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芳溶成语典故 于 2024-3-11 19:14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四年级第十七讲作业 宋08-芳溶 1.你怎么看周武帝杀宇文护? 答: 周武帝宇文邕(公元543年---公元578年6月21日),小字祢罗突,汉化的鲜卑族,祖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生于同州武乡(今陕西大荔)。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上面三个哥哥中,除了二哥宇文震英年早逝之外,大哥宇文毓和三哥宇文觉都是死于非命。而且,还是死在了他们的堂哥,西魏和北周权臣宇文护的手里。 宇文护,字萨保,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之侄,邵惠公宇文颢第三子。他12岁那一年,父亲宇文颢战死后,被四叔宇文泰带到身边照顾。也许是为了报答叔父的关照与提携之恩,宇文泰病逝的第二年,掌握西魏权柄的宇文护,就逼着西魏恭帝拓拔廊将皇位禅让给了堂弟宇文觉,是为北周孝闵帝,拉开了北周的序幕。可是宇文觉继位的时候才15岁,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郎。而他的堂兄宇文护,这个时候已经年过四旬,正处于人生中的巅峰时期。这就出现了一个封建王朝最常见的时代特征,臣强主弱时,必然会引发萧墙之祸。果不其然,宇文觉在位不过短短几个月,就被堂哥宇文护废黜并“暴毙”身亡。随后,宇文护又拥立了大堂弟、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继位,是为北周明帝。但是宇文毓继位的时候,也才23岁,仍旧没有摆脱“臣强主弱”的局面,只在皇位呆了两年多一点,就又死在了堂哥宇文护的手里。两个哥哥相继死于非命,北周皇帝的大位这才落到了17岁的宇文邕身上,是为北周武帝。
两个哥哥是怎么死的,宇文邕的心里跟明镜一样,可是手里没有权柄,知道了也没用,为了保命、为了报仇,只能装傻充愣全当不知道。即位伊始,他不敢暴露自己对宇文护的不满。故而采取了韬光养晦的策略。小心翼翼、处处防范,表面上百般讨好堂哥,暗地里不动声色地积蓄力量。 宇文邕也的确有成为雄主的潜力,任由宇文护胡作非为、专权跋扈,咬着牙隐忍了13年。直到572年,宇文护率部攻打北齐的时候碰了钉子,被北齐名将斛律光和兰陵王高长恭打得铩羽而归,在北周失去了往日的荣光,他才瞅准时机放手一搏。 572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将堂兄宇文护骗入宫中,趁其不备用玉笏重击其头部,胞弟宇文直又趁势补刀,最终将宇文护砍杀当场。随后,宇文邕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肃清了宇文护的心腹同党,夺回了北周的权柄,开启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时代。 历史总是这样,锋芒毕露者,往往被历史淘汰,韬光养晦者,往往被历史推上前台。 2.评价斛律光之死 答: 斛律光(515年―572年),字明月,朔州(今山西朔县)人,高车族,北齐名将。祖父斛律大 那瓌,为北魏光禄大夫,第一领民酋长;父亲斛律金,曾为北魏武卫大将军、左丞相。初任都督,善于骑射,号称“落雕都督”。后拜大将军、太傅、右丞相、左丞相,封咸阳王。他骁勇善战,在与北周近20年的争战中,多次指挥作战,均获胜利。他治军严明,身先士卒,不营私利,为部下所敬重。斛律光基本上可以算是一个人生赢家,她的女儿就是当朝皇后, 他自己也是高官厚禄享之不尽。而且这个人虽然身份非常尊贵,但却生性节俭,对于美色和权力都没有太大的欲望。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却落得一个被杀的下场。 这个还要从当时的民谣说起。当时民间突然传出了很多民谣,内容都是看着毫无波澜,实际上 都是指向斛律光要造反。这个谶语很快的就传到了当时北齐皇帝高纬的耳朵当中,高纬一开始是不相信这些事情的,因为他对自己的老丈人还算是了解。可是人就是这样什么事情都经不住琢磨,而且身边还有许多大臣一直在提醒他小心斛律光造反。日积月累之下,高纬心中也开始犯起了嘀咕。人就是这样,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当时有一个叫祖珽的人却迫不及待的想要把斛律光置于死地。在祖珽的再三劝说下,高纬又再 次动了心思,而且身边有另外一个叫何鸿祯的宠臣也对高纬表示,如果陛下再不动手,就怕斛律光得知消息提前犯上作乱。而且这个时候祖珽还有第二手准备,那就是唆使斛律光儿子的小老婆的哥哥,告发斛律光图谋不轨,你看这绕了多大的一个弯。而且还让人上疏,说天上有颗星星太亮了,这就代表有人想要造反。 这些事情还不能让高纬下定决心除掉斛律光,最主要的是当时有人向高纬上了一道密折,提起 了一件陈年往事。去年斛律光抵抗北周军队,大获全胜,得胜之后的斛律光志得意满,带着军队赶回首都。本以为能够获得嘉奖,可是人还没到首都就传来了高纬叫他就地解散军队的指令。可是斛律光认为很多将士都立下了大功,所以希望朝廷能够给予犒赏,所以就派使者向皇帝上书,而他自己却携带着军队继续进发。而高纬却再次派遣使者让他停止前进,可这个时候斛律光也开始犯倔了,就带着军队在京城附近驻扎下来了。这就让高纬心里非常的不舒服,但是斛律光毕竟是当世名将,而且还是自己的老丈人,所以高纬就让了一步, 宣旨慰劳军队。斛律光这才领着谢安解散了军队。 其实这就是斛律光之死从这就能看出端倪了,皇帝本来就对有军权的人有心生忌惮,斛律光还 表现出这样的不配合,这本来就是犯忌讳的事情。在皇帝需要你的时候,这些的不是事,可以一旦失去了皇帝的信任,这就是导火索。果然,这事儿本来已经过去了,但是就在这个紧张的关头又被人再次提起,这就让高纬下定了决心要除掉斛律光。 斛律光只是为了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争取一份荣耀。可是他却忘了一点 皇帝终究是皇帝,就算他平时把你当做自己的老丈人来看待,但你自己得认清自己的立场。其实高纬对于斛律光是非常信任的,所以一开始对于杀斛律光这件事情高纬显得非常犹豫,可就是斛律光的倔强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高纬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把自己的大好河山全都葬送在了自己的手中。这件事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我们平时为人处事的时候能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一下,特别是和自己的领导相处的时候。因为有的时候领导看到的局面和我们想象中的局面是不一样的,我们只需要一个劲儿的向前冲,是杀敌就可以了,可是领导心中下的棋你却永远不知道是什么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