船上欠。斤两去等秤上掂,吃紧的历册般拘钤。

4、试作一首〔越调.天净沙〕秋,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
注意:
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
2)韵字的运用。
3)越调适合制作陶写冷笑,哀怨的作品。

答:
一,【越调.天净沙】曲谱
平平上去平平(韵),仄平平上平平(韵),仄去平平去上(韵)。平平平去(韵),仄平平仄平平(韵)。

三,曲谱符号注释:
01.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
02.×——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
03.去——必须为去声:
04.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
05.△——押韵句;
06.▲——可押可不押韵句;
07.∧——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
08.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
09.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二,作业实战
①〔越调.天净沙〕秋

残荷老竹高瓜,大园新菊黄花,旧户幽阶玉女。山光轻下,锦衣人住农家。

平平上去平平(韵),仄平平上平平(韵),仄去平平去上(韵)。平平平去(韵),仄平平仄平平(韵)。

②韵部:十三、家麻
平声,阴:
加笳家葭痂 珈袈迦佳嘉 巴疤芭笆蛙 洼娲蜗沙砂 纱裟鲨查楂 喳抓鸦丫呀叉杈差夸虾 葩花瓜

5、下载《中原音韵》制成日志,作为韵字使用;而写作过程中,使用的《搜韵》,则是为辨别句中之字.

6,作业要求:
每周3上课,次周2晚8点前由班任助理笑嫣统计作业,次周2晚10点前由班长遗落尘间分配评阅任务。

迟交作业的不予评阅!




点评

公子好,平仄,格律没问题,问题在鼎足对,高瓜,不合适,换一下,凑韵,和后面衔接不上。雨女处,也有问题,此处有一韵,如瓦,下,压等,.....  发表于 2019-9-25 16:26
花草公子好,1、回答题好详细呀,赞,简单的记住主要的即可/2、实战题,菊和黄花意重,写的应是农家院,山光的山不妥。  发表于 2019-9-25 11: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23:15 , Processed in 0.07034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