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3-18 22: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班二年级第三讲作业 晋02-乡关愁客
作业:选择适当的形式评论以下三个事件:周武公退楚师,田单复国,春申君上书秦王救楚。可以分别三个件事进行评价,对比三件事所发生的背景、做这件事人的智谋,也可以只评价其中一件事或两件事。评价形式可以是诗,也可以是词,可以不用诗词。
周武公退楚师
东周,中国历史上的古国名,战国时代,从小国西周国分裂出来的另一个小国。前367年,西周威公去世后,其少子根在东部争立,赵国、韩国用武力加以支持,遂分裂成西周、东周两个小国。东周国建都巩地(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前249年被秦国所灭。
东周国为西周国的兄弟国,是从周王室分裂出来的小国。其始封君为东周惠公。关于这位东周国开国君主的身份、东周国分裂的原因存在不同说法。一曰东周惠公是周威公的少子根,西周公的弟弟;二曰东周惠公是周威公的孙子,西周公的儿子。传统观点认为,东周惠公是周显王二年(前367年)周威公死后,被分封至巩国旧地的。椐《史记•周本纪》、《韩非子•内储说下篇》等文献,东周国实乃周威公死后,因兄弟不和,小儿子根在赵、韩二国的唆使下独立出来,于巩伯国旧地建国。东周国故都约在今河南巩义市孝义镇西的康北村一带。《史记•秦本纪》载,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东周国灭亡。
东周武公,姓姬,原名不详,是战国时期东周国的君主之一,为东周第三任君主,承袭东周昭文君担任东周君主。
周武公劝退楚师,是以对方的立场为出发点,用为对方考虑的角度,诠释了事件事情。当时,周宗室弱,徒有其名,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就像一个锦标,一个虚号,得来时无用,却会成为天下人的靶子。楚王因好大喜功,才会急于冒进,所以周武公才能一语中的,智退楚兵。也说明即使在那完全弱肉强食战国时代。。也是需要打一下主义旗号和冠冕堂皇的理由。。
周室虽然衰微,但是在当时秦强而六国疲弱的情况下,楚国还想图谋周王室,是很不明智的。这是相当短视的行为。灭了周王室,得到九鼎又如何呢?楚没有能力成为天下的共主,相反,还会因为灭周室的行为,而背上“谋逆”的罪名,授人以柄,秦国联合诸国灭楚也就师出有名了。到那时,楚国就成了众矢之的,被各国的勤王“义师”揍得头破血流,割地求和都算是轻的,可能直接就被宣称要为周王室“复仇”的义师给灭了。周武公从当前形势出发,分析了楚灭周的得失,正是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一针见血,由不得楚王不打消那么愚蠢的念头。虽然周武公是为周做说客,但是那番话似乎都是为楚的利益得失做分析,帮助楚王认清形势,避免灾祸,所以入得楚王的耳,相当有说服力。周武公,名根,世袭不明。谥武公。在位50年。有子共太子,早卒。立咎为太子。或曰在位时曾称王
田单复国,
田单,战国时田齐宗室远房的亲属,临淄人,齐国的军事家,原为齐都临淄的管理市场的小吏 。以“火牛阵”破燕军和收复七十城而闻名。
前314年,燕王哙欲仿效尧舜禅让王位,将燕国王位禅让给宰相子之,但燕国宗室不服,当时太子平与将军市被攻打子之,双方混战数月,市被及太子平被杀,而齐宣王见有机可乘就趁机发动攻击,攻破燕国,斩杀子之和燕王哙。但后来因燕人反叛以及各诸侯国的压力,齐国被迫撤军。燕人拥立太子平弟弟公子职为燕王,是为燕昭王。
前286年,宋国被齐湣王田地发军攻灭,被其余六国仇视。前285年,秦国蒙武率军攻打齐国,攻占了九座城市。
前284年,齐湣王内被人民所怨,外被秦国仇视其强大(因为当时齐国强大到令很多准备臣服秦国的国家转态,臣服齐国),燕昭王趁机组织燕、赵、韩、魏、秦五国联军攻齐,以燕将乐毅为联军元帅,于济西大破齐军,斩杀齐将韩聂,之后赵、魏、韩、秦四国军队相继撤退。乐毅领燕军攻占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再于半年内接连攻下齐国七十余城,齐国仅剩莒(今山东莒县)和即墨(今山东平度市东南)两座孤城未能攻克。而楚国此时以援助为名出兵,实为乘机与燕瓜分齐,楚将淖齿领军至莒,齐湣王任他为齐相,但淖齿反而将齐湣王虐杀,之后淖齿又被齐人杀死,齐人拥立齐湣王太子田法章为齐王。即墨大夫出战阵亡。田单率族人以铁皮护车轴逃至即墨,被推举为城守。即墨全城军民由田单率领抵抗,双方交战五年。乐毅强攻不克,改采包围策略。前279年,燕昭王逝世,燕惠王继位,田单使用反间计,使得乐毅被废除职务,燕惠王改派骑劫代替乐毅为将领,乐毅被迫出奔赵国。
田单佯装有神师来助齐,以振奋城中军民人心,果然激发人心。其后,田单又用激将法,宣称齐人怕被劓刑,结果骑劫把齐人俘虏、降者处以劓刑,不知已经激怒了齐人之心。田单又宣称齐人怕先人的坟墓被掘出来,并火烧尸体,若这样做,齐人必定投降,结果骑劫再度中计,在城外掘坟焚尸,结果再激发人心,齐兵的怒气更盛。
其后,田单佯装城中军力虚弱,快要投降的样子出来,并送金、降表出城,要求破城不要掳掠,骑劫第三次中计,使燕军十分轻敌,骑劫嚣张到自称比乐毅更厉害。
此时田单趁机收集牛只,聚得千余只,画上五花彩纹、披上土黄色绸缎、牛角扎了刀和牛尾绑了用油浸过的苇草。田单凿开城墙十余口,于夜间布置好,准备了五千士兵,准备好了就放牛出城并且点火在它们的尾,牛只疼痛不已,猛力向前冲,突袭燕营,齐壮士五千随后冲杀。燕军将士见此,以为神兵天降,田单又聚集妇孺齐敲铜器战鼓,声音震天动地,吓得燕军将士溃不成军,骑劫亦死于乱军之中,田单率兵乘胜追击,收复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打败了燕军,燕军一直溃逃到河上。
田单收兵,迎接在莒被拥立的齐襄王入都临淄为齐王,因功被封任为相国,为安平君,又益封夜邑(今山东掖县)万户,死后葬于安平城内。
春申君上书秦王救楚
黄歇(前314年-前238年),楚国江夏人,原籍楚国属国黄国(今河南省潢川县)。战国时期楚国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黄歇在前去奔丧,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又据《越绝书》表明黄歇是在楚幽王之时为楚幽王所杀。
公元前272年,秦昭王派白起联同韩、魏联军进攻楚国。楚顷襄王派黄歇出使秦国。黄歇上书游 说秦昭王,说秦楚两强相争,必会两败俱伤,给韩、魏、赵、齐以可趁之机,不如秦楚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其他几个国家。秦昭王被说服,于是阻止了白起出征,并 派使臣给楚国送去厚礼,与楚国缔结盟约,互为友好国家。之后,楚顷襄王派黄歇和太子熊完入秦为质,这一去就是十年
春申君黄歇《上秦王书》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上书"说秦善楚",主张以仁义兼并天下,并具有纵横家术的特点。《上秦王书》是春申君获取高位的基础和历史起点,也是他能在此后作出杰出贡献的历史起点。晚楚时期,春申君利用《上秦王书》及秦实行"远交近攻"战略的持续效应,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楚国的国力;他经营寿春和推动楚国迁都寿春;并推动了晚楚文化的东渐。春申君在晚楚时期的历史贡献,是其以《上秦王书》为起点的历史活动的归宿。
“以身徇君,遂脱强秦,使驰说之士南乡走楚,黄歇之义。”这是司马迁对春申君的综合评价。在战国四公子中唯一一个不是王室的人就是他了。但他和考烈王的关系却和兄弟无异。从他和太子时的考烈王一齐入质于秦到后来的为考烈王谋妻生子,他付出的不仅仅是对楚王的忠心,而更重要的是那种真诚的关怀。“以身徇君,遂脱强秦,使驰说之士南乡走楚,黄歇之义。”这是司马迁对春申君的综合评价。在战国四公子中唯一一个不是王室的人就是他了。但他和考烈王的关系却和兄弟无异。从他和太子时的考烈王一齐入质于秦到后来的为考烈王谋妻生子,他付出的不仅仅是对楚王的忠心,而更重要的是那种真诚的关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