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一粒沙

29期诗班请假补交作业帖

 关闭 [复制链接]

0

主题

47

帖子

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7-2-5 20: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诗班第五讲 B组023晨风无语作业

29期诗班第五讲作业:
一、读诗回答问题
《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十灰
1、请大家标出这首诗的韵部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  哀阴平   回阳平   来阳平   台阳平  杯阴平
3、写出韵字的词性 哀 形容词  回动词     来动词  台名词      杯名词
4、看看这首诗有没有双声 萧下、独登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的音节七言诗的音节:4\3 , 2\2\1\2,  2\2\2\1
五言诗的音节:2\3,  2\1\2,    2\2\1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榆钱一树难沽酒==【愁客】春雨几番又植愁
2流星承载千般愿==【愁客】寒露平添一色秋
3夜路清幽星伴我==【愁客】岸堤和暖柳牵风
4无悔青春征大漠==【愁客】多情岁月入清秋
5花红柳绿春当道==【愁客】日白天青云作衣
四、有能力的同学以【登高】为题作一首诗,律绝不限。限七阳韵


周三零点前评阅完毕。给学员一天修改作业的时间。
29期诗班第二讲作业:29期诗班第二讲 B组023晨风无语作业

1、什么是平仄?1、什么是平仄?
答: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声调。
用今天的普通话来说:一二声的字近似平音字,称为平, 三,四声的字近似仄音字,称为仄。

2、自己找一首七律,找出这首诗的粘、替、对。
诗人 吴融朝代 唐诗体裁 七律

《红叶》
露染霜干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染干片    阳处烘    烟落秋   浪将里    夜中鸟    家迹蛩     时飒 多  着风剪    是替
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阳烟  处落   烘秋   浪夜   将中 里鸟   家时   际飒  蛩多   是粘
几夜月中藏鸟影,谁家庭际伴蛩声。染  阳   干处  片烘    烟浪  落将    秋里    夜家   中迹    鸟 蛩    时着  飒风  是对
一时衰飒无多恨,看着清风彩剪成。


3、标出这首诗的平仄。
    《五律.终南山》  
     作者:王维
太乙近天都, 连山到海隅。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0
发表于 2017-2-6 07:44: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第九讲作业 B-18芳草幽灵 1、写出诗的起法 答:诗的起有四种:1对仗起法.2兴比法.3用时间地点为主的起法.4兴起 2、以初冬为题做两副律联 初日暖阳眸带笑= 佳人移步面含娇  霜欺落叶风含怒= 梅盛寒冬雪衬陪 4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注:联律的六条基本规则:①字句对等;②词性对品;③结构对应;④节律对拍;⑤平仄对立;⑥形对意联。   七律  羁旅人生  阳韵  人在异乡愁断肠,终身碌碌为谁忙。 栽培儿女心身累,奉养双亲义务长。 宝贵光阴眨眼逝,一丝成就满身伤。 任凭岁月多艰苦,美好人生仍在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91

帖子

30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7-2-6 13: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诗班第十三讲作业C36-月光

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找出合句。并按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分别说明是什么承?
合句;1,白帝城高急幕砧

            2,是转景承。


2、仔细阅读上首诗,以秋冬天的景色为题,试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 。
要求:
(1)、先景后情(起承句写景,转合句写情)
(2)、起句兴起
1)紧扣主题
2)注意勿满
3)景为情生
4)符合情理
5)前后呼应
(3)、合句
1)从内容上选择情合
2)从写作手法上选择并列承

《踏景》

隔窗望影喜心缝,
早盼云魂落景峰。
踏雪寻花双玉露,
银光引路步行松。
红梅朵朵伸高处,
茎骨盈盈皓月冬。
西北风刮不惧怕,
严寒凛冽孕春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91

帖子

30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7-2-6 16: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光1 于 2017-2-6 19:21 编辑

29期诗班第9讲作业C36-月光

作业1、写出诗的起法

答,四种1,对仗起法
2,兴比法
3,时间地点起法
4,兴起法


2、以初冬为题做两副律联

初冬树叶余无几
腊月梅花盛世开

孤舟一叶江边卧
众竹千花院里盈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注:
联律的六条基本规则:
①字句对等;
②词性对品;
③结构对应;
④节律对拍;
⑤平仄对立;
⑥形对意联

《初冬》


夜近寒深日幕离,
迎风刺骨入身肌。
白云润露花三片,
黑发隆霜雾百披。
雅雅树影岸边依,
棱额缀满月边奇。
含烟漫吐唇余色,
淡爽津衔口适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91

帖子

30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7-2-6 16: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诗班第9讲作业C36-月光

作业1、写出诗的起法

答,四种
对仗起法
兴比法
时间地点起法
兴起法


2、以初冬为题做两副律联

初冬树叶余无几
腊月梅花盛世开

孤舟一叶江边卧
众竹千花院里盈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注:
联律的六条基本规则:
①字句对等;
②词性对品;
③结构对应;
④节律对拍;
⑤平仄对立;
⑥形对意联

《初冬》


夜近寒深日幕离,
迎风刺骨入身肌。
白云润露花三片,
黑发隆霜雾百披。
雅雅树影岸边依,
棱额缀满月边奇。
含烟漫吐唇余色,
淡爽津衔口适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91

帖子

30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7-2-6 16: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光1 于 2017-2-6 19:16 编辑

29期诗班第十二讲作业C36-月光


作业;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有7种

景入情转法
反转法
直抒扩转法
进一层转法
地点时转法
抒情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登楼
作者: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简述;
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
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从古到今。
大唐的朝廷真象北极星不可动摇;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
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日暮时分我要学习孔明聊作梁父吟。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过冬》




  
过冬麻雀住巢凉,眼望霞光别恨藏。
长叹红尘成苦调,每思往事幻忧伤。
一壶苦涩调琴曲,半世飘空入雾霜。
壮志已怜愁不解,馀生犹待傲飞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4

帖子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9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7-2-6 17: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9诗班第十二讲作业;
A组副-绿洲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有七种方法
一,景入情转法
1,不疏远,
2,不脱离。无论轻轻或着力,都不可疏远、不可脱离,不疏远主题、不脱离主题。
3,承上启下,所写景或者事、抒情要和承、合有紧密的关联性。
4,为合埋下伏笔。
二、反转法
什么叫反转法
就是从正面描写转为反面描写,是与起承相反的情绪描写。
但注意,其主旨还是一致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刻画而已。不同的节点之处,就是这个
同样要和承、合有联系。
三、直抒扩转法
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描写的范围之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推进一层,是说的这样的手法,叫做层层第进
象这样以表达思想感情为主的诗,是最应该体现波澜之美的。
这里说的波澜,其实就是蕴涵于诗人笔下的一种气韵。
这种气韵是要不断推高的,但不能高了再高。如果一味地高下去,最终是要绷破的。
俗话说:气可鼓,不可泄。但也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说法。诗的气不能如串串惊雷响之不停,要舒缓有致。
所谓文武之道在于一张一弛,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上面这首诗采用的是:高、再高、渐低、稍高这样的感情强弱高低的安排。
五、地点转法
地点转法就是转处所写的地点,场面与起、承所写的地点场面不同的。
六,写意转法:
就是指转在意义上与承相对或者相反的,在意义表达上有所转折。
七、抒情转法
就在承的基础上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这个特征是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悟上人同过史氏隐居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经时少暇出郊游,野旷山遥易见秋。
祗怪朝来多爽气,似缘我辈是清流。
荒台古井平芜湿,斜日西风乱叶愁。
莫笑田翁无款待,绿菱新摘酒新篘。

起承句写郊游时的景物,转句因看到秋来叶落,引发感叹而起悲秋之情,从景转情自然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七律·季节
霜晨雁叫早飞寒,赶月红阳越岭关。
死水沉塘鱼缺氧,蛰虫好梦卵休瘫。
弃巢飞鸟原因雪,莽野白龙欲上天。
又是梅花欢喜日,残红遍地叶堆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4

帖子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9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7-2-6 17: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9诗班第十二讲作业;
A组副-绿洲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有七种方法
一,景入情转法
1,不疏远,
2,不脱离。无论轻轻或着力,都不可疏远、不可脱离,不疏远主题、不脱离主题。
3,承上启下,所写景或者事、抒情要和承、合有紧密的关联性。
4,为合埋下伏笔。
二、反转法
什么叫反转法
就是从正面描写转为反面描写,是与起承相反的情绪描写。
但注意,其主旨还是一致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刻画而已。不同的节点之处,就是这个
同样要和承、合有联系。
三、直抒扩转法
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描写的范围之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推进一层,是说的这样的手法,叫做层层第进
象这样以表达思想感情为主的诗,是最应该体现波澜之美的。
这里说的波澜,其实就是蕴涵于诗人笔下的一种气韵。
这种气韵是要不断推高的,但不能高了再高。如果一味地高下去,最终是要绷破的。
俗话说:气可鼓,不可泄。但也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说法。诗的气不能如串串惊雷响之不停,要舒缓有致。
所谓文武之道在于一张一弛,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上面这首诗采用的是:高、再高、渐低、稍高这样的感情强弱高低的安排。
五、地点转法
地点转法就是转处所写的地点,场面与起、承所写的地点场面不同的。
六,写意转法:
就是指转在意义上与承相对或者相反的,在意义表达上有所转折。
七、抒情转法
就在承的基础上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这个特征是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悟上人同过史氏隐居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经时少暇出郊游,野旷山遥易见秋。
祗怪朝来多爽气,似缘我辈是清流。
荒台古井平芜湿,斜日西风乱叶愁。
莫笑田翁无款待,绿菱新摘酒新篘。

起承句写郊游时的景物,转句因看到秋来叶落,引发感叹而起悲秋之情,从景转情自然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七律·季节
霜晨雁叫早飞寒,赶月红阳越岭关。
死水沉塘鱼缺氧,蛰虫好梦卵休瘫。
弃巢飞鸟原因雪,莽野白龙欲上天。
又是梅花欢喜日,残红遍地叶堆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4

帖子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9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7-2-6 17: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9诗班第十二讲作业;
A组副-绿洲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有七种方法
一,景入情转法
1,不疏远,
2,不脱离。无论轻轻或着力,都不可疏远、不可脱离,不疏远主题、不脱离主题。
3,承上启下,所写景或者事、抒情要和承、合有紧密的关联性。
4,为合埋下伏笔。
二、反转法
什么叫反转法
就是从正面描写转为反面描写,是与起承相反的情绪描写。
但注意,其主旨还是一致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刻画而已。不同的节点之处,就是这个
同样要和承、合有联系。
三、直抒扩转法
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描写的范围之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推进一层,是说的这样的手法,叫做层层第进
象这样以表达思想感情为主的诗,是最应该体现波澜之美的。
这里说的波澜,其实就是蕴涵于诗人笔下的一种气韵。
这种气韵是要不断推高的,但不能高了再高。如果一味地高下去,最终是要绷破的。
俗话说:气可鼓,不可泄。但也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说法。诗的气不能如串串惊雷响之不停,要舒缓有致。
所谓文武之道在于一张一弛,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上面这首诗采用的是:高、再高、渐低、稍高这样的感情强弱高低的安排。
五、地点转法
地点转法就是转处所写的地点,场面与起、承所写的地点场面不同的。
六,写意转法:
就是指转在意义上与承相对或者相反的,在意义表达上有所转折。
七、抒情转法
就在承的基础上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这个特征是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悟上人同过史氏隐居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经时少暇出郊游,野旷山遥易见秋。
祗怪朝来多爽气,似缘我辈是清流。
荒台古井平芜湿,斜日西风乱叶愁。
莫笑田翁无款待,绿菱新摘酒新篘。

起承句写郊游时的景物,转句因看到秋来叶落,引发感叹而起悲秋之情,从景转情自然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七律·季节
霜晨雁叫早飞寒,赶月红阳越岭关。
死水沉塘鱼缺氧,蛰虫好梦卵休瘫。
弃巢飞鸟原因雪,莽野白龙欲上天。
又是梅花欢喜日,残红遍地叶堆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91

帖子

30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7-2-6 19: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光1 于 2017-2-8 14:43 编辑

29期诗班第十四讲作业C36-月光
作业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布局。

风雨
作者: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


简述;
我读了宝剑篇后心里凄楚悲凉;羁旅中不得志想必漂泊到终年。
我象风雨中的黄叶依然在飘落;别人成日在青楼作乐歌舞管弦。
纵有新交遇到薄俗也难得持久;旧交老友因为久疏而断了良缘。
我不企望喝新丰酒能有新际遇;为消愁姑且沽饮不惜耗费几千。

2、因为刚过冬至,所以要求以吃饺子或者雾霾为题材写一首七律。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塞北千家吃水饺》
北半白天时最短,
星萤露晚夜间长。
麋中角解阴云日,
蚯蚓伸缩一缕阳。
从此寒天三数九,
今朝冬至贺迎堂。
江南百姓吃水饺,
塞北千家煮圆汤。

剖析;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实际是北方吃水饺,南方煮汤圆,为了平仄对立所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14:54 , Processed in 0.06378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