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006|回复: 8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组第二十七讲作业

[复制链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2-8-28 20: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路漫漫 于 2022-8-28 20:59 编辑

作业:1.评价元恭说出:“天何言哉!”四字来。

2.你分析高欢反尔朱荣的历史事件。

0

主题

474

帖子

48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8-28 21: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七讲作业:宋21-心雨
作业:1.评价元恭说出:“天何言哉!”四字来。
答:
“天何言哉”背后的含义是什么?广陵王元恭为什么装哑?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一个处于政治边缘的皇室宗亲,在不得已装病作哑、隐迹遁形多年后,突然面对从天而降的巨大和粗暴蛮横的人身威胁,在不得不作出抉择时,于是,气涌丹田,语出惊人,“天何言哉?”(见《论语·阳货》)这是北魏节闵帝元恭即位前说过的一句话,他巧妙地借用孔子的这句名言,从容地给了那位专程前来试探他能否说话、能否当皇帝的不速之客一个满意答复。在此之前,元恭曾闭口不言八年。

  老天说过话吗?老天还需要说话吗?元恭此语,不仅表明了自己能正常说话,而且以天自比,表现出了自己想当皇帝的意愿,可谓一语双关。说出“天何言哉”这话不久,元恭被拥立为皇帝,成为北魏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元恭,字修业,广陵王元羽之庶子,生母为王氏。元恭“少端谨,有志度,长而好学,事祖母、嫡母以孝闻”(见《魏书》),虽出身微贱,但其非凡的学识、志向、气度、孝道,为其博了个好名声,也为其开辟了仕途。正始年间(公元504—508年),元恭袭爵,成为新一代广陵王;延昌年间(公元512—515年),任通直散骑常侍;神龟年间(公元518—520年),进兼散骑常侍。

正光元年(公元520年)七月,侍中、领军将军元乂发动宫廷政变,残杀宗室,荼毒政坛。元乂虽然对其他人心狠手辣,但对元恭礼遇有加,后又让元恭领给事黄门侍郎,充当孝明帝元诩的近臣,目的无非是让元恭替他监视皇帝。元恭对元乂的擅权行径非常不满,却又不敢公然决绝顶撞,于是“称疾不起”,对外称自己患病,在家休养,“久之,隐托喑病”(见《魏书》),后来干脆“托瘖病居龙华佛寺,无所交通”(见《资治通鉴》),潜心在寺庙里静身修性,与世隔绝。

  瘖病,即喑病,无非是喉嗓干涩嘶哑,功能紊乱,不算什么大病,修养一段时间也就好了。但是,元恭正派的品性和特殊的职业,迫使其就势借病装哑。元乂背道佞乱,其所作所为令人不齿,元恭不屑与其为伍,更不愿与其合作;同时,元恭在权臣和皇帝的夹缝中生存,言多必有失,难免说错话,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在权臣当道、皇权扫地的黑暗时期,元恭为避免陷入政治漩涡,遭受政治,装作哑巴、闭口不语无疑是独善其身、明哲保身的最佳处世方式。

  正光五年(公元525年),元乂被诛,朝政复初,仍由胡太后临朝称制,元恭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建义元年(公元528年),宗室元子攸被尔朱荣拥立为皇帝,是为孝庄帝,元恭享受仪同三司的待遇。这几项官职,元恭并没有到岗就位,真正去做,只是因为他声望高、才华溢、品行直,当权者为了提升统治阶层的含金量,不得不收拢德才兼备之人。元恭即使身在寺庙,也被授予品阶。

2.你分析高欢反尔朱荣的历史事件。
答:
高欢反尔朱荣的历史事件:
韩陵之战,发生于公元531年,是北魏晋州刺史高欢举兵反对控制北魏朝政的尔朱氏的战争。两军在邺城附近的韩陵山为主战场发生的战役,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结果高欢获得胜利,尔朱氏主帅尔朱兆带着人马逃回了晋阳,不久晋阳失守,自杀身亡。至此,尔朱氏势力尽被消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28

帖子

152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8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8-29 16: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二十七讲作业
一瓯茶
1.评价元恭说出:“天何言哉!”四字来
答:公元520年,北魏权臣元乂发动政变,大杀皇室宗亲,广陵王元恭为避祸,躲到龙华寺中,对外宣称患了瘖病,从此闭门不出。“瘖病”就是嗓子坏了,说不出话来。
后来北魏孝庄帝子攸诱杀了飞扬跋扈的军阀尔朱荣,引起了尔朱家族的群起攻击,最后叛军攻入了洛阳,杀了孝庄帝,为尔朱荣报了仇。
虽然杀了仇人,但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尔朱家族的领头人尔朱兆、尔朱世隆等人又互相不服,谁也不敢自己称帝,于是就想立北魏皇室的长广王元晔为皇帝。由于长广王元晔是尔朱兆的女婿,并且还在晋阳尔朱兆的军中,而且声望也不佳,所以留在京城洛阳的尔朱世隆等人都认为长广王元晔不适合做皇帝。
可是,如果不立长广王元晔,那么立谁当皇帝呢?北魏宗室被杀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也没有特别出众的人物。这时,有人想起了还在龙华寺中的广陵王元恭。尔朱世隆等人认为广陵王一直都有瘖病,难道要我们立一个哑巴皇帝?这不成了天大的笑话了吗?
其实,尔朱世隆也并不是一定要选一个明察秋毫的贤明之君,他的心思是,如果立一个有明显生理缺陷的皇帝,那么在晋阳拥有重兵的尔朱兆,肯定就有理由反对了,说不定还会带兵入朝“清君侧”呢!因为他的女婿元晔还在那等着呢!
后来有人建议,先派人去龙华寺察看一下,说不定元恭的病好了呢?当来人到了寺中,问候广陵王元恭时,看他依旧沉默不语,就很失望地说了句:王果然不能言了!然后就要离去。谁知道这时广陵王元恭却突然说了一句:天何言哉?
“天何言哉”,本是孔子对学生子贡说的,意思是,有些事情是不用说的,也说不清楚。就像天没有说过什么,可天下季节变换,万事万物仍然按照自然的规律运转。而元恭说这句话,除了包含上面的意思之外,还有以自己为天的意思。皇帝,自称为天子,有天命的人,是不需要说什么的。
所以,来人猛地听他说了这么高深莫测的话,竟吓了一跳,连忙赔礼不迭,然后一溜烟地跑回去报告了。尔朱世隆一听大喜,心想这小子不但会说话,而且还会说“大话”呢!至少也应是一个正常人了吧?就立即发令,赶快召集百官迎驾。而广陵王元恭在按照古礼奉表三让之后,也终于入宫即皇帝位,并改元普泰元年。
当了皇帝后,按说元恭应该感谢尔朱家族的拥戴之功,但他并没有像历代那些傀儡皇帝一样,唯唯诺诺,毫无主见,而是不畏强权,杀伐果断,明辨是非,办事公正。比如,即位初始,就有人写了一封为尔朱荣之死叫屈伸冤的赦文,元恭看后大怒,说当年的孝庄皇帝剪除尔朱荣,是以君杀臣,名正言顺,并非失德。
后来在与迎立自己为帝的尔朱世隆谈话中,听到他为尔朱荣之死辩护,仍然毫不留情地驳斥道:“太原王(尔朱荣)贪天之功以为己力,罪亦合死”。吓的尔朱家族的大臣们胆战心惊,很久不敢与他见面。
总的来说,在元恭为帝期间,虽然外有手握大军的强臣威胁,内有执掌朝政的权臣专擅,仍能利用尔朱集团的矛盾来施展自己的治国理念,以至于“中外欣然,以为明主,望至太平”,“海内庶士,咸称圣君”。
只可惜,这位乱世中的明君,在另一个汉族大军阀高欢打败尔朱势力后,因为担心元恭“素有德业、神采高明”,将来不易为其摆弄,就依手下魏兰根、崔陵等人的建议,立了一个平阳王元修为高家的傀儡皇帝,把元恭废封在崇训寺里,并派人监视居住。
只做了一年多皇帝的元恭,在崇训寺里郁闷无比,于感慨之中作了一首诗:"朱门久可患,紫极非情玩。颠覆立可待,一年三易换。时运正如此,唯有修真观。"
这诗传出来后,引起了新皇帝元修的猜忌,虽然与元恭同是北魏皇室的亲戚,而且自己的命也还在别人手心握着,岌岌可危,但他还是怕元恭东山再起,造成自己帝位的不稳,就不顾亲情地派人毒死了这位颇有作为、却生不逢时的废皇帝。
这位曾经以“天何言哉”震惊天下的有志君王,死时才三十五岁,后被西魏追谥为节闵皇帝。
而那位新皇帝元修,后来也被西魏权臣宇文泰废掉,终究也没有逃脱杀死的命运。

2.分析高欢反尔朱荣的历史事件
答:北魏永安三年(530年)九月,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因不满太原王尔朱荣遥控朝政,将其诱杀。随后,尔朱荣侄子尔朱兆联合尔朱氏诸将一起,年底攻入洛阳,擒杀孝庄帝,另立太原太守、长广王元晔为帝。
中兴元年(531年)二月,冀州大族高乾及其弟高敖曹联合反对尔朱氏,并向各郡发布通告,讨伐尔朱氏。六月,晋州刺吏高欢应高乾兄弟之邀,联络各路反对尔朱氏的部众,于信都起兵。十月,高欢等拥立勃海太守、安定王元朗为帝,公开反对尔朱氏军。
此时,尔朱氏诸将正联兵征讨高欢。尔朱兆军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屯军广阿(今河北隆尧东),号称10万人马。在尔朱氏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高欢使用反间计,致尔朱氏诸将互相猜疑,各路兵马只在原地移动,却不向前推进。高欢乘机集中兵力先与尔朱兆军会战,于广阿大破之,俘其士卒5000余人。
高欢乘胜南下,进攻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相州刺史刘诞闭城固守。中兴二年正月,高欢军攻拔邺城,擒刘诞。三月,高欢拥立的魏帝元朗率领文武百官进入邺城。是月,尔朱氏诸将在尔朱世隆的撮合下,暂时复归于好,重新结盟发誓,同征高欢。闰三月,尔朱天光自长安,尔朱兆自晋阳,尔朱度律自洛阳。尔朱仲远自东郡(今河南滑县),分别率所部出发,会师邺城。号称20万大军,沿洹水(河南北部卫河支流安阳河)两岸驻扎。高欢以吏部尚书封隆之留守邺城,自率军出城抵御,屯军于紫陌(今河北临漳西南故邺县西北),大都督高敖曹领兵3000跟进。是月底,尔朱兆率轻骑兵3000人乘夜偷袭邺城西门,不克,退走。当时,高欢的步兵不到3万人,骑兵不到2000人,自料难与尔朱氏军匹敌,乃于韩陵山(今河南安阳东北),设立圆阵,并连接牛驴,以阻塞归路,使将士以必死之心与尔朱氏军作战。高欢亲领中军,高敖曹领左军,高欢的堂弟高岳领右军,迎战尔朱氏军。中军高欢战不利。
尔朱兆乘机发动强攻,高欢军危急,高岳即领骑兵500人,对尔朱兆军迎头痛击,高欢部将斛律敦领兵抄尔朱兆军背后,高敖曹亦领兵千人拦腰击之。在高欢军的联合围攻下,尔朱兆军大败。贺拔胜和徐州刺吏杜德于阵中投降高欢。尔朱兆领残部还晋阳,后亦被击灭;尔朱仲远逃奔东郡,后降南梁。四月,尔朱世隆和尔朱彦伯被部将所杀;尔朱天光和尔朱度律亦被擒送高欢。高欢击尔朱氏之战,终获胜利。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85

帖子

11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24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2-8-30 16: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想西泠学资治通鉴南北朝交三年级第二十七讲作业
1.评价元恭说出:“天何言哉!”四字来
答:元恭,字修业,广陵王元羽之庶子,生母为王氏。元恭“少端谨,有志度,长而好学,事祖母、嫡母以孝闻”(见《魏书》),虽出身微贱,但其非凡的学识、志向、气度、孝道,为其博了个好名声,也为其开辟了仕途。正始年间(公元504—508年),元恭袭爵,成为新一代广陵王;延昌年间(公元512—515年),任通直散骑常侍;神龟年间(公元518—520年),进兼散骑常侍。
一个处于政治边缘的皇室宗亲,在不得已装病作哑、隐迹遁形多年后,突然面对从天而降的巨大诱惑和粗暴蛮横的人身威胁,在不得不作出抉择时,于是,气涌丹田,语出惊人,“天何言哉?”(见《论语•阳货》)这是北魏节闵帝元恭即位前说过的一句话,他巧妙地借用孔子的这句名言,从容地给了那位专程前来试探他能否说话、能否当皇帝的不速之客一个满意答复。在此之前,元恭曾闭口不言八年。
老天说过话吗?老天还需要说话吗?元恭此语,不仅表明了自己能正常说话,而且以天自比,表现出了自己想当皇帝的意愿,可谓一语双关。说出“天何言哉”这话不久,元恭被拥立为皇帝,成为北魏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正光元年(公元520年)七月,侍中、领军将军元乂发动宫廷政变,残杀宗室,荼毒政坛。元乂虽然对其他人心狠手辣,但对元恭礼遇有加,后又让元恭领给事黄门侍郎,充当孝明帝元诩的近臣,目的无非是让元恭替他监视皇帝。元恭对元乂的擅权行径非常不满,却又不敢公然决绝顶撞,于是“称疾不起”,对外称自己患病,在家休养,“久之,隐托喑病”(见《魏书》),后来干脆“托瘖病居龙华佛寺,无所交通”(见《资治通鉴》),潜心在寺庙里静身修性,与世隔绝。瘖病,即喑病,无非是喉嗓干涩嘶哑,功能紊乱,不算什么大病,修养一段时间也就好了。但是,元恭正派的品性和特殊的职业,迫使其就势借病装哑。元乂背道佞乱,其所作所为令人不齿,元恭不屑与其为伍,更不愿与其合作;同时,元恭在权臣和皇帝的夹缝中生存,言多必有失,难免说错话,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在权臣当道、皇权扫地的黑暗时期,元恭为避免陷入政治漩涡,遭受政治迫害,装作哑巴、闭口不语无疑是独善其身、明哲保身的最佳处世方式。
正光五年(公元525年),元乂被诛,朝政复初,仍由胡太后临朝称制,元恭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建义元年(公元528年),宗室元子攸被尔朱荣拥立为皇帝,是为孝庄帝,元恭享受仪同三司的待遇。这几项官职,元恭并没有到岗就位,真正去做,只是因为他声望高、才华溢、品行直,当权者为了提升统治阶层的含金量,不得不收拢德才兼备之人。元恭即使身在寺庙,也被授予品阶。元恭始终不肯在朝廷露面,主要原因仍是想避开政治不趟浑水。但事与愿违,即便远离政治,元恭还是受到了政治冲击。永安三年(公元530年),孝庄帝诱杀尔朱荣后,摆脱权臣操控,开始扬眉吐气,猜忌心也随之加重。当时,有人向孝庄帝进谗,构陷元恭“不语,将有异图”,说他对外称患病,其实心怀不轨;偏偏这个时候,“民间游声,又云(龙华佛寺)有天子之气”(见《魏书》),暗指此地日后必出天子。这两件事传到龙华佛寺后,吓得元恭连忙收拾行囊逃到上洛山,结果,被洛州刺史捉住送到京师洛阳,被孝庄帝拘禁了好久,最终,因找不到证据而获免。
当年十二月,尔朱氏集团攻陷洛阳,擒杀孝庄帝,但内讧渐显,矛盾主要集中在尔朱兆尔和朱世隆之间。起先,二人为了给尔朱荣报仇,共同拥立长广王元晔为皇帝,事成之后,元晔一直被控制在晋阳,成为尔朱兆的女婿,也是尔朱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私人招牌;而尔朱兆在得势后,嚣张跋扈,竟然对尔朱世隆粗暴无礼,甚至以剑相逼,致使尔朱世隆对尔朱兆怀恨在心。于是,在朝中任职的尔朱世隆广结党羽,培植势力,在时机成熟后,于建明二年(公元531年)二月,悄悄与几个兄弟密议,准备废掉元晔,另立新帝,继而夺取朝政掌控权。
当时,北魏宗室成员大有人在,尔朱世隆却看好广陵王元恭。其一,元恭沉默不语,性情温和,逆来顺受,与世无争,适合当傀儡;其二,元恭的曾祖拓跋濬、祖父拓跋弘、大伯元宏都是皇帝,在世系上属于皇族近枝,根正苗红;其三,元恭素来声望高,且比较年长,“若奉为主,必天人允叶”(见《资治通鉴》)。在尔朱世隆看来,立元恭为皇帝,既易于操控,又名正言顺,且能堵住悠悠之口。
然而,元恭毕竟闭口不言多年,尔朱世隆担心其真哑不能说话,于是,派尔朱彦伯“潜往敦谕,且胁之”(见《资治通鉴》),向元恭说明来意,并进行人身威胁。在这种境况下,元恭说出了“天何言哉”四个字。尔朱世隆闻讯后大喜,单等时机成熟,行废立之举。不久,元晔从晋阳赶赴京师,尔朱兆继续留镇晋阳。当元晔行至邙山南一带时,尔朱世隆抓住时机,以武力逼迫元晔行尧舜之事,禅位给元恭。元恭奉表三让,以示恭谦,然后即位,大赦天下,改元普泰。
元恭初登宝座,尔朱世隆就指使亲信作赦文,称尔朱荣死得冤枉,要求元恭为尔朱荣平反,同时,暗指孝庄帝失德。这个问题非常纠结,若从了尔朱世隆,就是否定孝庄帝诛杀逆臣,否定君臣之纲;若不从,就会得罪尔朱世隆,自己可能会被废黜,甚至招来杀身之祸。在处理这件事上,元恭有两段论述,其一,“永安手翦强臣,非为失德,直以天未厌乱,故逢成济之祸耳”;其二,“朕以寡德,运属乐推,思与亿兆,同兹大庆,肆眚之科,一依常式”(见《资治通鉴》)。
这两段文字的意思是说,孝庄帝手刃尔朱荣并非失德,而是老天还没有厌恶祸乱。随即,元恭转移话题,直言自己有幸被大家推举为皇帝,愿与天下万民共同庆贺,对于那些有罪之人,不能因为一个人曾经任意妄为、犯过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应依以往定式大赦罪人,并亲自起草赦文。元恭八年不说话,至是乃言,且不卑不亢,不偏不倚,既没有得罪尔朱氏,也维护了孝庄帝的颜面。元恭处理棘手问题如此明辨是非、游刃有余,其心智能力让人惊叹,以至于“中外欣然,以为明主,望至太平”(见《资治通鉴》),“海内庶士,咸称圣君”(见《洛阳伽蓝记》)。
除此事深得人心,元恭接下来做得几件事也可圈可点。一是下诏表明自己不称皇帝,只称帝;二是封前任皇帝元晔为东海王,给予必要的优待政策;三是拒绝为曾背叛孝庄帝,现为尔朱世隆部下的两个将领封侯;四是下诏不得再称南朝萧梁政权为伪梁,恢复两国往来;五是赦免了嫌路途遥远,不愿去波斯送狮子的两名使者的罪;六是亲自审理冤假错案,主持公道和正义,等等。元恭上台后所作所为,为长期以来黑暗腐朽的北魏宫廷注入了新鲜空气,让人顶礼膜拜,就连尔朱氏的死对头高欢,也欣然认同元恭“明哲仁恕……当今之圣主”(见《魏书》)。
在中国历代傀儡皇帝中,能够被世人誉为“明主”“圣君”“圣主”的,想来仅元恭一人耳。元恭虽为傀儡,但不同于其他傀儡皇帝,随着其个人声望的高涨和政治经验的积累,他的内心越来越强大,说话越来越硬气,胆识越来越彰显,对拥立他的尔朱氏也甚至直言不讳。当初,尔朱世隆要求为尔朱荣平反时,元恭还有所忌惮,态度暧昧,把尔朱荣的罪责推给老天爷;后来,元恭对尔朱世隆主动重提旧事,态度明确地指出“太原王(尔朱荣)贪天之功以为己力,罪亦合死”,听到此话,“世隆等愕然,自是以后,不敢复入朝”(见《洛阳伽蓝记》)。
从一个八年不言的假哑巴,到一个话锋刚硬的真汉子,才几个月的功夫,元恭渐渐找到了当皇帝的感觉,守住了天子的威严,赢得了更大的呼声。为了压制元恭,尔朱世隆“辄专擅国权,凶慝滋甚。坐持台省,家总万机。事无大小,先至隆第,然后施行。天子拱己南面,无所干预”(见《洛阳伽蓝记》)。尔朱世隆架空元恭,另立私廷后,“生杀自由,公行淫佚,无复畏避,信任群小,随其与夺……世隆兄弟群从,各拥强兵,割剥四海,极其暴虐”,导致“天心之人莫不厌毒”(见《魏书》)。与此同时,尔朱氏集团内部也勾心斗角,内讧不断,对局势的控制力衰减,这就给一直想取代尔朱氏的乱世枭雄高欢创造了机会。
普泰元年(公元531年)十月,高欢起兵讨伐尔朱氏,在河北拥立宗室、立渤海太守元朗为皇帝,与尔朱氏拥立的元恭相对抗。次年三月,高欢大败尔朱氏,尔朱氏集团主要成员相继被俘斩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元恭虽然对尔朱氏心存抵触,但他毕竟是尔朱氏拥立的傀儡,尔朱氏覆灭倒垮后,元恭成为断了线的风筝,无所倚靠,不知何去何从。唯一的办法,就是向高欢主动示好。四月,高欢兵临城下时,元恭主动派使者慰劳高欢,高欢反让使者去拜见元朗,使者抗议,后被放走。高欢清楚,元朗非皇族嫡系,难以服众,打算弃元朗,重立元恭。
当时,元恭风华正茂,英姿勃发,器宇轩昂,又有一年多的为帝经历,极具声望,深得高欢看重,其本人也成竹在胸。所以,当高欢派属下魏兰根去观察元恭为人时,元恭“神采高明”(见《北史》)男神般的出色表现,刺痛了魏兰根这个小人的眼部神经,“兰根忌帝雅德,还致毁谤”(见《魏书》),以元恭为“胡贼所推,今若仍立,于理不允”(见《北史》)为由,强谏高欢打消立元恭的念头,于是,高欢废掉元恭,将其关进崇训寺,另立平阳王元修为新帝,改元太昌。元恭“素有德业,而为兰根等构毁,深为时论所非”(见《北史》),颇受世人惋惜和舆论同情。命犯小人,不仅让元恭失去了再次当皇帝的机会,而且,成为随时丧命的板上鱼肉。
太昌元年(公元532年)五月,元恭死于洛阳门下外省,时年三十五岁。关于元恭之死,《资治通鉴》称“魏主鸩节闵帝于门下外省”,责任虽指向元修,但恐怕也是高欢的意思。当时,高欢手中掌控三位废帝(元晔、元恭、元朗),为何首先杀掉元恭,过后才杀元晔和元朗,很明显,元恭声望太高,既然不能为高欢所用,却也难免成为敌对势力加以利用的招牌。元恭不死,高欢能睡踏实吗?元恭死后,元修诏令百官赴会,用王礼葬之。元恭在崇训寺被囚押期间,曾作诗感叹世事无常:“朱门久可患,紫极非情玩。颠覆立可待,一年三易换。时运正如此,惟有修真观。”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后来,元修投奔宇文泰,史称西魏。北魏分裂后,西魏以正统的姿态,追谥元恭为节闵皇帝。按古代谥法:好廉自克,能固所守,谨行节度,躬俭中礼,艰危莫夺为节;仁慈不寿为闵。节闵这个谥号,对元恭来说,名副其实,客观公正,也是极高的评价。
2.分析高欢反尔朱荣的历史事件
答:韩陵之战,发生于公元531年(北魏普泰元年),是北魏晋州刺史高欢举兵反对控制北魏朝政的尔朱氏的战争。两军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附近的韩陵山为主战场发生的战役,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结果高欢获得胜利,尔朱氏主帅尔朱兆带着人马逃回了晋阳(今太原西南),不久晋阳失守,自杀身亡。至此,尔朱氏势力尽被消灭。
  战争背景
  北魏末年,统治集团内讧,斗争日烈。永安三年(530)九月,北魏孝庄帝因不满以宰相尔朱荣为首的尔朱氏势力的控制,诱杀尔朱荣。十月,尔朱荣侄汾州刺史尔朱兆于晋阳(今太原西南)立太原太守、长广王元晔为帝,自为大将军。十二月,尔朱兆兴兵攻入洛阳,缢杀孝庄帝。尔朱氏再次操纵朝政。晋州刺史高欢奉命带领六镇起义失败后被驱至并、肆州一带的十余万流民往太行、常山以东(今河北一带)地区就食,乘机脱离尔朱氏,并联合河北大族武装,加紧进行讨伐尔朱氏的准备。普泰元年(531)二月,尔朱氏改立元恭为帝,改元普泰。六月,高欢等于信都(今冀州)起兵,公开反对尔朱氏。十月,拥立渤海太守元朗为帝。元朗以高欢为侍中、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行台。尔朱氏诸将分路攻高欢。尔朱仲远,尔朱度律与骠骑大将军斛斯椿,车骑大将军贺拔胜、贾显智屯军于阳平(今山东莘县)。尔朱兆领兵出井陉关进至广阿(今河北隆尧东),众号10万。高欢面对尔朱氏大军压境,施以反间计,散布流言,使尔朱氏诸将互相猜疑,徘徊不进。徐州刺史尔朱仲远和尔朱度律引兵南走。高欢乘机进攻广阿,大败尔朱兆军,俘其众5000余人;十一月,乘胜攻邺(今临漳西南)。相州刺史刘诞闭城固守。
  点评
  此战,高欢在战前竭力积蓄力量,同时施反间计以分化尔朱氏军,战中又能设阵阻敌,激励士气,加之部署得当,终于取得以少胜多的战果。尔朱氏虽拥有重兵,但诸将貌合神离,以失败告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78

帖子

10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2-8-31 20: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二十七讲水晶作业
1.评价元恭说出:“天何言哉!”四字来。
答:元恭曾闭口不言八年。处于政治边缘的皇室宗亲,不得已装病作哑、隐迹遁形多年后,突然面对从天而降的巨大诱惑和粗暴蛮横的人身威胁,在不得不作出抉择时,语出惊人,“天何言哉?”意思是:老天说过话吗?老天还需要说话吗?元恭此语,不仅表明了自己能正常说话,而且以天自比,表现出了自己想当皇帝的意愿,可谓一语双关。说出“天何言哉”这话不久,元恭被拥立为皇帝,成为北魏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2.分析高欢反尔朱荣的历史事件。
​答:公元531年,是北魏晋州刺史高欢举兵反对控制北魏朝政的尔朱氏的战争。两军在邺城附近的韩陵山为主战场发生的战役,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结果高欢获得胜利,尔朱氏主帅尔朱兆带着人马逃回了晋阳,不久晋阳失守,自杀身亡。至此,尔朱氏势力尽被消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53

帖子

214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4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2-9-4 11: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顿明 于 2022-9-4 15:50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组第二十七讲作业
07顿明
作业:1.评价元恭说出:“天何言哉!”四字来。
咏元恭
装哑八年真不易,天何言语露心声。
帝王傀儡志方展,时运匆匆寺落英。

2.你分析高欢反尔朱荣的历史事件。
高欢反尔朱荣有感
人穷志大娇娃识,二遇尔朱展异才。
自立皆因雄霸气,一朝胜出锦衣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3

帖子

3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9-24 23: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组第二十七讲作业
宋06-春风桃李


作业:
1.评价元恭说出:“天何言哉!”四字来。
答:
元恭是献文帝拓跋弘的孙子,孝文帝元宏的侄子。在胡太后时期,北魏国内元叉专权,元恭非常不满,于是就说自己有病,不去任职。对外说是“喑病”,也就是不能说话,哑巴了,并入住龙花寺,不再与人交往。转眼之间就是8年的时候。尔朱世隆担心元恭真的不能说话,于是派人去传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对元恭进行人身威胁。
元恭一看这架势,左手帝位,右手凶器,便说了四个字“天何言哉”。这四个字出自《论语·阳货》,大意就是上天何曾说话,老天说过话吗。意思是他对于做皇帝这件事情哪里还用再说什么呢。同时,他也把自己自比是天,表达了愿做皇帝的意思。尔朱世隆闻之大喜,原来元恭并不哑,真的会说话,于是马上把元晔给废了,改立了元恭做新的皇帝,还把国号由“魏”改成了“大魏”。元恭就是后世所说的“节闵帝”。
这就是所谓的“大智若愚”吧。

2.你分析高欢反尔朱荣的历史事件。
答:
在北魏末年的时候,河北地区曾经爆发了一次人民起义。高欢不愿坐以待毙,因此也开始预谋出世。他最开始加入了杜洛周的起义军,但时间一长,就格外看不起杜洛周的为人处世,与三五好友一同商量,最后密谋想要杀害杜洛周。
奈何被拆穿,高欢一行人只好在外逃命,其中加入葛荣,之后归附尔朱荣。在其刚刚与尔朱荣会面之初,就提出了自己对现今社会发展的看法,十分符合尔朱荣的心意,使得尔朱荣格外欣赏他,将他任命为亲信都督。
在之后,尔朱荣就在高欢的建议下对洛阳发起了进攻。孝昌四年,洛阳北部爆发了河阴之变,高欢认为这是属于尔朱荣的机会,劝他趁此机会登基为帝。但尔朱荣却一直犹豫不决,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其麾下一位将领却认为不可,认为如果操之过急就好像是在挑战天下人,会遭到大家的唾骂。
尔朱荣这才反应过来,继续拥护孝庄皇帝。而对于提出这个事情的高欢,尔朱荣也开始对如何处理他而感到犹豫不决,贺拔岳建议杀害他以蔚天下,但其他人却纷纷劝阻,说什么现在天下处于混乱之中,应该保全武将来保存实力。
就这样,高欢得以逃过一劫。不久,葛荣遭遇失败,高欢趁机收编了其旧部。尔朱荣甚是欣慰,认为高欢的能力确实突出,因此将其任命为晋州刺史。
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尔朱荣带领军队不断扩充自己势力范围的时候,孝庄帝也在预谋杀害尔朱荣,并取得了成功。尔朱荣家族自然不满,带领军队公开讨伐孝庄帝,孝庄帝实力不敌,遭到杀害。尔朱家族重新迎立长广王元晔为帝,高欢为平阳郡公。
但实际上,高欢并没有贸然的就参与了这场活动,他选择了明哲保身,带领属于自己的二十万军队回到了河北。而失去了尔朱荣的尔朱家族逐渐在走下坡路,再加上其子弟行为荒诞,放纵无礼,竟然在短时间内就遭到了天下人的愤恨。高欢意识到了他的机会的到来,有了想要覆灭其的念头。当时六镇地区有很多士兵不愿意臣服与尔朱家族的统治之下,他们多次造反,给当地的社会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对此,尔朱家族的新任掌权者感到头疼,就询问高欢有何想法。高欢为自己的利益而提出了看法,并得到了认可,被任命为六镇降兵的统帅,拥有人数更多的队伍。对于高欢的统治,那些士兵无动于衷,高欢在杀鸡儆猴之后才使得这支队伍彻底臣服于他的统治。
在其收服这支军队之后,他就开始怂恿手下将领跟随他一起反抗尔朱家族,并于公元531年正式起兵。为了名正言顺,高欢还特意拥护北魏的宗室子弟元朗为帝,并在第二年占领了邺城。元朗喜悦,将其加封为大丞相。
为尽快覆灭尔朱家族,高欢将自己的心腹留守在邺城,他自己则带领数万军队对其发起攻击。在那个时候,高欢的战马数量不过两千,军队人数也不超过两万,但是尔朱家族却拥有大军二十万人。
见此情况,高欢干脆破釜沉船,用牲口来系在一起堵住自己军队的退路,又命令士兵严阵以待,颇有以死报国的决心。等到第二年,高欢就屡次接到捷报,最终逼迫尔朱掌权者自杀身亡,收服了其他军队。
宋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曾言道:“欢性深密,终日俨然,人不能测,机权之际,变化若神。制驭军旅,法令严肃。”
生逢乱世,危机四伏,但也具备和平时代没有的机遇。如果能够把握住,那必然能够创造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而这高欢就把握住了机会,在混乱之中成就了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50

帖子

8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6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2-10-4 12: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溪水 于 2022-10-4 18:51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组第二十七讲作业
03-溪水
作业:1.评价元恭说出:“天何言哉!”四字来。
答:元恭于正始年间袭封其父的广陵王爵位,历任散骑常侍、仪同三司等职。是献文帝拓跋弘的孙子,孝文帝元宏的侄子。在胡太后时期,北魏国内元叉专权,元恭非常不满,于是就说自己有病,不去任职。对外说是“喑病”,也就是不能说话,哑巴了,并入住龙花寺,不再与人交往。转眼之间就是8年的时候。尔朱世隆担心元恭真的不能说话,于是派人去传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对元恭进行人身威胁。
元恭一看这架势,左手帝位,右手凶器,便说了四个字“天何言哉”。这四个字出自《论语·阳货》,大意就是上天何曾说话,老天说过话吗。意思是他对于做皇帝这件事情哪里还用再说什么呢。同时,他也把自己自比是天,表达了愿做皇帝的意思。尔朱世隆闻之大喜,原来元恭并不哑,真的会说话,于是马上把元晔给废了,改立了元恭做新的皇帝,还把国号由“魏”改成了“大魏”。元恭就是后世所说的“节闵帝”。

2.你分析高欢反尔朱荣的历史事件。
答:高欢攻尔朱氏之战发生于北魏普泰元年(531)至永熙二年(533),是北魏尔朱氏和高欢两派势力为争夺朝政控制权,在韩陵山(今河南安阳东北)地区进行的战争。韩陵之战,发生于公元531年(北魏普泰元年),是北魏晋州刺史高欢举兵反对控制北魏朝政的尔朱氏的战争。两军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附近的韩陵山为主战场发生的战役,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结果高欢获得胜利,尔朱氏主帅尔朱兆带着人马逃回了晋阳(今太原西南),不久晋阳失守,自杀身亡。至此,尔朱氏势力尽被消灭。
北魏末年,统治集团内讧,斗争日烈。永安三年(530)九月,北魏孝庄帝因不满以宰相尔朱荣为首的尔朱氏势力的控制,诱杀尔朱荣。十月,尔朱荣侄汾州刺史尔朱兆于晋阳(今太原西南)立太原太守、长广王元晔为帝,自为大将军。十二月,尔朱兆兴兵攻入洛阳,缢杀孝庄帝。尔朱氏再次操纵朝政。晋州刺史高欢奉命带领六镇起义失败后被驱至并、肆州一带的十余万流民往太行、常山以东(今河北一带)地区就食,乘机脱离尔朱氏,并联合河北大族武装,加紧进行讨伐尔朱氏的准备。普泰元年(531)二月,尔朱氏改立元恭为帝,改元普泰。六月,高欢等于信都(今冀州)起兵,公开反对尔朱氏。十月,拥立渤海太守元朗为帝。元朗以高欢为侍中、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行台。尔朱氏诸将分路攻高欢。尔朱仲远,尔朱度律与骠骑大将军斛斯椿,车骑大将军贺拔胜、贾显智屯军于阳平(今山东莘县)。尔朱兆领兵出井陉关进至广阿(今河北隆尧东),众号10万。高欢面对尔朱氏大军压境,施以反间计,散布流言,使尔朱氏诸将互相猜疑,徘徊不进。徐州刺史尔朱仲远和尔朱度律引兵南走。高欢乘机进攻广阿,大败尔朱兆军,俘其众5000余人;十一月,乘胜攻邺(今临漳西南)。相州刺史刘诞闭城固守。
此战,高欢在战前竭力积蓄力量,同时施反间计以分化尔朱氏军,战中又能设阵阻敌,激励士气,加之部署得当,终于取得以少胜多的战果。尔朱氏虽拥有重兵,但诸将貌合神离,以失败告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1

帖子

5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5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0-14 15: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二十七讲  作业   宋15疏雨滴梧桐
1.评价元恭说出:“天何言哉!”四字来。
答:元恭曾闭口不言八年。处于政治边缘的皇室宗亲,不得已装病作哑、隐迹遁形多年后,突然面对从天而降的巨大诱惑和粗暴蛮横的人身威胁,在不得不作出抉择时,语出惊人,“天何言哉?”意思是:老天说过话吗?老天还需要说话吗?元恭此语,不仅表明了自己能正常说话,而且以天自比,表现出了自己想当皇帝的意愿,可谓一语双关。说出“天何言哉”这话不久,元恭被拥立为皇帝,成为北魏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2.分析高欢反尔朱荣的历史事件。
​答:公元531年,是北魏晋州刺史高欢举兵反对控制北魏朝政的尔朱氏的战争。两军在邺城附近的韩陵山为主战场发生的战役,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结果高欢获得胜利,尔朱氏主帅尔朱兆带着人马逃回了晋阳,不久晋阳失守,自杀身亡。至此,尔朱氏势力尽被消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20:12 , Processed in 0.07621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