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7-5 20: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A41-子卿小渔村曲六毕业答卷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元曲来自“番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头小令”或“村坊小调”
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两部分。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带表人物有,郑祖光,睢景臣,夭吉,张可久等。
末期:元成字至正年间到元末。带表人物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3、元曲的体式特点
元曲的特点:
(1)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词曲,政治色彩、文化色彩、艺术色彩都较多较浓,特定时期,政治色彩尤其突出;词曲均不限形式,基本点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2)元曲则是来源于北方草原民族的曲调,所以元曲又叫北曲。
(3)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4、词和曲在语言、风格上各有什么特点?
词和曲在语言方面各有不同的特色,譬如;曲的语言比较通俗、浅显自然,接近我们平常的生活用语。虽然都是反应社会生活,但是词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层面比较窄,而曲却比较宽广。
5、什么是中原音韵?它包括那些内容?
《中原音韵》是元代周德清撰戏曲(北曲)曲韵专著,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一部北曲曲韵和北曲音乐论著。该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曲韵韵谱、“正语作词起例”和“作词十法”。
6、简要回答元曲的曲调?元曲的标题格式?指出下列曲牌分别属于哪个宫调?
喜春来、凭栏人、梧叶儿、落梅风、小桃红、四块玉、醉中天、干荷叶、山坡羊。
元曲的曲调
元曲以前是配乐演唱的歌词,曲调固定而歌词每每更替,因此要选择合适的乐曲来表现不同的意境
喜来春是中吕宫,凭栏人是越调,悟叶儿是商调,落梅风是双调小桃红是越调,四块玉是南宫调,醉中天是仙吕宫,干荷叶是南宫调山坡羊是中吕宫。
7、详细回答元曲的平仄韵律?
元曲的平仄有固定的平仄格式,每个韵部分平声韵,上声韵,去声韵。平仄有的可平可仄,有的限用平声或上声或去声。韵部有的平声上声通押,有的上声去声通押。有时平声也分阴平阳平不混押。还有的要暗韵。
8、曲的对仗共有那10种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有:合璧对,鼎足对,扇面对,救尾对,首尾对,连璧对,联珠对,两韵对,衬字对,叠字对。
9、什么是元曲的小令、重头小令、带过曲、散曲、以及套曲?并回答它们各自的特点、带过曲与重头小令相同点与不同点有那些?
重头小令是小令的重复。带过曲是将能衔接的两三支曲子联接而成。少不过两支,多不过三支。
10、什么是衬字?特点, 衬字究竟可以衬多少呢?
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11什么是幺篇?回答幺篇与词,重头小令它们之间的关系
曲中上下字句全同者称幺篇。
12、什么是集曲?回答集曲中的“集”与“犯”,及集曲的写作要求?
南曲中较为普遍运用的一种曲调变化方法。它是采用若干支旧有的 曲牌,各 摘取其中的若干乐句,重新组织成一支新的曲牌,因此,集曲乃是多首曲调的综合。集曲的曲牌名称,也常为所集各种曲牌名称的综合
13、什么是散套??简要回答散曲中的散套的是分为三种形式?
套数又称套曲或散套,是成套的曲子,由两支或两支以上的曲子组成,其组成有一定的规则。
杂剧是戏曲,有唱词、科介、宾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四折加一个楔子。一折相当一幕,楔子在开头或四折中间,相当于序幕或过场。全剧由科介、宾白、唱词互相配合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角色有旦、末、净、丑。全剧曲子由主角一人唱到底。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与套数;杂剧是可以演出的戏曲。另外,流行在南方用南曲演唱的叫南戏。曲是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的
14、什么是曲中字数的增、损??
增加曲子中平仄格式外的字句叫增,减少平仄格式中的字叫损。
15、?简要元曲中曲的韵字是怎么运用的?
元曲中韵字用在曲子中标有押韵标志的地方。韵字可以在曲中反复使用。
16、什么是杂剧套数?回答散曲套数和杂剧套数的区别?杂剧的结构?
套数又称套曲或散套,是成套的曲子,由两支或两支以上的曲子组成,其组成有一定的规则。
杂剧是戏曲,有唱词、科介、宾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四折加一个楔子。一折相当一幕,楔子在开头或四折中间,相当于序幕或过场。全剧由科介、宾白、唱词互相配合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角色有旦、末、净、丑。全剧曲子由主角一人唱到底。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与套数;杂剧是可以演出的戏曲。另外,流行在南方用南曲演唱的叫南戏。曲是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的
17、什么是借宫?借宫有什么样的原则?回答哪些套曲可以借宫及杂剧的体式特征?
北曲的套数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按一定规则联缀而成的。在杂剧的套数中有时借用相近宫调的曲子入套,称为借宫。散曲的套数不借宫。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套数的曲调是正宫,但其所用曲子中属于正宫的只是前面的《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等几支;后面的《上小楼》《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四边静》等属于中吕宫,《耍孩儿》《煞》(包括《五煞》《四煞》《三煞》《二煞》《一煞》)等属于般涉调。这种现象,即称借宫
18、如何提高其写作技巧?
写曲力争做到,凤头,猪肚,豹尾。多多阅读前人优秀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