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一招剑封喉

资治通鉴班三年级第三讲晋组作业楼下评楼上

[复制链接]

5

主题

685

帖子

11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24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7-10 18: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想西泠学资治通鉴交三年级第三讲作业
作业:对比说明刘项二人的成败原因。
答:刘项二人成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刘邦得民心所以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千百年来的不变定律..项羽虽然是贵族,也很英勇,但生性残暴,则愎自用,火烧阿房宫烧毁了先秦的历史,该果断时在鸿门宴又有妇人之仁不果断灭了刘邦,分封时又不公平公正,只一味想离间别人,削弱别人的力量,反而导致自己的失势,引起众怒人怨,同时在用人上也远远不如刘邦会用人会留人,在对待百姓上,刘邦的队伍秋毫无犯。刘邦自己说过这样一句话“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其心高气傲不重用贤才,不听信良言,必败无疑。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疏远,这是他最终败亡为我所并的必然原因.”形势因素固然重要,但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人身因素也更重要.自高自大的项羽目中无人缺乏眼光,妒忌贤才对下吝啬.往往破城必大加屠戮杀掠,不知体恤百姓民生.这些行为都很寒心天下人心,导致人心涣散众叛亲离的恶劣局面.不知悔改的项羽反而变本加厉.疏远范增,逼反诸侯,最终从原本大好局面一步步走上败亡深渊.其实刘邦的成功也是有些偶然幸运成份在内,他面对敌人是骄傲无谋的项羽,不懂知人善任、政治权谋的君主.一个有勇无谋强壮善战的人并不可怕.可惧的是坚强乐观又冷酷无情,百折不饶,无论失败多少次都有无数种东山再起的可能和决心信念,这种敌人才最可怕. 刘邦和项羽当初起兵的时候,曾相约共同事奉楚怀王熊心。等到刘邦进入关中击破了秦军,秦王子婴出来投降,将领中有人建议杀掉秦王。刘邦说:“秦王待人宽容,现在已经归服投降,杀了则不吉。”于是就把子婴当作属吏。而项羽入关后则不是这样,他先杀了子婴之后,又屠戮咸阳城,最后才见怀王。怀王让他遵守当初的盟约,先进入关中的统治这块京畿之地。项羽却表面上尊怀王为义帝,可最终还是杀了他。观察分析刘邦和项羽这两件事,汉高祖已经破秦成功了,还恭敬地信守怀王的告诫,而项羽却违背盟约,甚至杀掉了怀王,这里面成功失败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9

帖子

2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7-27 16: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讲作业    晋16-圆荷


作业:对比说明刘项二人的成败原因。
项败,败于失德:杀韩王。败于失信:封诸侯,既而攻打诸侯。败于失民心:武力镇压群众,民不聊生。败于失军心:不断有将士逃离项部,投奔刘部。败于骄狂:自以为运筹帷幄,殊不知四面受敌。败于残暴:烹煮王陵之母。

刘成,成于惜才:张良、韩信、陈平等干将纷纷归附。成于爱民:迁关中百姓于蜀地,免遭天灾。成于礼贤:隆重拜韩信为将。成于冷静:心有大志,但并不急于求成,而是一步步有计划稳扎稳打,故极少失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48

帖子

135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50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8-2 15: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晋17-快乐爱阳光  第三节作业
作业:对比说明刘项二人的成败原因。
回答:每一个成功者的对面必有一位刚愎自用的对手,纵观历史无论哪朝哪代都是霸强与仁义的交锋,无不是仁义智慧之士取而代之霸强,不言而喻项羽和刘邦既是一对活生生的例案。
项羽者武艺高强,目中无人,高傲自大,为妇之心,心狠手毒,失道者寡助,当断不断,自掘坟墓,败者为寇。
刘邦者得人心者得天下,懂得取舍,任人唯贤,心怀悲天悯人之心,乘风破浪,得道者多助,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万民瞩目,胜者为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11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12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9-16 21: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对比说明刘项二人的成败原因。
楚霸王项羽为何会在乌江自刎?而汉中王刘邦为何会最终夺得天下?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这两人的性格,楚霸王项羽的性格特点是猜疑和刚愎自用,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不听别人的劝诫。而且疑心很大,他总是怀疑有人对他不忠,甚而怀疑有人要反叛来刺杀他。据民间的传闻说,他睡觉的时候都把剑放在床上,以防有人来刺杀他。      而汉中王刘邦的性格特点是听劝诫,用人不疑和善于结交谋士。在这方面却与楚霸王项羽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汉中王刘邦能听进去谋士的主意,只要他手下的谋士说的是正确的他就会按照谋士的话去做,绝对不会像楚霸王项羽一样刚愎自用,自以为是。      其实,楚霸王项羽还有一个性格的缺点,那就是优柔寡断。怎么说项羽有优柔寡断的性格缺点呢?我们就拿鸿门宴来说吧。其实设这个鸿门宴楚霸王项羽是很不情愿的,但是迫于他的亚父的多次劝说才同意的。然后楚霸王项羽写信邀请汉中王刘邦前来赴宴,当然刘邦也不是傻子,他知道项羽请他赴宴的目的,可是他依然去赴宴了。当然刘邦也是做好了防备去赴宴的      当赴宴的那天,俩人在帐中畅饮的时候,埋伏在帐外的范增(项羽的亚父)迟迟不见项羽的动静。按照事先商量好的,项羽和刘邦在酒桌上饮酒的时候,只要项羽在酒桌上把酒杯摔在地上,范增就可以带着早已埋伏好的杀手们冲进帐内把刘邦杀了。可是项羽为什么迟迟没有发出暗号呢?是因为在刘邦的实力还不如项羽的实力的时候。刘邦投靠到项羽的营中,两人称兄道弟,就是项羽还顾及兄弟的情谊才迟迟没有发出暗号。于是范增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吧,于是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去刺杀刘邦,正当项庄准备刺杀刘邦的时候,项羽看出项庄舞剑之意,使了一个眼色让项庄退下,这样刘邦得以顺利逃脱。     从鸿门宴我们可以看出楚霸王项羽的优柔寡断的一面,他要是听从范增的计谋的话,也许做江山的就不是刘邦了,可能是他了。我从这个故事得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人要多看、多听、多想,不要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要踏踏实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20:11 , Processed in 0.0607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