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12 21: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冰泪 于 2020-11-12 21:24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七讲作业
31-水冰泪
一、填空题
1.民俗文化,是指民间的(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民俗包含以下几大部分:(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民俗)、(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婚丧嫁娶)等。
2.民间观念是指在(民间社会)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生活禁忌)、(伦理道德)、(万物哲理)的观念。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禁忌、俗信、民间诸神、情恋婚姻观念、(人生哲理)、(君臣之礼)、(长幼之礼)。
3.《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诗经》时代,(汉语)已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显示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诗经》对动作描绘的具体准确,表明诗人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4.《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至于“大雅”和“小雅”当从(音乐)分,“广大而静,疏达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二、问答题
1、《诗经》的表现手法有哪些?试举一例说明。
答:《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赋: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如: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诗经》包含哪些内容。
答:《诗经》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11篇、召南十四篇、邶风19篇、鄘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0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风4篇、曹风4篇、豳风7篇。
《雅》是周王朝国都附近的乐歌,共105篇。包括大雅小雅,其中大雅31篇。《大雅》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前期,作者大都是贵族,谓高尚雅正等。旧训雅为正,谓诗歌之正声。《小雅》共有74篇,创作于西周初年至末年,以西周末年厉、宣、幽王时期为多。大雅的作品主要有《文王》、《卷阿》、《民劳》,小雅有《鹿鸣》、《采薇》、《斯干》等。
《颂》共有40篇。颂的名篇主要有《清庙》、《维天之命》、《噫嘻》等。
三、出自《诗经》的成语共分《诗经·国风》、《诗经·大雅》、《诗经·小雅》、《诗 经·颂》四大部分。请各找出两条成语,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例句。
答:1、.出自《诗经·国风》的成语
之子于归
释义: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同义:喜成连理
反义:劳燕飞分
例句:《诗经 周南 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信誓旦旦
释义:誓言说的诚恳可信。信誓:表示真诚的誓言;旦旦:明白确实的样子。
出处:《诗经 卫风 氓》:“总角之宴,言笑晏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同义:言而有信
反义:言而无信
例句: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臣乃脉定于内,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举,与彼长辞。”
2、出自《诗经·大雅》的成语
天作之合
释义: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出处::《诗经 大雅 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同义:美满良缘
反义:狭路相逢
例句: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年长兄,我同你是“天作之合”,不比寻常同年弟兄。”
投桃报李
释义: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出处:《诗经 大雅 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同义:礼尚往来
反义:傲慢无礼
例句: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唐仲笙对于徐义德的恭维不再谦辞,用投桃报李的方法把它接了下来。”
3、出自《诗经·小雅》的成语
载沉载浮
释义:在水中上下沉浮。
出处:《诗经·小雅·菁菁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同义:上下浮沉
反义:纹丝不动
例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0回:“载沉载浮,顺流九里,望之无迹。”
生不逢辰
释义:出生就没有碰上好时辰。形容时运不济或慨叹不被人赏识。
出处:《诗经 大雅 桑柔》:“我生不逢辰,逢天僤怒。”
同义:时运不济
反义:吉人天相
例句:你不要总是埋怨自己“生不逢辰”,要自己创造条件,在工作上做出成绩。
4、 出自《诗经·颂》的成语
允文允武
释义:形容能文能武。
出处:《诗经 鲁颂 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同义:文武双全
反义:一无是处
例句:你不要总是埋怨自己“生不逢辰”,要自己创造条件,在工作上做出成绩。
遵养时晦
释义: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出处:《诗经 周讼 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同义:遵时养晦
反义:不切实际
例句: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一回:“段祺瑞经了此险,越发杜门谢客,遵养时晦,连几个围棋好友,也不甚往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