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38|回复: 2

小渔村四十五期评阅强化班疏影组第十讲作业

[复制链接]

45

主题

446

帖子

44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前天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凡皿沐子 于 2025-7-19 20:25 编辑

第十讲作业:
一、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有哪些?
2、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以及鉴赏步骤有哪些?


二、创作题:
因上次我们写过怀古诗,这次我们写一首寄远,怀远的诗。律诗绝句不限,韵部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0

主题

138

帖子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8
发表于 昨天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中有小鱼 于 2025-7-20 12:45 编辑

第十讲作业:
疏影-江小鱼
一、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有哪些?
答: 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怀古诗是要怀古而成诗,借古说今——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
2、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以及鉴赏步骤有哪些?
答: 怀古诗的切入点有三点,包含:古迹、古人、古事(史)。
鉴赏步骤分为:1、要熟悉史实。明白诗中哪里用典了。
       2、洞悉作者的思想感情。
       3、横向比较,同题材的作品不同作者的视觉和切入点。


二、创作题:
五律 题李清照
文/江小鱼

常记溪亭暮,花丛弄晚舟。
奇才谁不羡,少女本无忧。
国破吟成泪,家亡转作囚。
人生皆有憾,未必乏权谋。


自我点评:格律无误;韵脚舟、忧是阴平,囚、谋是阳平,比例是2:2,合适。用韵没有挤韵、撞韵、连韵的情形。
     首字常、花、奇、家、人是平声,少、国、未是仄声,比例是5:3,合适。
这首怀古诗以古人为切入点,以少女的天真无邪为开端,导入宏阔的时代背景,如党派之争,金兵入侵,以及人生的起起浮浮,如夫妻分离,痛失另一半,错付余生等,我们在别人的人生故事里,体悟到人生多憾事,哪怕是有才的、有权的,或是既有才又有权的,无一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3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1
发表于 昨天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5期评阅强化班第十讲作业:
疏影17-闻笛
一、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即 形式标志
意象聚焦:多以历史遗迹(如古战场、古城墙、旧宫殿)、历史人物相关场景(如名人故居、祠堂)或具有象征意义的自然景观(如江水、夕阳)为核心意象。
​标题特征:标题常含“怀古”等关键词,直接点明题材。
​时空交织:结构上常将“眼前景”与“历史事”结合,通过今昔对比营造抒情氛围。
内容特点:借古抒怀、讽今喻世、​感慨兴亡
二、创作怀古诗的三个入手方向即:
1. 选准“怀古载体”
简述历史背景或细节(保证真实性),再结合个人感受或现实思考,使“史实”与“抒情”自然融合,避免堆砌史料或空洞抒情。
​3. 巧用“对比手法”
通过“今昔对比”(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等。
三、怀古诗的鉴赏步骤
1. 梳理“史实背景”
明确诗歌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或遗迹,了解相关历史知识(如时代背景、事件影响),为理解情感奠定基础。
​2. 分析“抒情手法”
识别借景抒情、用典、对比等手法(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多个典故抒情),把握诗人如何通过技巧表达情感。
​3. 探究“核心情感”
结合诗人经历、时代背景,推断诗歌深层主旨:是感慨个人命运?批判现实?还是对历史规律的思考?最终明确“怀古”背后的真实意图。
二、创作题:
七绝·西塞怀古
文/闻笛
蚀碑半隐草芊芊,旧塞残痕刻岁年,
唯有潮声应白鹭,凭栏人立暮云边。

一、诗家语运用及标注
1. 蚀碑半隐草芊芊
​诗家语:“草芊芊”(叠词表繁茂,避“草木茂盛”直白表述)。
​以“芊芊”状草木丛生之态,既符合古典诗词叠词炼字习惯,又暗含古塞荒寂的氛围感,比“草茂盛”更凝练传神。
2. 旧塞残痕刻岁年
​诗家语:“刻岁年”(拟人化变形,将时光具象为“刻痕”)。
​以“刻”字赋予时光动作感,让“旧塞残痕”与“岁月流逝”产生视觉关联,避免“岁月留下痕迹”的平淡表达。
​3. 唯有潮声应白鹭
​诗家语:“应白鹭”(以“应”字勾连声与物,暗含互动)。
​“应”字赋予潮声主动性,暗指潮水与白鹭的自然默契,替代“潮声伴白鹭”的直白,留白更足。

4. 凭栏人立暮云边
​诗家语:“暮云边”(以空间代时间,融情于景)。
​用“暮云”的苍茫暗喻暮色深沉,将人的怅惘融入空间意象,避免“人在傍晚凭栏”的直白抒情。
二、形象思维与空间设计
1. 形象思维:全诗以“蚀碑、旧塞、潮声、白鹭、暮云、凭栏人”等具象意象贯穿,无抽象议论。如用“残痕刻岁年”将时光化为可触的痕迹,用“潮声应白鹭”让自然动态可感,通过视觉、听觉意象的叠加,让怀古之情附着于具体画面。
​2. 空间设计:由近及远、由低到高层层拓展——首句“蚀碑半隐”为近景低视角,次句“旧塞残痕”拓展至中景古塞范围,第三句“潮声应白鹭”拉开至开阔的水岸远景,末句“暮云边”将空间抬升至天际,最终以“凭栏人”收束于人与天地相融的苍茫空间,层次分明且有纵深感。
全诗通过精准的诗家语炼字、层次分明的空间设计和完整的意脉流转,在格律合规的基础上,以具象画面传递怀古怅惘,达到了“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的效果,符合古典七绝的审美特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1 03:53 , Processed in 0.05834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