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一粒沙

29期联诗班第七讲C组作业贴(组长:小泥土)

 关闭 [复制链接]

0

主题

20

帖子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8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6-27 00: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渔村29期第六讲C06-一路听风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都是有“关联点”的。
  寻找“关联点”的几种方法:
  1、重点字词法==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2、事物特点法==即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这条在成联创作中尤其重要。
  3、修辞技巧法==即以出句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方法为“关联点”,同时也要审查出句的时间、地点、情绪、色调等问题,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4、合理转假法==所谓合理转假法,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有并列关系,顺承关系,递进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选择关系,因果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塞外忽飞雪
谁道江南已入秋

(2)…但得…  …不教…
但得夜深寻梦去
不教花落怨春归

(3)…不因…  …哪得…
不因人说山中事
哪得客传月下情

(4)…才…  …已…
才道高堂悲白发
已无老酒慰春风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醉酒常逢月满时
春花秋月寻常人事。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清香几许晚随风
有素白,自有清香。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窗前柳径月分开
花已挤破,只有月可以将这种留恋分开了。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推云一片爽翻天
有凉处,有风,有风处有云动,则自然爽了。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笔墨生花入梦时
诗文换得酒乎?或者难啊。因此,需要有生花的妙笔方能得解。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梦里有人幸福多
呵呵。一切尽在不言中。心中无的,或许梦里有。梦是反的吗?有梦还是好。

点评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窗前柳径月分开。这个不错,【4】凉=爽有点重了,【5】诗文=笔墨。亦然,后三欠工。最后一个对的太随意了吧,总的不错,加油  发表于 2016-6-27 19:03
问好同学,前二题就不细说了。第三题造句;【1】忽=已,逻辑有误,若已飞雪==正入秋,是否更通畅点,个见哈。【2】不错,赞一个!【3】有点为对而对了,【4】无理。对联解析;【1】对句咋和前面的同学一模一样哈....  发表于 2016-6-27 18: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8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6-27 01:18: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c16耕樵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 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都是有“关联点”的。 寻找“关联点”的几种方法: 1)重点字词法。 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2)事物特点法。 即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这条在成联创作中尤其重要。 3 )修辞技巧法。 即以出句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方法为“关联点”,同时也要审查出句的时间、地点、情绪、色调等问题,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4)合理转假法。 所谓合理转假法,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对联的句法,就应对而言,指的是上下联之间的连接上的语法关系。出对句的句法,是确保出句对句合理衔接的要素,理清出对句的关系,而不会使整联逻辑混乱,常见的对联句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并列关系 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表达同一个主题,这样的对联我们称之为并列关系。这种形式的联语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关联词,不用关联词,称意合法。 2)顺承关系 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连续,叫做顺承关系。顺承关系也叫“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 3)递进关系 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 4)假设关系 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上联提出一种假定的设想,下联肯定推论的结果,形成“假若怎么样,那就怎么样”,“如果怎么样,便会怎么样”这样一种结构形式。常用的关联词有“若”、“如”、“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 5)条件关系 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是条件关系。 6)转折关系 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折关系。在对联的对偶术语中,叫做“反对”。这种句法在对联中很常见。常用关联词“但”、“却”、“然”等,但也有不用者。 7)选择关系 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其句法构成形式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或者是这,或者是那”,“宁可如此,也不如彼”等,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经过比较,决定取舍。 8)因果关系 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也可以采取“倒装”方式,上联说结果或结论,下联说原因和理由。 9)目的关系 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或者出句是目的,对句是行动或措施,但也有互为倒装者。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世味如茶淡 谁道人情比纸薄 (2)…但得…  …不教… 但得此身重再世 不教此笔浊于尘 (3)…不因…  …哪得… 不因世路多风雨 哪得人生有苦甜 (4)…才…  …已… 风梳岸上柳才绿 蝶吻枝头花已红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醉我依然月满时 乘兴还须酒一杯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嫣红几点正迎春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案头香气蝶迎来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拥梅一院染香心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名利随风买醉时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脚下逢春潇洒行

点评

问好同学,下次注意格式哦,如此你我都很累的,一二回答没问题,后面的造句对联还有待加强,  发表于 2016-6-27 19: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4

帖子

1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72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6-27 04: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梦儿 于 2016-7-2 02:48 编辑

29期联诗班第七讲 C组雪梦儿作业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1)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
“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 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
答:2)1、重点字词法。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2、事物特点法。即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
      3 、修辞技巧法。即以出句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方法为“关联点”,同时也要审查出句的时间、地点、情绪、色调等问题,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4、合理转假法。所谓合理转假法,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1、并列关系,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表达同一个主题,这样的对联我们称之为并列关系。这种形式的联语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关联词,不用关联词,称意合法
    2.顺承关系,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连续,叫做顺承关系。顺承关系也叫“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
    3.递进关系,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
    4.假设关系,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上联提出一种假定的设想,下联肯定推论的结果,形成“假若怎么样,那就怎么样”,“如果怎么样,便会怎么样”这样一种结构形式。常用的关联词有“若”、“如”、“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
    5.条件关系,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是条件关系。
    6.转折关系,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折关系。在对联的对偶术语中,叫做“反对”。这种句法在对联中很常见。常用关联词“但”、“却”、“然”等,但也有不用者
    7.选择关系,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其句法构成形式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或者是这,或者是那”,“宁可如此,也不如彼”等,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经过比较,决定取舍
    8.因果关系,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也可以采取“倒装”方式,上联说结果或结论,下联说原因和理由。
    9.目的关系,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或者出句是目的,对句是行动或措施,但也有互为倒装者。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柳枝只知随风摆,春燕谁道衔泥忙
(2)…但得…  …不教…
但得年少争上游,不叫岁月付流水
(3)…不因…  …哪得…
不因季节多变换,哪得桃花随风香
(4)…才…  …已…
薄雾才抚群山面,渔夫已摇舟自来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醉我莫过浪里游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莲花两朵笑迎风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窗前景色更耀人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清茶一杯润心田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风景怡情又一天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眼里有泪思乡情

先答这些,另外慢慢想
老师辛苦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

帖子

19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1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6-27 18: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C07一米阳光  作业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 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
找关联点有四种方法
1、重点字词法
2、事物特点法
3 、修辞技巧法
4、合理转假法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1、并列关系 2 顺承关系 3、递进关系 4、假设关系 5、条件关系  6、转折关系 7、选择关系 8、因果关系 9、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往事难回首
谁道相思深入心
(2)…但得…  …不教…
但得清风凉竹舍
不教俗利染诗心
(3)…不因…  …哪得…
不因微利轻良友
哪得诗窗向远山
(4)…才…  …已…
清荷才露尖尖角
粉蝶已沾淡淡香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两个对联: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携手还须雁过时[阳光]
解析:春深处,莺歌燕舞,最是撩拨人,只是你不在我身边,牵手只能等到秋天雁归时。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莺声几处好盈心[阳光]
解析:一枝照水含羞绽,隔岸莺声啭妙音。
         正是春光灿烂处,无边美色悠然吟。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林中小径蝶追来[阳光]
解析:篱外百花开,林中小蝶来。
         多情香蕊戏,不弃永相陪。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置身此处好开心[阳光]
解析:此竹虚心种,几竿蔽瓦凉。
         诗文常伴左,邀月共杯香。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风雨无情守素心[阳光]
解析:
诗文常伴亦疏狂,闲日执杯花自香。
岁月无情滑指过,初心不变自悠然。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邻里相亲和睦生[阳光]
心中无火自清凉,岁月安恬赋锦章。
朋友之间和睦处,人生处处有暖阳。

点评

还有流水的味道,功底真心不错,词简意深,看好你,期待你更多的精彩,加油  发表于 2016-6-27 19:24
问好同学,一二答的很棒。第三题造句;【1】没啥问题。【2】前4可以,后3还可再练。【3】灰常好,赞!虽然稍宽了点,但不影响总体的意境。【4】 蝶的取象不是太合理,解析对联部分;析的到位,对的精彩。后3个还...   发表于 2016-6-27 19: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3

帖子

6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5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6-27 18: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泥土 发表于 2016-6-26 18:03
29期联诗班第七讲作业:C组长-小泥土

1.        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谢谢妹妹的精彩点评,姐姐继续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9

帖子

4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6-27 20: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诗联班第七讲C组-C15开心融融作业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1)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
“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 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都是有“关联点”的。
    2)1、重点字词法。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2、事物特点法。即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
       3、修辞技巧法。即以出句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方法为“关联点”,同时也要审查出句的时间、地点、情绪、色调等问题,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4、合理转假法。所谓合理转假法,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有以下关系
1、并列关系,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表达同一个主题,这样的对联我们称之为并列关系。
2、顺承关系,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连续,叫做顺承关系。
  3、递进关系,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
  4、假设关系,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
  5、条件关系,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是条件关系。
  6、转折关系,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折关系。
  7、选择关系,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
  8、因果关系,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9、目的关系,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落花意=谁道流水情
(2)…但得…  …不教…
但得时光能回转=不教岁月付流年
(3)…不因…  …哪得…
不因奋发图强苦=哪得功成名就时
(4)…才…  …已…
黎明才破晓=读书已有声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满眼花开正艳时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沁香几缕尽随风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院内百鸟齐争鸣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品酒一杯心悠然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雅室窃香入墨来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眼里有情浪漫随

真心感觉作业太难了,词穷,知识面太少了,废了好大劲勉强凑够字!

点评

问好融融,交再多也评一份哈。基础部分就不说了。造句;【1】,落花流水连着有点勉强,【2】亦然,【3】 太白,成语直接入联不宜,【4】意境可,欠工。解析对联部分;因木有析,所以对的泛泛。词性各方面有待加强..   发表于 2016-6-30 12: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9

帖子

4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6-27 21: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开心融融 于 2016-6-27 21:02 编辑

29期诗联班第七讲C组-C15开心融融作业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1)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
“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 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都是有“关联点”的。
    2)1、重点字词法。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2、事物特点法。即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
       3、修辞技巧法。即以出句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方法为“关联点”,同时也要审查出句的时间、地点、情绪、色调等问题,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4、合理转假法。所谓合理转假法,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有以下关系
1、并列关系,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表达同一个主题,这样的对联我们称之为并列关系。
2、顺承关系,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连续,叫做顺承关系。
  3、递进关系,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
  4、假设关系,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
  5、条件关系,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是条件关系。
  6、转折关系,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折关系。
  7、选择关系,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
  8、因果关系,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9、目的关系,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落花意=谁道流水情
(2)…但得…  …不教…
但得时光能回转=不教岁月付流年
(3)…不因…  …哪得…
不因奋发图强苦=哪得功成名就时
(4)…才…  …已…
黎明才破晓=读书已有声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满眼花开正艳时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沁香几缕尽随风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院内百鸟齐争鸣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品酒一杯心悠然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雅室窃香入墨来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眼里有情浪漫随

真心感觉作业好难啊,本人太笨,废了好大劲才勉强凑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9

帖子

4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6-27 21: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诗联班第七讲C组-C15开心融融作业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1)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
“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 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都是有“关联点”的。
    2)1、重点字词法。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2、事物特点法。即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
       3、修辞技巧法。即以出句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方法为“关联点”,同时也要审查出句的时间、地点、情绪、色调等问题,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4、合理转假法。所谓合理转假法,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有以下关系
1、并列关系,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表达同一个主题,这样的对联我们称之为并列关系。
2、顺承关系,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连续,叫做顺承关系。
  3、递进关系,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
  4、假设关系,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
  5、条件关系,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是条件关系。
  6、转折关系,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折关系。
  7、选择关系,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
  8、因果关系,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9、目的关系,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落花意=谁道流水情
(2)…但得…  …不教…
但得时光能回转=不教岁月付流年
(3)…不因…  …哪得…
不因奋发图强苦=哪得功成名就时
(4)…才…  …已…
黎明才破晓=读书已有声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满眼花开正艳时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沁香几缕尽随风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院内百鸟齐争鸣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品酒一杯心悠然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雅室窃香入墨来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眼里有情浪漫随

真心感觉作业好难啊,本人太笨,废了好大劲才勉强凑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3

帖子

6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5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6-28 09: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联诗班第七讲作业  C34——旭日腾辉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 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都是有“关联点”的。
寻找“关联点”的几种方法:
1)重点字词法。 2)事物特点法。  3 )修辞技巧法。  4)合理转假法。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1)并列关系    2)顺承关系3)递进关系   4)假设关系    5)条件关系   6)转折关   7)选择关系   8)因果关系      9)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月瘦人难寐
谁道花残心已伤

(2)…但得…  …不教…
但得梅花香自洁
不教俗念误凡身
(3)…不因…  …哪得…
不因山月明如镜                                 
那得水云幽似莲

(4)…才…  …已…
才嗔春雨迟迟落
已见桃花脉脉开

4.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出句: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对句:遗恨不堪泪落时
解析:春天来了,到处莺歌燕舞,一派生机
出句: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对句:嫣红几处笑争春
解析:素白洁净的杏花临水映照她哪俏丽的脸庞
出句: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对句:云空月色夜分明
解析:春天的到来,处处充满了生机勃勃,墙里面的花把篱笆都挤破了
出句: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对句:闲情三径兴吟诗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竹子高风亮节的情怀,有几杆竹子让人产生一种闲情逸致清爽宜人之情
出句: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对句:雪月怡情惬意人
解析:寓意诗人与酒的情缘,拿诗换酒,最贴切的是大醉之后偷得半日闲
出句: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对句:诗里多情惆怅浓                                          解析:意思是说,心静自然凉,不要参与那些无谓的纷争

点评

就如此伤感呢?【2】不错,【3】云空不妥,【4】兴字可练,【5】雪月何指呢,风花雪月吗,【6】多情-惆怅,未了加个浓,感觉通吗,纯属个见哈  发表于 2016-6-30 12:28
问好同学,基础部分不细说了。造句部分;【1】勾联可以,伤字下的有点露了,【2】自洁二字转的急了点,【3】意境可,用词还可再练,【4】落字有点别扭。解联部分;【1】遗恨=泪落有点废词了,春天如此美好,你咋...  发表于 2016-6-30 1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

帖子

19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6-28 10: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坚强泡沫 于 2016-6-26 13:25 编辑


小渔村29期诗联班第七讲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一)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
(二)寻找“关联点”的几种方法:一是重点字词法
二是事物特点法
  三是修辞技巧法
  四是合理转假法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一是并列关系:即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表达同一个主题。这种形式的联语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关联词,不用关联词,称意合法。并列关系的对联,结构简单,立意集中,遣词造句也比较容易、顺当,在对联作品中较为多见。不足的是如果处理不好会显的平淡、单调,缺乏灵活变化的生气。
二是顺承关系:即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连续,也叫“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顺承关系构成的对联,特征是上联所述之事在先,下联所述之事在后;上联是起始,下联是继续;上联是已经过去,下联是正在进行。顺承关系构成的对联,常给人以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文韵舒展、一气呵成的感觉,可以增加对联的语势和节奏。所以,这种逻辑关系在对联创造中应用较多。
三是递进关系:即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下联是上联在范围上或程度上更进一步,或由大而小,或由小而大;或由表而里,或由里而表,逐层叙述,层层深入,淋漓尽致地叙述某一事物,或者阐发某一思想。常用的关联词有“况”、“更”、“已是……何堪”“不但……而且”等。
四是假设关系:即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上联提出一种假定的设想,下联肯定推论的结果,形成“假若怎么样,那就怎么样”,“如果怎么样,便会怎么样”这样一种结构形式。常用的关联词有“若”、“如”、“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假设关系联,一般含意深长,耐人寻味。但是,如果不细心推敲,常常不易对得工整、妥帖。因此,此类对联较少。
五是条件关系: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
六是转折关系:即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也叫做“反对”。这种句法在对联中很常见。常用关联词“但”、“却”、“然”等,但也有不用者。依据转折关系结构而成的对联,对比鲜明,波澜起伏较大,比起正对的并列关系的对联,无论从内容的表达上,还是从艺术效果上看,都相对地要好一些。
七是选择关系:即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其句法构成形式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或者是这,或者是那”,“宁可如此,也不如彼”等,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经过比较,决定取舍。依据选择的逻辑关系结构的对联,一般来说,笔调清朗,语气肯定,倾向鲜明,主题清楚。这种结构形式,多见于一些抒怀言志、寄托抱负的堂联或者格言联。
八是因果关系:即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也可以采取“倒装”方式,上联说结果或结论,下联说原因和理由。依据因果关系创作的对联,一般来说,层次分明,说理性强,在对联作品中也很多见。
九是目的关系:即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或者出句是目的,对句是行动或措施,但也有互为倒装者。出句说的是要做的事,即行动;对句说的是目的。

3.用下面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答:显贵只知歌舞宴==王侯谁道草民艰

(2)…但得…  …不教…
答:青天但得黄金甲==俗世不教混沌壶

(3)…不因…  …哪得…
答:梅雪不因骄自放==腊冬哪得傲风生

(4)…才…  …已…
答:小乔才画花三朵==粉蝶已巡帘几圈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答:1、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怀国哪堪圆月时


    2、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粉红三朵轻拂风


3、门外春篱花挤破 [雨樵]==庭中大树鸟鸣欢

4、种竹几竿凉蔽瓦 [雨樵]==弹琴一曲静随心


5、诗文换酒偷闲日 [雨樵]==画卷描梅借浅春


6、心中无火清凉自 [雨樵]==书内有金如玉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3:16 , Processed in 0.14978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