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3463|回复: 67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水晶作业汇总

[复制链接]

5

主题

678

帖子

10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10-3 19: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资治通鉴魏晋班一年级第一讲作业
水晶作业

1,谈谈你对夷陵之战的看法!
答:夷陵之战是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齐名的战争,是一次决定性的战争。这场战争是吴蜀之间争夺荆州的战役,交战于夷亭,决战于猇亭,以刘备为报关张之仇发起的,又以刘备失败退回白帝城,东吴全面胜利而告终。蜀国经过此战争力量大大地削弱,可以说是元气大伤。从此以后,再也无力涉足中原,与中原争雄,只能偏安山隅。东吴虽然打赢了战争,但是却与西蜀彻底撕破了脸皮,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盟约不在可能。夷陵之战最终确立了天下三分的格局,使三国成为事实。
2,诸葛亮对夷陵之战的态度,他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答:夷陵之战蜀国大败,几乎断送了蜀国国运。在此次战役中,诸葛亮作为蜀国头号“参谋官”,也是后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一相,却几乎没有参与其中,乃至在战争开始之前,赵云进行了劝谏,但诸葛亮却一言不发。这到底是为什么?
首先刘备心意已决,诸葛亮作为丞相,他只有建议权,而决定事宜的权力只在刘备手里,刘备伐吴心意已决,他也只能围绕着主公的决定准备战争。其次伐吴不符合诸葛亮战略,而且他要为刘备镇守后方,如果诸葛亮跟着刘备出征,张飞、关羽已死,谁来镇守大后方?谁来拱卫蜀地?谁来策应刘备的粮草军姿?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诸葛亮必须为刘备做好这一切战斗的准备。

5

主题

678

帖子

10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9: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一年级第二讲作业
1.如何看待出师表
答:《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临行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臣,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就当时形势分析,且不说蜀魏两国实力悬殊,仅“劳师以袭远”这种策略也是兵家之大忌,但诸葛亮仍坚持铤而走险,先后六次统兵伐魏,并表现出百折不回的意志,其根本原因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是先主刘备的遗愿。后主刘禅尽管昏庸无志,诸葛亮还要竭忠尽智的辅佐他,尽管刘备有“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诏,他也不存半点僭越之心,因为后主是先主的遗孤。“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诸葛亮出师北伐的精神力量,也是他后半生全部活动的精神力量。

2.你对孟达之死的看法
答:孟达作为法正的副手迎刘备入蜀,建安二十四年他指挥蜀中旧部四千攻占房陵,孟达攻陷房陵后,千不该万不该斩杀蒯祺一门老小。而蒯祺是诸葛亮的大姐夫。后来又兵进上庸。然而刘备却“阴恐达难独任”,派遣义子副军中郎将刘封“统达军”,这也造成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孟达也知道自己在蜀的处境,便写了辞职书,随后孟达便率兵投降了曹魏。
    曹丕很欣赏孟达的儒将风度,封他为新城太守,以作为进攻巴蜀的先锋部队。但是曹魏的大臣们并不信任孟达,等对孟达友善的桓阶和夏侯尚去世后,孟达便没有了安全感。他当时是曹魏派驻新城的守将,他企图再次背叛曹魏投靠蜀汉,事情败露之后“司马懿倍道而行,八日已到新城,孟达措手不及,又被申耽、申仪、邓贤为内应,孟达被乱军所杀”。孟达在新城的被杀是他的不得人心,看不清战争的形式。最后只能为自己的悲情人生画上了一个带血的句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78

帖子

10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9: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班第三讲作业
水晶作业
1.比较前后出师表
答:前《出师表》写的非常豪壮,诸葛亮满怀信心的要恢复汉室,这里既讲了临战指挥问题,也讲了用人、律已和决策问题,并鼓励告戒刘禅,鼓舞士气。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尽心为国、不图私利、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后《出师表》写得没有前《出师表》那样的豪迈,却以理服人。写了未解有六,宁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想以弱胜强,做最后一搏。表现了他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的一代贤相的高贵品质。
《出师表》包涵了太多的意义,它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代表,是后世敬仰的诸葛亮的主要缘由,也是一种坚贞不渝的信仰!

2、你如何看待曹真。
答:在影视剧里曹真被塑造成一位刚愎自用、有勇无谋的武夫,在政坛上被司马懿玩得团团转,在战场上则被诸葛亮连番戏耍。而历史上曹真是一位智勇兼备的名将,作为诸葛亮最强劲的对手,曾力挫其两次北伐,委实难以对付。曹操非常喜欢曹真,对他刻意栽培,使他成为三位养子中最成才的一位。在曹操军事生涯的中后期,曹真立下赫赫战功。虽然曹真没有完成伐蜀大业,但他两次挫败诸葛亮北伐,一次主动进攻,在跟诸葛亮的较量中取得完胜。这充分说明了曹真的能力。可惜魏主不能唯才是用,才给了司马懿升迁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78

帖子

10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9: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魏晋班一年级第四讲作业
13-水晶
1、诸葛亮的逝世对三国的影响
答:诸葛亮在世时鞠躬尽瘁,不论是政治还是军事方面,他都事必躬亲,一心为社稷,在蜀国人民心中结下了深深地感情。他的去世使蜀汉王朝因此走向了下坡,而且对于蜀国来说是很大的打击,因为诸葛亮一死蜀国就像失去了臂膀,这就加速了蜀国的灭亡。三国鼎也即将随之瓦解。

二、你对魏延的评价
答:魏延是一员难得的将才。他智勇双全,可是却太过于自高自大,盛气凌人。而且他还有些缺乏大局观念。我认为诸葛亮对魏延还是很器重的。魏延跟随诸葛亮行军作战数年,也发挥了自己不少的长处。据《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剌史”“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等等,可见魏延的官职在蜀国还是很高的。南郑侯,这是蜀汉侯爵中的最高级别。魏延受封之时正是诸葛亮当政时期。倘若诸葛亮有心压制魏延的话,想要阻挡魏延加官进爵也非难事。魏延作为参谋提出一条建议,是很正常的事,而身为主帅的诸葛亮也完全有权力通过或是否决魏延的建议,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恐怕不可能形成诸葛亮与魏延之间的矛盾。
     魏延其实是忠的,从未谋反,只是因为性格原因常常让人误会罢了。所谓的“谋反”只不过是想夺回应有的兵权而和杨仪起内讧罢了,而最后死于自家刀下。对于魏延之死,诸葛亮固然没有什么过错,而杨仪也不用负多少责任。魏延之死,是他自身的性格和他所处的环境决定的。魏文长之死,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78

帖子

10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9: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班魏晋一年级第五讲作业
水晶作业
1、你对魏明帝对待群臣谏言的办法有什么看法。
答:历史上对曹睿的评价褒贬不一,可以说曹睿的优缺点各有一半,曹睿确实是个治国人才,他明察秋毫,善用人才,敢于接受谏言,赏罚分明,所以说曹睿对待国事上还是很认真的。
      曹睿执政期间能够容忍大臣直谏,这在封建帝王中十分少见,对于司空陈群和鍾离的劝谏明帝还是能够听进去的,明帝想铲平北芒山顶,下令在上面建造台观,以便远望孟津。卫尉辛毗进行规劝,明帝作罢。面对谏言明帝允许直抒己见,阜复也多次进谏,明帝感其忠言,手笔诏答。尚书孙礼坚持请求停止劳役,进谏明帝,虽然不能全部采用群臣的直言进谏,却都能宽容他们。可见明帝不动怒无辜直谏之臣,甚是民主。
    前期曹睿还很有治国之能,可到了后期便耽于享乐,对于廷尉高柔上书劝其不要沉迷于宠爱后宫嫔妃,减少后宫人数,明帝听不进去。魏明帝虽在军事,政治和文化方面都颇有建树,但在统治后期大兴土木,广采众女,因此留下负面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78

帖子

10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9: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一年级第六讲
水晶作业:
一、你对魏明帝的后事的处理有何看法。
答:连年征战,曹魏国库空虚,财政开支本已告急,曹睿又雪上加霜,在洛阳、许昌两地建宫殿,国家财政危机。大臣们数次上疏劝谏,曹睿不但不听,还变本加厉地劳民伤财,激起了全国上下的不满。 如果说他只是无安国之智 ,那么只要选对继承人,曹魏还有重整河山希望的。可是,曹睿在继承人和顾命大臣的选择上也犯了致命的错误。 曹睿没儿子,他应该从父亲、祖父的后嗣中选择皇位继承人。他却选中了养子曹芳做继承人。 曹睿病重时,他觉得有必要交代一下后事,就叫来宠臣司马懿,让他辅佐年仅8岁的曹芳登基,也许是怕司马懿靠不住,他又叫来皇室宗亲曹爽,让他与司马懿一起辅佐朝政。这下可好,司马懿和曹爽各怀野心,曹睿临终托孤,正好给了两人明争暗斗的机会。 公元239年,曹睿在洛阳驾崩。司马懿率先打起了篡夺曹魏政权的主意。 所以说曹睿虽有打仗之勇,很有才能、能力,但对帝王之术是缺乏了解的!
2.孙权 是明君为什么处理不好继承人的的问题?
答:孙权作为吴国的开国皇帝,曾为吴国的建立 立下了汗马功劳,可算是一代明君。但是在处理继承人上他却是糊涂的。后来的历史我们也是知道的,到了孙权晚年最终他的儿子孙亮上位后,吴国没有几年光阴便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在封建社会的头等大事就是立储,毕竟太子不定,国本不稳,这在自古便是有这个道理的,更何况曾经的封建王朝采用的是世袭制。孙权掌权时期,他却犯了这个致命性的错误,那就是对立储事宜,他犹豫不定最终导致了孙吴政权走向了灭亡。
     孙权先立孙登皇太子,可是没想到孙登33岁就离开了人世。后来朝廷大臣为孙霸和孙和而分成两派,孙和被立为太子,一片混乱以后,孙权最终废掉了太子孙和,而刺死了鲁王孙霸,甚至处死不少大臣。当然也正是因为这场储位之争,严重的削弱当时东吴的力量,而此时的孙权已经年近七旬,他最终选择了只有八岁的幼子孙亮为太子。他老来得子,所以出于对幼子的疼爱,他最终做出了这个荒唐的决定,当然正是这个决策将吴国推上了灭亡的深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78

帖子

10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9: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第七讲水晶作业
你对曹爽和司马懿的评价
答:,曹爽的一生是很戏剧的一生,曹爽本人原本低调谦虚,胸无大志,只想享受自己世袭的荣华富贵而已。后来在魏明帝托孤时阴差阳错的成为两大托孤重臣之一。怪只怪自己用人不当,致使台中三狗飞扬跋扈,自己也变得贪婪、霸权而不可收拾。他还幽禁了郭太后,架空了司马懿,挟持了8岁的曹芳,开始专权。成于权利之争,也败于权力之争,后来司马懿等联合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司马懿领军夺取武库,司马师率军控制司马门,司马昭领军营救出被幽禁的郭太后,并从郭太后处领取了免除曹爽大将军职位的诏书。最后曹爽更是死于权力之争,可悲可叹!
     司马懿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有奇谋策略,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司马懿有大志,但居心叵测,狡诈善于掩饰自己,让人根本猜不透。他总是想要达到某种目的,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可以一忍再忍,等得你不耐烦急躁时,他才出手。所以说司马懿是一位最了不起的靠耐性、权谋、机智、残忍去夺得胜利的最大的赢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78

帖子

10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9: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班魏晋一年级第八讲作业
水晶
1.你如何看待司马师对待曹魏皇室。
答: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成功后,将政敌曹爽一党三族尽灭,从此曹魏军政大权尽归司马氏。等他的儿子司马师接替司马懿执政后,完全控制了朝政,魏帝曹芳深感恐惧。在司马懿父子三人中,司马师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对于继承父亲遗志、发展篡位事业,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中间人”角色 。
2.姜维洮西之战, 你怎么看。
答:洮西之战是姜维北伐中原战争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可以说是姜维一生的巅峰之战。
   在洮西之战中,姜维、夏侯霸、张翼等蜀汉将领兵分三路向祁山、石营、金城攻来。曹魏在雍州、凉州地区的最高武将陈泰,不确定姜维此次出兵的目的在哪,不敢轻易调动军队。这给姜维提供了进攻的机会。雍州刺史王经率领的魏军也想学韩信一样实现“背水之战”的效果。姜维抓住机会,击溃了魏军。姜维在兵力没有占据优势的背景下,让曹魏付出了数万兵马伤亡的代价。纵观汉末三国时期的战争,数万人伤亡的战绩,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78

帖子

10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9: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一年级第九讲水晶作业  
问:你对本卷里的几场政治政变怎么看?
答:本卷主要讲了“三国”到“魏”最后归于“晋”。
三国鼎立、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
     三国时期,曹操、曹丕父子以武力逼宫形式,胁迫汉献帝逊位,由曹魏代汉。后来有学者称采用权臣逼宫,君位让贤的形式,使政权在易姓之间和平过渡,平稳交接的政权更替为“禅代”。
     汉魏“禅代”是中国古代皇权专制制度下禅让政治的开端,它导致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禅让政治的长盛不衰。
     纵观中国历史“禅代”更符合古代的仁政精神和礼治原则,且社会付出的成本很低。它将杀戮与流血降到最低限度,仅仅以前朝帝王一姓一族的权力终结,来换取政权的平稳交接。不易造成血流杀戮,生灵涂炭,对社会的破坏要小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78

帖子

10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9: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班魏晋一年级第十讲作业
13-水晶
1.你对蜀的兴废 的理解
答:蜀国是刘备建立的,后在诸葛亮的帮助下获得荆州,在法正等人的帮助下获得益州。公元219年夺取汉中并击退曹操的大军,在诸将谋士的建议下,进位汉中王。蜀国不断强大起来。当然这离不开刘备的坚持,离不开关羽和张飞的忠心,更离不开诸葛亮的军事指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才更让蜀国能够再上一个台阶,让蜀国的力量更加强大。这一年,荆州失守,关羽被东吴偷袭所害。荆州之失也可看作是蜀汉事业的转折点。且不说荆州之丰裕富足,先看它作为军事要塞的一面。荆州是屏障,抵御了敌人的进攻,保证了蜀汉人民的安宁;同时,它也是入口,只有从这打开缺口,才可以进一步入侵内地。刘备为给关羽报仇东征兵败,国力大损,后来诸葛亮南征蛮王,也是虚废了不少力量,紧接着诸葛亮又六出祁山,基本一年一次,人力、物力、财力、粮草都损耗不少。这么多的战役导致蜀国空虚。本来蜀国在三国中人口就最少,军队最少,实力最弱小。
     还有就是缺乏人才,从关 张 的死亡,再到后来黄忠死亡,马超早死。蜀国武将也只剩赵云和魏延。文臣方面除了诸葛亮以外再也没有能独当一面的人,蒋、费二人只是搞搞内政。再就是刘禅的昏庸,诸葛亮去世后,蜀国更是一日不如一日,逐渐走向了灭亡。
2.简述司马昭、钟会、姜维邓艾、卫瓘之间的内斗。
答:司马昭要想篡位,必须建立功业。怎么立功呢?伐蜀。他想大规模伐蜀,可是多数群臣都认为不可,就连一直在关中和姜维抗衡的邓艾都持反对意见,只有司隶校尉钟会赞同。
   姜维在看到刘禅已经降魏,心中悲愤,只能投降。但是,姜维并不甘心,他主动接触钟会,并且挑起钟会在蜀地割据自立的野心。邓艾率先突进成都,在成都耀武扬威 。攻蜀汉的钟会因为嫉妒邓艾先行攻入成都,与邓艾争功,姜维施反间计,煽动钟会污蔑邓艾,卫瓘当时是司马昭派去的监军,他与钟会在司马昭面前恶意诋毁邓艾,最后卫瓘杀死了邓艾父子。
     钟会手中有几十万大军,加上姜维的十万蜀军,倚仗蜀道天险,完全可以在蜀汉自立。于是,钟会和姜维日夜谋划,准备兵变。姜维想在钟会杀掉魏军高级将领之后,自己再杀掉钟会,光复蜀国。可是,消息竟然泄露了,而告密的的人就是卫瓘。卫瓘是司马昭一手提拔的,知恩图报的卫瓘早就把自己的命卖给了司马氏,怎么可能还会跟着钟会一块谋反呢,所以在当天晚上,卫瓘就把钟会要谋反的消息告诉了胡烈等将领。胡烈赶紧调集军队包围了皇宫,不过卫瓘还在里面,所以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而紧跟着,钟会又犯了第二个错误,他居然想要让卫瓘去外面安抚将士。 等到卫瓘出了城,立马就发布讨贼檄文,命令大军征讨钟会。最终钟会被乱箭射死,而作为同谋的姜维眼看大势已去,也拔剑自尽了。三国后期最有名的三个大人物,都被卫瓘这个文弱书生给除掉了,不得不说,卫瓘真的是太牛了。所以在这场政治都整中最后的赢家就是司马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15:22 , Processed in 0.08397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