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一招剑封喉

资治通鉴班二年级第十一讲晋组作业楼下评楼上

[复制链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16-5-12 20: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晋07玉手儿 二年级第十一讲作业
秦朝灭亡的原因:
答:(一) 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国以后,没有让人民休养生息,仍然北伐匈奴,南征百越,这使得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更加灾难深重。
       (二)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修长城的苦痛以及统一后秦始皇下令修极为艰巨工程的直道,驰道, 劳民之重,已是前所未有。 再如修无用的陵墓,宫殿,
                  最著名的便是极为奢华的阿房宫。 如此人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三)不能顺应潮流,依然实行残暴统治。 统一后秦仍实行商秧以来沿用的法家政策,没有融汇百家之长,最著名的“焚书坑儒”,约束思想,残酷统治的典型例证。                                        法家政策是以严酷的法制统治人民,其严酷程度,前所未有。这种残暴让秦迅速灭亡。秦始皇死后,赵高扶植的秦二世毫不体恤民情,但在残害手足同胞与百姓方面                 更是令人发指,从而加剧了秦朝的灭亡。
                 综上所述,秦朝统治者骄奢淫逸,实行苛政与暴政是其灭亡的主要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48

帖子

135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50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5-13 13: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快乐爱阳光 于 2016-5-13 13:57 编辑

晋17-快乐爱阳光 第十一讲作业
评价秦朝灭亡的原因。
回答:秦朝灭亡也是违逆不了历史的发展,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自取灭亡。秦的灭亡究其根本也是帝王的昏庸无能,才使奸佞当道,忠臣不能伸张正义主持国本的根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72

帖子

6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69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5-13 22: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静海# 发表于 2016-5-9 22:48
资治通鉴班二年级第十一讲晋组晋25---静海作业

作业:评价秦朝灭亡的原因。

谢谢点评,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76

帖子

3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5-14 17: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班二年级第十一讲晋组晋15-梦曦
说说秦朝灭亡原因
律法苛刻,东不动就诛连,谣役繁重建长城,阿房宫,俪山陵墓等等,人民生命得不到保证,加上皇帝混庸,奸臣当道,使民不聊生,灭亡是必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85

帖子

11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24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5-14 19:34: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资治通鉴交二年级第十一讲作业 作业:评价秦朝灭亡的原因 答:秦朝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朝代。社会进步规律而言,秦朝灭亡是必然的。当一个社会制度或者一个朝代阻碍社会进步时,新的制度或朝代必然崛起并取代之。但秦帝国刚刚建立起来就土崩瓦解,消失之快实在令人惊讶。除了这个谁也阻止不了的新陈代谢规律外,导致其加速灭亡的原因是:   第一、落后的社会制度和政体是秦国灭亡的根源。封建制度统治阶级君权世袭制;君权至高无上无制约体制,皇帝一个人的思想决定整个国家命运。赵高等人在非常时期争权夺利扶植胡亥做了皇帝。恰巧最高统治者胡亥心性凶残,行为极端顽劣,不知百姓疾苦而不体恤民情。利用特权横征暴敛,加重才从战乱中走出来还没复苏的社会经济负担;大肆奴役百万民夫,使大量土地无人耕种。百姓生存艰难,民不聊生。胡亥的暴政加剧统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点燃了农民只有起来反抗才有活路的反抗意识,最终形成最大的反秦力量。   第二、国内形势不稳定是秦国灭亡重要原因。刚刚建立起来的秦帝国是用战争征服六国建立起来的,被消灭的六国贵族势力对秦帝国心存怨恨,一心想颠覆秦国专制。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点燃反秦导火索。很快,楚国、赵国死灰复燃,趁乱割据一方,分散、牵制秦王朝扑灭起义火种的军事力量,加快秦朝灭亡进程。  第三、文化意识形态矛盾是秦国灭亡的关键。秦国崛起西北,整合后渗入的六国文化冲击着秦国固有的文化意识形态,统治阶级对百家争鸣的文化排斥行为,把读书报国的知识分子推向反秦一边,秦王朝在与起义势力斗争中缺少了知识性力量的支持和帮助。知识分子思想活跃,头脑聪明,口才好,鼓动性强,是反秦大军中有特殊贡献的群体,是一股举足轻重的中坚力量。   第四、失败的外交政策是秦国灭亡的相关条件。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北方匈奴不断壮大,已经构成秦的威胁。秦始皇既没有消灭来自国际的威胁,也没有良策和他们建立攻守同盟或和平共处的双边关系。国内反秦大旗四处飘扬时,秦王朝不但得不到国际支援,反而为他们趁火打劫,使秦王朝腹背受敌,力不从心,  主要是这些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0

帖子

24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5-22 18: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答:秦朝灭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它一直延用了商君之法,商鞅之法有它进步的地方,但它却有一人妄法,多人连保,重刑治民,杀人如麻,苛捐杂税,民不聊生,是以暴政而治国。
2,秦二世重用佞臣,任意妄为,胡作非为,生活奢靡无度,大行土木,造了阿房宫等大型建筑,使人民的生活艰难困苦,雪上加霜。
3,胡亥重用了赵高这样的奸佞之臣,自己却不理朝政,只管享乐,致使宦官当道,听不进忠臣谏言,同时打压忠义之士,朝内君臣失和。
4,苛捐杂税日益繁重,盗贼也日益猖厥,广大百姓苦不堪言,内忧外患,最终管逼民反,让大好的大秦帝国土崩瓦解,最后打秦王朝走向了灭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3

帖子

5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7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5-29 23: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价秦朝灭亡的原因。
实际上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看到了很多 危险的信号,赢政的狂忘而且已经不象先祖那样爱才招贤了,而且还有把贤明人士赶出秦国的想法,这些都说明赢政已经不可能正确的分析局面,而且不能将国家的利益和个人私欲分开,幻想着长生不老,没有安排好皇储就去寻仙,结果成了不归路,而这些是国家危机 的引子,让赵高有了可趁之机,导致国家的动荡不安,使六国的残余势力死灰复燃,最终灭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76

帖子

3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6-4 08: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班二年级第十一讲作业  晋16-梦曦
说说秦朝灭亡原因
秦朝灭亡的原因:
1,秦国的法治推行了100多年之后,其本身已经逐步地走向了僵化。第一,史记陈胜世家中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延误了戍期,法令失期当斩,陈胜吴广遂反。但是大雨应该是一个相当有力的免责或减责事由,但是陈胜吴广却并不认为有这样的可能性。我国学者宁汉林就曾指出:秦朝刑律之失,在于不区分情节,只要发生刑律中所规定的后果,一律论处。
2,秦国在伐灭六国之后,国家面临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可以在一隅行之有效的制度,却不能在全国全面开花。可以从陈胜吴广的戍边来看。春秋战国时代国家疆域小,百姓戍边来回旅途短,戍边时间也不长。但是到了秦朝以后国家太大了,这个制度就会出现问题。到汉朝就吸取了秦朝的教训,允许百姓以钱代戍(费300文钱请人代为戍边者称为“过更”,自己戍边称为“践更”)
3,秦朝官吏的执法过于粗暴。秦国是个耕战国家,奖励军功。统一之后原本应该早日结束的军事管制制度被无限期延长了。秦朝的地方官吏多为军人(如灭韩的将领叫内史腾,之后即为秦守韩地),他们缺乏应有的执法素质,手段往往粗暴。比如押送陈胜吴广的那两个尉,“吴广忿圭尉”“尉果笞广”。也因为这样,在陈胜起义之后,“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甚至有的秦朝官吏已经表明态度要依从起义转而伐秦(如吴守令),百姓仍然不原谅他们。
4,秦朝政府运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陈胜吴广在起义之后也不过是一群亡命徒,但是就是这样的亡命徒在起事之后,以数百人之众,就能“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酇、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由此可见秦朝政府运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
5,从陈胜吴广以扶苏和项燕为号召来看(而根本不顾后者的国家正是被前者的父亲所伐灭),显然百姓只是恨那些官吏和苛政,对秦室并无特殊的恶感,政治宣传失败。
6,秦朝的徭役过于严重,并伴有族群间的歧视。稍微一观察,我们发现,刘邦、项羽、英布等秦末枭雄,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关东人,而且他们几乎都有在关中服徭役的经历。就目前对始皇帝陵边修陵民工瓦当的发掘来看,记载的籍贯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关东地区的郡县。秦朝修筑直道,伐匈奴百越,所需要的粮草大部分来源于关东地区。我记得探索与发现当中有一期说秦朝伐匈奴的粮草来自于齐地的,运粮食的车队要2次翻越太行山,3次度过黄河,每65.5石粮食中只有1石可以到达前线。由此可见对关东经济的掠夺到了什么程度。
7,秦国的统一进程具有殖民征服般的政策,这使得关东人遭受了极大的苦难。秦国凡攻略一地,必夺其地,迁徙秦民居之。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昭襄王二十一年“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二十六年,赦罪人迁之穰。侯厓复相。二十七年,错攻楚。赦罪人迁之南阳”;三十四年,秦与魏、韩上庸地为一郡,南阳免臣迁居之”;等等等等。这也是上面所说刘邦、项羽、英布等秦末枭雄,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关东人,而且他们几乎都有在关中服徭役的经历的原因。而且,秦国关中地区的人只是苦于严厉的法律,而并不是苦于徭役,他们的经济并没有受非常大的损耗。这也是为什么在秦末大起义之后,所有的爆发点都在关东,而关中地区始终没有发出一叮点火花;刘邦进关只是约法三章,就使得民大悦;在楚汉战争中,刘邦占有了关中,粮秣极为充足的原因了。
8,是秦领导人素质的变化。秦国讲求法治,这种法治是建立在君权基础之上的,皇帝的个人素质对于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20:09 , Processed in 0.07838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