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24|回复: 6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柔荑组第三十七讲作业

[复制链接]

1208

主题

4091

帖子

41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顺眼阳光 于 2025-7-16 22:08 编辑

第37讲作业: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四平头。
8、注意不可犯摞眼。
9、注意炼句炼字。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7

主题

544

帖子

5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寥词客 于 2025-7-17 19:49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三十七讲作业
柔荑26-寥词客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律诗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谓“相重”。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例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其中中二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犯了摞眼之病。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14)要求合理收放;(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五律•消暑》
柔荑26-寥词客
熏风
暑日,小苑任东西。
水上荷香细,湖边柳色齐。
轻云浮远岫,暮鸟闹长堤。
抚景销炎热,晚蝉随意啼。

三、自评作业
韵字阴阳比例为2:2,首字平仄比例为3:5,符合作业要求。首联切题写夏日去东湖公园(小苑)消暑,中二联运用通感写闲游所见景色,颌联写闻到和看到的,颈联写看到和听到的。对仗工整,词句结构有错开,节奏点分别为221/212。动词及形容词“蒸”、“闹”、“细”使用恰当。 转句“抚景销炎热”与与"抚景销炎热"首尾呼应,结句以蝉声点睛耐人寻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2

帖子

101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19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三十七讲作业:
柔荑12-起风了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律诗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谓“相重”。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例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其中中二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犯了摞眼之病。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14)要求合理收放;(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五律•消暑》
柔荑12-起风了
淋淋汗若浆,何处避骄阳。
急似灶头蚁,蒸如釜里汤。
溪边依柳岸,树下就绳床。
自有安闲趣,静中消暑凉。
三、自评本次作业。
自评:
格律正确,水平韵下平七阳韵。没有撞韵、挤韵、连韵现象发生。
阴平:浆、汤。
阳平:阳、床、凉。
韵脚阴阳比例为2:3,比例合适。
首字平:淋、何、蒸、溪。
首字仄:急、树、自、静。
首字平仄比例为4:4,比例合适。
题目是消暑,起句以大汗淋漓间接破题,点明酷暑难耐,消暑的必然。
炼字:避、急、蒸、环、就、消。
中二联对仗工整,句式词语结构有错开(221/212)避摞眼之病。
章法布局:首联起句以大汗淋漓间接破题,点明酷暑难耐,因而寻找避荫之处消暑。颔联进一步用比拟手法细处着笔,具体阐述了酷暑之景象,承接首句。颈联承接次句,具体描写了寻找避荫之处的细节做法。尾联则在颈联的基础上突出了自己的闲情逸致,以心静自然凉回扣主题,继而收束全篇。诗作起承转合符合章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9

帖子

7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39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三十七讲作业
柔荑18—爱国者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律诗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谓“相重”。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例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其中中二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犯了摞眼之病。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14)要求合理收放;(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五律•纳凉
酷暑消何计,孤身小院中。
抬头遮翠柳,落目见青丛。
热自无由躁,凉生百事空。
村夫非俗子,市井几人同。


自评:经检测格律正确,韵字阴阳2/2,完美。首字平仄4/4,完美。无平头,无摞眼。首句破题,点明有什么计策可消酷暑,下分句开始解析消暑的方法与行动。 承句描写小院的景物,绿柳与草坪。转句入情,大意就是心静自生凉的意思。尾句总结全篇。不足之处恳请评阅老师不吝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6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前天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三十七讲作业
柔荑17-铁马秋风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律诗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谓“相重”。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例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其中中二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犯了摞眼之病。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14)要求合理收放;(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七律•村居消暑
柔荑17-铁马秋风

数鹭翩飞翻白雪,远山涨绿叠青螺。
层层稻浪香浮野,漾漾陂塘翠入波。
雀语莺歌声自好,蝉弹蛙奏曲尤多。
窗帘且卷更高处,卧看轻云缓缓过。

三、自评作业
自评如下:
此首《七律•村居消暑》在五方面表现均佳。
用韵与格律上,韵字“螺、波、多、过”同属平水韵下平五歌部,均为平声,用韵统一;颔联、颈联对仗工整,平仄合律。
起承转合章法井然:首联“数鹭”“远山”起笔绘远景,定消暑之境;颔联“稻浪”“陂塘”承续,由远及近拓景;颈联“雀语莺歌”“蝉弹蛙奏”转视觉为听觉,添生机;尾联“卷帘卧看”合于人事,收束闲适之情,流转自然。
韵字阴阳平衡:“螺(阳平)、过(阳平)”与“波(阴平)、多(阴平)”各占两字,阴阳相济,声调和谐。
无撞韵、挤韵、连韵之弊:白脚“雪、野、好”皆非韵部字,无撞韵;句中无密集韵部字,不挤韵;韵脚间隔使用,无连韵。
首字平仄为“数(仄)、远(仄)、层(平)、漾(仄)、雀(仄)、蝉(平)、窗(平)、卧(仄)”,仄声5字、平声3字,合5/3要求。
全诗格律严谨,章法有序,声韵和谐,尽显村居消暑之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2

帖子

42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昨天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三十七讲作业:
柔荑21-我在路上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律诗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谓“相重”。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例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其中中二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犯了摞眼之病。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14)要求合理收放;(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四平头。
8、注意不可犯摞眼。
9、注意炼句炼字。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七律·消暑
文/柔荑21-我在路上
驱散暑炎骤雨落,荡涤尘垢浪奔来。
击波岂惧湿玉腕,响雷犹能动粉腮。
何需倾尽银河水,只怕漫淹街巷裁。
清凉频送畅怀纳,惬意无尽敞襟开。


自评:此诗展现出消暑时雨落的畅快,用词“倾盆落”“翻水来”,将雨势描绘得淋漓尽致,且巧妙融入人物姿态与心境,“凉意更添”“清心不尽”尽显惬意。首字平仄比例5/3。不知之处期老师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6

帖子

18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1

注册会员

发表于 昨天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雨燕双飞 于 2025-7-20 21:41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三十七讲作业:柔荑08-微雨燕双飞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律诗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谓“相重”。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例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其中中二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犯了摞眼之病。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14)要求合理收放;(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四平头。
8、注意不可犯摞眼。
9、注意炼句炼字。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七律·消暑
柔荑08-微雨燕双飞
翠微幽谷涧溪萦,竹簟松床透骨清。
依树吟风炎暑远,枕流漱石瑟琴鸣。
临亭就月蕉垂露,洗盏凭栏星满觥。
最是山莺催薄暮,一襟凉意胜纨轻。

自评
1. 格律与用韵:习作依平水韵押“庚”部平声韵,经检测合律,无撞韵、挤韵、连韵、摞眼之弊。符合要求。
2. 起承转合:
首联起笔定消暑之境,推出幽谷涧溪远景;
颔联承以依树吟风、枕流漱石,聚焦纳凉之景;
颈联转至亭槛、席间,由昼入夜;
尾联合以暮色与体感,收束于清凉余韵,意脉连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1 06:51 , Processed in 0.07021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