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10 18: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想西泠学资治通鉴交三年级第三讲作业
作业:对比说明刘项二人的成败原因。
答:刘项二人成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刘邦得民心所以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千百年来的不变定律..项羽虽然是贵族,也很英勇,但生性残暴,则愎自用,火烧阿房宫烧毁了先秦的历史,该果断时在鸿门宴又有妇人之仁不果断灭了刘邦,分封时又不公平公正,只一味想离间别人,削弱别人的力量,反而导致自己的失势,引起众怒人怨,同时在用人上也远远不如刘邦会用人会留人,在对待百姓上,刘邦的队伍秋毫无犯。刘邦自己说过这样一句话“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其心高气傲不重用贤才,不听信良言,必败无疑。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疏远,这是他最终败亡为我所并的必然原因.”形势因素固然重要,但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人身因素也更重要.自高自大的项羽目中无人缺乏眼光,妒忌贤才对下吝啬.往往破城必大加屠戮杀掠,不知体恤百姓民生.这些行为都很寒心天下人心,导致人心涣散众叛亲离的恶劣局面.不知悔改的项羽反而变本加厉.疏远范增,逼反诸侯,最终从原本大好局面一步步走上败亡深渊.其实刘邦的成功也是有些偶然幸运成份在内,他面对敌人是骄傲无谋的项羽,不懂知人善任、政治权谋的君主.一个有勇无谋强壮善战的人并不可怕.可惧的是坚强乐观又冷酷无情,百折不饶,无论失败多少次都有无数种东山再起的可能和决心信念,这种敌人才最可怕. 刘邦和项羽当初起兵的时候,曾相约共同事奉楚怀王熊心。等到刘邦进入关中击破了秦军,秦王子婴出来投降,将领中有人建议杀掉秦王。刘邦说:“秦王待人宽容,现在已经归服投降,杀了则不吉。”于是就把子婴当作属吏。而项羽入关后则不是这样,他先杀了子婴之后,又屠戮咸阳城,最后才见怀王。怀王让他遵守当初的盟约,先进入关中的统治这块京畿之地。项羽却表面上尊怀王为义帝,可最终还是杀了他。观察分析刘邦和项羽这两件事,汉高祖已经破秦成功了,还恭敬地信守怀王的告诫,而项羽却违背盟约,甚至杀掉了怀王,这里面成功失败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