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一粒沙

29期联诗班第七讲D组作业贴(组长:婉婳)

 关闭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729

帖子

405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5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21: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D组39-宫羽璇
1.什么是关联点?
关联点是出句最关键最核心部分
如何寻找关联点?
1重点字词法2事物特点法3修词计巧法4合理转假法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1并列关系2顺承关系3递进关系4假设关系5条件关系6转折关系7选择关系8因果关系9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昨日吟怀苦=
谁道浮生落卷愁
(2)…但得…  …不教…
但得锦字香书案=
不教红颜泪洗尘
(3)…不因…  …哪得…
不因冰雪催风劲=
哪得梅花抱枕香

(4)…才…  …已…
一翦东风才入墨=
半壶老酒已成春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两个对联: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醒梦还须露淡时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清凉几捧醉掬泉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檐前茅舍燕寻欢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拈诗一案淡萦怀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花气袭人惬意春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袖底藏诗浪漫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8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8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6-28 07:55: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联诗班第七讲作业:   
D白芩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都是有“关联点”的。
寻找“关联点”的几种方法:
(1)、重点字词法==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2)、事物特点法==即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这条在成联创作中尤其重要。
(3)、修辞技巧法==即以出句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方法为“关联点”,同时也要审查出句的时间、地点、情绪、色调等问题,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4)、合理转假法==所谓合理转假法,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
(1)、并列关系
(2)、顺承关系
(3)、递进关系
(4)、假设关系
(5)、条件关系
(6)、转折关系
(7)、选择关系
(8)、因果关系
(9)、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碧水送帆远
谁道哪时寄信归

(2)…但得…  …不教…
但得明月知我意
不教相思锁心房

(3)…不因…  …哪得…
不因墨笔勤耕久
哪得诗文留案香
(4)…才…  …已…
斜辉才落西窗口
倦鸟已归老树林


4.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出句: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对句:  引蝶常于花艳时

出句: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对句:轻烟几缕漫铺堤

出句: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对句:梁间燕子柳招回

出句: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对句:烹茶三盏了烦心

出句: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对句:梅竹做邻淡性情

出句: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对句:砚底含香淡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

帖子

28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8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6-28 08:37: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联29期D26鹰耀飞       一:关联点是从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切”,反之叫不“切”,就是“隔”了。        寻找关联点方法:1,重点字词法。2:事物特点法。3:修辞技巧法。4:合转假法。                                    二:1:并列关系,2顺承关系,3递进关系,4假设关系,5条件关系,6转折关系,7选择关系,8因果关系,9目的关系。                              三:1:黑发只知学无用,暮年谁道悔恨时。2:农勤但得一年粟,仓满不叫饿肚皮。3:勤耕不因孩年少,懒惰哪得文五车。4:好酒慢尝才知味,人情经难已达心。              三:撩人最是春多处,醉酒也当花闹时。素白一只斜照水,顽皮几群正寻鱼。    门外春篱花挤破,杯中泉水茶飘香。   种竹几杆凉蔽瓦,养心千日益终生。     诗文换酒偷闲日,歌舞登台做一仙。    心中无火清凉自,天地有情娇艳人。         老师好,作业做的不好,联也是凑,请老师批评。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0

帖子

17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73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6-28 15:18: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9期联班第七讲作业D12如兰舒蕊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都是有“关联点”的。 寻找“关联点”的几种方法: (1)、重点字词法==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2)、事物特点法==即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这条在成联创作中尤其重要。 (3)、修辞技巧法==即以出句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方法为“关联点”,同时也要审查出句的时间、地点、情绪、色调等问题,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4)、合理转假法==所谓合理转假法,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 (1)、并列关系 (2)、顺承关系 (3)、递进关系 (4)、假设关系 (5)、条件关系 (6)、转折关系 (7)、选择关系 (8)、因果关系 (9)、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此去难相见 谁道今宵又对斟  (2)…但得…  …不教… 但得梅花香陋室 不教俗累误闲身  (3)…不因…  …哪得… 不因白雪炼梅骨 哪得冰心占早春  (4)…才…  …已… 才看草色扑帘入 已见桃花映日开  4.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出句: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对句:得意莫过君到时  出句: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对句:嫩黄两岸巧妆春  出句: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对句:村前柳下燕归来  出句: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对句:邻泉十步是山家  出句: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对句:梅鹤为邻自在人  出句: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对句:庐外植梅隐者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

帖子

11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18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6-28 15:48: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渔村29期诗联班第七讲 D组◎随意作业:  1.什么是关联点? 答:就是从出句中的,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景致色调。情绪。 等方面中确定一个中心点。 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扩展。 也叫做切。反之就是隔了。  如何寻找关联点?答: 关联点是出句中的关键,核心所在。 他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事物。 一个理念,一种状态。一种气氛。 1:重点字词法。 既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如作业: 一抹清愁匀笔底。 几丝心事落眉端。 2:事物特点法。 即再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 这条在成联创作中尤为重要。 3:修辞技巧法。 出句中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方法为,关连点。 同时也要审查出具的时间,地点。情绪, 色调等问题。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4:合理转假法。 所谓合理转假法。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 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如:客为坎上寓公,到此好吟千树雪。         我是江南驿使,折来聊寄一枝春。 一枝春就是指梅花,此联的关联点就是采用了延展方式。实现合理转假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1并列关系。 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衡并列。语气一致。 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一个事物。 如:西南云气来衡岳。         日夜江声下洞庭。 2顺承关系。 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 如:曾经沧海千重浪。         又上黄河一道桥。 3递进关系。 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系。如 一生不成屈服。 临死还要斗争。 4假设关系。 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如 若能杯水如名淡。 定教憾事不重来。 5条件关系。 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如 多勤寡欲 益寿延年。 6转折关系。 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方向叙说。如 虽得沧海千重浪。 却失大江一道桥。 7选择关系。 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 七句法构成形式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 或者是这。或者是那?如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8因果关系。 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关系。 一般出句讲原因。对句讲结果。 或作出结论。 也可以采取倒装。如 欲籍莲花闻妙法。 既来佛愿奉普提。 9目的关系。 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关系。 或者出句是目的。对句是行动或措施。如 巧理千家事。 增添万户心。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老舍文章雅            …谁道…东坡赋曲华  (2)…但得…  红尘能纵马           …不教…  岁月放悲声  (3)…不因…十载寒窗苦            …哪得…数年暖阁甘  (4)…才…将岁月编过往            …已…是流年变曾经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愁客无非花落时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粉红千点正遮天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案边书架字翻出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栽花千朵暖流沙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弓箭兑茶赁雅情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人德善行福寿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

帖子

11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18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6-28 15:48: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渔村29期诗联班第七讲 D组◎随意作业:  1.什么是关联点? 答:就是从出句中的,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景致色调。情绪。 等方面中确定一个中心点。 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扩展。 也叫做切。反之就是隔了。  如何寻找关联点?答: 关联点是出句中的关键,核心所在。 他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事物。 一个理念,一种状态。一种气氛。 1:重点字词法。 既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如作业: 一抹清愁匀笔底。 几丝心事落眉端。 2:事物特点法。 即再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 这条在成联创作中尤为重要。 3:修辞技巧法。 出句中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方法为,关连点。 同时也要审查出具的时间,地点。情绪, 色调等问题。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4:合理转假法。 所谓合理转假法。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 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如:客为坎上寓公,到此好吟千树雪。         我是江南驿使,折来聊寄一枝春。 一枝春就是指梅花,此联的关联点就是采用了延展方式。实现合理转假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1并列关系。 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衡并列。语气一致。 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一个事物。 如:西南云气来衡岳。         日夜江声下洞庭。 2顺承关系。 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 如:曾经沧海千重浪。         又上黄河一道桥。 3递进关系。 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系。如 一生不成屈服。 临死还要斗争。 4假设关系。 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如 若能杯水如名淡。 定教憾事不重来。 5条件关系。 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如 多勤寡欲 益寿延年。 6转折关系。 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方向叙说。如 虽得沧海千重浪。 却失大江一道桥。 7选择关系。 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 七句法构成形式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 或者是这。或者是那?如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8因果关系。 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关系。 一般出句讲原因。对句讲结果。 或作出结论。 也可以采取倒装。如 欲籍莲花闻妙法。 既来佛愿奉普提。 9目的关系。 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关系。 或者出句是目的。对句是行动或措施。如 巧理千家事。 增添万户心。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老舍文章雅            …谁道…东坡赋曲华  (2)…但得…  红尘能纵马           …不教…  岁月放悲声  (3)…不因…十载寒窗苦            …哪得…数年暖阁甘  (4)…才…将岁月编过往            …已…是流年变曾经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愁客无非花落时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粉红千点正遮天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案边书架字翻出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栽花千朵暖流沙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弓箭兑茶赁雅情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人德善行福寿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

帖子

4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2
发表于 2016-6-28 19: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联诗班第七讲D组玖花作业

本帖最后由 D08玖花 于 2016-6-28 20:35 编辑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关联点就是从出句的“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景致  色调  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做“切”,反之即不是切,就是“隔”了。“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

如何寻找关联点?
1、重点字词法。
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2、事物特点法。
即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
这条在成联创作中尤其重要。

3 、修辞技巧法。
即以出句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方法为“关联点”,
同时也要审查出句的时间、地点、情绪、色调等问题,
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4、合理转假法。
所谓合理转假法,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
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有并列关系   顺承关系   递进关系  假设关系  条件关系  转折关系  选择关系   因果关系  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2)…但得…  …不教…
(3)…不因…  …哪得…
(4)…才…  …已…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醉心就在山水间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观鱼九曲回廊亭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15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0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6-28 20: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11_芊芊梦萦 于 2016-6-28 21:40 编辑

29期联诗班第七讲D组作业贴 D11_芊芊梦萦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
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
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
“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 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
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
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都是有“关联点”的。

寻找关联点主要是在:
2,如何寻找关联点
1、重点字词法。
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2、事物特点法。
即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
这条在成联创作中尤其重要。

3 、修辞技巧法。
即以出句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方法为“关联点”,
同时也要审查出句的时间、地点、情绪、色调等问题,
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4、合理转假法。
所谓合理转假法,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
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
(1)、并列关系
(2)、顺承关系
(3)、递进关系
(4)、假设关系
(5)、条件关系
(6)、转折关系
(7)、选择关系
(8)、因果关系
(9)、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流水只知花落去 = 伤春谁道燕别离
(2)…但得…  …不教…   但得君心知我意 = 不教红豆寄思情
(3)…不因…  …哪得…   不因功利迷心窍 = 哪得清名与我生     
(4)…才…    …已…        才见早春新意透 = 已闻满院百花香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愜意正当景美时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轻黄万缕欲乘风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檐前紫燕曲悠扬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烹茶一盏韵留心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岁月如歌缱绻心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墨下追云淡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2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6-28 20:25: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帆 于 2016-6-28 20:42 编辑

29期联诗班第七讲D组作业贴D21静帆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

寻找“关联点”的几种方法:
(1)、重点字词法==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2)、事物特点法==即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这条在成联创作中尤其重要。
(3)、修辞技巧法==即以出句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方法为“关联点”,同时也要审查出句的时间、地点、情绪、色调等问题,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4)、合理转假法==所谓合理转假法,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1并列关系
      2顺承关系
      3递进关系
      4假设关系
      5条件关系
      6转折关系
      7选则关系
      8因果关系
      9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夜雨袭新客 谁道他乡有故知
  (2)…但得…  …不教… 但得家乡传捷报 不教风雪阻归程  
  (3)…不因…  …哪得… 不因疏影香浮动 哪得台郎诗暗题  
  (4)…才…  ...已... 轻红才落水 愁绪已萦心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两个对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醉酒无非花艳时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丹青几笔漫随风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窗前细雨燕归来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修禅半世净凡心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丝竹鸣风醉韶华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笔下有云淡泊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4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6-28 20:40: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梦生 于 2016-6-28 20:43 编辑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i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 寻找关联点如下方法:  (1)、重点字词法==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2)、事物特点法==即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这条在成联创作中尤其重要。 (3)、修辞技巧法==即以出句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方法为“关联点”,同时也要审查出句的时间、地点、情绪、色调等问题,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4)、合理转假法==所谓合理转假法,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 (1)、并列关系 (2)、顺承关系 (3)、递进关系 (4)、假设关系 (5)、条件关系 (6)、转折关系 (7)、选择关系 (8)、因果关系 (9)、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捉韵能为句     谁道行文不称心
(2)…但得…  …不教… 但得樵师才半点 不教墨海泪千寻
(3)…不因…  …哪得… 不因寒彻骨 哪得扑鼻香 (4)…才…  …已… 才上联班转 已然作业迟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忘我依然山水间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淡香几缕浅依风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梢头眉柳燕呼醒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吟诗千篇乐陶情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梅雪赊香自在天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笔底有情爱恋由
作业标头格式为:  29期联诗班第三讲 D组闲虫 作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3:36 , Processed in 0.1055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