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47|回复: 8

小渔村50期七律班(踏月组)1-25讲作业汇总贴

[复制链接]

1233

主题

4120

帖子

413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3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顺眼阳光 于 2025-8-17 23:40 编辑

各位同学论坛作业汇总,大家要按照班级要求把自己的作业汇总复制粘贴到这里,发帖只占用一个楼层,一定要注意汇总作业的格式要求,避免作业乱码,让学校领导检阅时候无法核实作业,错一题漏一题不毕业,注意敏感字、错别字、繁体字论坛限制不让发帖。发不上论坛汇总作业可以麻烦组长帮忙。注意字号使用三号黑字,宋体字。谢谢大家的支持合作!祝大家学习愉快,顺利毕业!
具体要求如下:
一、最上方写清楚标头如下所示
小渔村50绝七律班第一讲至第二十五讲  学号+昵称  毕业作业汇总
二、编辑清楚每一讲作业,用宋体字黑字,三号字
1、请按照顺序从第一讲到第二十五讲,依次排整齐,每一讲作业后画等号双线隔开。
2、 第一讲作业只有问答题,直接复制粘贴问答题,没有创作题。
3、  第二讲作业至第二十讲作业只汇总创作题。
三、汇总作业书写格式:
小渔村50期律诗班  小组+学号+名字  作业汇总:


第一讲作业
题目
正文
===============
第二讲作业
题目
正文
==============
注意:第三讲作业至第二十五讲作业依次类推
(同上)

0

主题

64

帖子

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4
发表于 昨天 18: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光倾城 于 2025-8-19 20:33 编辑

小渔村50期七律班踏月组~月光倾城第一讲~第二十五讲作业汇总
第一讲作业:
人间四月天
踏月17~月光倾城
人间四月天光好,草长莺飞秀色娇。
碧水清波迎柳绿,红花满树缀枝条。
风和日暖心欢畅,雨润山青鸟悦谣。
美景良辰宜共赏,诗情画意乐逍遥。
================
第二讲作业
七律·迎春
踏月17~月光倾城
迎春序曲瑞烟萦,家庆团圆乐府楹。
除夕佳肴倾美酒,欢歌笑语荡心旌。
千秋古韵传薪火,万户红灯映月明。
祈望嘉祥意云涌,新篇共启展豪情。
================
第三讲作业:
一、问答题:
1、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是什么? 答: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是: ①字数相等,②内容相关,③词性相当,④结构相称,⑤节奏相应,⑥平仄相谐。
2、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哪些内容? 答: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 大致包括:(1)形容词 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2)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3)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4)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联绵、反义与联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介词与助词、联绵字互对等常见对仗形式;(5)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乎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二、对句练习 ,要求符合对联六要素:
1. 出句:风扫阶前叶【顺眼阳光】
   对句:月照窗外花【月光倾城】
2. 出句:杜宇声声思故里【顺眼阳光】
   对句:江水悠悠载乡愁【月光倾城】
================
第四讲作业:
一、问答题:词组结构的联合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动补式、介宾式,分别指的是什么?并请举例说明。
答:1.联合式 又称并列式,是由同义(包括近义)或反义的词素或词所构成。   ①同义联合    名词+名词 如:姐妹 梅花 动词+动词 如:打击   蒸煮  形容词+形容词 如:憎恨   厌恶    ②反义联合 名词+名词 如:山川 冬夏  动词+动词 如:喜怒 捧杀  形容词+形容词 如:好坏    正邪    
2.偏正式 前一个词素或词修饰后一个词素或词。前是偏义,后是正义;前者像枝叶,后者像树的根干。   ①形容词或名词、动词、数量词、代词+名词   如:大地   幽径    ②形容词或副词、动词+动词 如:飞奔   妄想   
3.主谓式 前边词素或词如同主语,后边词素或词如同谓语。前者是被陈述的对象,后者是陈述部分。 ①名词+动词 如:鸟啼 石滚   ②名词+形容词 如:心焦 佳肴  有些偏正式的合成词或词组,一经颠倒,即成主谓式的合成词或词组。如:美味→味美   4.动宾式 又称支配式。前后词素或词间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前者表示动作或行为,后者表示动作或行为所支配的对象;前者如动词谓语,后者如宾语。 格式  动词+名词或代词 如:洗衣   做饭 有些主谓式的合成词或词组,一经颠倒,就成动宾式的合成词或词组。如:天翻→翻天    5.动补式 又称补充式。前后词素或词间有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经常以后者来补充说明前者,在整个词义上,以前者为主;前者如动词谓语,后者如补语。格式 动词+形容词或动词、副词 如:快点  有些动补式的词或词组,中间可以插进“得”,以表示可能;插进“不”,表示不可能。如:走得远    长不高    
6.介宾式 介词把它所带的宾语介绍给主语,介词在前、宾语在后。介宾式可以短到两个字,长到好几个字。格式 介词+名词或代词 如:从此   在于   以你之见   
二、对句练习,注意词组结构对应:
1.出句:寂寂珠帘空对月【西贝】      
  对句:疏疏云影淡遮星【月光倾城】
2.出句:细数落花眉未展【只字不提】      
  对句:轻拂柳丝心难宁【月光倾城】
================
第五讲作业:
一、什么是平水韵? 新韵和平水韵最原则的区别在哪里?
答:“平水韵”是由其刊行者刘渊原籍为江北平水(今山西临汾)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清代康熙年间,后人所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平水韵。         
新韵和平水韵最原则的区别在于韵部划分和声调分类的不同‌。新韵(中华新韵)是根据现代普通话的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来作为押韵的标准,没有入声。在平仄划分时,阴平和阳平的字划入平声,上声和去声的字划为仄声‌。而平水韵则是根据古时的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来作为押韵的标准,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为仄韵‌。   
二、什么是“替”“对”“粘”? 答:(1)平仄在本句中是相交替的;叫“相替”     (2)平仄在对句中是相对立的;叫“相对”      (3) 平仄在上下联相近的两句间是相粘的,叫“相粘”   三、根据例诗,回答问题: 例诗: 九日登高(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1、上面的七律属哪个韵部,给例诗标出平仄。   答:上面的七律属平水韵十一部尤韵。 九日登高(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这首七律是什么格式?   答: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3、找出入声字; 答:日,北,歇,菊,插,作,说,得。  4、并写出全部的替对黏。   答:替:一二句相替  三四句相替  五六句相替  七八句相替。    黏:三句黏二句  五句黏四句  七句黏六句。    对:每一联上下两句246位置字平仄相反,都是相对。    四、根据律诗相“替、对、粘”的规律推导出另外三种七律格式。即“平起仄收式”、“仄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   答:“平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第六讲作业
桃花
踏月17-月光倾城
桃花娇靥映晨光,春色如诗意韵长。
风轻馥馨香满路,雨滋枝叶艳盈堂。
浮生喜汝伴清树,绮梦追仙织锦章。
莫叹芬菲终有谢,芳华一瞬奉天苍。
================
第七讲作业:
一、问答部分:
1、什么是拗句? 答: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   
2、什么是拗救? 答: 格律诗中出现拗句,采取一定的方式补救,称为"拗救"。   
3、常用的拗救一共有几种?
答:一共有两种。①本句自救 ②对句相救   二、先标出平仄,然后指出下面这首诗的拗句和拗救的方法。 夜泊水村 作者: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太息燕然未勒铭。 仄仄平平仄仄平 老子犹堪绝大漠, 仄仄平平仄仄仄 诸君何至泣新亭。 平平平仄仄平平 一身报国有万死, 平平仄仄仄仄仄 双鬓向人无再青。 平仄仄平平仄平 记取江湖泊船处, 仄仄平平仄平仄 卧闻新雁落寒汀。 仄平平仄仄平平 这首诗的拗句是“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无”救了本句的“向”,又救了出句的“万”,拗救的方法即有本句自救又有对句相救。 “记取江湖泊船处”是本句自救句
===============
第八讲作业
清明
踏月17-月光倾城
椿凋萱谢黯伤神,儿女连枝共苦辛。
絮语灯前声在耳,慈魂月下德存身。
弱翎承露恩如海,寸草衔霜愧入尘。
卅载音容随鹤远,独将心雨落苔氤。
================
第九讲作业
暮春
踏月17~月光倾城
春风化雨柔阳暖,百媚千娇渐隐姿。
婉转溪流连碧落,苍茫山色映霞披。
农夫田野忙耕作,新叶枝头梦自知。
莫问芳菲何日尽,且将诗句对花痴。
=================
第十讲作业:
牡丹
踏月17~月光倾城
春临沃野群芳绽,国色无双数牡丹。
艳似朝霞呈倩影,娇如仙子立花坛。
清香雅态情柔媚,富丽丰神韵自安。
盛世芬菲人共赏,盈眸秀骨永相看。
================
第十一讲作业
七律•初夏
文/踏月17~月光倾城
绿意盈然映碧光,轻风拂过送幽香。
桃花苑外绽芳树,烟雨庭前巧弄妆。
燕语莺歌枝上闹,蝶飞蜂舞粉丛忙。
生机一片萦眸底,留下诗笺寄韵长。
================
第十二讲作业:  
七律 月季
踏月17~月光倾城
繁英经岁映华堂,蕴雅娇姿韵里藏。
晨露凝芳添秀逸,暮风拂蕊散幽香。
花前醉客诗情动,叶底牵丝蝶影忙。
不与千红争宠眷,独留清丽伴韶光。
================
第十三讲作业
忆母
踏月17~月光倾城
慈闱乍启旧年箱,暖忆纷如蝶翅翔。
线引晴辉裁绮梦,羹浮晓雾绕华堂。
挑灯每补三更影,呵手常温一味芳。
忍对萱笺含泪字,空庭雨过满阶凉。
================
第十四讲作业
荷韵
踏月17~月光倾城
翠盖摇风漾碧波,红蕖绽处绮思多。
蜻蜓掠水纹痕乱,宿鹊栖枝逸韵和。
纵陷淤泥尘不染,虽经炎夏志难磨。
凭栏每忆莲溪句,清雅长萦岁月河。
================
第十五讲作业
七律•夏夜
踏月17~月光倾城
暮色收云暑渐藏,茶烟浮瓦接天凉。
松分月影三更露,蒲引荷风一枕香。
棋罢闲敲星子落,禅思漫卷夜初长。
何须更问羲和事,且卧蛙潮听莽苍。
================
第十六讲作业
七律 端午感怀
踏月17~月光倾城
榴花燃火照晴明,飞棹江潮破浪行。
鼍鼓频催驱疫疠,角䊍投渚慰灵英。
纫兰未改孤臣节,求索长昭屈子名。
蒲酒酹殇天地阔,年年风雨寄幽情。
================
第十七讲作业
七律 孔子
踏月17~月光倾城
尼山降圣启鸿蒙,德耀乾坤仰峻崇。
授业杏坛开慧境,参玄周室溯儒风。
韦编绝处寻真谛,鲁壁存时守素衷。
论语宏声昭万世,至贤浩气贯长空。
================
第十八讲作业
七律•花木兰
踏月17~月光倾城
锦帐香温绮梦长,军书骤至扰柔肠。
辞亲绣阁抛妆镜,策马边关赴战场。
万里孤城羌笛啸,十年大漠乱云猖。
功成不慕荣华贵,素影归乡韵自芳。
================
第十九讲作业
七律•西瓜
踏月17~月光倾城
翠蔓萦回漫碧野,浑圆青玉映长天。
蟒纹暗隐藏奇趣,霞璧轻开绽瑞鲜。
入口甘凉祛暑焰,沾唇清冽润心田。
人间炎炽琼浆馈,欢语同尝庆岁年。
================
第二十讲作业
七律  合欢树
踏月17~月光倾城
豆蔻梢头绽玉容,合欢枝下月朦胧。
裁云叠叶簪青鬓,织蕊凝香绕袂风。
粉缕千丝藏密意,冰轮半盏映归鸿。
经年芳馥留诗卷,蝶影翩跹忆旧丛。
================
第二十一讲作业
黄梅幽思
踏月17~月光倾城
黄梅时节雨如弦,漫洒江天润陌阡。
古巷苔深藏旧忆,小桥波静漾新烟。
风摇翠柳牵愁绪,雾锁青山断梦笺。
且待云开虹影起,共持清盏话从前。
==================
第二十二讲作业
文具盒
踏月17~月光倾城
方盒端居案上央,腹藏文房韵流芳。
笔卧空匣筹佳篇,尺栖浅屉量妙章。
不慕喧荣甘淡隐,但倾微力助书航。
长随学路情相守,素影清辉映墨堂。
================
第二十三讲作业
七律 化茧成蝶
踏月17~月光倾城
学诗久困文渊茧,志若幽蚕梦未通。
大漠尘迷吟思涩,昆仑雪冷匠心穷。
幸逢词侣勤题韵,顿觉灵犀欲化虫。
待破樊笼云外舞,山河焕彩映霞红。
================
第二十四讲作业:
问答题:
1.起句按手法分有哪14种分法?
答:起句按按手法分为以下14种:
1、 明起: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
6、引事起
7、抒情开头式
8、引起
9、反起
10、开门见山,
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出所咏之物来。(兴)
13,陈述式: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2.起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起应注意的问题是:
1、 起必须直入主题。
2、 与主题物事要有关联,也要和主题物事保持距离
3、 两句之间要有联系。
3.承句按内容分有哪3种分法?
答:承句按内容分为:
1、景承。
2、意承。
3、点题。
4.按写作手法分有哪5种分法?
答:按写作手法分为:
1, 顺承。
2, 递进式承接。
3, 并列承接。
4、一问一答承接。
5、逆承。
5.转句有哪7种转法?
答:转句有如下转法:
1、景入情转法
2、反转法
3、直抒扩转法
4、进一层转法
5、地点转法
6,写意转法:
7、抒情转法
6.转句在全篇的作用是什么?
答:转句在全篇的作用是:
1、拓展深化主题
2、调节节奏
3、引发情感变化
4、衔接上下文
================
第二十五讲作业
学诗感怀
踏月17~月光倾城
廿载诗途网海驰,屏间雅韵润心池。
初迷格律愁丝乱,渐悟风流逸兴滋。
夜静搜肠求妙语,晨清咏味启灵思。
纵然未得浮名显,犹寄情怀付锦词。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5

帖子

53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35
发表于 前天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50期律诗班 第一讲至二十五讲 踏月组-小絮絮毕业作业汇总
=================
第一讲作业:
踏月-小絮絮
七律·人间四月天
人间四月日融融,杏李夭桃着意红。
细柳依依迷倦客,黄莺恰恰向东风。
谁将秀色新亭绘,最爱晴光故里同。
今趁闲身郊外去,捡来诗句入囊中。
=================
第二讲作业
七律·迎春
踏月-小絮絮
年复一年春又来,迎新除旧笑颜开。
红灯已看两街挂,画鼓犹听十里催。
今把时光炉里煮,且将诗兴月中裁。
东君自是心灵巧,剪得梅花映翠台。
=================
第三讲作业:
踏月-小絮絮
二、对句练习,要求符合对联六要素:
1.
出句:风扫阶前叶【顺眼阳光】
对句:霜侵树上花【小絮絮】
2.
出句:杜宇声声思故里【顺眼阳光】
对句:管弦夜夜忆佳人【小絮絮】
=================
第四讲作业
踏月-小絮絮
对句练习,注意词组结构对应

1: 出句:寂寂珠帘空对月【西贝】
    对句:昏昏红烛夜思人【小絮絮】
2:出句:细数落花眉未展【只字不提】
   对句:   遥看归雁泪空留【小絮絮】
=================
第五讲作业:
踏月-小絮絮
一、什么是平水韵? 新韵和平水韵最原则的区别在哪里?
 答:“平水韵”是由其刊行者刘渊原籍为江北平水(今山西临汾)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清代康熙年间,后人所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平水韵。也就是我们作诗所用的韵书依据,它把全部的汉语分成106个韵,以平上去入四声排列。
新韵和平水韵最原则的区别在哪里?
答:在平水韵中,有入声字,而在新韵中,没有入声字。平水韵中的入声字,派人了新韵中的四声中。
其根本区别就是入声字的有无和发音。
二、什么是“替”“对”“粘”?
    答:‘替’,就是交替。以七言律句为例,在一句中,节奏点(246字)位置的字,平仄交替。
‘对’,就是相对。即一联之中,对句与出句节奏点位置的字的平仄相对,即相反。
‘粘’,就是相粘。即在相邻两联中,下联出句节奏点位置的字的平仄与上一联对句节奏点位置的字的平仄相同。
三、根据例诗,回答问题:
例诗:
九日登高(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1、上面的七律属哪个韵部,给例诗标出平仄。
答:这首律诗押十一尤韵部。
九日登高(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这首七律是什么格式?
答:变格,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3、找出入声字;
答:日,北,歇,菊,插,作,说,得。
4、并写出全部的替对黏。
答:替:一二句相替  三四句相替  五六
答:替:山近皇,景阳北,歇皋菊,飞苑梨,萸鬓宜,翠钗作,说潜下,曾见风。
    对:山景,近阳,皇北,歇飞,皋苑,菊梨,萸翠,鬓钗,宜作,说曾,潜见,下风。
    粘:歇景,皋阳,菊北,萸飞,鬓苑,宜梨,说翠,潜钗,下作。
四、根据律诗相“替、对、粘”的规律推导出另外三种七律格式,即“平起仄收式”,“仄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
    答:(1)平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第六讲作业
踏月-小絮絮
七律  赏桃花
两岸夭桃耀眼明,花开朵朵向阳生。
时看蛱蝶枝头舞,犹听黄莺陌上鸣。
今趁心闲寻野趣,更逢意满赋诗情。
流光不觉匆匆过,一路芳香伴我行。
=================
第七讲作业:
踏月-小絮絮
一、问答部分:
1、什么是拗句?
答:
“拗”就是不顺,用于诗中,简单说来就是以常格看句子的某个字出律,平仄不合常规。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
2、什么是拗救?
答:
格律诗中出现拗句,采取一定的方式补救,称为"拗救。
3、常用的拗救一共有几种?
答:
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两种。

二、先标出平仄,然后指出下面这首诗的拗句和拗救的方法。
夜泊水村
作者: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首联句子正常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颔联首句“绝”拗,分句“何”相救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颈联首句“有”小拗,可救可不救,“万”大拗必须救,下分句“无”相救万。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尾联“泊”  拗,“船”本句自救。
=================
第八讲作业
七律  清明
文/踏月-小絮絮
愁丝裹雨坠纷纷,陌上谁怜肠断人。
纸烬旋随寒蝶逝,泪眸空对乱云屯。
千回耳畔呼儿语,廿载坟前愧子身。
荒冢梨花飞作雪,不知哪瓣是娘亲。
=================
第九讲作业
踏月-小絮絮
七律  暮春
风裹雨丝花乱飞,落红逐水出前溪。
长堤飘絮垂杨老,平野带烟麦浪齐。
杜宇偏知春去早,鹧鸪犹向晓来啼。
莫言节物芳菲尽,且喜新秧绿满畦。
=================
第十讲作业
七律  牡丹
踏月-小絮絮
丽质天成厌俗妆,霞冠轻举压群芳。
游蜂暗遣偷琼蕊,戏蝶频来窃异香。
仙苑难寻妖艳色,上林但见耀神光。
年年履约东风里,为报君恩向洛阳。
=================
第十一讲作业
踏月-小絮絮
七律·初夏
夭红黄紫碾成尘,布谷声中节序新。
犹见小荷初带露,已无飞絮漫追人。
枝头山鸟催耕急,叶底樱桃诱客频。
莫道春归芳意别,榴花灼灼正精神。
=================
第十二讲作业
七律  月季花
文/小絮絮
此物只消天上有,姿妍四季色常同。
寒中可欲菊争斗,霜里应随梅傲风。
娇艳不输桃李色,清香长使芰荷穷。
纵然摇落何曾惧,又放花枝数点红。
=================
第十三讲作业
七律  忆母亲
文/小絮絮
每当忆母泪先流。二十余年未肯休。
时见窗前衣袜补,更看堂上饭汤谋。
犹惊浮世不知怯,为此男儿亦觉羞。
一别凡尘乘鹤去,如今小女怕登楼。
=================
第十四讲作业
七律  夏荷
踏月-小絮絮
高擎翠盖水中央,绿柳阴浓理素妆。
仙子婷婷湖上见,佳人落落此间藏。
琉璃万顷衔明月,雀鸟数声啼夕阳。
时听虫鸣蛙鼓处,风摇菡萏满池香。
=================
第十五讲作业
踏月-小絮絮
七律  夏夜
夜热依然午热同,寻凉信步小桥东。
蛙声串串追帆影,萤火星星隐苇丛。
千顷波笺山色落,一支渔笛月明中。
心无挂碍暑消退,非是雨来送晚风。
=================
第十六讲作业
七律  端午
踏月-小絮絮
门边又见艾飘香,忆起忠臣倍感伤。
端午年年怀屈子,粽包岁岁断人肠。
龙舟今日接天远,渔父哀思似水长。
千古英魂尚犹在,汨罗江上美名扬。
=================
第十七讲作业
踏月-小絮絮
七律 ·咏包公
黑脸无私不讲情,向来民怨未言轻。
铡刀寒透鬼神怯,铁面色凝豺虎惊。
报国为民悬日月,除奸扬善护升平。
岂趋朝野事权贵,一世忠良两袖清。
=================
第十八讲作业
七律   咏杨贵妃
踏月-小絮絮
貌似瑶台众女仙,花容招客妒婵娟。
宠深岂为倾城色,劫起终因倾国缘。
长乐书传移玉殿,华清歌彻抱丝弦。
马嵬忽报埋香骨,荒驿魂飞泣杜鹃。
=================
第十九讲作业
七律  西瓜
踏月-小絮絮
绿衣裹体肚皮圆,迤逦青藤卧陇边。
一口嚼来冰面shuang,三刀切下月牙鲜。
此身合是瑶池种,西域移来献玉筵。
只恐隔皮猜不透,红心应待宝刀宣。
=================
第二十讲作业
踏月-小絮絮
七律  合欢树
缤纷花影亦迷人,粉扇高擎拂世尘。
香气时随飞叶散,鸟声先啭几枝新。
昔年栽下合欢树,他日深盟误此身。
魂魄只今乘鶴去,叶花相守自长春。
=================
第二十一讲作业
踏月-小絮絮
七律  梅雨
阴雨连绵不肯收,沟沟壑壑似溪流。
柜中棉被如淋水,床上单衣若泛舟。
汗漫客心俱自遣,苍茫天气却堪忧。
想来霉雨化风去,顿觉清凉入小楼。
=================
第二十二讲作业
七律  咏向日葵
踏月-小絮絮
陌上篱边蕊绽黄,丹心耿耿向朝阳。
金盘结子团团坐,翠盖摇风细细香。
高节何俱凋秀色,贞姿独抱傲寒霜。
唯将硕果酬天地,不改孤忠守一方。
=================
第二十三讲作业
七律·破茧成蝶
踏月-小絮絮
侧坐芸窗月映身,十年苦读伴年轮。
三更未共花争寐,长夜独随星斗辰。
不望白头归富贵,但期寒子破清贫。
蟾宫今日折金桂,破茧终成物外人。
=================
第二十四讲作业:
踏月-小絮絮
问答题:
一、起句按手法分有哪14种分法?
答:按手法分:
1、 明起2、借景抒情起3、暗起。
4、托物起兴(比兴)5、写景入手式。6、引事起7、抒情开头式:
8、引起。9、反起。10、开门见山
11、问答发问式。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出。13,陈述式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二、起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
(1)、 起必须直入主题。
(2)、 与主题物事要有关联,也要和主题物事保持距离
(3)、 两句之间要有联系。
三、承句按内容分有哪3种分法?
答:1、景承2、意承3、点题
四、按写作手法分有哪5种分法?
答:1、顺承2、递进式承接
3、并列4、一问一答5、逆承
五、转句有哪7种转法?
答:1,景入情转法2、反转法3、直抒扩转法4、进一层转法
5、地点转法6,写意转法7、抒情转法
六、转句在全篇的作用是什么?
答:基本上转要在起、承描写的基础上,来抒发作者的情,就是我们所说的触景生情。照应起、承,为合作铺垫,阐明主旨。可以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的意思相应相避,要有变化。
转与承的连接,须是颌联后三字和颈联前二字字面上的连接。
=================
第二十五讲作业
七律  学诗感怀
踏月-小絮絮
解甲浑身似羽轻,闲来偏爱古音声。
推敲平仄熬三伏,斟酌文词守五更。
笔下自怜佳句少,梦中犹作苦吟行。
书山好比登山路,翻过千峰又一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帖子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6
发表于 前天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帖子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6
发表于 前天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50期七律班(踏月组)1-25讲作业汇总贴
https://chinaxiaoyucun.com/forum ... 8&fromuid=27783
(出处: 小渔村文学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3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3
发表于 昨天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50期律诗班
踏月组-顾双山 第一讲至二十五讲作业汇总
=====
第一讲作业:
七律·  人间四月天
  文/顾双山
梦聚红尘四月间,春回北陆满江天。
清风袭面翻桃李,香粉临门绘野川。
蜂蝶问情花上舞,燕莺陶醉柳中翩。
垂涎秀色东篱下,墨镜清心紫陌边。
===============

第二讲作业
七律·过年
文/顾双山
东君已至尽风陶,爆竹声中辞旧宵。
笑语欢歌传万里,银毫浅墨颂千娇。
倾心所梦开新酿,写意不期忆往朝。
归途叠雪层层厚,转眼留痕远远抛。
================

第三讲作业:
踏月-顾双山
一、问答题:
1、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是什么?
答:①字数相等,②内容相关,③词性相当,④结构相称,⑤节奏相应,⑥平仄相谐。
2、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哪些内容?
答:
  (1)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
  (2)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
  (3)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
  (4)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联绵、反义与联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介词与助词、联绵字互对等常见对仗形式;
  (5)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乎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二、对句练习,要求符合对联六要素:
1.
出句:风扫阶前叶【顺眼阳光】
对句:花香陌上花【顾双山】
2.
出句:杜宇声声思故里【顺眼阳光】
对句:冰轮夜夜忆佳人【顾双山】
===============

第四讲作业
踏月-顾双山
对句练习,注意词组结构对应
1: 出句:寂寂珠帘空对月【西贝】
    对句:花花世界夜归人【顾双山】
2:出句:细数落花眉未展【只字不提】
   对句:   闲弹流水梦空留【顾双山】
===============

第五讲作业:
踏月-顾双山
一、什么是平水韵? 新韵和平水韵最原则的区别在哪里?
 答:“平水韵”是由其刊行者刘渊原籍为江北平水(今山西临汾)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清代康熙年间,后人所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平水韵。也就是我们作诗所用的韵书依据,它把全部的汉语分成106个韵,以平上去入四声排列。
新韵和平水韵最原则的区别在哪里?
答:在平水韵中,有入声字,而在新韵中,没有入声字。平水韵中的入声字,派人了新韵中的四声中。
其根本区别就是入声字的有无和发音。
二、什么是“替”“对”“粘”?
    答:‘替’,就是交替。以七言律句为例,在一句中,节奏点(246字)位置的字,平仄交替。
‘对’,就是相对。即一联之中,对句与出句节奏点位置的字的平仄相对,即相反。
‘粘’,就是相粘。即在相邻两联中,下联出句节奏点位置的字的平仄与上一联对句节奏点位置的字的平仄相同。
三、根据例诗,回答问题:
例诗:
九日登高(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1、上面的七律属哪个韵部,给例诗标出平仄。
答:这首律诗押十一尤韵部。
九日登高(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这首七律是什么格式?
答:变格,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3、找出入声字;
答:日,北,歇,菊,插,作,说,得。
4、并写出全部的替对黏。
答:替:一二句相替  三四句相替  五六
答:替:山近皇,景阳北,歇皋菊,飞苑梨,萸鬓宜,翠钗作,说潜下,曾见风。
    对:山景,近阳,皇北,歇飞,皋苑,菊梨,萸翠,鬓钗,宜作,说曾,潜见,下风。
    粘:歇景,皋阳,菊北,萸飞,鬓苑,宜梨,说翠,潜钗,下作。
四、根据律诗相“替、对、粘”的规律推导出另外三种七律格式,即“平起仄收式”,“仄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
    答:(1)平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第六讲作业
踏月-顾双山
七律·桃花
夭桃灼灼灼天恩,万点胭脂缀野魂。
偶借风媒沾富丽,由随水信过柴门。
香浮渔棹摇星斗,影会春波浣世痕。
莫道烟尘旖梦远,斜枝遍粉旧乾坤。
=================

第七讲作业:
踏月-顾双山
一、问答部分:
1、什么是拗句?
答:
“拗”就是不顺,用于诗中,简单说来就是以常格看句子的某个字出律,平仄不合常规。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
2、什么是拗救?
答:
格律诗中出现拗句,采取一定的方式补救,称为"拗救。
3、常用的拗救一共有几种?
答:
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两种。

二、先标出平仄,然后指出下面这首诗的拗句和拗救的方法。
夜泊水村
作者: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首联句子正常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颔联首句“绝”拗,分句“何”相救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颈联首句“有”小拗,可救可不救,“万”大拗必须救,下分句“无”相救万。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尾联“泊”  拗,“船”本句自救。
=================

第八讲作业
七律,清明
文,顾双山
客里清明对夕曛,关山遥望寄流云。
碑前酹酒唯凭梦,路口焚钱又忆君。
烟袅低回孤影瘦,泪潸遥跪落晖分。
浮埃拂尽家声远,杜宇声凄不忍闻。
================

第九讲作业
踏月-顾双山
.七律,暮春
落瓣临池香渐杳,残红逐水逝苍莽。
风徊曲槛摇枝舞,雨困空庭疏影藏。
数点榆钱穿牖入,半边苔迹点篁裳。
休嗔露砌春期短,且看清柯镀晚光。
================

第十讲作业
七律,咏洛阳牡丹
文,顾双山
洛水霞绡映碧穹,天香漫卷九霄宫。
金蜂暗度姚黄蕊,玉蝶轻沾武墨丛。
贬谪何妨倾国色,承传岂为媚时功?
茜裙摇曳斜阳里,自在清芬透晚风。
=================

第十一讲作业
初夏之夜
文,顾双山
南风暗度摇修竹,桑月斜穿映短笆。
影动青蒲翻翠幕,珠凝碧沼跳银华。
蛙喧北牖三更鼓,萤绕东篱数点纱。
此际方知闲适味,新茗一盏寄生涯。
=================

第十二讲作业
七律·月季
文,顾双山
莫道芳菲时令短,枯荣次第续春秋。
虬枝劲骨千丛刺,冶态娇容百样羞。
岂任浮云遮傲气,惯凭骤雨淬清愁。
纵然未入群芳谱,独领风光岁序眸。
=================

第十三讲作业
七律,春晖吟
文,顾双山
倚闾望子立柴扉,二月东风拂素衣。
银丝暗共垂杨老,绿草新从旧径肥。
断杼痕留春雨渍,归巢影带夕阳微。
莱衣未解斑斓色,忍听林间杜宇飞。
=================

第十四讲作业
七律,蛙鼓清池
文,顾双山
琴休柳岸水含烟,蛙鼓青盘与客闲。
忽有风来摇叶盏,欣看珠跳入诗笺。
蜻蜓尾蘸三分墨,蛱蝶裙围一色莲。
欲晓湖光情润色,嚣喧不破镜中天。
=================

第十五讲作业
七律,初夏之夜
文,顾双山
南风暗度摇修竹,桑月斜穿映短笆。
影动青蒲翻翠幕,珠凝碧沼跳银华。
蛙喧北牖三更鼓,萤绕东篱数点纱。
此际方知闲适味,新茗一盏寄生涯。
=================

第十六讲作业
七律,端午忆旧
文,顾双山
端午风来忆未休,糯香飘处寄思稠。
龙舟劈浪澄江远,尘事萦怀暮霭幽。
邂逅深盟随逝水,蹉跎韶岁剩空舟。
连天雨幕频回望,恍有伊人立旧楼。
=================

第十七讲作业
七律,霍去病
文,顾双山
铁骑横戈朔气惊,封狼居胥古今名。
雪埋胡骨祁连黯,箭裂天穹瀚海倾。
雁阵蘸书云汉怒,雕弓啸漠铸神兵。
谁人堪酹英雄血?万古河山映月明。。
=================

第十八讲作业
七律,武媚娘
踏月-28顾双山
天生媚骨入昭阳,巧弄机锋惑圣王。‌
贝叶翻空经卷冷,璇玑转暗篆文藏。‌
佛珠难锁擎天志,龙椅终承冠冕光。‌
莫道红颜皆祸水,千秋独我破乾纲。‌
=================

第十九讲作业
七律,西瓜
文,顾双山
碧玉团圆卧翠岑,深耕厚土蓄甘霖。
金刀破月丹霞涌,雪刃裁云紫气侵。
解愠能消三伏暑,沁脾可润九秋吟。
人间自有清凉境,何必瑶台觅露斟?
=================

第二十讲作业
七律,合欢树
踏月28-顾双山
玉蕊垂垂拂晓枝,金丝袅袅绾香迟。
曾栖叶底同心结,尚染窗前连理痴。
九死柔肠温旧梦,五更清露润新丝。
纵教秋老凋金缕,心韧情温百首诗。
=================

第二十一讲作业
七律,黄梅雨夜
踏月28-顾双山
褪色星言坠晚风,瓷杯凝雾画屏空。
连天密雨敲更鼓,匝地垂藤锁锈栊。
背影渐消云渍里,诺言枯立水痕中。
千家湿透檐声重,独对昏黄湿月弓。
=================

第二十二讲作业
七律,咏砚
踏月28-顾双山
玄圭静卧墨云孤,阅尽千秋士子途。
铁面常因文字瘦,冰心未许利名污。
松烟起处龙蛇走,夜雨鸣时剑戟呼。
莫道坚贞终不语,要留清气在江湖。
=================

第二十三讲作业
七律,破茧成蝶
踏月28-顾双山
砚底藏锋几度秋,一朝破茧向诗洲。
曾将涩字磨成茧,终把寒窗淬作舟。
韵展须经平仄断,心传何惧笑啼稠。
唐风宋月从容看,始信人间有玉虬。
===============
第二十四讲作业:
踏月-顾双山
问答题:
一、起句按手法分有哪14种分法?
答:按手法分:
1、 明起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
6、引事起
7、抒情开头式:
8、引起
9、反起
10、开门见山
11、问答发问式
==========
第二十五讲作业
七律,赋诗感怀
踏月28-顾双山
隔屏论句意相缠,觅韵敲诗夜未阑。
几缕灵思凝彩墨,满怀痴念化云笺。
平推仄仄初成调,短对长吟渐入娴。
且备香茶温半盏,待君同赏字中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帖子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6
发表于 昨天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50期七律班踏月组13号东方明珠第1一25讲作业汇总

===================
第一讲作业
七律·四月天
文/东方明珠
四月芳菲春似画,风光旖旎满人家。
山峦叠翠连天碧,水榭浮香映日华。
柳岸莺啼声绕柳,花间蝶舞影随花。
闲情逸致吟佳句,妙笔丹青绘锦霞。
===================
第二讲作业
七律·手机上的年味
文/东方明珠
屏幕微光照眼前,手机年味亦缠绵。
红包飞舞笑声起,祝语来回暖意传。
流览乐坛凭选曲,遨游诗社任拈篇。
虽无烟火亲身历,指上温情晓世缘。
===================
第三讲作业
踏月13-东方明珠
一、问答题:
1、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是什么? 答:①字数相等,②内容相关,③词性相当,④结构相称,⑤节奏相应,⑥平仄相谐。   
2、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哪些内容?      答: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
(1)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2)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3)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
二、对句练习,要求符联六要素:
1.出句:风扫阶前叶【顺眼阳光】对句:霜披屋后松【东方明珠】
2.出句:杜宇声声思故里【顺眼阳光】对句:归鸿字字寄深情【东方明珠】
===================
第四讲作业
踏月13-东方明珠
一、问答题:词组结构的联合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动补式、介宾式,分别指的是什么?并请例说明。
二、对句练习,注意词组结构对应:
1.出句:寂寂珠帘空对月【西贝】对句:涓涓玉露漫沾衣[东方明珠]
2.出句:细数落花眉未展【只字不提】对句:闲观流水意难平【东方明珠】
===================
第五讲作业:
踏月13-东方明珠
一、什么是平水韵? 新韵和平水韵最原则的区别在哪里?      
答:平水韵‌是一种古代汉语韵书,原为金代官韵书,供科举考试之用。平水韵将汉字划分为106个韵部,包括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共106个韵部。‌           新韵(中华新韵)是根据现代普通话的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来作为押韵的标准,没有入声。而平水韵则是根据古时的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来作为押韵的标准,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为仄韵‌。
二、什么是“替”“对”“粘”?答:替”。在“格律”中,“替”指的是分句中音节上的字要平仄交替。     
“对”即一句中两个分句的6位上的字平仄相反。
"粘”,意为连接,如同藕断丝连般的紧密相连。
三、根据例诗,回答问题:例诗:
九日登高(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1、下面的七律属哪个韵部,给例诗标出平仄。      
答:属十一尤韵部。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中平仄仄平。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中仄平中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这首七律是什么格式?答:平起首句入韵式。
3、找出入声字;答:北,歇,菊,插,作,说,德七字是入声字。

===================
第六讲作业
七律·春游桃花园
作者 东方明珠
云开雾散霁光融,灼灼夭桃映日红。
麦陇摇青连远岫,烟峦叠翠接苍穹。
泉鸣幽谷溪弦老,霞染层林造化功。
撷取三千芳菲韵,裁成七彩寄情衷。

===================
第七讲作业:
踏月13-东方明珠
一、问答部分:
1、什么是拗句?
答: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
2、什么是拗救?
答:格律诗中出现拗句,采取一定的方式补救,称为"拗救"。
3、常用的拗救一共有几种?答:有单句自救,对句相救和特殊拗句三种。
二、先标出平仄,然后指出下面这首诗的拗句和拗救的方法。
夜泊水村
作者: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
第八讲作业
七律·清明祭母
作者 东方明珠
清明祭母篆香绵,倏忽人间又五年。
梦绕慈亲常唤我,晓临野渡独听涟。
萦心细语倚碑诉,触目茔花带泪怜。
风叩松岗声瑟瑟,素云覆陇接遥天。

===================
第九讲作业
七律·暮春
作者 东方明珠
夜雨收寒晓放晴,梨花扫径送清明。  
枝间剩馥风前絮,窗外孤莺叶底声。  
白发欺头心未老,青春逃酒梦难成。  
痴情终作栽诗客,肯负流年笔下耕。

===================
第十讲作业
七律·牡丹
作者 东方明珠
信步瑶台赏国妆,天仙逸态压群芳。  
雍容自得三分贵,澹泞偏生一段香。  
蝶羽频翻迷锦萼,蜂须轻触探琼囊。  
东君若解怜真色,莫遣飞红过早霜。

===================
第十一讲作业
七律·初夏
东方明珠
风翻碧浪碎星河,夏信初传万象婀。
霞吻粼波熔赤玉,珠凝翠盏酿青螺。
蜻蜓写水诗千首,蛱蝶裁香锦一梭。
忽有清讴穿雾至,半湖月色半湖歌。

===================
笫十二讲作业
七律·月季
东方明珠
不逐桃梨绽暖春,独将秀色四时匀。
娇姿每惹蜂儿绕,艳蕊常招蝶影巡。
叶衬红妆添韵致,枝藏锐刺守天真。
花中皇后声名远,笑对炎凉自在身。

===================
第十三讲作业
七律·母亲节念母
作者  东方明珠
三春未报此心沉,廿载劬劳岁月侵。  
断杼犹闻机杼训,迁邻尚记择邻箴。  
寒衣线缀星千点,药灶烟萦夜半衾。  
欲写蓼莪终搁笔,恐将血泪染萱林。  

===================
第十四讲作业
七律·初夏荷塘
作者 东方明珠
翠盖摇光映碧罗,新晴蘸影漾柔波。
霞裁半幅萦烟浪,露走圆盘跳玉珂。
蛙鼓低昂星子颤,凫漪舒卷月痕磨。
忽惊鹭尾穿云破,划碎琉璃万顷歌。

===================
第十五讲作业
七律·夏夜
晚风拂叶碎星摇,暑气初收过野桥。
蛙鼓萍池连远岫,萤流竹径入空寥。
荷香暗度侵罗袂,夜影徐移掩玉箫。
独倚雕阑听细漏,一帘幽梦织冰绡。

===================
第十六讲作业
七律·端午
作者东方明珠
蒲青艾绿又端阳,竞渡千舟溯楚湘。
天问沉声穿瀚海,离劲句裂愁肠。
忠魂早化江涛烈,傲骨犹凝角粽香。
一卷诗心传万祀,九歌同酹祭苍茫。

===================
第十七讲作业
七律·吟霍去病
作者  东方明球
少年策马出雄关,骠骑挥戈敌胆寒。
箭裂祁连星斗暗,鞭驱瀚海雪霜残。
河西缚虏降幡立,漠北封狼战血丹。
未竟鸿图身早逝,英名长耀史书端。

===================
第十八讲作业
七律·李清照
作者 东方明珠
兰笺写尽古今愁,漱玉清声逸韵悠。
试问卷帘春可住?惊回欹枕梦难收。
风摇雁字云间破,雨打残荷镜里秋。
莫道红妆惟婉约,星河倒泻大江流!

===================
第十九讲作业
七律·西瓜
作者 东方明珠
碧衣滚玉卧晴沙,翠刃分来赤露华。
瓤破寒泉消暑气,籽藏星子落云霞。
冰盘映月千家品,竹席临风几处夸。
不羡瑶台仙果宴,人间此物胜甘茶。

===================
第二十讲作业
七律·合欢树
作者 东方明珠
绛缕分香夏意深,合欢枝上缀丹忱。  
风扶翠羽双飞影,露浥红丝一色心。  
解语何须辞蝶梦,忘忧未必藉萱林。  
夜阑犹恐芳菲歇,留取温存伴月吟。

===================
笫二十一讲作业
七律·黄梅时节遣怀
作者 东方明珠
黄梅酿雨暗侵楼,涨破春池势未休。
蛙鼓裂空喧永夜,蛛丝悬露缀残愁。
茶烹竹院烟初袅,书掩芸窗思欲浮。
独倚危栏望不尽,墨云如幕锁汀洲。

===================
笫二十二讲作业
七律·咏电梯
作者 东方明珠
琼楼玉宇指尖升,铁匣相逢各独登。
莫问浮生烟火事,但随云鹤往来乘。
门开星汉三千界,梯转光阴十二层。
万象奔流窥倒影,红尘咫尺镜中腾。

===================
笫二十三讲作业
七律·蝉蜕
作者 东方明珠
蛰处幽泥志未消,饮风餐露待时昭。
清怀暗蓄经三载,金翅初成上九霄。
蜕甲方惊天地阔,振声顿觉岁华遥。
纵然繁叶遮千径,高韵犹能破寂寥。

===================
笫二十四讲作业:
东方明珠

1.. 起句按手法分的14种分法:
- 直起、侧起、逆起、突起、缓起、引事起、引语起、写景起、抒情起、叙事起、设问起、感叹起、对比起、比兴起。
2. 起句应注意的问题:
- 要开门见山,迅速切入主题,避免拖沓冗长。
- 需奠定全诗基调,与后文内容风格协调一致。
- 应新颖独特,能吸引读者注意力,避免陈词滥调。
3. 承句按内容分的3种分法:
- 承景:承接起句所描绘的景象并加以拓展。
- 承事:承接起句叙述的事情并进一步展开。
- 承情:承接起句抒发的情感并深化延伸。
4. 按写作手法分的5种分法(此处结合诗歌常见手法,推测针对承句或整体诗句):
- 赋:直接铺陈叙述。
- 比:比喻,用一种事物比喻另一种事物。
- 兴:起兴,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咏之词。
- 描写:对事物的形态、特征等进行描绘。
- 抒情:直接或间接表达情感。
5. 转句的7种转法:
- 由景转情:从写景转为抒情。
- 由情转景:从抒情转为写景。
- 由事转理:从叙事转为议论道理。
- 由理转事:从议论道理转为叙事。
- 由实转虚:从实写转为虚写。
- 由虚转实:从虚写转为实写。
- 正反转换:从正面表述转为反面,或反之。
6. 转句在全篇的作用:
- 打破前文的平铺直叙,使诗歌节奏发生变化,增加波澜。
- 连接起句、承句与合句,起到过渡衔接的作用。
- 往往能开拓新的意境,使诗歌内容更丰富,引人深思。
===================
笫二十五讲作业
七律·学诗感怀
东方明珠
犁砚耕笺种字秋,疏离牌局远觥筹。
燃灯窗下熬星斗,枕梦江头邀鹭鸥。
涩口犹凝打油味,扁舟漫钓好诗流。
忽逢灵感惊人句,青眼相看墨未收。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6

帖子

4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昨天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50期七律班踏月组1-25讲作业汇总
第一讲作业:
踏月22-非也
七律·人间四月天
人间四月景光鲜,翠柳扶风舞陌阡。
粉杏含情羞绽蕊,夭桃带笑醉争妍 。
黄莺恰恰啼芳树,紫燕翩翩剪绿烟。
胜境催人诗兴起,凝神吟句对蓝天 。
==========================
小渔村50期七律班第二讲作业:
七律·喜贺新岁
踏月22-非也
幽芳袅袅引和风,穿牖过庭满目红。
福字高张增瑞气,纱灯巧挂照年丰。
遥思少小迎春苦,每叹囊羞压岁穷。
传统绵延数千载,今朝喜鹊雪梅逢 。
=========================
小渔村50期七律班第三讲作业:
踏月22-非也
一、问答题:
1、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是什么?
答: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一般认为,即:①字数相等,②内容相关,③词性相当,④结构相称,⑤节奏相应,⑥平仄相谐。这六要素可分别从基础、语法、声律三方面来加以理解。
在《联律通则(试行)》中,对联的六要素是这样提的:①字句相等,②词性对品,③结构对应,④节律对拍,⑤平仄对立,⑥形对意联。
2、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哪些内容?
答: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
(1)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
(2)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
(3)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
(4)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联绵、反义与联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介词与助词、联绵字互对等常见对仗形式;
(5)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乎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二、对句练习,要求符合对联六要素:
1.
出句:风扫阶前叶【顺眼阳光】
对句:雨催陇上人【非也】
2.
出句:杜宇声声思故里【顺眼阳光】
对句:桃花朵朵寄心怀【非也】
===========================
小渔村50期七律班第四讲作业:
踏月22-非也
一、问答题:词组结构的联合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动补式、介宾式,分别指的是什么?并请例说明。
答:1:联合式又称并列式,是由同义(包含近义)或反义的词或词素所构成。如:土地  修理  富裕  天地  升降  起伏  高低等等
2:偏正式:前一个词素或词修饰后一个词素或词,前是偏义,后是正义。如:大江  清江  精心  二心  快走  奋进  并进等等
3:主谓式:前边词素或词如同主语,后边词素或词如同谓语,前者是被陈述的对象,后者是陈述部分,如:水流  花开  心急  胆怯  情深等等
4:动宾式:又称支配式,前后词素或词间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前者表示动作或行为,后者表示动作或行为所支配的对象,前者如动词谓语,后者如宾语。如:举重  放心  滑冰  签名等等
5:动补式:又称补充式,前后词素或词间有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经常以后者来补充说明前者,在整个词义上,以前者为主,前者如动词谓语,后者如补语。如:说明   改进   提高
6:介宾式:介词把它所带的宾语介绍给主语,介词在前,宾语在后,介宾式可以短到两个字长到好几个字。如:于此   以君之力   向前方  自海上等等
二、对句练习,注意词组结构对应:
1.
出句:寂寂珠帘空对月【西贝】
对句:团团别绪又添愁【非也】
2.
出句:细数落花眉未展【只字不提】
对句:久居他处泪频流【非也】
========================
小渔村50期律诗班第五讲作业:
踏月22-非也
一、什么是平水韵? 新韵和平水韵最原则的区别在哪里?
答:平水韵是由其刊行者刘渊原籍为江北平水(今山西临汾)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清代康熙年间,后人所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平水韵。也就是我们作诗所用的韵书依据,它把全部的汉语分成106个韵,以平上去入四声排列,因为平声字较多,所以分成上平声与下平声,即平声字上卷、平声字下卷之义。新韵就是普通话只分平平仄仄,不分上平下平。这就是新韵和平水韵的区别。
二、什么是“替”“对”“粘”?
答:(1)平仄在本句中是相交替的;叫“相替”
(2)平仄在对句中是相对立的;叫“相对”
(3 ) 平仄在上下联相近的两句间是相粘的,叫“相粘”
三、根据例诗,回答问题:
例诗:
九日登高(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1、上面的七律属哪个韵部,给例诗标出平仄。
答:这首律诗押尤韵。
九日登高(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这首七律是什么格式?
答:变格,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3、找出入声字;
答:日,北,歇,菊,插,作,说,得。
4、并写出全部的替对黏。
答:替:一二句相替  三四句相替  五六句相替  七八句相替。黏:三句黏二句,五句黏四句  七句黏六句
对:每一联上下两句246位置字平仄相反,都是相对。
四、根据律诗相“替、对、粘”的规律推导出另外三种七律格式,即“平起仄收式”,“仄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答:
“平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小渔村50期七律班踏月组第六讲作业
七律·春日游桃林
踏月22-非也
春日闲游入异乡,千株桃树竞新妆。
风摇粉靥疑人面,云绕幽林幻画堂。
每念崔郎情未已,今临仙境意尤长。
心怡沉醉桃园里,久恋繁英沐暖阳。
=========================
小渔村50期七律班第七讲作业:
踏月22-非也
一、问答部分:
1、什么是拗句?
答:“拗”就是不顺,用于诗中,简单说来就是以常格看句子的某个字出律,平仄不合常规。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
2、什么是拗救?
答:格律诗中出现拗句,采取一定的方式补救,称为"拗救"。
3、常用的拗救一共有几种?
答:有单句自救,对句相救和特殊拗句三种。
二、先标出平仄,然后指出下面这首诗的拗句和拗救的方法。
夜泊水村作者: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答:
1. 腰间羽箭久凋零
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无拗,合律。
2. 太息燕然未勒铭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无拗,合律。
3. 老子犹堪绝大漠
仄 仄 平 平 仄仄 仄
标准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第五字“绝”(仄)拗,第六字“大”(仄)未救,属“半拗”,可救可不救。
4. 诸君何至泣新亭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标准句式: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句“绝大漠”半拗,本句第三字“何”(平)救。
5. 一身报国有万死
仄平仄仄仄仄仄
标准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首字“一”(仄)拗,第三字“报”(仄)拗,第五字“有”(仄)拗,形成“四连仄”(报-有-万-死),严重失律,需补救。
6. 双鬓向人无再青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标准句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本句第五字“无”(平)救本句第三字“向”(仄),属“本句自救”(避免孤平)。  同时救上句“有万死”之拗(对句相救)。
7. 记取江湖泊船处
仄 仄 平 平 仄平 仄
标准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第五字“泊”(仄)拗,属“五六字互换”的特殊拗句(允许格式)。
8. 卧闻新雁落寒汀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标准句式: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三字“新”(平)未拗,合律。
=======================
小渔村50期七律班第八讲作业:
七律·清明即景
踏月22-非也
天地清明三月风,林新似锦曳春红。
海棠连夜燃花火,桃树倾姿羞碧空。
穿柳燕寻茅舍处,倚窗茶煮画楼中。
人潮逐翠皆欢畅,何不踏青其乐融 。
=========================
小渔村50期踏月组第九讲作业
七律·暮春感怀
踏月22-非也
才见春来春已老,林花满径懒招摇。
啼鹃声里残红瘦,舞絮风中旧梦凋。
每叹流光如矢疾,常悲逝水似云飘。
凭栏欲挽东君住,唯见斜阳过画桥 。
=========================
小渔村50期七律班第十讲作业:
踏月22-非也
七律·牡丹
夭桃争宠欲求名,艳李傲春空自生。
独领风华倾国色,每临胜景动全城。
香浓岂逐浮云意,品贵犹怀君子情。
笑倚东风添韵致,长随盛世共昌荣。
========================
小渔村50期律诗班第11讲踏月组作业
七律·初夏重访太行山红豆杉基地
踏月22-非也
时历三年故地来,山前屏画为君开。
曾遭烈焰伤痕老,岂为劫波精气哀。
已展新枝迎旭日,更携名贵上高台。
重逢浅夏情无限,宾主鸿谈两不猜。
=========================
小渔村50期七律班第第十二讲作业
七律·月季
踏月22-非也
不与群花竞早春,从容吐艳自精神。
枝头月月添佳色,逸韵年年醉丽人。
刺密偏能蜂梦护,叶繁未肯蝶声瞋。
休言世上痴心少,独守幽情岁岁新。
=========================
小渔村50期七律班第第十二讲作业
七律·月季
踏月22-非也
不与群花竞早春,从容吐艳自精神。
枝头月月添佳色,逸韵年年醉丽人。
刺密偏能蜂梦护,叶繁未肯蝶声瞋。
休言世上痴心少,独守幽情岁岁新。
======================
小渔村50期七律班第十三讲作业
七律,怜母
踏月22-非也
夕阳西下暗黄昏,病榻沉沉虐母尊。
生死悬丝惊客梦,安危渡厄闯魔门。
一朝疾染容光逝,数载身羸末路存。
苦雨凄风愁永夜,惟期萱室复春温。
==========================
小渔村50期七律班第十四讲作业
观荷寄怀
踏月22- 非也
六月荷塘繁似春,南风自在剪罗裙。
清圆漫卷无穷碧,莲帐初分别样欣。
任是人夸好颜色,也知根向白厨君。
抱泥幽处暗生长,哪管阴晴朝暮云。
========================
小渔村50期七律班踏月组第十五讲作业
踏月22-非也
七律·夏夜
闲来约友黄昏后,同去纳凉西北城。
天上繁星妆夜市,河中远路鼓蛙声。
情深只恨千言少,意厚何辞万事倾。
风过周身消暑气,不知月小近黎明。
=========================
小渔村50期七律班第十六讲作业
端午有怀
踏月22-非也
清晨刈艾露生香,素手纤缠角黍忙。
朱户门楣悬碧剑,青蒲黄酒慰潇湘。
九章天问千秋恨,一曲怀沙万古伤。
莫叹世间人独醒,且看岁岁祭端阳。
=========================
小渔村50期七律班踏月组第17讲作业
七律、咏包拯
踏月22-非也
冷面无私正气扬,开封府内法条刚。
铡刀三口惩奸恶,玉印单方保庙堂。
岂畏权豪遮日月,终教黎庶见阳光。
青天万古人争颂,姓字犹留史册香。
=========================
小渔村50期七律班第十八讲作业
七律.花木兰
踏月22-非也
本是闺中弱女郎,裁云织月贴花黄。
胡尘骤起山河暗,军帖频传父母慌。
愿弃红妆披战甲,甘辞绣阁戍沙场。
十年浴血威名立,忠孝双全万世芳。
=========================
小渔村50律诗班第十九讲作业
七律·咏西瓜
踏月22-非也
胖子生来状若球,翠衣深浅惹涎流。
夏天倍受人青睐,晴日频消客闷忧。
瓤赤在心佳兴起,汁多入口美名留。
愿将凉意倾尘世,笑对炎威志未休。
===========================
小渔村50期七律班第二十讲作业
七律·合欢树
踏月22-非也
苦情树下誓随风,粉扇香消夕照中。
叶展犹凝千点泪,花残更染万重红。
合欢空负三生愿,离散徒留半世忠。
莫问痴魂何处去,柔丝缕缕寄苍穹。
===========================
小渔村50期七律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七律·雨后赏荷遣怀
踏月22-非也
夜雨初晴色更新,一池繁锦画如春。
花开渐次迷青眼,叶举从容弃俗尘。
久立西湖何所忆,堪消世滤哪须瞋。
低头不厌同君语,敬罢清荷却笑人。
===========================
踏月组第二十二讲作业
七律·咏桂花
踏月22-非也
不与春花斗艳姿,轻黄肤色甚为奇。
疏枝缀玉浮香远,细蕊凝金落影迟。
墨客题诗嫌笔浅,诗人寄意恨言痴。
一流本是天然韵,何必张扬世上知。
===========================
小渔村50期七律班第二十三讲作业
七律·告慰先烈
踏月22-非也
大江东去浪声喧,淘尽英雄过百年。
烽火曾烧天地物,战旗亦卷虎狼烟。
忠魂不朽垂千古,盛世终成慰九泉。
今日山河皆锦绣,先人励我再扬鞭。
============================
小渔村50期七律班第二十四讲作业:
踏月22-非也
问答题:
一.起句按手法分有哪14种分法?
答:
1、 明起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
6、引事起
7、抒情开头式
8、引起
9、反起
10、开门见山
11、问答发问式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
13,陈述式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二.起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
1、 起必须直入主题。
2、 与主题物事要有关联,也要和主题物事保持距离
3、 两句之间要有联系。

三.承句按内容分有哪3种分法?
答:按内容分:
1、景承
2、意承
3、点题:
四.按写作手法分有哪5种分法?
答:
1, 顺承
2, 递进式承接
3, 并列承接
4、一问一答
5、逆承
五.转句有哪7种转法?
答:
1,景入情转法
2、反转法
3、直抒扩转法
4、进一层转法
5、地点转法
6,写意转法:
7、抒情转法
六.转句在全篇的作用是什么?
答:
1、拓展深化主题
2、调节节奏
3、引发情感变化
4、衔接上下文
========================
小渔村50期七律班第25讲作业
七律·学诗感怀
踏月22-非也
偶入渔村国学班,生涯从此启斑斓。
一周一课有期盼,每字每词皆闯关。
往事浮云流水去,今朝诗海泛舟闲。
师恩化作浑身力,平仄峰高奋勇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3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3
发表于 昨天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50期律诗班  踏月10-沭兮云兮  作业汇总:
第一讲作业:
人间四月天
文/沐兮云兮
春天思念事难休,佳丽容颜入梦头。
柳絮飘来风舞绕,桃花一点映乡柔。
远山如黛添心绪,近水含烟惹别愁。
愿寄情诗千里外,听君回信共凝眸。
===============
第二讲作业:
春节思君
文/沐兮云兮
红烛长台映华堂,春声欢乐把歌扬。
一场遇见情难了,百种离殇意怎忘。
天涯路远人千里,海角山高水万方。
但愿来年重聚首,和君相拥好时光。
==============
第三讲作业:
对句练习,要求符合对联六要素:
1.
出句:风扫阶前叶【顺眼阳光】
对句:雨敲陌上桑【沐兮云兮】
2.
出句:杜宇声声思故里【顺眼阳光】
对句:桃花朵朵笑春风【沐兮云兮】
==============  
第四讲作业:
对句练习,注意词组结构对应
1:出句:寂寂珠帘空对月【西贝】
   对句:萋萋芳草漫思春【沐兮云兮】
2:出句:细数落花眉未展【只字不提】
   对句:轻弹流水自然长【沐兮云兮】
==============
第五讲作业:
九日登高(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第六讲作业:
念桃花
文/沐兮云兮
桃花灼灼映春光,红粉娇颜笑语扬。
芳草萋萋连碧水,杨柳依依拂绿塘。
风轻云淡花间舞,月明林静夜未央。
此情此景无限好,愿得年年共赏芳。
==============
第七讲作业:
1. 腰间羽箭久凋零
   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无拗,合律。  
2. 太息燕然未勒铭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无拗,合律。  
3. 老子犹堪绝大漠
   仄 仄 平 平 仄仄 仄  
标准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第五字“绝”(仄)拗,第六字“大”(仄)未救,属“半拗”,可救可不救。  
4. 诸君何至泣新亭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标准句式: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句“绝大漠”半拗,本句第三字“何”(平)救。  
5. 一身报国有万死
仄平仄仄仄仄仄  
标准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首字“一”(仄)拗,第三字“报”(仄)拗,第五字“有”(仄)拗,形成“四连仄”(报-有-万-死),严重失律,需补救。  
6. 双鬓向人无再青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标准句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本句第五字“无”(平)救本句第三字“向”(仄),属“本句自救”(避免孤平)。  同时救上句“有万死”之拗(对句相救)。  
7. 记取江湖泊船处
   仄 仄 平 平 仄平 仄  
标准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第五字“泊”(仄)拗,属“五六字互换”的特殊拗句(允许格式)。  
8. 卧闻新雁落寒汀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标准句式: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三字“新”(平)未拗,合律。
==============
第八讲作业:
清明哀思
文/沐兮云兮
三月春风拂面来,哀思时节意悲哀。
纸灰飞舞寄深惋,香火案前心思徕。
松柏青青山色重,梨花白白墓前开。
难过萦绕凄然去,泪洒坟前祭故台。
==============
第九讲作业:
七律·暮春
文/沐兮云兮
暮至逸来日渐长,花开一院吐芬芳。
柳枝飘洒随春水,燕子归来筑新堂。
夜色渐浓人未散,月光如水照未央。
此情此景无限好,莫负良辰勿相忘。
==============
第十讲作业:
七律·牡丹
文/沐兮云兮
国色天香第一芳,牡丹娇艳胜群芳。
花开富贵映红日,叶茂繁华映绿塘。
风拂枝头香四溢,露沾花瓣色更扬。
千秋万代留美誉,万古长青永流芳。
==============
第十一讲作业:
七律 初夏
文/沐兮云兮
荫浓渐覆水茵晴,  数点榴花照眼明。  
梅子青时微著雨,  蒲芽短处暗藏莺。  
茶烟袅袅槐风细,  棋局闲闲竹影清。  
最是昼长人意懒,  隔窗犹听卖冰声。
==============
第十二讲作业:
七律·月季
文/沐兮云兮
粉白嫣红各不同,四时绽放笑春风。
身披尖刺防轻薄,面展娇颜醉眼瞳。
皇后花中真国色,仙姿苑内傲苍穹。
虽无松柏参天志,却有坚贞万代崇。
==============
第十三讲作业:
七律·母亲
文/沐兮云兮
青丝渐雪背微躬,  半世沧桑刻额中。  
灶下常温三顿暖,  灯前细补五更风。  
叮咛句句春晖厚,  步履沉沉爱意浓。  
寸草难酬恩似海,  惟祈萱茂寿如松。
==============
第十四讲作业:
七律·荷
文/沐兮云兮
一池潋滟隐青螺,半卷新衣试薄罗。
浅晕初匀脂未染,深香欲吐靥先酡。
虚持玉骨临风久,漫转星眸顾影多。
已惯淤泥深处卧,何须明镜鉴清波。
==============
第十五讲作业:
七律·夏夜
文/沐兮云兮
炎光退却晚风柔,独步闲庭意未休。
几处蝉声喧碧树,谁家笛韵咽朱楼。
池荷浥露香初动,岸柳含烟影自流。
莫道更深无客至,一轮明月正当头。

==============
第十六讲作业:
端午节
文/沐兮云兮
汨罗五月又端阳,竞渡龙舟破浪忙。
蒲剑悬门驱瘴疠,艾符分户散幽香。
赤符映日祈康泰,玉粽缠丝裹雪霜。
千古风魂沉楚水,至今遗恨满潇湘。
==============
第十七讲作业:
歌戚继光
文/沐兮云兮
东海怒涛掀战襟,蓟门烽火照寒林。
三千虎帐貔貅肃,百战龙泉血雨金。
剑气横磨星斗动,哀音未折塞云深。
至今浙水祠堂畔,犹有苍生仰止心。
==============
第十八讲作业:
咏西施
文/沐兮云兮
苎萝溪畔浣纱姿,倾国何须金玉饰。
越甲三千成底事,吴宫廿载误芳时。
心随范蠡舟偏隐,身困姑苏颦亦奇。
若论兴亡谁罪尔,五湖烟雨葬西夷。
==============
第十九讲作业:
七律·西瓜
文/沐兮云兮
青门久卧绿云乡,暗结冰心拒雪霜。  
翠袂风翻千顷碧,丹砂日染一瓤香。  
曾随汉使通西域,今入侯门佐玉觞。  
莫道此身无骨相,金刀剖处见文章。
==============
第二十讲作业:
七律·合欢树
文/沐兮云兮
千年守候证前缘,一夕香消化碧烟。
柔绒尽染相思血,赤蕊空垂未了鹃。
叶展晨光应未悔,花收暮色敛愁眠。
世人但说合欢好,谁见枝头泪痕鲜?
==============
第二十一讲作业:
江南梅雨即景
文/沐兮云兮
黄梅时节雨如纱,漫透江南百姓家。
浮萍涨绿侵塘岸,湿壁垂青挂树杈。
蛛网半檐悬玉坠,棋枰永昼响丁牙。
最是晚晴堪惜取,隔窗呼看石榴花。
==============
第二十二讲作业:
咏梅
文/沐兮云兮
寒枝抱雪卧苍苔,一点芳心破萼开。
未许蝶蜂窥玉魄,先邀松竹共琼杯。
著花岂赖东君力,淬骨原从朔气裁。
莫道孤山林壑冷,清标自不染尘埃。
==============
第二十三讲作业:
破茧
文/沐兮云兮
裹身长恨裹素衣,一朝破茧始高飞。
几番寒暑形骸困,终得斑斓彩绣晖。
振羽还须风借力,回看已觉事俱稀。
枯荣过眼同云散,莫问前程是耶非。
==============
第二十四讲作业:
小渔村50期七律班第二十四讲作业:
1.起句按手法分有哪14种分法?
答:
(1)明起:开篇直点题意
(2)暗起:隐晦暗示主题
(3)反起:从对立面切入
(4)逆起:倒叙或逆向展开
(5)对起:首联对仗开篇
(6)比兴起:借物象引出主旨
(7)就题起:紧扣题目直述
(8)抒情起:以情感抒发开端
(9)议论起:以观点论断起始
(10)引语起:引用典故或诗句
(11)叙事起:交代事件背景
(12)设问起:以疑问句引发思考
(13)借景起:通过景物描写铺垫
(14)托物起:借物象隐喻主题
==============
第二十五讲作业:
学诗感怀
文/沐兮云兮
久慕诗名胆气豪,笔锋淬火胜钢刀。
登楼欲揽九霄月,入海能擒万丈涛。
万卷雕龙非妄语,十年磨剑岂徒劳?
今朝且醉千杯醪,自有诗成倚天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8-20 11:00 , Processed in 0.06758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