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1| 60
|
小渔村初词31期第十三讲雅兰组作业帖 |
| ||
| ||
| ||
| ||
点评
全词上阕极写酷暑之烈,下阕转绘傍晚之趣,从烈日当空到落日江滩,场景转换自然,既有对暑热的直白刻画,也有对消暑场景的生动描摹,语言朴素却灵动,于日常景致中见巧思。
“孤礁独卧难眠”以孤礁的“难眠”作结,拟人化的写法颇为别致——礁石本无眠,却因江滩的热闹、暑气的余威而似“难眠”,既呼应了酷暑的持续,又为全词增添了一丝悠长的意韵,余味可品。
“沙细贝虾可见”聚焦江滩细节,细腻的沙、可见的贝虾,让画面更显生动鲜活,暗含暑热中亲近自然的闲趣。
“江滩戏浪人喧”描绘傍晚江滩的热闹,人们戏水消暑的“人喧”,既与上阕的寂静形成动静反差,也从侧面印证暑热难耐,更显此刻戏水的畅快。
下阕:转写傍晚,景趣相生。
“落日霞绮云天”笔锋一转,写夕阳西下时的景致,“霞绮云天”色彩绚烂,与上阕的炽烈形成对比,带来一丝视觉上的清凉与舒缓。
| ||
点评
全词语言通俗明快,无雕琢之感,却将生辰的喜庆、众人的欢腾、对老师的恭敬与绵长情谊融于一体,以景衬情,以事传意,真挚动人,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对老师生辰的祝福。
“几度春花秋月。心声更伴情浓”宕开一笔,以“春花秋月”的流转暗指师生相处的时光沉淀,岁月愈久,“心声”与“情浓”愈深,将当下的欢庆延伸至绵长的师生情谊,让祝福不仅限于生辰一刻,更添厚重感。
下阕:抒敬师之情,凝深厚之意。
“把盏喜乐融融。举杯恭敬师翁”承接上阕的欢悦,以“把盏”“举杯”的动作细节,将场景聚焦于向老师敬酒的瞬间,“喜乐融融”重描氛围,“恭敬师翁”则直抒敬意,情感由欢悦转向庄
“佳日欢歌诗词赋。众口满堂妙语”转向场景描写,“欢歌”“诗词赋”“妙语”直写众人以文会友、共贺生辰的热闹,“满堂”二字尽显相聚的融洽,将师生同庆的欢腾氛围具象化,呼应“佳日”的喜乐。
首句点题,次句勾勒出生辰景象,既暗合时节的生机,也隐喻老师如春风般的温婉气质,起笔便奠定喜庆基调。
| ||
点评
全词以景起,以情收,景中藏情,情由景生,将夏夜的清幽与离人的愁思交融,语言清丽,意境浑成,余味耐品。
“唤起离人旧梦,幽思又上心头”直抒胸臆,点出“离人”身份,琴音触发的“旧梦”与“幽思”,让前文的夏夜之景都成了情感的铺垫——蝉鸣、竹影、飞萤,原是离人眼中的寂寥,月华、熏风,皆衬心头的幽愁。
“谁家琴曲小楼”以问句留白,不直写弹琴人,却让琴音的凄愁更显空濛,仿佛弥漫于整个夏夜,扩大了愁绪的空间感。
下阕:由景入情,余韵悠长。
“忽闻音韵凄愁”中,“忽闻”打破上阕的宁静,“凄愁”的琴音如投入静水的石子,自然引出下文的情感波动,转承巧妙。
有了灵动之气。 “夜静飞萤无数”以“无数”飞萤的微光点缀静夜,既呼应“月华”的明亮,又以萤火的细碎灵动,反衬夜的深沉静谧。
| ||
点评
问好学友,格律正确用韵无误,上景下情,意脉通畅,不错的一首。以上个见。
| ||
点评
问好学友,格律正确,用韵无误。脉络基本清晰,上景下情,晨烟散和雾重复,况且已经散怎么还卷呢,其它不错,遣词造句注意精炼。以上个见。
| ||
GMT+8, 2025-8-23 06:54 , Processed in 0.067711 second(s), 2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