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一招剑封喉

资治通鉴班二年级第九讲晋组作业楼下评楼上

[复制链接]

6

主题

748

帖子

135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50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4-28 23: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班二年级第九讲晋17-快乐爱阳光作业

1.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缺点对比。
回答:六国君王正应了那句不作就不会死的道理。
分封制:不便于管理,每个封侯将来壮大就成为了一个新的诸侯国,各自为政!

郡县制:郡置守、尉、监。三权分立互相制约,这种职位的分配无形中削弱了家族及个人的势力增长,限制了权力欲的膨胀,更便一个国家对于整体的分级管理与统一领导。


2.如果你是燕太子丹,面对秦国的威胁,你该如何做。
回答:做为一个谋臣大将国君,面对富国强敌威胁,首先要正确客观的看待问题,择良臣谋士而重用之。做出决定前一定要有远见,不能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只贪图一时心头之快,要谋定而后动。把权重放在发展壮大自己的位置上,而不是遇事就冲动面对面的硬碰死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0

帖子

24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4-29 13: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娜娜 于 2016-4-29 13:50 编辑

  1.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缺点对比。
答:分封制的优点是:赏罚分明,有了自己的封地和财物,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但它也有缺点:造成权力的分散,很多老的战将他们拥兵自重,难以调用。春秋战国就是之样的。
郡县治的优点是:巩固了中央集权治,使得国家的权力特别集中,如秦王朝,便于管理。缺点是:容易造成君臣间的猜嫉,从而有了隔阂,互相没有信任感。
2.如果你是燕太子丹,面对秦国的威胁,你该如何做。
答:燕子丹和秦王虽是古交,但你也不能用这么可笑的手段进行行刺。你只能是富国强兵,养精蓄锐以强有力的 兵力来保卫自己的国土,而不是用义士行刺,那样就必然会国破家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4-29 13:52: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晋03-花美景作业: 1.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缺点对比。 分封制可以多巴结权大滴,有赏。郡县制没啥油水,呜呜脚踏实地点了噜。 2.如果你是燕太子丹,面对秦国的威胁,你该如何做。 强国相协之际,一般得搞好外交吧。找个舌吐莲花的人才稳住对方,像连婚啊啥的搞好关系吧,或者像送个西子美女啥滴。再放点奸细到敌国时不时制造点内伤。…对内自强啊争取时间,,发展生产强大军队啊参考卧薪尝胆那事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

帖子

2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4-29 21: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
1.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缺点对比。2.如果你是燕太子丹,面对秦国的威胁,你该如何做。

1.答: 郡县制和分封制比较:
(1)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
(2)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3)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4)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第一,传承制度不同。  
分封制度萌芽于夏朝,盛行于西周时期,它是国君将田邑赐给宗室臣属作为俸禄的制度。受封的对象有三种类型:一是周王的同姓亲属即王族,二是功臣,三是古圣王的后裔即先代贵族的后裔。不论受封的是谁,一旦被封,都世代相传,即实行世袭制。  
郡县制则与此相反,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而且不能世袭,即实行的是任免制。  第二,职责范围不同。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封地内不但享有行政统治权,而且拥有对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权,但受封的诸侯必须对周天子尽一定的义务。例如,必须定期朝聘周王,向周王贡献各种物产,接受周王之命出兵保卫王室或征伐反叛者等,同时对周王的婚丧嫁娶、巡狩等也要尽义务。  郡县制则不同,郡守和县令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和人口逐渐失去统治权。郡守和县令只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   
第三,“治地”方位不同。  
分封制下的封地多位于授封者的周围,其中心地带为授封者,即国君或诸侯直接统治的中心。例如,国君直接统治的地区限于“方千里”的“王畿”之地,畿外之地则分封给各诸侯,目的是保卫王畿的安全,保卫四疆之土。诸侯的直接统治也常在封地的中心,称为“都”城,其附近或边远地区则分封给卿大夫作采邑。卿大夫以同样的原则继续分给士大夫。如此,王畿、“都”城、采邑处于各级封地的中心地带,四周之地均为受封者的封地,形成了不同层次的“众星拱月”的统治网络,体现了“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居中传统观念。  
郡县制的情况多有不同。初建时,郡多在边远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如秦南平百越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北击匈奴,收复朔方后,设置了九原郡。县则地近统治中心的、较富庶的近畿地区。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需要,郡和县的地区分布渐趋一致,最终发展成为郡统县的隶属关系。  第四,历史作用不同。  
分封制体现了“薄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统天下的政治局面,各封国具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绝对安全的义务,这和西周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低、政治不平衡、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形相适应,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各诸侯国在封地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变成了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王国演变成完全独立的国家,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国君的安全,酿成了列国争霸,互相兼并,国君权力衰微,大权旁落,最后导致完全分裂的政治局面。春秋争霸局面的形成,可以说是分封制的必然产物。  郡县制的出现及其推行,消除了由分封割据而带来的隐患,使皇帝能够直接控制地方的行政制度,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组成部分。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由此可见,郡县制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社会调控产生了深远影响。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
1.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现的,是按照地域划分的。   
2.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得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3.诸侯王拥有世袭统治权,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  
1.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现的,是按照地域划分的。   
2.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得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3.诸侯王拥有世袭统治权,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

2.答:学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等待时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79

帖子

100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07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4-30 05: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班二年级第九讲唐组作业
唐02 可爱童心

1、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缺点对比。
答:1、        分封制与郡县制都是适应各自所处时代条件的产物,或曰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过程。分封制以借“封侯”以“殖民”,从而促进了开发蛮荒、发展农耕。其弊端是随着各诸侯国的兴起,不仅束缚了向前发展的脚步,而且相互竞争、攻伐的矛盾日趋激烈,被郡县制所替代成为历史的必然。
郡县制,在实现天下一统的前提下,实行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打破了分封桎捁,促进了历史发展。

2、        如果你是燕太子丹,面对秦国的威胁,你该如何做。
答:在加速革新、埋头发展,求得自强自保的前提下,扛起“合纵大旗”,不惜一切、不遗余力地搞好与韩、赵、魏及齐楚的“结盟”关系,一致抗秦、击秦、乃至灭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0

帖子

45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4-30 08: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班二年级第九讲作业    晋02-乡关愁客
1.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缺点对比。
封建制度是一种社会制度。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狭义封建制指分封制, “封建”即“封土建国”,即天子把自己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并授予他们爵位,诸侯再分封卿大夫,诸侯和卿大夫在自己的领地上有相当的自主权。分封是让他们建立封国和军队,协助统治。汉语对古代中国的中原王朝,所封之地称为“诸侯”(“诸侯国”、“封国”或“王国”),统治诸侯(王国)的君主称为“诸侯王”、“君”或“王”,也使用“诸侯王”的称谓。同时,汉语对欧洲从中世纪起的君主制国家也称为“王国”,君主称为“国王”,尽管两者有所不同,但从纯粹的土地分封来看两者都是一致的。
“封建”一辞,最早见于春秋时富辰之说:“周公吊二叔之不咸,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封建制度”中“封建”的原始含义,即“封”土而“建”国,“封”之本义起始于“丰”字,在殷墟甲骨文与金文中,其字形状如“植树于土堆”,故“封”是“疆界”“田界”之意[1]。“建”乃由“封”而来,“建”字可见于金文,指“建国立法”;古文献中之“封建”即“分封制”。
郡县制,指对古代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现在的行政区划)。起源于周朝,起初是封建制的补充[1],后经过秦汉发展,取代封建制成为主要体制。亚洲其他国家也从中国学习了该体制,如日本、朝鲜。
周武王分封诸侯之时,由于不愿意给诸侯过大的封地,又不愿分封太多的异姓诸侯,导致“有许多地方既非王畿又无适当的人可封”,这些土地“悬而未决”,只能暂时派人管理,等待有合适的人来封,称为“悬之”,后来就演化成了“县”。
春秋时期诸侯兼并,大国灭掉小国之后如不愿将该地分封给大夫,也会设置为县。如楚国就先后将权国、陈国、蔡国灭掉立县。晋国也曾将大夫的封地划分出一块设置为县以加强中央集权。设县主要原因是国土日益变大,如不能分封,中央直接管理也麻烦,所以设置县,交给县尹、县令、县公、县大夫管辖,“使其成为独立的地方政治单位而直属于中央”。所以春秋时期的县只有“晋、楚、秦、齐、吴等大国”有,而小国不需要设县。至战国时代这种制度逐渐为各强国采用,逐渐减少分封于贵族的地区。
在分封制时期权力相对分散,诸侯国的存在对帝权产生了制约,作为帝王的行为受到监督,死后以谥法来盖棺论定。对于各国君主也是如此,要求其行为附和王道,先公后私,对公室负责任。由此形成了上下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政治体系。各诸侯国内亦是如此,公卿们监督与制约君主,臣工们监督与制约公卿,乡绅们监督与制约臣工,百姓们监督与制约乡绅。天子以采风形式访查民情,不称职的诸侯会受到惩处,择贤而立。家与国乃是一体,君主与公卿、大小臣工们最初是同祖同宗,同一氏族,部族壮大之后才有了更多的氏族。因为国属于家国,屈原的爱国与爱家是分不开的,屈原与楚王是同宗兄弟,有骨血关系。
权力分散状态下各国实行自治,齐国以盐海之利迅速富庶起来。其他诸侯国也是同样,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贤良人才受到各国的普遍欢迎,对壮大本国有利。分封制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迫使各国的君主择贤而立,公卿之家的继承人也是择贤而立。分封制时期人们只有乡土观念而没有国家概念,臣工们的封邑即为封国,国有大小,而且经常发生变动,国是不确定的。在封国之内臣工们就是君主,公田上的收入归其支配。爱国是一种个人行为与私家行为,与百姓毫不相干。百姓是有迁徙的自由的,可以去任何一国进行生产与生活。
在分封制状态之下,人们有自由的选择,对于君主没有什么社会责任。抗敌守土是为了保家卫国,而非效忠于君主。农耕社会是聚族而居的,人口流动性很少,社会比较稳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很容易做到的。乡约民俗比帝则更加具有约束力,有恒产则有恒心,很少有人愿意离开乡土,除非为环境所迫。王道思想是社会的主导思想,处于正统地位。欺凌弱小是可耻的行为。乡社是民间地方自治组织,扶贫济困是他们的责任。乡校是人们议事议政的公共场所,也是进行教育的所在。
实行郡县制之后,有利于天下大一统。贯彻实施秦法彻底改变了数千年的生产与生活秩序,一切权力归中央政府。由于权力高度集中,建立了庞大的官僚体系,法律条文细密,百姓动辄犯法,天下不足二千万人口刑徒多达百万,一个县令就刑民无数,文化管制与言论管制达到了道路以目的境地,说句错话就是灭族之祸。皇帝旨意朝下夕动,无人敢于违抗,公子扶苏接旨后马上自杀。大一统的郡县制有利于上层统治,对于百姓是个枷锁。高度集中的权力失去了监督与制约,握有权力者为所欲为,指鹿为马,秦法可以任意加以解说,事实上是以权代法。当百姓养鸡十只以上,养猪三头以上就成了犯法时,那个法已经变成了恶法。上层权贵们肆意榨取民脂民膏,奢侈腐化,道德沦丧,要求百姓成为顺民已经不再可能了。
分封制维持了四五百年,郡县制维持四五十年就出现大面积官场腐败,而且愈演愈烈。秦汉以来官僚政体的腐败性已经昭然若揭,魏晋之后更是变本加厉,中央威权一旦失去马上陷入军阀混战状态,比列国纷争更为惨烈,更加血腥。军民百姓十死八九,人相食普遍存在,人性为兽性所取代。在极权统治下,只有官欺民,没有民欺官的,所以社会矛盾激化均为官逼民反,这是由社会体制所决定的。人们怀念王道乐土,对霸道统治畏之如虎。大一统的郡县制事实上从未制约过战乱的发生,而是使得战乱更无秩序,更无规律,晋末的政权换的如同走马灯,有的只存在几十日,几百日,几年,十几年,五胡十六国内国中有国,派中有派,都想争夺中央权力。郡县制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是个倒退,是私有制的进步,公有制的倒退。



2.如果你是燕太子丹,面对秦国的威胁,你该如何做。
如果我是燕太子丹,只能比他更蠢,在面对秦国的威胁的情况下,首先当然改革政务,休养生息。安抚民心,等待时机,卧薪尝胆,不断学习,操练军队,增强国力,安抚民心,等待时机。让弱小的燕国能够迅速强大。不能凭一时的激忿而去冒犯如狼似虎的秦国,和秦国只能进行巧妙的周旋,尽量延缓秦国进攻的时间,与强秦进行谈判,最后可能后来的吴越国的钱弘俶了,。使燕国的民众获得好的政策,轻徭薄赋,过的好一点。
钱弘俶审时度势,遵循祖宗武肃王钱镠的遗训,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念,为保一方生民,采取“重民轻土”之善举,毅然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五月入宋京开封,尽献十三州之土,归降宋朝,使宋王朝兵不血刃,成就了一段顾全大局,中华一统的历史佳话。千年前的古人具有如此的历史远见和宏大胸怀,实属不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76

帖子

3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5-1 12: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班二年级第九讲作业:
晋15-梦曦作业
1.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缺点对比。
分封制是周朝的立国之本,天子虽拥有天下的土地人民,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但是,他不将它们都握在一人手里,而是将其分赐同姓、异姓的贵族。而在秦统一六国以后,李斯带头坚决反对继续沿用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议采用“郡县制”来统治和巩固新政权。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尽罢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皇上直接任免郡守和县令的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不得世袭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      分封制、郡县制做为两个时代的政治制度各有其利弊,他们之间有着强烈的对比,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思考,下面我们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优劣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不同点:   分封制有很强的独立性。  郡县制绝对服从中央,受很大的限制。
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不同点:   分封制 郡县制 朝代 西周实行  秦朝推广  产生基础  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官员产生的方式及权利大小  官位世袭,并拥有封地  皇帝任免,官位不世袭,官吏只拥有俸禄没有土地  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有很强的独立性。  绝对服从中央,受很大的限制。  影响,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容易导致地方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郡县制但容易导致统治者独断专权。  相同点: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是地方行政制度;都曾在维护国家统一起了积极作用。
2.如果你是燕太子丹,面对秦国的威胁,你该如何做。
燕子丹不应该怀有大局观念,不能有为报私仇而小肠嫉妒不顾国家百姓的生命代价,不能让荆轲刺杀秦王。要把经济搞上来,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国力强大了才有跟秦国抗衡的资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11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12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5-1 19: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1.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缺点对比
从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看,社会是朝更先进发展的,郡县制出现更晚,一直延续至今是有它的优越性的。而且分封制容易使行成割据一方的"军阀",而且会导致权力集中和不公平,形成阶级矛盾,造成社会不安定。所以郡县制更好.
2.如果你是燕太子丹,面对秦国的威胁,你该如何做。
在实力不强大之前,绝不做无谓的牺牲。他最应该做的加强国力,韬光养晦,其次是外交联手,有足够的国力与外援再去与秦国决一死战才是正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72

帖子

72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2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5-4 00: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玉手儿 于 2016-5-4 00:53 编辑

晋07玉手儿  二年级第九讲作业
1.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缺点对比。
答:分封制的优点是:赏罚分明,有了自己的封地和财物,调动了积极性。但也有它的不足:权力的分散,许多老将拥兵自重,难以调用。
       郡县治的优点是:巩固了中央集权治,国家的权力得以集中。如秦王朝,便于管理。缺点为:容易造成君臣间的猜疑, 互相没有信任感,从而引起隔阂。
2.如果你是燕太子丹,面对秦国的威胁,你该如何做。
答:燕子丹和秦王虽以前故交,后来秦王与之关系不善。但也不至于用对立而进行愚蠢的手段去行刺。只能是加强自身建设富国强兵修生养息,养精蓄锐以坚实的国力保卫自己的国土和人民,而不是小人见识一叶障目指使行刺,那样势必功归一篑,国破家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9

帖子

2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5-6 16: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圆荷 于 2016-5-6 16:55 编辑

第九讲   晋16--圆荷

1.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缺点对比。分封制的优点:
赏罚分明,有了自己的封地和财物,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但它也有缺点:造成权力的分散,很多老的战将他们拥兵自重,难以调用。春秋战国就是之样的。
郡县治优点是:
巩固了中央集权治,使得国家的权力特别集中,如秦王朝,便于管理。缺点是:容易造成君臣间的猜嫉,从而有了隔阂,互相没有信任感。

2.如果你是燕太子丹,面对秦国的威胁,你该如何做。
答:燕子丹和秦王虽是故交。行刺乃为。须富国强兵,养精蓄锐以强有力的 兵力来保卫自己的国土,而不是用义士行刺,那样就必然会国破家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20:32 , Processed in 0.07043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